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 2021-09-06 16:50
扫码用手机做题
一个健全的保险市场主体是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的:一是保险经营机构,即保险供给主体。二是保险投保群体,即保险需求主体。三是为保险关系双方提供保险服务的中介机构或个人,即保险中介主体。保险中介市场的发展是培育和完善整个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保险中介所提供的专业化服务,原本难以达成的保险交易得以实现。试述保险中介的作用。
请按以下层次论述: (一)降低保险交易成本
(二)推进保险业专业化发展
(三)推进保险业创新发展
本题解析:
(一)降低保险交易成本
在实践中,以下因素增加了保险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一是双方彼此分散,不知合适的交易对手在何方。二是即便有充分的时间,由于保险产品是一种无形的服务性产品,它具有文义性、长期性、承诺性、负债不确定性等特征,保险供给方为了引起潜在消费者的信任,要花费较高的成本。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保险买卖双方的“中介人”应运而生,保险代理人和经纪人能够引导保险买卖双方的意向从而解决交易撮合问题,从而降低了保险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
(二)推进保险业专业化发展
保险中介随着保险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而产生,是保险市场精细分工的结果。保险公司将展业、承保及理赔业务交由保险中介人经营,促进了保险业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保险公司可集中精力致力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风险管理、人员培训、资金运用以及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有利于提高保险公司经营的效率和效益。
(三)推进保险业创新发展
一是开发客户的新需求。保险代理人和经纪人能够开发客户的隐性需求,并将这些隐性需求与新产品开发、新市场开发联结起来,从而大大提高了客户需求的满足程度。二是开发新业务。撮合保险交易是保险中介的最初业务模式,但随着市场发展,保险中介的业务很快突破这一简单的限制,开始向风险管理顾问、防灾防损咨询等方面扩展,紧接着又向独立财务顾问等方面延伸,离开了保险中介在各方面的开发创新,保险市场就失去了活力。
一、题目
试述我国货币市场的构成及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二、背景与答题要求
货币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主体短期资金调剂以及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执行都需要一个完善有效的货币市场支持。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货币市场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基本形成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较为完善的货币市场体系,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请按以下层次回答问题:(一)货币市场的概念
(二)我国货币市场的主要构成
(三)当前我国货币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题解析:
(一)货币市场的概念
货币市场是指期限在一年内的短期金融交易市场。资金的临时闲置者和资金的临时需求者是市场的主要交易者,交易对象包括商业票据、国库券、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回购协议等金融工具。
(二)我国货币市场的主要构成
(1)同业拆借市场。同业拆借市场是金融机构之间以货币借贷方式进行短期资金融通活动的市场,其一项重要功能是用于弥补短期资金的不足、票据清算的差额以及解决其他临时性的资金短缺需要。
(2)票据市场。票据市场按照所涉及票据交易的种类划分,票据市场由商业银行票据市场、银行承兑汇票市场、银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等组成。
(3)短期国债市场。短期国债市场是短期国债发行和流通的场所,短期国债市场在满足政府对短期资金需求、提供实施宏观经济调控场所等方面的同时,也为企业和其他市场投资者提供了进行流动性管理的渠道。
(4)回购协议市场。回购协议市场是通过证券回购协议进行短期资金融通交易的市场。回购交易包括正回购和逆回购。
(三)当前我国货币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交易品种少。目前我国的货币市场以同业拆借为主,回购、票据和短融券的总体规模仍然比较小。在回购市场中,主要回购券种是政府债券、中央银行票据和金融债券,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参与回购交易的总量较小。
(2)拆借与回购交易期限偏短。习惯上将一年以下的债务融资活动归入货币市场交易。但从交易的期限结构看,我国同业拆借和回购市场的主要交易品种期限偏短,21天以上的拆借交易在全部交易中的比重还不足3%。
(3)中介机构发展滞后。在统一的货币市场特别是票据市场尚未完全建立的情况下,中介机构就成为提高交易效率的重要载体。我国货币市场中以往存在一些非正式机构和个人从事货币经纪服务,但并没有得到监管机构承认。2005年至今,国内仅有3家货币经纪公司获准建立,其在货币市场中的影响力也比较有限。
(4)参与机构类别单一。目前我国货币市场参与者以银行间市场成员为主体,其中商业银行是最主要交易者。非金融企业的票据交易主要是同银行一对一交易,直接进入市场的企业数量非常有限。
行政单位会计的特点
本题解析:
1.从核算对象上看,行政单位会计的核算对象是各级行政单位预算资金的领拨、使 用及其结果,其重点是预算资金的使用,是为政府部门、单位预算管理服务的会计,其会计主体是各级行政单位。
2.从反映的经济关系上看,行政单位会计由于侧重于部门、单位预算资金的使用,反映的经济关系除了与政府财政(或上级单位)之间的预算缴拨款关系外,主要体现了与各企事业单位发生的商品交换关系。
3.从支出核算的基础看,由于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的内容主要是资金的使用过程,其 经费支出以实际消耗的资金即实际支出数为基础。
试述企业业绩评价
背景与答题要求
科学完善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效益评价、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企业人事考核、金融信贷管理、企业管理诊断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请按以下层次回答问题: (一)企业业绩评价的含义
(二)简述企业业绩评价系统
(三)列举五个财务评价指标并说明计算方法及其含义
本题解析:
(一)企业业绩评价的含义。
