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建筑工程监理工程师交通工程监理案例分析->2025监理工程师《公路工程交通案例分析》模拟试卷1

2025监理工程师《公路工程交通案例分析》模拟试卷1

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 2021-11-12 08:42

扫码用手机做题

试卷预览

1 问答题 1分

某桥梁工程项目的下部结构已全部完成,受政府政令工期的影响,业主将尚未施工的上部结构分成A、B 二个标段,将B 段重新招标。桥面宽度17.5m,桥下净空6m,上部结构设计为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现浇箱梁(三跨一联),共40 联。原施工单位中公司承担A 标段,该标段施工位置处有废弃公路无需处理,满足支架法施工条件,甲公司按业主要求对原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了重大变更调整,新中标的乙公司承担B 标段,因B 标施工现场地处闲置弃土场,地域宽广平坦,满足支架法施工部分条件,其中纵坡变化较大部分为跨越既有正在通行的高架桥段,新建桥下净空高度达13.3m。

交通工程监理案例分析,模拟试卷,2025监理工程师《公路工程交通案例分析》模拟试卷1

甲乙两公司接受任务后立即组织力量展开了施工竞赛。甲公司利用既有公路作为支架基础,地基承载力符合要求,乙公司为赶工期,将原地稍作整平后即展开支架搭设工作,很快进度超过甲公司。支架全部完成后,项目组织了支架质量检查并且批准模板安装。模板安装完成后开始绑扎钢筋。指挥部检查中发现乙公司施工管理存在问题,下发了监理指令单。

问题:

1.原施工组织设计中,主要施工资源配置有重大变更调整,监理机构应如何处理?重新开工之前监理机构应履行哪些手续?

2.满足支架法施工的部分条件指的是什么?

3.针对B 标乙施工单位直接将支架在搭设场地搭设是否满足支架的地基承载力?若不符合,应如何处置?

4.桥下净高13.3m 支架模板搭设施工单位应该如何办理手续?

5.支架搭设完成和模板安装后用什么方法解决变形问题?支架拼装问题和地基沉降在桥梁建设中属于哪一类变形?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1.(1)施工作业中发生施工资源配置有重大交更调整时,应要求施工单位对施工组织设计应及时修改或补充,经修改或补充的施工组织设计应按审批权限重新履行审批程序,需要重新经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并加盖企业公章,并报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施。

(2)重新开工前,监理机构要求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安全负责人应针对变更后的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工前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的工作。

2.地域宽广平坦,施工平面多,便于搭设支架以及周边的临时设施建设。

3.不满足,需作以下处理:

(1)应进行平整、碾压井进行硬化处理;

(2)对地基基础进行预压;

(3)地基承载力应符合要求,必要时应采取加固处理和其他措施;

(3)支架底部应有良好的排水措施,不得被水浸忽;

(5)浇筑混凝土时应采取防止支架不均匀下沉的措施。

4.对于桥下净高13.3m 模板支架搭设,施工单位还需要组织专家论证,根据专家论证报告修改方案,按规定进行审批及工前交底工作。

5.(1)用预压方法解决变形以及预拱度的设置解决变形问题。

(2)支架拼装间隙和地基沉降属于非弹性变形。

2 问答题 1分

某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发现某分项工程设计图纸有错误,为了节省时间,确保工程按期完成,施工单位直接找到设计单位,要求设计单位对该分项工程进行变更。设计单位便按照施工单位的要求对该工程进行了变更,并将变更图纸交给了施工单位。

【问题】

1.施工单位发现施工图纸有错误直接要求设计单位进行变更,该行为是否妥当?如不妥当,应如何处理?

2.设计单位能否按照施工单位要求进行变更?为什么?

3.对于施工图纸中的错误,监理机构应如何处理?

4.施工单位收到监理机构提供的施工图纸后,如果认为存在导致变更情形的,应如何处理?

