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 2022-12-22 08:31
扫码用手机做题
一、题目
试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改善途径
二、背景与答题要求
目前,国内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甚至影响了经济和社会的稳定。
从现状上看,中小企业获得银行信贷支持少,直接融资渠道窄,自有资金也比较匮乏,迫使一些中小企业将眼光转向民间,甚至地下,对正常金融秩序产生了一定的干扰。面对这种状况,企业、银行和政府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请按以下层次回答问题: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二)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途径
本题解析: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1.根本原因来自中小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1)部分中小企业尚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不规范,资信等级不高。由于银行缺乏对其足够的了解,为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银行不愿意冒险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
(2)担保条件不足。中小企业自身规模小,资金实力不强,难以提供符合要求的抵押品或找到有实力的担保单位。
(3)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短。亚洲开发银行曾指出:中小企业的存活率很低,即便在发达的美国,5 年后依然存活的比例仅为 32%,8 年后为 19%,10 年后为 13%。在中国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可能更短。
(4)缺乏一个完善的全国范围的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导致较高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和银行授信成本。
2.中国商业银行改制进一步排除了中小企业。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后,强调风险防范和约束机制。小企业由于风险较大,银行为减少风险宁可不贷。商业银行的授信体制、政策、程序复杂,不适合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尽管借款数额小,期限短,但在银行的每笔业务流程完全相同,相对于大企业而言,银行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成本高而收益低,所以给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不高。
3.中国金融市场还不完善。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并不完善,中小企业很少能够得到直接的融资服务。中小企业板难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创业板也只是刚刚起步。中国债券市场整体不发达,中小企业发债受到企业自身局限和制度约束,尚没有得到发展。
4.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总体支持有限。首先,政策性金融很少有针对中小企业的业务;其次,政府针对中小企业担保方面的政策支持不足;最后,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不完善,信用评级体系缺位,直接导致贷款信息不完善,从而不能顺利得到金融资源的支持。
(二)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途径
1.中小企业自身应完善内部管理,努力提高信用水平。中小企业尤其是一些民营企业,要尽快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经营管理模式,吸收专业管理和技术人才,健全内控制度和财务制度,增强财务透明度,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苦练内功,找准产品市场定位,增强自身积累能力和取得融资的能力。
2.商业银行应转变观念,完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不足,需要转变观念,提升服务中小企业的理念;加快信贷体制改革,建立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贷款机制;完善对中小企业的多层次金融服务。
政府要推进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中小金融体系,相关配套制度和优惠政策;建立完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克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困境;政府应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法律体系;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府机构。
3.完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市场。(1)启动和发展中小企业债券融资市场。改革现有的企业债券监管模式,推行中小企业债券发行核准制,放宽中小企业债券募集资金的使用限制和上市交易限制。推动企业债券利率市场化改革,根据不同企业的资信状况及信用评估结果,由发行人和承销商根据市场情况确定适当的利率,让投资者在承担风险的同时有满意的回报。针对不同的经营主体、投资主体和资金需求主体,调整债券融资工具结构,丰富融资品种,给不同投资偏好的投资者更大的选择范围。
(2)利用好中小企业板。制定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发行制度,降低初次发行的准入条件。有条件的实行股票全流通,如设立企业控制人的股票锁定期限和转让条件。提高股票二级市场交易的入市资金起点和交易单位,保护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中小投资者等。
(3)推进创业板。创业板的进入门槛较低,上市条件较为宽松,对于企业做大做强,缓解资金压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题目
试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作用以及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