业绩评价就是按照企业目标设计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特定的评价标准,采用特定的评价方法,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价值实现程度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判断。
(二)简述企业业绩评价系统。
业绩评价是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其构成要素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目标、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报告。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业绩评价系统的内部逻辑关系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评价主体的需求经过总结,形成了评价目标,以主观的形式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设计作出规定;第二,评价客体依靠自身的特点,从客观的角度限制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使其符合实际;第三,为了平衡主观要求与客观实际的矛盾,在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做到:使其保持与企业目标相一致、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评价指标数量要适当且尽可能可计量。
(三)列举五个财务评价指标并说明计算方法及其含义。
1.偿债能力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资产负债率、所有者权益比率、利息保障倍数。
2.盈利能力指标: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
3.营运能力指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
4.发展趋势指标:总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
试述基于财务报表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及其综合评价方法
背景与答题要求
科学完善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性和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要求更加综合的业绩评价方法,比如平衡计分卡等基于战略的业绩评价方法。但是,基于财务报表的业绩评价指标仍然是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基础,也是定量评价不可或缺的内容。
请按以下层次回答问题:(一)就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分别举出三个具体评价指标,简要说明计算方法及其含义
(二)说明杜邦分析系统的结构关系
本题解析:
(一)就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分别举出三个具体评价指标,简要说明计算方法及其含义:
企业偿债能力——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或所有者权益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等)
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不包含存货因素,能比流动比率更好地反映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
反映资产对负债的保障程度。比率越高,说明长期偿债能力越差;反之,这个比率越低,说明偿债能力越好。当然,也并不是说这个比率越低越好。
企业盈利能力——销售净利率、资产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或销售毛利率等)
销售净利率反映了净利和营业收入之间的对比关系,这一指标越高,说明公司通过增加营收获取利润的能力越强。评价公司的销售净利润率时,应该比较公司历年的指标,从而判断公司销售净利率的变化趋势。
资产净利率反映的是公司投入的全部资金的获利能力,是总公司对分公司下达经营目标,进行内部考核的主要指标。这一指标越高,说明公司获利能力越强。
净资产收益率反映所有者投入的资金所获得的获利能力。指标越高,说明获利能力越强。
营运能力指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或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总资产周转天数、流动资产周转率/周转天数等)
一定时期内应收账款的周转次数越多,说明应收账款周转越快,应收账款的利用效果越好。但同时要注意,过高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可能意味着企业的信用政策、付款条件过于苛刻所致,这样会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所以对这一指标最好是结合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比率进行比较分析。
一定时期内存货周转次数越多,也即存货周转天数越少,说明存货周转快,存货利用效果好。但同时要注意,过高的存货周转率易导致出现存货不足或缺货现象,从而带来机会成本的损失。因此,存货周转率指标的分析应结合同行业的存货平均水平和企业历史存货周转率进行。
该指标周转速度越快,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高,资产的有效使用程度越高;反之,则反映企业经营效率较低,会进一步影响到盈利能力。
(二)说明杜邦分析系统的结构关系
杜邦分析系统是在考虑各财务比率内在联系的条件下,通过制定多种比率的综合财务分析体系来考察企业财务状况的一种分析方法。
所有者权益报酬率是指标体系分析的核心,由企业的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所决定,反映了该指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也说明它是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相关性最大的一个指标;企业的税后净利,是由销售收入扣除成本费用总额再扣除所得税而得到的,而成本费用又由一些具体项目构成,通过对这些项目的分析,能了解企业净利增减变动的原因;企业的总资产是由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构成的,它们各自又有明细项目,通过总资产构成和周转情况的分析,能发现企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最后,企业的总资产由所有者权益和负债两部分构成,通过对总资产结构的分析能了解企业的资产结构是否合理和财务风险的大小,从而及时发现企业筹资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近年来,我国政府决策层和主管部门对包括国债市场在内的债券市场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要“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例”。