5.监理机构在收到施工单位的变更建议后应如何处理?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1.施工单位发现施工图纸有错误直接要求设计单位进行变更,该行为不妥当。

施工单位在发现施工图纸有错误后,应及时通知监理机构。

2.设计单位不能按照施工单位要求进行变更。因为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没有合同关系。

3.对于施工图纸中的错误,监理机构应立即书面报告建设单位。

4.施工单位收到监理机构提供的施工图纸后,如果认为存在导致变更情形的,可向监理机构提出书面变更建议。

5.监理机构在收到施工单位的变更建议后,应与建设单位共同研究,确认存在变更的,应在收到施工单位书面建议后的14 天内作出变更指示。经研究后不同意作为变更的,应由监理机构书面答复施工单位。

3 问答题 1分

某公路双车道隧道,全长1500m,洞身为较坚硬岩,岩体较完整,BQ为351~450,抗压强度30~60MPa,进出口各30m围岩相同,施工单位上报施工方案中选用全断面法开挖,使用隧道掘进机掘进,并按《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T3660—2020)有关规定编写了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内容。

请根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T3660—2020)、《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3370.1—2018)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回答。

【问题】

1.根据隧道长度分类,隧道分为几类?该隧道属于哪类隧道?请说明理由。

2.根据什么内容对围岩级别进行划分?BQ是指什么指标?洞身为几级围岩?为什么?

3.洞身是否可以用隧道掘进机掘进?为什么?隧道掘进机的施工方法有何特点?

4.进出口处是否可以用全断面开挖方法?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开挖?为什么?

5.什么是全断面法开挖?全断面开挖方法的主要工序有什么?

6.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第1问:

(1)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隧道长度分4类,具体分类如下表:

交通工程监理案例分析,模拟试卷,2025监理工程师《公路工程交通案例分析》模拟试卷1

(2)该隧道全长1500m,为长隧道。

第2问:

(1)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3370.1—2018),可依据调查、勘探、试验等资料,隧道岩质围岩定性特征、岩体基本质量指标或岩体修正质量指标、土质围岩中的土体类型、密实状态等定性特征。

(2)BQ是指岩体基本质量指标。

(3)洞身为Ⅲ级围岩,根据公路隧道围岩级别划分表,岩体特征为较坚硬岩,岩体较完整,BQ为351~450的围岩级别为Ⅲ级。

第3问:

洞身可以用隧道掘进机掘进。因为洞身为较坚硬岩,岩体较完整,抗压强度30~60MPa,最适宜采用掘进机。隧道掘进机施工有以下特点:

(1)作业人员少,进度快,日进度可达10~30m,有时可达50m;

(2)与钻爆法施工比较,洞内粉尘、有害气体含量低,改善了劳动条件;

(3)对围岩扰动小,岩壁完整,施工安全,减少隧洞塌方事故;

(4)成洞质量好,无超、欠挖现象,可减少洞壁衬砌与灌浆,节省投资;

(5)缺点是掘进机设备一次性投资大,开挖直径不能随意改变,机械运输和组装较难。

第4问:

(1)可以用全断面开挖方法,还可以用短台阶法开挖。

(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T3660—2020)第7.2.1条规定,根据地质条件、隧道开挖断面和围岩稳定情况选择开挖方法.双车道隧道I~Ⅲ级围岩可选全断面法开挖,双车道隧道Ⅲ~Ⅳ级围岩可选长台阶法开挖。

第5问:

(1)隧道设计开挖断面一次开挖成形的开挖方法叫全断面法开挖。

(2)全断面开挖方法的主要工序有:全断面开挖、初期支护、隧道底部开挖(捡底)、底板(仰拱及填充)浇筑、拱墙二次衬砌。

第6问: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主要包含变形量测、受力监测、有害气体监测和建(构)筑物监测等内容。

4 问答题 1分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山岭隧道工程,该隧道为分离式双向四车道公路隧道,起讫桩号K23+510~K26+235,全长2725m。岩性为砂岩、页岩互层,节理发育,有一条F断层破碎带,地下水较丰富。隧道埋深18~570m,左、右洞间距30m,地质情况相同,围岩级别分布如图所示。

