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梗概】家庭教育对未成年子女涉罪行为影响重大。一些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就行。一些家长采用的是粗暴的家长作风。一些家长不顾孩子提出的各种需要。社工在一次小组工作中,给组员放映了一部短片。短片中的家庭成员表达了各自不同的诉求,父亲说,要纠正“舍得给孩子花钱就是对孩子负责”的错误观念,亲情陪伴同样重要。母亲说,溺爱孩子会害了孩子。孩子说,遇到事情不能冲动,要和父母多商量,听父母的话。
1.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什么?2.短片中采用的家庭教育方法是什么?3.试述家庭抗逆力的内容与元素是什么。
参考解析
1、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培养家庭成员的责任感、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三条,家庭教育以立德树人(即德育)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即德育是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
2、家庭教育的方法: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如案例视频中的冲突解决示范);家庭规则共建与正向激励。《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十七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智力发展状况,尊重其参与相关家庭事务和发表意见的权利,合理运用以下方式方法:
(1)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
(2)共同参与,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
(3)相机而教,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
(4)潜移默化,言传与身教相结合;
(5)严慈相济,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并重;
(6)尊重差异,根据年龄和个性特点进行科学引导;
(7)平等交流,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励;
(8)相互促进,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
(9)其他有益于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方式方法。
3、家庭抗逆力的要素:
信念系统:家庭成员对困境的积极认知;
组织模式:灵活分工与资源整合能力;
沟通方式:开放、非批判性对话机制。
家庭成员在逆境中并不一定必然成为“问题”,任何家庭在“问题”面前都拥有应对困难的能力,并且通过克服逆境的过程寻求新的发展。这是家庭抗逆力的基本假设。家庭抗逆力从另一个不同于传统“问题”的视角看待家庭面临的困难,它认为没有哪个家庭不面对困难、压力和挑战,所谓健康家庭,并不是说没有“问题”,而是拥有能力应付“问题”。家庭抗逆力要求社会工作者从不利的危机因素和有利的保护因素两个方面考察家庭应对逆境的过程。
不同的学者对家庭抗逆力的内涵有不同的解释,美国著名的家庭抗逆力研究专家瓦希(F.Walsh)把家庭抗逆力分为3个方面9个因素,即家庭信仰系统、家庭组织方式和家庭沟通过程3个方面,每个方面又包括3个因素。其中,家庭信仰系统包括逆境的意义、看待逆境的积极态度以及超越和灵性的感受;家庭组织方式包括家庭的弹性、连接性以及家庭的社会和经济资源;家庭沟通过程包括家庭沟通的清晰性、情感的公开表达以及合作解决问题等。瓦希强调,3个不同方面的家庭信仰系统是家庭抗逆力的关键。
国家依据法定的形式对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及其家属提供优待、抚恤和安置,以确保其生活不低于所在地的平均生活的一项( )。
社会工作者小王近期将赴××光荣院做志愿者,为此他需要先了解光荣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以下不属于光荣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主要需要的是( )。
岁的退伍军人老李在光荣院,经常开一些抗抑郁类药物、镇静剂、镇痛剂和安眠药这些属于精神调节类的药物,以缓解经常的剧烈性头痛,可是这些药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有直接的化学作用;但工作人员如果将这些药拿走,老李便会发脾气。这种情况属于( )。
在我国,儿童成长阶段通常包括( )。
服务对象说“我老了,不中用了,被部队当作包袱甩了出来”,社会工作者可以将这种话语重构为“革命和建设时期你们作出了卓越贡献,为了减轻部队负担、增强部队战斗力,你们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毅然到了地方,你们无愧于革命老兵的称号,永远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社会工作者在进行军休社会工作时运用了( )技巧。
优抚医院社会工作和光荣院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药物滥用和药物依赖现象中,最常见的是( )。
军转复退军人安置社会工作的介入重点是()。
孤老退伍红军老战士最为关注和渴望满足的需要是( )。
小刘退伍后总觉得自己什么都干不了,针对这种情况,社会工作者应以()方法介入。
( )是运用社会工作个案、小组、社会等直接服务方法与社会行政、研究、督导等间接服务方法,去推行与孤老优抚对象生理或心理健康有关的社会政策或措施的一种工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