3月份国务院发布的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第十一条明确提出,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建立债券市场监管协调机制,明确监管责任,促进债券市场互联互通”。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在推进股权融资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各种债券市场,扩大债权融资的规模。从国际市场上看,欧债危机的爆发和深化又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提出了挑战。应该说,大力发展债券市场,这是目前我国金融发展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和面临的重要任务,而债券市场发展创新的思路和路径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请按以下层次论述:(一)从近年来爆发的欧债危机来谈债券市场风险管理问题
(二)债券市场发展的主要思路与路径建议
本题解析:
(一)从近年来爆发的欧债危机来谈债券市场风险管理问题
近年来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爱尔兰政府债务危机以及欧债危机都充分说明,合理的政府债务规模和风险管理策略对于政府积极面对经济和金融危机的冲击,促进金融市场及汇率的稳定乃至经济的快速复苏至关重要。完善债券市场风险管理,增加市场稳健性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通过确立清晰的债券发行和债务管理目标,增加债券供应;完善发行定价机制,建立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的定价机制与风控机制,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不断培育机构投资者,增加对债券的长期需求;完善做市商制度;发行标准化的基准债券,发挥国债的基准利率及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功能,不断提高国债市场的流动性。高流动性的国债市场不仅能降低国债的筹资成本,有助于缓冲国内及国际经济冲击的影响,而且有利于政府降低利率风险、货币风险以及其他金融风险。这些措施都将有助于增强市场的稳定性,而适当的法规框架和市场设施是前提条件。同时,建立政府债务的风险预警机制对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防范至关重要。
(二)债券市场发展的主要思路与路径建议
主要从建立政府债务管理框架、推进信用债发展、推动市场互联互通、培育机构投资者、运用衍生工具对冲金融风险、发展地方政府债券市场以防范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稳步推进债券市场国际化进程等不同层面探讨债券市场发展和创新的思路与路径。
B公司2008年度利润表中利润总额为10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当年发生的有关交易和事项中,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存在差异的有:
(1)向关联企业提供现金捐赠50万元:
(2)支付罚款和税收滞纳金6万元:
(3)向关联企业赞助支出12万元;
(4)取得国债利息收入18万元:
(5)年末计提了20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
(6)某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成本为150万元,年末的市价为18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持有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7)年末预提了因销售商品承诺提供1年的保修费5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与产品售后服务相关的费用在实际发生时允许扣除。
B公司2008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及其计税基础如下表所示。假定B公司预计会持续盈利,能够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
假定B公司2009年应纳税所得额为1200万元,资产负债表中有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如下表所示,假定除所列项目外,其他资产、负债项目不存在会计与税收的差异。
试根据上述资料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
请按以下层次论述: (一)计算B公司2008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
(二)计算B公司2008年递延所得税
(三)计算2009年B公司所得税费用
本题解析:
(一)B公司2008年应纳税所得额=1000 +50 +6 +12 -18 +20 -30 +50=1090(万元)应交所得税=1090×25%=272.5(万元)
(二)B公司2008年递延所得税计算如下:
递延所得税资产=70 ×25% =17.5(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 30×25%=7.5(万元)
递延所得税=7.5 - 17.5=-10(万元)
(三)B公司2009年所得税的计算如下:
(1)计算当期所得税:
当期所得税=当期应交所得税= 1200×25%=300(万元)
(2)计算递延所得税:
①年末递延所得税负债=100 ×25%=25(万元)
年初递延所得税负债=7.5(万元)
本年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 25 -7.5=17.5(万元)
②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65 × 25% =16.25(万元)
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17.5(万元)
本年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16.5-17.5=-1.25(万元)
③递延所得税= 17.5+1.25=18.75(万元)
(3)计算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 300 +18.75= 318.75(万元)
2007年10月份,上海综合指数最高达到6124点。随后,美国次贷危机恶化,全球股市出现下跌,中国股市出现连续下跌的走势,到2008年10月份,上海综合指数最低跌到1664点。2008年10月份后,中国政府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果断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股市开始反弹,至2009年8月初,上海综合指数又回到3400点以上。结合上述资料论述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