交通工程监理案例分析,模拟试卷,2025监理工程师《公路工程交通案例分析》模拟试卷1

图1-1 隧道纵断面示意图

该隧道设计支护结构为复合式衬砌,即:喷锚初期支护+二次混凝土衬砌,IV、V级围岩设钢支撑和仰拱。本工程合同工期为22个月,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决定按进、出口两个工区组织施工,左洞进、出口同时进洞施工,采用钻爆法开挖,模板台车衬砌。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了开挖支护月进度指标为:Ⅲ级围岩135m/月,Ⅳ级围岩95m/月,Ⅴ级围岩50m/月;施工准备2个月,左、右洞错开施工,右洞开工滞后左洞1个月,二衬滞后开挖支护1个月,沟槽及路面工期3个月,贯通里程桩号设定在K24+900。在设计无变更情况下,满足合同工期要求,安全优质完成该工程。

事件二:隧道开挖过程中,某些段落施工单位采用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开挖,该方法包括以下工序:①上台阶环形开挖;②核心土开挖;③上部初期支护;④左侧下台阶开挖;⑤右侧下台阶开挖;⑥左侧下部初期支护;⑦右侧下部初期支护;⑧仰拱开挖、支护。部分工序位置如图1-2所示。

交通工程监理案例分析,模拟试卷,2025监理工程师《公路工程交通案例分析》模拟试卷1

【问题】

1.根据背景资料,计算各级围岩总长及所占比例(以百分比表示,四舍五入,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2.分别写出适用于该隧道Ⅲ、Ⅳ级围岩的施工方法。

3.针对事件一,计算隧道施工工期(单位:月,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4.针对事件二,复制图1-2至答题卡上,在图中按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补充开挖线,并在图中填写工序①和②的位置;并写出工序①~⑧的正确排序(以“②→③→⑥→……”格式作答)。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1.III级围岩长=970+880=1850m,占:1850/2725=67.9%;

IV级围岩长=210+150+120+170=650m,

占:650/2725=23.9%;

V 级围岩长=60+100+65=225m,占:225/2725=8.3%。

2.III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台阶法;

IV级围岩采用台阶法

交通工程监理案例分析,模拟试卷,2025监理工程师《公路工程交通案例分析》模拟试卷1

3.进口工区开挖支护所需工期:970/135+(210+150)/95+60/50=12.2个月

出口工区开挖支护所需工期:880/135+(120+170)/95+(100+65)/50=12.9个月

施工工期:2+12.9+1+1+3=19.9个月

4.各工序正确排序为:①→③→②→④→⑥→⑤→⑦→⑧

【提示】核心土面积宜不小于断面面积的50%。

交通工程监理案例分析,模拟试卷,2025监理工程师《公路工程交通案例分析》模拟试卷1

5 问答题 1分

某施工单位在某公路工程项目开工前,按有关规定,根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包含的各项基本内容,编制了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经相应人员审批后报监理机构,在总监理工程师审批签字后按此组织施工。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进度计划以时标网络图(时间单位:月)形式表示。在第8 月末,施工单位对现场实际进度进行检查,并在时标网络图中绘制了实际进度前锋线,如下图所示:

交通工程监理案例分析,模拟试卷,2025监理工程师《公路工程交通案例分析》模拟试卷1

针对检查中所发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不符的情况,施工单位均在规定时限内提出索赔意向通知,并在监理机构同意的时间内上报了相应的工期索赔资料。经监理工程师核实,工序E 的进度偏差是因为建设单位供应材料原因所导致,工序F 的进度偏差是因为当地政令性停工导致,工序D 的进度偏差是因为工人返乡农忙原因导致。根据上述情况,监理工程师对三项工期索赔分别予以批复。

问题:

1.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2.施工单位哪个岗位人员具备审批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资格?

3.写出网络图中前锋线所涉及各工序的实际进度偏差情况;如后续工作仍按原计划的速度进行,本工程的实际完工工期是多少个月?