二、背景与答题要求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要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以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均衡发展。要实现这种发展,我们就应该进一步明确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作用以及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
请按以下层次回答问题: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作用
(二)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
本题解析: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作用
1.为其他部门的发展提供了食物和原材料;
2.通过税收和储蓄为其他部门提供了“可投资的剩余”;
3.为其他部门的产品提供了需要:
4.通过出口和进口替代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和节省了外汇。参与国际贸易,为国家创造外汇。
这四大贡献简称为:产品贡献、要素贡献、市场贡献和外汇贡献。
(二)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生产规模较小;劳动生产率较低;农业基础设施较弱;农业劳动者素质偏低;农业发展的资源约束较紧等。
(三)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
1.继续完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为更好地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须做好以下几点:(1)不断完善农村土地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为农民土地使用权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创造良好条件;(2)大力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3)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市场体系,实现土地资源、生产要素、生产方式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4)提高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应重点加强以下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1)农田水利设施。一是增强农业的供水和防洪能力;二是建设好一批骨干水利工程;三是紧抓大灌区配套改造工程;四是加快“病险水利工程”治理;五是推进群众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2)农村交通运输和通讯设施。一是努力提高农村交通运输和通讯水平,扭转交通和信息闭塞的紧张局面,借此来提高农村的减灾抗灾能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二是以县城和小城镇为中心,构建覆盖面广阔、辐射周围广大农村地区的通讯网络。(3)农村能源设施。一是建设和完善大型输变电、供电网络,提高输、供电的质量和水平;二是全面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实现农村水、电及电气化的标准化。
3.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完善农业保护制度,强化农村公共服务。(1)充分利用“绿箱”政策和“黄箱”政策,增加对种粮大户的补贴,提高补贴标准;(2)进一步完善重点粮食品种的保护价收购制度,完善大宗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3)充分发挥财政投融资作用,创新财政投入方式。积极利用贷款贴息、以奖代补、投资参股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吸引社会资金,有效扩大支农资金总量,以保证农业发展对于不断追加资金投入的需求;
(4)继续扩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覆盖范围,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服务的水平。4.提高农业科技投入,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要打破日益严峻的资源约束,实现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力度,以及提高资源和投入品的利用效率。为此,政府不仅要提高对农业科技的投入,而且应当制定能够引导企业、农户、社会团体等对农业科技进行投资的各种优惠政策。
5.改善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提高农民素质。农业的主体是农民,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因此,要大幅增加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全面提高农民素质.通过推动农村的人口资源优势向人力资源优势转化,来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人才智力保障。
6.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在生产发展方面,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广为重点,走市场化配置、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特色化生产、标准化管理的路子,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2)在生活宽裕方面,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努力形成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落实农民减负政策,引导农民科学理财;(3)在乡风文明方面,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搞好教育培训和法律普及工作,丰富文化娱乐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4)在村容整洁方面,以尊重农民意愿和要求为宗旨,合理开展旧村改造项目,改善基础设施,实施绿化工程,力Ⅱ快农村庭院和农村沼气建设;(5)在管理民主方面,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实现村务公开、议事规范。
一、题目