本题解析:
股票的二级市场价格总是处在不断波动状态,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及宏观经济形势和政治形势的变化都会影响到股价的波动。概括起来,引起股价变动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好转则股价上升,反之,上市公司经营状况恶化则股价下跌。
(2)经济周期。经济的周期性变化对股票市场价格有很大的影响,在经济衰退和危机时,商品滞销,生产锐减,工厂倒闭,投资者纷纷卖出手中股票,股票市场价格下跌:在经济复苏和高涨繁荣时,工业生产增加,商品畅销,投资者积极购买股票,股票市场价格上涨。
(3)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比较复杂,它既有刺激股价的作用,也有抑制股价的作用,在不同的情况下其作用力的方向是不一样的。在物价上涨的初期,企业的产品价格上涨,而生产成本增加不多,企业利润增加,股息自然增加,因而股价上涨。但物价上涨到一定程度时,货币政策会收紧,此时股价会因为货币紧缩而下跌。尤其是物价上升趋势将结束时,货币政策的紧缩状况没有改变,而物价开始下降,企业产品价格也随着下降,而产品成本未变或变动较少,影响企业利润和股息,此时,货币紧缩与企业盈利减少对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同时存在,股价表现最糟糕。
(4)货币政策。各国中央银行的金融政策变化会影响股票市场的变动。当中央银行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时,市场资金宽松,利率下降,这会促使股票市场繁荣,推动股票市场价格步步上升。反之,中央银行如果实行紧缩货币政策,则市场利率提高,企业和个人卖出股票,换取现金,由此引起股票市场价格下跌。
2007年二、三季度,我国的物价不断走高,导致人民银行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货币政策不断紧缩,至10月份,这些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对股价开始产生冲击。
2008年年底,随着中央政府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政策出台,货币政策再次回到宽松的状态,刺激股市走高。
(5)国际市场的波动。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十分紧密。因此,国际上的政治经济的变化必然影响本国经济的发展,甚至一些主要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的重要变化,也会影响波及其他国家,从而产生连锁反应,导致股市变化。
另外,股市的信心是可以“传染”的。当核心国家(如美国)的股市出现持续上升的乐观气氛时,其他国家的股市投资者的信心也会乐观,从而股价上升;反之,如果核心国家的股价出现下跌,信心丧失,则其他国家的股价也难有好的表现。尤其是核心国家出现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时,股价出现大幅度下跌,则其他国家的股价也会受到殃及。
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逐渐演变成为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全球股市大跌,对中国股市的信心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传染”,加剧了中国股市的下跌。同样,2008年年底开始的全球各国政府应对危机的努力,全球股市都开始反弹,也对中国股市的反弹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题目
试述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职能及其政策工具
二、背景与答题要求
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掌握着货币发行权;也是银行的银行,负责监管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还是国家的银行,代表国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制定、调整和执行货币政策的及时性和合理性可以对国家的经济和金融产生重要影响。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可以采用适当趋紧的货币政策;经济偏冷时,则可以采用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出台货币政策的失误,也会对国家的经济和金融形势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请按以下层次回答问题: (一)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
(二)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
(三)中央银行可以选用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
本题解析:
(一)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
对于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有不同的归纳和表述。国内外教科书中的一般表述是中央银行具有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国家的银行三大职能。
从政策、监管和业务的角度,可以将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概括为:
1.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制定和执行一国的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是通过运用控制货币数量和利率等金融手段,对全国货币、信用活动进行有目的的调控,以达到影响和干预国家宏观经济的目的。
2.实施金融监管。作为国家的银行,中央银行要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及全国金融市场的设置、业务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管理和控制,以维护全国金融体系的稳定,防止金融混乱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由于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诸如信贷、流动性、市场及信息披露等风险的威胁,为了规避这些风险,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贷款损失准备金和流动性实施严格监管。
3.提供支付清算服务。所谓支付清算体系,是对市场参与者包括家庭、企业、金融机构、各级政府的债务活动进行清算的一系列安排。
