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工程 → 监理工程师 → 土木建筑监理案例分析->2025监理工程师《土建筑案例分析》高分通关卷6
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 2022-05-11 09:59
扫码用手机做题
某国有企业投资的工业主厂房工程,发包人通过公开招标选定了承包人,并依据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与承包人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工期160 天,承包人编制的初始网络进度计划,如图所示。经建设单位同意,A 工程分包给乙施工单位。
合同约定:措施费按分部分项工程费的25%计取;管理费和利润为人、材、机费用之和的16%,规费和税金为人、材、机费用、管理费与利润之和的13%。
施工过程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由于施工工艺要求,该计划中C、E、I 三项工作施工需使用同一台运输机械;B、D、H三项工作施工需使用同一台吊装机械。上述工作由于施工机械的限制只能按顺序施工,不能同时平行进行。
事件2:监理机构要求施工单位报送乙施工单位营业执照、企业资质等级证书等资料,准备审查其资质。
3.安排负责进度控制的总监代表组织审查专项施工方案。
事件3:在施工中针对三个基础、项目部拟组织下面的流水施工,各段流水节拍见下表:
事件4:原设计B 工作分项估算工程量为400m3,由于发包人提出新的使用功能要求,进行了设计变更。该变更增加了该分项工程量200m3。已知B 工作人料机费用为360 元/m3,合同约定超过原估算工程量15%以上部分综合单价调整系数为0.9;变更前后B 工作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效率保持不变。
【问题】
1.事件1 中对承包人的初始网络进度计划进行调整,以满足施工工艺和施工机械对施工作业顺序的制约要求。事件1 中调整后的网络进度计划总工期为多少天?关键工作有哪些?
2.事件2 中监理机构对分包单位的检查还应包括哪些内容?
3.事件3 三个基础应组织何种流水方式?请列式计算三个基础的工期是多少?
4.事件4 中,计算承包人可以索赔的工程款为多少元。索赔工期多少天,请说明理由。
本题解析:
问题 1
对初始网络进度计划进行调整,结果如图所示。
(1)总工期仍为 160(天)
(2)关键工作有 A、C、E、I
问题 2
分包单位资格审核还应包括下列内容:1)安全生产许可文件。2)类似工程业绩。3)专职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
问题 3
(1)本项目应组织非节奏流水施工
1)计算步距:累加数列错位相减取大差法:
挖土和模板步距:
问题 4
1.B 工作增加了 200m3的工程量,比原计划增加 200/400×100%=50%>15%,需要调整综合单价。原综合单价为 360×(1+16%)=417.60 元,调整后的综合单价为 417.6×0.9=375.84 元
工程量增加后 B 工作的费用:{417.60×400×(1+15%)+375.84×[400+200-400×(1+15%)]}×(1+25%)×(1+13%)=345657.96 元
承包人可以索赔的工程款:345657.96-417.60×400×(1+25%)×(1+13%)=109713.96 元
2.设计变更所导致的工期和费用增加应由发包人承担。因变更前后 B 工作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效率保持不变,B 工作增加工作量后,会增加持续时间 20 天(200/(400/40)=20)。因 B 工作为非关键工作,有 10 天的总时差,故 B 工作增加工期20 天会造成总工期增加 10 天(20-10),所以可以索赔 10 天。
某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在未向项目监理机构报告的情况下,施工单位按照投标书中打桩工程及防水工程的分包计划,安排了打桩工程施工分包单位进场施工,项目监理机构对此做了相应处理后书面报告了建设单位。建设单位以打桩施工分包单位资质未经其认可就进场施工为由,不再允许施工单位将防水工程分包。
事件2:桩基工程施工中,在抽检材料试验未完成的情况下,施工单位已将该批材料用于工程,专业监理工程师发现后予以制止。其后完成的材料试验结果表明,该批材料不合格,经检验,使用该批材料的相应工程部位存在严重的结构安全质量事故,需进行返修。
事件3:施工中,由建设单位负责采购的设备在没有通知施工单位共同清点的情况下就存放在施工现场。施工单位安装时发现该设备的部分部件损坏,对此,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承担损坏赔偿责任。
事件4:施工中施工单位编制了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高大模板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审核后报送项目监理机构审批。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后即交由施工单位实施。施工过程中,专业监理工程师巡视发现,施工单位未按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且存在安全事故隐患,便立刻报告了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随即与施工单位进行沟通,施工单位解释:为保证施工工期,调整了原专项施工方案中确定的施工顺序,保证不存在
安全问题。总监理工程师现场察看后认可施工单位的解释,故未要求施工单位采取整改错误。结果,由上述隐患导致发生了安全事故,导致3 人死亡。
问题:
1.指出事件1 中建设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针对事件1,项目监理机构应如何处理打桩工程施工分包单位进场存在的问题?