试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
二、背景与答题要求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是弥补"市场失灵"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在目前经历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各国政府在弥补市场缺陷,避免全球性经济大萧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使人们对政府职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建设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政府职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请从以下三个方面回答问题: (一)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主要职能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过程与成就
(三)未来我国转变政府职能的方向
本题解析:
(一)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主要职能
1.维护市场秩序和环境。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是有一定前提的,包括完善的法律体系、明晰的产权制度、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良好的信用体系等。因此,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2.保持宏观经济总量平衡,维护经济稳定。由于存在"市场失灵",市场机制并不能总是保证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需要政府利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使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达到基本平衡,从而控制通货膨胀,保证就业,最终实现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
3.提供各种公共物品。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还存在着大量的公共物品,如基础设施、基础科研、公共安全、国防、环境保护等。由于这些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市场机制对这些物品的供给不能发挥作用,必须由政府提供。
4.提供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往往会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公和两极分化,因此,需要政府通过制定公平合理的初次分配制度和再分配制度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职能转换的基本过程与成就
改革开放 30 年来,我国政府职能经历了三次转变,经历了经济建设型政府、经济调节型政府和公共服务型政府三个阶段。从 1978 年到 1992 年党的十四大前后,我国政府实现了向经济建设型政府的转变。从 1992年到 2002 年党的十六大前后,我国政府又实现了向经济调节性政府的转变。自新世纪以来,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我国政府开始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
回顾 30 年来的改革历程,我国的政府职能改革已取得实质性进展:首先,政府职能已有重大转变,初步建立了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其次,政府机构得到精简。第三,政府管理方式不断创新。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已经成为政府运作的基本要。总之,我国以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政府职能转换,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未来我国政府职能转换的方向
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的要求,今后我国政府职能转换的方向包括:
1.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健全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市场监管。法制建设不仅限于立法,更重要的在于司法和执法。要健全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市场监管。只有这样才能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保障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2.强化公共服务职能。要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要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切实增加对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财政投入,增加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投入,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不断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
3.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大幅度精简审批事项,改进和规范行政审批管理方式,实现公开审批、规范审批、依法审批。
4.完善宏观经济的管理与调控职能。要进一步提高宏观经济管理的效率,完善管理的手段,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把政府职能真正转换到以宏观调控为重心。
一、题目
试述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环境下如何保证国家金融安全
二、背景与答题要求
金融改革开放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前提之一,是大势所趋。但是金融开放不能过度,也不能过急,要以不危及国家金融安全为底线。
请从以下两个方面回答问题:
(一)金融对外开放的基本内容
(二)如何保证国家金融安全
本题解析:
(一)金融对外开放的基本内容
1.货币的对外开放