(二)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
货币政策的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经济背景和条件下,它的倚重点不同。与货币政策一样,货币政策的目标也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保证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保持国际收支平衡”都曾成为主要目标。而当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货币当局,均将稳定物价作为主要的货币政策目标。
(三)中央银行可以选用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它们是通过影响货币供应的两大决定因素——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乘数来发挥作用的。其中,准备金要求是决定货币供应乘数的主要因素,再贴现和公开市场操作则决定基础货币的供应。1.法定存款准
备金率。各类金融机构按所接受存款的一定比率,提存一定数额作为
存款准备金,这种提存的比率一般由中央银行确定,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其他金融机构请求再贴现(或贴现)或请求给予转贷款的票据、有价证券等,规定一定的标准和条件,影响其他金融机构取得信贷的数额,达到紧缩和扩张信用的目的。
3.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和银行承兑票据等,从而起到调节信用和货币供给作用的一种业务活动。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最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公开市场活动——经常买卖政府证券,来改变银行持有准备金的实际数量,从而使货币供应量发生变化。公开市场操作是最为市场化、最富有弹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在此拥有最大的自主性。
试述政府收入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分税制改革
背景与答题要求
审计署20××年第××号公告显示,县级财政性收入结构不尽合理,54个县上年实现的财政性收入中,非税收入占60.45%;县级财政对上级转移支付依赖度较高,54个县上年的公共财政支出中,有49.39 %来自于上级转移支付,其中中西部45个县的这一比例达61.66%。
同年的审计工作报告指出:从政府间事权和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划分看,目前事权划分不明确,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了许多事项的支出责任,教育、卫生、支农等支出责任尚不够明确。地方税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地方各级税收收入不能满足其当年公共财政支出的一半。
请按以下层次回答问题:(一)我国现行政府收入体系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二)分析我国在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对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建议
本题解析:
(一)我国现行政府收入体系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现行政府收入体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直接税和间接税结构不合理,直接税比重偏低;政府收入与政府资产负债统计不匹配;非税收入比重偏高;地方政府收入结构不合理,隐性债务风险较大;政府收入中,专款专用的比重较高;国有资本(资源)收入有待提高;政府各项收入的预算管理模式有待改善。
(二)分析我国在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各级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存在的问题:第一,政府间事权划分以及相应的支出责任范围的划分缺乏可操作性的法律依据;第二,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划分缺乏稳定性和规范性;第三,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事权存在干扰行为,即经常会出现“中央政府出台政策,而地方政府负责买单”的现象;第四,有些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支出外部效应问题尚未得到解决。
(三)对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建议。
1.应完善政府间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明确划分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的事权范围,按照责权利对称原则,将地方各级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安排重心适当上移。对各项事权进行梳理,将事关全局性的支出责任归于中央政府,而事关局部地区利益的支出归于地方政府。具体而言,应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国防、外交、国家安全、关系全国统一市场规则和管理等作为中央事权;部分社会保障、跨区域重大项目建设维护等作为中央和地方共同事权,逐步理顺事权关系;区域性公共服务作为地方事权。中央和地方按照事权划分相应承担和分担支出责任。中央可通过安排转移支付将部分事权支出责任委托地方承担。对于跨区域且对其他地区影响较大的公共服务,中央通过转移支付承担一部分地方事权支出责任。
2.给予地方政府适当的税收立法和管理权限。应该对不同税种采取不同的税收立法权限:对诸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对宏观经济影响较大的税种,立法权应该集中在中央;对于对地方经济影响较大,而对宏观经济整体影响不大的税种,例如财产税类,立法权应该下放给地方。
3.合理确定地方税收收入规模,构建地方税的主体税种。加快地方税制改革,完善地方税制体系,根据财政支出状况和其他自身情况确定地方税收收入占地方GDP的比例。在不影响税收负担的前提下,积极推进财产税体系的改革,大力发展和培植财产税,推动开征完善的环境税,使其成长为地方税的主体税种。
试卷分类:高级审计师
练习次数:106次
试卷分类:高级审计师
练习次数:104次
试卷分类:高级审计师
练习次数:106次
试卷分类:高级审计师
练习次数:103次
试卷分类:高级审计师
练习次数:112次
试卷分类:中级审计师审计专业相关知识
练习次数:100次
试卷分类:中级审计师审计专业相关知识
练习次数:104次
试卷分类:中级审计师审计专业相关知识
练习次数:100次
试卷分类:初级审计专业相关知识
练习次数:106次
试卷分类:初级审计理论与实务
练习次数:10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