2.对事件2 中的质量事故,项目监理机构应如何处理?
3.指出事件3 中建设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4.针对事件4 的事故,按照安全事故等级划分的规定,请问属于什么事故?除了这个事故等级,还有哪些事故等级?
本题解析:
1.事件1 中建设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如下:
(1)建设单位认为需经其认可分包单位资质不妥;理由:分包单位的资质应由项目监理机构审查签认。
(2)提出不再允许施工单位将防水工程分包的要求不妥;理由:违反施工合同约定。监理机构对打桩工程施工分包单位进场的处理如下:
1)下达《工程暂停令》;
2)对分包单位资质进行审查;
3)如果分包单位资质合格,签发工程复工令,分包单位复工;
4)如果分包单位资质不合格,要求施工单位撤换分包单位;
5)对分包单位已完工程部分,进行质量验收,如果质量不合格,按有关程序处理。
2.项目监理机构处理如下:
(1)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后,总监理工程师应签发《工程暂停令》,要求暂停质量事故部位和与其有关联部位的施工,要求施工单位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保护好现场。同时,要求质量事故发生单位迅速按类别和等级向相应的主管部门上报。
(2)项目监理机构要求施工单位进行质量事故调查、分析质量事故产生的原因,并提交质量事故调查报告。
对于由质量事故调查组处理的,项目监理机构应积极配合,客观地提供相应证据。
(3)根据施工单位的质量调查报告或质量事故调查组提出的处理意见,项目监理机构要求相关单位完成技术处理方案。质量事故技术处理方案一般由施工单位提出,经原设计单位同意签认,并报建设单位批准。对于涉及结构安全和加固处理等的重大技术处理方案,一般由原设计单位提出。必要时,应要求相关单位组织专家论证,以确保处理方案可靠、可行、保证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
(4)技术处理方案经相关各方签认后,项目监理机构应要求施工单位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对处理过程进行跟踪检查,对处理结果进行验收。必要时应组织有关单位对处理结果进行鉴定。
(5)质量事故处理完毕后,具备工程复工条件时,施工单位提出复工申请,项目监理机构应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复工报审表及有关资料,符合要求后,总监理工程师签署审核意见,报建设单位批准后,签发工程复工令。
(6)项目监理机构应及时向建设单位提交质量事故书面报告,并应将完整的质量事故处理记录整理归档。
3.(1)由建设单位采购的设备没有通知施工单位共同清点就存放施工现场不妥;
理由:建设单位应以书面形式通知施工单位派人与其共同清点移交;
(2)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承担设备部分部件损坏的责任不妥;
理由:建设单位未通知施工单位清点,施工单位不负责设备的保管,设备丢失损坏由建设单位负责。
4.(1)不妥1:施工单位编制了高大模板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审核后报送项目监理机构审批。
正确做法: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组织编写,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加盖单位公章后报送给监理机构,总监理工程师审查后,由施工单位组织专家论证,通过专家论证后,报给监理机构。
(2)不妥2: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后即交由施工单位实施不妥。
项目监理机构应审查施工单位报审的已经经过专家论证的专项施工方案,符合要求的,应由总监理工程师签认后加盖执业印章后报建设单位。监理机构将审查批准后的专项施工方案交由施工单位实施。项目监理机构应要求施工单位按已批准的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
(3)不妥3:总监理工程师未要求施工单位采取整改不妥。
正确做法:总监理工程师应当签发工程暂停令,并应及时报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不停止施工时,项目监理机构应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该事故属于较大事故。还有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
某项目,建设单位与施工总包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过程中,项目监理机构总监理工程师接到建设单位要求暂停施工并发现施工单位采用不适当的施工工艺或施工不当,造成工程质量不合格,故提出签发工程暂停令。
事件2:分包单位将资格报审材料报送项目监理机构审查,其《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附件仅附有企业资质等级证书、专职管理人员,随即要求施工单位补充报送分包单位的其他相关资格证明材料。
事件3:施工单位编制了高大模板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审核后报送项目监理机构审批。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后即交由施工单位实施。施工过程中,专业监理工程师巡视发现,施工单位未按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且存在安全事故隐患,便立刻报告了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随即与施工单位进行沟通,施工单位解释:为保证施工工期,调整了原专项施工方案中确定的施工顺序,保证不存在安全问题。总监理工程师现场察看后认可施工单位的解释,故未要求施工单位采取整改措施。结果,由上述隐患导致发生了安全事故。
事件4:工程保修期内,建设单位直接委托分包单位对地下室进行了重新装修,在没有设计图纸的情况下,建设单位令分包单位在地下室承重结构墙上开设了两个2000×2600mm 的门洞,造成一层楼面多处破坏。
事件5:建设单位提出项目监理机构应巡视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特别是施工质量管理人员是否到位。
问题:
1.指出事件1 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除上述情况外,签发暂停令情形应当包括哪些情况?