货币开放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经常项目可兑换,二是资本账户开放。所谓经常项目可兑换指不用作资本转移目的的支付,包括所有有关对外贸易、其他经常性业务及正常短期银行信贷业务支付、贷款利息及其他投资净收入的支付、数额不大的偿还贷款本金或摊提直接投资折旧的支付和数额不大的赡家汇款。
所谓资本账户开放是指在少数例外情况下,取消对资本流动的直接和间接限制,包括取消跨境资本交易本身的管制和与之相关的外汇资金跨境转移及本外币兑换的管制。
2.金融业的对外开放
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包括两个方面,即外国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和中国金融机构进入国际市场。允许外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各种基金及基金管理公司、财务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进入国内市场开展金融业务,同时也积极推动中国的金融机构到国外开设分支机构、从事金融业务的跨国经营。
从行业来划分,包括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的对外开放。
(二)如何保证国家金融安全
如何在金融持续开放下保证国家金融安全,在于是否设置了有效的政府保护机制。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保护机制包括下列若干措施:一是控制国际货币体系,对资本流动实行有针对性管制;二是要求本国公民控制、参与外资金融机构的管理决策权;三是保持庞大的公法金融体系;四是限制外资对所谓敏感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恶意并购;五是坚持对等开放原则;六是着力培育寡头垄断型金融集团,放任本国大型金融机构的市场垄断;七是长期实行混业经营,听任全能银行对证券、保险业的控制。我国目前正处于金融开放的关键时期,必须注意结合实际,借鉴国外成功的做法,以保证我国金融安全。
一、题目
试述政府采购的方式和原则
二、背景与答题要求
2007年2月,某省机关事务管理局计划采购四项物资和劳务,有关情况如下:(1) 计算机若干台,以招标公告方式邀请供应商;(2)印刷排版系统一套,以投标邀请书方 式邀请7家特定的供应商;(3)外包机关后勤事务,向4家劳务派遣公司询问劳务费标 准,确定了其中一家;(4)机房某专用设备需要后续服务,向原供应商征求意见,原供 应商提出报价后,机关事务管理局认为比较合理,所以确定由原供应商提供。
请从以下四个方面回答问题:
(一)政府采购一般可采用的方式
(二)上述4项业务各自采取的采购方式
(三)上述第3项和第4项业务所采取采购方式的一般适用范围
(四)采用上述几种方式进行采购体现的一般原则
本题解析:
(一)1.公开招标采购,是指采购方以招标公告的形式邀请不确定的供应商投标的采 购方式。2.邀请招标采购,是指采购方以投标邀请书的形式邀请五个以上特定的供应商 参加投标的采购方式。3.竞争性谈判采购,是指直接邀请三家以上合格供应商就采购事 宜进行谈判的采购方式。4.询价采购,是指向三个以上供应商发出询价,对其报价进行 比较以确定合格供应商的一种采购方式。5.单一来源采购,是指在适当的条件下向单
一 供应商征求建议或报价进行的采购,是一种没有竞争的采购方式。
(二)四种采购分别采取的是:公开招标采购、邀请招标采购、询价采购、单一来源 采购。
(三)询价采购:适用于合同价值较低、价格弹性不大的标准化货物或劳务的采购。 单一来源采购:适用条件比较严格,只能从特定供应商处采购,或供应商拥有专有权,且 无其他合适替代标的;原采购项目的后续维修、零配件供应、更换或扩充,必须向原供应 商采购的;在原招标项目范围内,补充合同的价格不超过原合同价格50%的工程,必须 与原供应商签约的;从残疾人、慈善等机构采购的;采购方有充足理由认为只有从特定供应商处采购,才能促进实施相关政策目标的。
(四)竞争性、公开性、公平性。
1.竞争性原则。世界各国政府采购规则都将竞争性原则作为政府采购的一条重要原则。政府采购目标主要是通过促进供应商、承包商或服务提供者之间最大程度的竞争来实现的。通过竞争,政府采购机构可以形成一种买方市场,从而形成一种对买方有利的竞争局面。竞争也可以促使投标人提供更好的商品和技术,并且设法降低产品成本和投标报价,从而使用方可以以较低的价格采购到优质的商品,实现政府采购的目标。因此,竞争性原则是政府采购的一条重要原则。
2.公开性原则。公开性原则,有时也称透明度原则,是政府采购的另一条重要原则。 政府采购的公开性原则是指有关采购的法律、政策、程序和采购活动都要公开。透明度或 公开性是公共支出管理的一个特征。由于采购机关是在使用公共资金进行采购,因此就对 公众产生了一种管理的责任。透明度高的采购方法和采购程序具有可预测性,投标商可以 计算出他们参加采购活动的代价和风险,从而提出最有竞争力的价格,公开性原则还有助 于防止采购机构及其上级主管作出随意的或不正当的行为或决定,从而增强潜在的投标人 的信心。
3.公平性原则。公平性原则是各国政府采购规则中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政府采购中 的公平性首先是指所有参加竞争的投标商机会均等,并受到同等待遇。即允许所有有兴趣 参加投标的供应商、承包商、服务提供者参加竞争,资格预审对所有的投标人都使用同一 标准,采购机构向所有投标人提供的信息都应一致,不应对国内或国外投标商进行 歧视等。
一、题目
试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二、背景与答题要求
会计信息真实性是会计信息最基本的质量要求,是会计工作的生命。然而近年来,无 论从国家审计机关的审计情况看,还是从财政部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情况看,会计信息失 真问题都相当严重、相当普遍。从审计的角度看,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应当采取什么措 施加以治理?请按以下层次对本题加以论述: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及主要表现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四)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本题解析: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工作的生命。然而近年来,我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却越来越 严重。财政部曾多次进行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得出了我国 80%以上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 会计信息失真的结论。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及主要表现
会计信息失真就是指会计信息对它的使用者而言失去了真实客观性,它可以分为主观 会计信息失真和客观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未能客观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 成果)。
