简要说明下列各自体现的教学原则:
(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
(2)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学记》
(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
(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一则出自《论语》,体现孔子因材施教的原则。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具有中等以上的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解一些高深学问,在中等以下的人不能对其讲解高深学问。孔子是我国最早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家,因材施教的提出有其客观原因,主要是由于在孔子所创办的私学中主张有教无类,所以其弟子性格、知识水平相差各异,所以他主张承认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主要通过谈话法或者观察的形式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即因材施教。
(2)“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这一则出自《学记》,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这句话的意思是指教师杂乱地施教,学生不按顺序地学习,会使学生头脑混乱而不知所措;其中“孙”可以认为是年龄的顺序和内容的顺序。由此可以看出,《学记》主张在教育教学中要按照学生和内容的顺序来进行教学,否则效果将适得其反。
(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一则出自《学记》,体现启发诱导的原则。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引导学生而不要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要鼓励学生而不是压制他们,要指导学生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由此主张教学应该要注意启发,不能一味的让学生死记硬背,只顾赶进度而忽视学生兴趣,学生就会导致将学习看作是苦差事,并且将所学知识丢弃的一干二净。因此在教学中主张启发诱导。
解决人生目的和奋斗目标的问题,最根本的是要靠
理想作为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
理想的追求和实现是一个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
强国必须强军。历史有力证明,落后就要挨打。没有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国家的现代化,就不会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共十九大对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出新的战略安排,包括
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统一的重要途径。军民融合,源于我们党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思想,其目的就是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机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做到一笔投资、双重效益。加快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要做到
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力量基础。总体来说,就是要加快形成精干、联合、多能、高效的信息化军事力量体系,重点是优化作战力量结构,建设现代化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和武警部队,促进各军兵种力量协调发展。其中,我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是
人民军队必须牢牢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把这一条当作人民军队永远不能变的军魂、永远不能丢的命根子,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其基本内容是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不是抽象的原则要求,而是有一整套制度作保证的。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最高实现形式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扎实做好各战略方向军事斗争准备,统筹推进传统安全领域和新型安全领域军事斗争准备,发展新型作战力量和保障力量,开展实战化军事训练,加强军事力量运用,加快军事智能化发展,提高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全域作战能力,有效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