2.事件2 中,项目监理机构是否受理分包单位的资格报审表,施工单位还应补充报送分包单位的哪些资格证明材料?
3.指出事件3 中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4.对于事件4 中发生的质量问题,哪些单位应承担责任?分别说明理由。
5.针对事件5,巡视还包括哪些内容?
本题解析:
1.(1)不妥之处一:接到建设单位要求暂停施工后,签发工程暂停令。
正确做法:建设单位要求暂停施工且工程需要暂停施工的,才需要签发工程暂停令。
不妥之处二:发现施工单位采用不适当的施工工艺或施工不当,造成工程质量不合格,签发工程暂停令。
正确做法:项目监理机构应签发监理通知单。
(2)签发暂停令情形应当包括:①施工单位未经批准擅自施工,施工单位未按审查通过的工程设计文件施工的;②发生质量或安全事故;③施工单位拒绝项目监理机构管理的;④施工单位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⑤施工存在重大质量、安全事故隐患的。
2.不受理。还应当补报分包单位的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类似工程业绩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
3.(1)不妥之处一:专项施工方案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后交由施工单位实施;
正确做法:总监理工程审核签字后应交建设单位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
(2)不妥之处二:施工单位调整施工顺序时未重新报审调整后的专项施工方案;
正确做法:应由施工单位按程序重新报审调整后的专项施工方案。
(3)不妥之处三:项目监理机构发现施工单位未按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后未要求施工单位采取整改措施;
正确做法:应签发《监理通知单》,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并按专项施工方案实施。
4.事件4 中:
(1)建设单位应承担责任。理由:承重结构变动时,建设单位应委托原设计单位或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后才能开工。
(2)分包单位应承担责任。理由:未取得设计单位装修设计图纸就擅自施工。
5.还包括:
(1)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2)使用的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是否合格。
(3)施工单位是否按工程设计文件、工程建设标准和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施工。
某工程项目业主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公开招标确定了承包人,双方签订了工程承包合同,合同工期为6个月。合同中的清单项目及费用包括:分项工程项目4项,总费用为200万元,相应专业措施费用为16万元;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用为6万元;计日工费用为3万元;暂列金额为12万元;电梯工程(甲方另行专业发包)暂估价为30万元,特种门窗工程(乙方专业分包)暂估价为30万元,总承包服务费费率为5%;规费和税金综合费率为7%。
各分项工程项目费用及相应专业措施费用、施工进度见表4-4。
表1-3分项工程项目费用及相应专业措施费用、施工进度表
注:表中实线为计划作业时间,虚线为实际作业时间:各分项工程计划和实际作业按均衡施工考虑。
合同中有关付款条款约定如下:
(1)工程预付款为签约产量、单价、损耗率合同价(扣除暂列金额)的20%,于开工之日前10天支付,在工期最后2个月的工程款中平均扣回。
(2)分项工程项目费用及相应专业措施费用按实际进度逐月结算。
(3)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在开工后的前2个月平均支付。
(4)计日工费用、特种门窗专业费用预计发生在第5个月,并在当月结算。
(5)总承包服务费、暂列金额按实际发生额在竣工结算时一次性结算。
(6)业主按每月工程款的90%给承包商付款。
(7)竣工结算时扣留工程实际总造价的5%作为质量保证金
问题:
1.该工程签约合同价是多少万元?工程预付款为多少万元?