具体表现为:第一,多列费用,少计收入,甚至账外设账,截留收入,以达到偷税逃 税的目的;第二,少列费用,早计收入,虚列资产,虚增利润,以达到粉饰经营业绩的目 的;第三,低估负债,高估资产,骗取贷款和投资;第四,出具假凭证,办理假手续报废 资产,转移国家资产。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1.会计信息失真误导国家的宏观调控。
2.会计信息失真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3.会计信息失真导致资源浪费,信用危机。
4.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弱化了其竞争能力。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会计信息失真的形成不是简单的、偶然的,而是多个经济主体和利益主体共同作用的 结果,因此必须从主体角度分析其原因,才能更好地治理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失真的 主体方面原因主要有:
1.政府原因。(1)政策制定方面的原因。政府以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鼓励部 分产业、行业、企业优先发展,势必无益于形成良好的市场公平竞争机制。例如政府对三 资企业的减免税等优惠政策必然迫使另外一些企业降低价格,从而减少了企业利润甚至丧 失企业竞争优势,他们转而寻求会计造假来维持生计、扩大利润。
(2)会计制度制定方 面的原因。政府可以说是我国会计制度制定的唯一主体,它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制定会计制度往往过多考虑自身利益,例如争取更多税收、实现产业升级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牺 牲了其他主体的利益。这种由政府单一制定的会计制度必然是不完善的,因此其他利益主 体弄虚作假以维护自身利益在所难免。(3)政府的保护伞作用。国有企业改革并没有切 断国有企业和政府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政府的保护下,国有企业一方面可以通过会计 造假来达到其偷税漏税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虚报资产、利润等手段也常常用来粉饰地方政府业绩或者转移国有资产。(4)政府人员的法律素质和管理能力方面的原因。这一方 面表现在一些政府人员放松了对新《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对已经存在的会 计工作不规范甚至会计造假视而不见;另一方面,政府各部门协调不力,从而导致了信息 闭塞和滞后,妨碍了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5)政府参与造假。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为 了一些所谓献礼工程指使或强迫会计单位造假。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惩处机制,国家和社会监督未起到应有作用,因而问题相当严重。
2.单位负责人原因。从主观上看:(1)动机不良。单位负责人往往授意或暗示会计 人员提供虚假信息来实现其不良动机。这些动机主要包括:①出于筹资的目的。一个财务 状况不佳的上市公司往往通过包装其财务报告提供不实信息来"圈钱"。地方企业为了赢 得政府支持或获得银行贷款,往往也会夸大业绩。②意图偷税漏税。单位负责人出于自身 利益的考虑,往往会提供虚假的纳税申报,隐瞒企业和自身的收入。日前发生的刘晓庆税案正是典型一例。③减少信息披露成本。披露会计信息需要一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更 重要的是涉及商业秘密的信息披露可能给公司带来致命打击。因此单位负责人出于减少信 息披露成本的考虑,在信息披露问题上往往采取消极的态度。④"官场情节"。目前,仍 有极少数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单位负责人为了粉饰业绩、制造政绩而指使会计人 员造假。(2)两类意识不强。①法律意识不强。一些企业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 存在设立二套账、三套账,私设"小金库"等行为,充分暴露了他们法律意识的薄弱。 ②依法纳税意识不强。这表现为部分单位负责人依然把纳税看成是税务机关对企业的 "盘剥",而未看到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和税收为企业建立良好宏观经济环境 的作用,因而没有树立"依法纳税光荣"的思想。(3)作为所有者的单位负责人与经营 者关系不顺也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所有者大都希望能够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而进行审 计的注册会计师则由经营者聘请,这使得所有者在获取会计信息时处于相对弱势地位,这 就使经营者有了做假账的可能性。
3.会计人员原因。这主要是指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具体来说,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主 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素质不高。
(2)职业道德素质不高。
(3)业务素质不高。
(4)法律素质不高。
4.中介机构原因。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会计师事务所等履行监督职能的社会中 介机构,但其发挥应有的"经济警察"的作用却不尽如人意。(1)经济利益驱动。面对 激烈的市场竞争,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为了招揽顾客,部分中介机构不得 不答应客户的不正当要求,出具不实财务报告。(2)执业人员素质总体偏低。这首先表 现在专业素质上。其次表现在道德素质上。(3)中介机构内部规制和外部监督机制比较 薄弱,不能保证职业行为准则有效实施。
(四)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1.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
2.对经营者实行激励机制及约束机制。
3.加强中介机构管理,完善注册会计师制度。
4.促进相关主体认真学习,提高其知识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
5.加大会计违法打击力度,提高其造假成本从而减少其预期收益。
一、题目
试述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背景与答题要求
今年以来,全党全国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 建设和党的建设,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同时,在宏观经济方面我们也 遇到了不少严峻挑战。
