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社会工作者高级社会工作实务->联系实际谈谈我国社区工作发展的状况、成就与不足。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社区工作发展的状况、成就与不足。

答案:
本题解析:

中国虽然没有西方那样长久的社区工作历史,但却有丰富的社区工作实践。从20世纪20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到80年代中期以来民政部推动的城市社区服务,再到90年代中后期的社区建设,这些丰富的实践活动既反映了不同时代的问题,也反映了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状况。以下从社区服务、社区发展、社区建设几个方面介绍中国的社区工作。

(1)中国社区服务

①社区服务的状况

社区社会福利服务是指在政府的倡导下,以一定层次的社区组织为主体和依托,以自助—互助的广泛群众参与为基础,既突出重点对象又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用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来增进公共福利,提高生活质量的区域性、社会性的福利事业。

最初我国的城市社区服务包括为民政对象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和与驻区单位实行双向服务,后来它主要在福利—营利向度上进行划分,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a.救助福利性服务

主要的服务对象是社区中的失业人员、贫困家庭、老年人、残疾人和危重病人,等等。

b.社区事务性服务

服务对象是全体社区居民。

c.市场化的营利性服务

服务对象是全体社区居民,有时也会扩展到社区之外,主要是根据本社区的实际需要,引入市场化的服务。

②社区服务的成就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社区服务在我国城市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a.满足了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社区服务的核心内容是满足困难群体和一般居民的多种需要,它在支持困难群体、满足居民的发展需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b.创造了一些就业机会。最初是开展便民利民服务,后来将社区服务作为解决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一个领域,社区服务在促进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c.支持了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在国有企业进行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社区服务不但帮助解决了部分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而且承接了单位释放出来的福利服务职能,改变了“企社不分”的现象,支持了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

d.培育了人们的社区理念。通过社区服务和后来的社区建设,社区理念得到普及,这也支持和促进了城市社区建设以及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改革。

③社区服务工作中的不足

社区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a.社区服务的性质定位问题。社区服务在本质上是属于福利服务还是营利服务,或者它在服务项目上如何进行区分,这些问题在理论上和实际工作中争论不休,从而影响了社区服务的健康发展。

b.社区服务的队伍建设问题。与前者相联系,社区服务工作是专业化的服务工作,还是可以任人进入的就业领域,或者它内部有专业和非专业之划分。如果没有专业性,社区服务就会成为一个“筐”,其人员结构也十分复杂起来。任何社区服务人员都不需要任何门槛而进入,也没有行业的相互支持、自我增能和自律,是社区服务水平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

c.社区服务的行政化问题。社区服务中心怎样处理与政府的关系,不至于被当作政府的“腿”,而能为自我发展,也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2)社区发展

中国的农村社区发展实践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30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这场由知识分子发起并推动的旨在发展农村、振兴中国的运动,并没有自称为社区发展,但其内容甚至方法与西方所说的社区工作有许多相似之处。

乡村建设运动有多种实践方法,其中最著名的是晏阳初领导的华北平民教育运动和梁漱溟主持的乡村建设实验。这场声势浩大的农村社区发展运动虽然因抗日战争的爆发而未获正果,但是它对社区工作的贡献却是显见的。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一些农村开始进行新的社区发展,这主要是发展社区经济、改善农民生活状况的实践。在贫困的农村地区,由政府支持、多方参与的扶贫开发对改变落后农村的面貌、提高农村居民的素质和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这是推动农村发展的又一机遇。在这一过程中,认真总结我国社区发展的经验教训,学习国际社区发展的经验(比如联合国社区发展的原则)是有益的。

不足之处:许多农村经济基础差、村级组织乏力,所以农村发展进展缓慢。

(3)社区建设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城市中普遍开展了社区建设。按照政府的理解,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社区建设是在国有企业改革、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和原来的城市管理体制严重不适应的背景下提出的。上述改革将居民服务、城市社区管理的任务推向社区,但在计划经济时期一直处于附属地位的社区无力承担这些职能,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社区建设的任务就是必然的。