4.针对工序E、工序F、工序D,分别判断施工单位上报的三项工期索赔是否成立?并说明相应的理由。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1.施工组织设计审查应包括下列基本内容:

(1)编审程序应符合相关规定;

(2)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是否完整,应包括编制依据、工程概况、施工总体部署、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资源供需计划、施工平面布置及季节性施工保证措施等;质量、安全、职业健康、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等方面的保证措施。

2.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

3.网络图中前锋线所涉及各工序的实际进度偏差情况:

工序E:滞后1 个月;工序F:滞后2 个月;工序D:滞后1 个月。

如后续工作仍按原计划的速度进行,本工程的实际完工工期:13 个月。

4.三项工期索赔是否成立及其理由:

(1)工序E 索赔:成立;

理由:工序E 滞后1 个月,影响总工期1 个月,且因建设单位供应材料所导致,属建设单位责任范围,故索赔成立。

交通工程监理案例分析,模拟试卷,2025监理工程师《公路工程交通案例分析》模拟试卷1

(2)工序F 索赔:不成立;

理由:工序F 滞后2 个月,并不影响延误后的总工期,故索赔不成立。

(3)工序D 索赔:不成立;

理由:工序D 滞后的原因是工人返乡农忙,属施工单位责任范围,故索赔不成立。

6 问答题 1分

某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包括路基土方填筑工程、一般桥涵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等。

事件1:

在施工单位组织的路基加宽拼接工程施工前的技术交底会上,交底的施工技术要点包括:

(1)拓宽路基的地基处理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上边坡的既有防护工程宜与路基开挖同步拆除,下边坡的防护工程拆除时应采取措施保证既有路堤的稳定;(3)既有路堤的护脚挡土墙及抗滑桩可不拆除。路肩式挡土墙路基拼接时,上部支挡结构物应予拆除,宜拆除至路床底面以下;

(4)既有路基有包边土时,宜去除包边土后再进行拼接;

(5)从老路堤坡脚向上开挖台阶时,应随挖随填,台阶高度可大于1m,宽度应不大于1m;

(6)拼接宽度小于0.75m时,可采取超宽填筑再削坡或翻挖既有路堤等措施;

(7)宜在新、老路基结合部铺设土工合成材料,并对新老路基结合部进行强夯。

事件2:高速公路路基施工应选用适宜的填筑材料进行路基填筑,并且应先进行试验段施工。本工程的施工图纸表明某一路段为软土路基,长度约270m,需要进行处理。

事件3:在桥涵台背回填即将开工前,总监理工程师安排桥涵专业监理工程师拟写一份台背回填质量的监理要点。

问题:

?1.在事件1中:

(1)交底的施工技术要点中,逐项内容是否正确?如果有错误内容,请写出正确的规定。

(2)你有没有其他补充的内容?

?2.针对事件2,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有哪些(至少写出三种方法)?

?3.针对事件3,请你写出桥涵台背回填的质量监理要点。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1.在事件1中:

(1)除交底内容第(5)条之外,其余技术要点内容全部正确。

第(5)条应修改为:从老路堤坡脚向上开挖台阶时,应随挖随填,台阶高度应不大于1m,宽度应不小于1m。

(2)需要补充拓宽路堤填筑前的施工技术要点如下:

拓宽路堤填筑前,应拆除原有水沟、隔离栅等设施。拓宽部分的基底清除原地表土不小于0.3m,清理后的场地应进行平整压实。老路堤坡面,清除的法向厚度应不小于0.3m等。

2.在事件2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包括:挖除换填、抛石挤淤;砂垫层或砂砾垫层;灰土垫层;预压和超载预压;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粉喷桩;碎石桩;砂桩;铺设土工合成材料等。

3.桥涵台背与墙背填筑的质量监理要点包括:

(1)检查施工单位是否按设计做好了过渡段,过渡段路堤压实度应不小于96%。

(2)督促施工单位尽量做到台背与锥坡的回填同步进行。

(3)对于台背与背墙1m范围内的回填,应督促施工单位采用小型夯实机具压实。

(4)检查分层压实厚度是否大于15cm,填料粒径是否小于10cm,涵洞两侧回填填料粒径是否小于5cm,压实度应不小于96%。

(5)部位狭窄时,可同意施工单位采用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浆砌片石等材料进行回填。

(6)检查涵洞两侧是否对称分层回填压实。

(7)督促施工单位回填部分的路床宜与路堤路床同步填筑。

(8)台背与背墙回填时结构物强度,检查是否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

其他考生还关注了更多>

相关题库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