请从以下两个方面回答问题: (一)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解决当前宏观经济问题的对策建议
本题解析:
(一)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总体上看,经济结构矛盾突出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一二三产业比例不合理,主 要表现为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比较小,第一产业的产值与就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 重不协调。城乡与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城乡与地区之间的差距过大。
2.在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中,主要表现为投资增长过快和投资比重过大的问题依然没 有解决。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各个行业普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其直接原 因就是投资增长过快,导致协调性和稳定性受到严重影响。
3.2008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增长出现下滑的势头。综合反映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多 种经济景气指数已连续回落,这表明,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从偏快转向过热"的风 险已经解除,"防止物价水平从结构性上涨转变成全面的通货膨胀"的风险也已经减弱, 在外部需求减弱和内部增长乏力的双重作用下,我国经济增长下滑的风险很大。同时,受 经济增长放缓、股市与楼市低迷以及企业盈利下降等诸多因素影响,今年9月份以来全国财政收入增幅继续回落。
4.由于市场的持续大幅下挫,投资者信心日益下降,投资意愿持续降低,股票市场 颓势难改。
5.对外贸易顺差的过大。外贸顺差过大的负面影响主要有这样几点:一是容易引起 贸易伙伴国的不满,进一步激化贸易争端;二是强化了人民升值的预期,加大了人民币升 值的压力;三是贸易顺差过大,意味着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过大,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出口, 从而加大了宏观经济运行的风险。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以及人民币升值 的影响,外贸出口出现下滑。一些主要出口目的地欧、美、日等需求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另外,根据央行日前公布的2008年三季度企业家问卷调查显示,出口订单景气度持 续回落。一些以简单来料加工为主的中小企业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受出口下降,经济增长 速度下滑、人民币升值以及劳动力成本增加的影响,导致企业经营困难,一部分企业濒临 倒闭和破产,城镇就业压力将增大,城镇失业率将有可能上升。
6.外汇储备过多。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远远的超过了外汇的需求。其负面影响日益 凸显。一是外汇储备过多,导致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大,弱化了货币政策效应;二是外 汇储备过多会提高储备成本,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三是外汇储备过多会增加储备风险; 四是加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7.同样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人民升值的影响,利用外资将出现下降。一方面, 金融危机导致流人中国的资金减少;另一方面,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为了维持自身生存, 需提高资本充足率以备不时之需,因而可能会收回流人中国的资金。
8.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突出表现在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近几年,虽然,一些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幅减缓,总体上看,能源消耗过多,环境压力增大的问题非常突出
(二)解决当前宏观经济问题的政策建议
1.针对当前宏观经济增长放慢的现实,政府应该采取适度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 着力保持经济持续、较快、稳定的增长。货币政策包括,下调准备金率,取消信贷额度, 逐步降低利率。财税政策如增值税转型政策应尽快向全国推广,降低企业和个人的所得 税,同时增加对一些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2.政府的宏观政策应该将防止通货膨胀,转向提高就业,同时尽快完善社会保障体 系的建设。
3.调整对外贸易结构。完善出口退税、关税和加工贸易政策,控制高耗能、高污染 产品出口,加大对出口企业补贴和扶持的力度;积极增加进口,扩大银行、分销、电信等 服务业对外开放。深化和扩大与各国的经贸往来,支持企业对外投资合作。
4.金融监管应当和金融创新齐头并进。金融创新一方面增加了可贷资金,无疑会带 来好处,另一方面也传播了风险。一方面我们应当继续允许和鼓励金融创新,另一方面则 应当提高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能力,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5.要加强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类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其他紧缺商品的生产,完善 储备体系,确保重要产品和物资的有效供给。要提高价格调控的预见性,加强价格监测, 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6.是要全力抓好农业生产。要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提 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始终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牢牢把握解决粮 食问题的主动权。要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组织,确保夏收夏种顺利完成,抓好秋粮生产,力争全年粮食获得好的收成。受灾地区尤其要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抓好抢收抢种,严密防控重大动物疫情,加快水利重建,切实抓好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要强化协调配合,强化技术指导,切实做好防汛抗洪减灾工作。