社区建设与社区工作是相通的。在社区建设中引入社区发展的思路、借鉴社区工作的方法是有益的。

各地在社区建设的实践中做法各不相同,有的以社区服务为主,有的突出社区文化,也有的尝试推进社区民主。在社区建设中既可以看到政府自上而下的强有力推动,也可以看到自下而上的社区基础的力量。这是一个多方参与共同探索城市社区治理、社会管理新模式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许多街道、居民委员会工作人员参加了以社会工作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社会工作知识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对社区工作者有效地开展社区建设工作也起了积极作用。

不足之处:社区建设发展仍然参差不齐,且涉及多个领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而当前居民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专业性水平相对滞后。

更新时间:2021-11-14 13:06
纠错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多选题

在我国,儿童成长阶段通常包括( )。

  • A.襁褓期
  • B.婴儿阶段
  • C.幼儿阶段
  • D.学龄阶段
  • E.青少年阶段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社会工作者小王近期将赴××光荣院做志愿者,为此他需要先了解光荣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以下不属于光荣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主要需要的是( )。

  • A.社会尊重的需要
  • B.文化娱乐的需要
  • C.社会参与的需要
  • D.婚姻家庭的需要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国家依据法定的形式对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及其家属提供优待、抚恤和安置,以确保其生活不低于所在地的平均生活的一项( )。

  • A.补偿性社会保障制度
  • B.光荣院社会工作
  • C.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 D.优抚医院社会工作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服务对象说“我老了,不中用了,被部队当作包袱甩了出来”,社会工作者可以将这种话语重构为“革命和建设时期你们作出了卓越贡献,为了减轻部队负担、增强部队战斗力,你们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毅然到了地方,你们无愧于革命老兵的称号,永远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社会工作者在进行军休社会工作时运用了(  )技巧。

  • A.合作的语言
  • B.所有权的语言
  • C.可能性的语言
  • D.解决方法的语言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军转复退军人安置社会工作的介入重点是()。

  • A.社会再适应
  • B.生命回顾与哀伤辅导
  • C.危机干预
  • D.认知和情绪问题的处理
查看答案
单选题

( )是运用社会工作个案、小组、社会等直接服务方法与社会行政、研究、督导等间接服务方法,去推行与孤老优抚对象生理或心理健康有关的社会政策或措施的一种工作过程。

  • A.烈士褒扬社会工作
  • B.光荣院社会工作
  • C.军休社会工作
  • D.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小宇今年26岁,尚未成家,服役期间因公致一级伤残,失去了双腿,继而入住了荣誉军人康复医院;失去双腿的小宇始终不肯接受自己已经残疾的事实,多次企图割腕自杀。此时,社工小李首先应该做的是( )。

  • A.参与小宇入院时的评估
  • B.增强小宇对病情或医疗程序的了解
  • C.对小宇进行危机介入
  • D.增进小宇与医护人员的沟通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优抚医院社会工作和光荣院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药物滥用和药物依赖现象中,最常见的是(  )。

  • A.服用违禁药物
  • B.滥用处方药
  • C.服用抗生素
  • D.过量服用药物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岁的退伍军人老李在光荣院,经常开一些抗抑郁类药物、镇静剂、镇痛剂和安眠药这些属于精神调节类的药物,以缓解经常的剧烈性头痛,可是这些药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有直接的化学作用;但工作人员如果将这些药拿走,老李便会发脾气。这种情况属于( )。

  • A.疏于照顾的问题
  • B.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问题
  • C.性与亲密关系的处理
  • D.教育服务对象的问题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关于军休干部的需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特殊的荣誉自豪感,军队情结深
  • B.离退休后更渴望得到社会的尊重
  • C.多数军休干部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对医疗保障需求高
  • D.一般都愿意去社会福利机构,对社会养老的需求不断减弱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