7.是要扎实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紧推进节能减排 各项工作,大力优化投资结构,稳定和完善外贸政策。
8.是要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在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下,积 极应对挑战,勇于克服困难,努力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加快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要在全国大力开展增收节支、勤俭节约活动,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控 制行政开支,把资源更多用在地震灾后重建上,用在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上,用在国家 经济社会发展最急需的地方。
9.加大支持"三农"政策力度。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推动新农村建设,继续增加对 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实施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政策,继续 对重点地区的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增加对财政困难县乡和产粮大县的转移 支付等。
10.完善节能降耗、污染减排政策,普遍建立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积极推进重点行 业、重点企业和重点工程的节能工作,在全国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 专项行动,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
11.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如加强土地调控,从紧控制新增建设用地,严肃查处违法 违规用地行为;加强货币信贷管理;加强新上项目市场准入审核和监督检查等。
一、题目
试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二、背景与答题要求
会计是信息的生产者。会计信息对投资者、债权人、经营管理者和政府管理部门等都有着重要作用。企业财务报告是会计信息的集中反映,其信息质量对财务报告使用者有着直接影响。各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都对财务报告中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基本要求。
请按以下层次回答问题:
(一)我国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二)任选两个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举例说明其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运用
本题解析:
(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1.可靠性。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2.相关性。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预测。
3.可理解性。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4.可比性。可比性主要包括两层含义:(1)同一企业不同会计期间可比。(2)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
5.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的确认、计量、报告,而不仅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6.重要性。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事项。
7.谨慎性。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
8.及时性。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
(二)任选两个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举例说明其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运用比如可靠性应做到:
(1)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将符合会计要素定义及其确认条件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如实反映在财务报表中,不得根据虚构的、没有发生或尚未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2)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其中包括应当编报的报表及其附注内容等应当保持完整,不能随意遗漏或者减少应予披露的信息,与使用者决策相关的有用信息都应充分披露。
又如实质重于形式,母公司通过购买股权取得子公司控制权形成的母子公司关系,母子公司从法律上来说都是独立的法律主体,但由于子公司的经营活动、经济资源和经营决策都受控于母公司股东及其管理层,从经济实质来说,母子公司是一个经济实体,所以应编制由母子公司形成的集团合并财务报表。这就是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
再如谨慎性,要求企业对售出商品所提供的产品质量保证确认一项预计负债,就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要求。但是,谨慎性的应用并不允许企业设立秘密准备。
投资基金的含义及其主要类型
论述层次:
(一)投资基金的含义
(二)按照认购、赎回方式不同的分类
(三)按照资金投向不同的分类
(四)按照组织形式不同的分类
本题解析:
(一)投资基金是按照共同投资、共享收益、共担风险的基本原则和股份公司的某些原则,运用现代信托关系机制,以基金方式将各个投资者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交给专业人士运用和管理,以实现预定的投资目的基金。
(二)封闭式基金与开放式基金
按照认购、赎回方式的不同,投资基金可分为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封闭式基 金,亦称股份固定投资公司,有固定数量的股份,规定的封闭期限。开放式基金,又称股 份不固定投资公司,可以随时发行新股份,并可不断赎回发行在外的股份。
(三)证券市场投资基金、货币市场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
按照资金投向的不同,投资基金可分为证券市场投资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和产业投资 基金。证券市场投资基金是资金主要投资于上市公司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的投资基金。货币市场投资基金是资金主要投资于货币市场的短期金融工具,如政府债券、银行存单、商业票据等。产业投资基金是指发行基金证券所筹集的资金主要投资于产业部门的投资基金。
(四)公司型投资基金和信托型投资基金
按照组织形式的不同,投资基金可分为公司型投资基金和信托型投资基金。公司型投资基金,在组织上,指按公司法规定所设立的、具有法人资格并以盈利为目的的投资基金 公司;在证券上,指由投资基金公司发行的投资基金证券。
信托型投资基金,在组织上,指按照信托契约原则、通过发行受益凭证而形成的投资基金组织;在证券上,指由基金管理公司作为基金发起人所发行的投资基金凭证。
一、题目
试述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所反映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二、背景与答题要求
政府收支分类是财政预算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我国从 1999 年开始着手进行政 府收支分类改革,它对各级政府职能的调整,建立公共财政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2007 年我国开始实施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主要内容是建立新的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 类和支出经济分类。请按以下层次对本题加以论述:
(一)改革前政府收支科目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所建立的三种分类各自要反映的主要内容
(三)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三种分类各自的特点
本题解析:
(一)改革前政府收支科目体系的问题。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转变不相适应;
二是不能清晰反映政府职能活动;三是财政管理的科学化和财政管理信息化受到制约;四是财政预算管理和监督职能弱化;五是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国际通行做法不相适应,既不利于经济分析与决策,也不利于国际化比较。
(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主要内容,改革主要包括建立新的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 类和支出经济分类三个方面内容:收人分类主要完整反映政府收入的来源和性质,说明政 府的钱是从哪里来的,这是一种经济性质分类;支出功能分类主要完整反映政府各项职能 活动,说明政府究竟做了什么,是搞了国防,还是办了教育;支出经济分类也是一种经济 性质分类,主要明细反映了政府支出的具体用途,即政府的钱究竟是怎么花出去的,是付 了人员工资、会议费、咨询费还是购买了办公设备。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从不同 侧面、用不同方式反映政府支出活动,它既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分类体系,可以分别使用, 又相互联系,可以结合使用。
(三)(1)收入分类改革的特点,收入分类改革对政府收入进行统一分类,全面、规 范、明细地反映政府各项收入来源,其特点一是扩展了涵盖范围,新分类在原有一般预算 收入、基金预算收入和债务收入之外,又增加了财政预算外收入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从 而形成了完整、统一的政府收入分类;二是规范了分类标准,大的分类框架和分类涵盖范 围方面采用了国际通行做法;增强了分析功能,如对增值税、消费税等主要收入按具体税 目设置明细科目,从而为强化税源分析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2)支出功能分类改革的特点,新政府支出功能分类,清晰反映政府职能活动的支 出总量、结构和方向,其特点一是分类范围完整,新分类涵盖包括预算内、预算外和社会 保险基金在内的所有政府支出,从而改变了财政预算外资金长期游离于政府收支分类体系 之外的状况;二是分类标准规范,统一按支出功能分类,确保集中、直观反映政府职能活 动,如过去用于教育方面的支出,分散在基本建设支出、科技三项费用、教育事业费、行 政管理费等好几类科目中,新分类对教育单独设类,可全面反映各项教育支出;三是科目 设置明细,充分体现了预算细化、透明的要求,如类"医疗卫生"下设置了"医疗服 务"、"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农村卫生"等款级科目,在款级科目"疾病预防 控制"之下又设置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重大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处理"等社会各方面普遍关注的支出事项;四是便于比较交流,支出分类的框架和 分类原则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基本一致,为同口径下国际比较分析创造了条件;五是充分 考虑国情,单设了一些科目,如"科学技术"。
(3)支出经济分类,包括类款两级,类级科目具体包括工资福利、商品和服务支出、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转移支付、资本性支出等,款级科目是为适应部门预算编制和单位 财务管理要求对类级科目的进一步细分,明细反映政府各项支出的具体用途。其特点是自 成体系、充分细化、运用广泛。
试卷分类:高级审计师
练习次数:106次
试卷分类:高级审计师
练习次数:104次
试卷分类:高级审计师
练习次数:106次
试卷分类:高级审计师
练习次数:102次
试卷分类:高级审计师
练习次数:111次
试卷分类:中级审计师审计专业相关知识
练习次数:100次
试卷分类:中级审计师审计专业相关知识
练习次数:104次
试卷分类:中级审计师审计专业相关知识
练习次数:100次
试卷分类:初级审计专业相关知识
练习次数:106次
试卷分类:初级审计理论与实务
练习次数:10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