2.列式计算第3个月末时的工程进度偏差,并分析工程进度情况(以投资额表示)。
3.计日工费用、特种门窗专业费用均按原合同发生在第5个月,列式计算第5个月业主应支付给承包商的工程款。
4.在第6个月发生的工程变更、现场签证等费用为10万元,其他费用均与原合同价款相同,列式计算该工程实际总造价和扣除质量保证金后承包商应获得的工程价款总额为多少万元?
(费用计算以万元为单位,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本题解析:
1.
(1)该工程签约合同价=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费+其他项目费+规费+税金=(200+16+6+3+12+30+30×5%)×(1+7%)=287.295(万元)。
(2)工程预付款=(合同价-暂列金额)×20%
=[287.295-12×(1+7%)]×20%=54.891(万元)。
2.
第3个月末计划工作预算投资累计=(计划完成分部分项及相应专业措施工程费累计+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1+规费和税金综合费率)=[40+2.2+(60+5.4)×2/3+(60+4.8)×1/3+6]×(1+7%))=121.338(万元)。
第3个月末已完工作预算投资累计=(实际完成分部分项及相应专业措施工程费累计+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1+规费和税金综合费率)=[40+2.2+(60+5.4)×2/4+6]×(1+7%)=86.563(万元)。
第3个月末进度偏差=计划工作预算投资-已完工作预算投资=121.338-86.563=34.775(万元)。
进度滞后 34.775万元。
3.
第5个月实际完成:
分部分项及相应专业措施工程费=(60+5.4)×1/4+(60+4.8)×1/3+(40+3.6)×1/2=59.750(万元)。
专业分包工程费为30万元。
计日工工程费为3万元。
实际完成工程价款=(59.75+30+3)×(1+7%)=99.243(万元)。
应付承包商工程款=本月完成工程价款×90%-应扣除预付款
=99.243×90%-54.891/2=61.873(万元)。
4.
(1)工程实际总造价=287.295+10×(1+7%)-12×(1+7%)=285.155(万元)。
或:(200+16+6+3+10+30+30×5%)×(1+7%)=285.155(万元)。
(2)扣除质量保证金后承包商应获得的工程价款总额=285.155×(1-5%)=270.897(万元)。
某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建设单位要求工程监理单位编制勘察成果报告,内容包括:1)勘察工作概况;2)勘察报告编制深度与勘察标准的符合情况等。
事件2:项目监理机构针对该工程的风险因素,分别从风险回避、风险转移和风险自留等风险对策方面,向建设单位提出了应对措施及建议:1)施工单位报审的分包单位无类似工程施工业绩,要求施工单位更换分包单位;2)建设单位负责采购的设备中配套设备较多,安装复杂,建议由供货方负责安装调试;3)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建议建设单位设立专项基金。
事件3:施工工程中,总监要求,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调整了监理规划,报总监批准后实施。
事件4:工程竣工验收前,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质量保修书中确定的保修期限如下:1)主体结构工程为30 年;2)外墙面的防渗漏工程为7 年;3)供热系统为2 年;4)装修工程为2 年。
问题:
1.事件1 中,建设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勘察成果评估报告还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2.事件2 中的风险应对措施分别属于哪一种风险对策。
3.事件3 中,总监理工程师做法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4.针对事件4,逐条指出施工单位确定的保修期限是否妥当,并说明理由。
本题解析:
1.(1)建设单位要求工程监理单位编制勘察成果报告不妥,应为工程监理单位应审查勘察单位提交的勘察成果报告。
(2)勘察成果评估报告还应包括:1)勘察任务书的完成情况;2)存在问题及建议;3)评估结论。
2.(1)要求施工单位更换分包单位属于风险回避的范畴。(2)由供货方负责安装调试属于风险转移的范畴。(3)设立专项基金属于风险自留的范畴。
3.总监要求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调整了监理规划,报总监批准后实施不妥。
应当为:总监理工程师组织调整监理规划,报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后实施。
4.(1)主体结构工程为30 年,不妥。理由:基础设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最低保修期限为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合理使用年限。
(2)外墙面的防渗漏工程为7 年,妥当。理由:外墙面的防渗漏工程最低保修期限为5 年。
(3)供热系统为2 年,不妥。理由:供热系统为2 个采暖期
(4)装修工程为2 年,妥当。理由:装修工程最低保修期限为2 年。
某工程,业主通过招标选择实施阶段的监理单位。某监理公司讨论后认为投高价标净收益为80万,中标概率为40%,投低价标净收益为60万,中标概率为60%,如果不中标损失都是10万元。
事件1:监理合同签订后,监理单位按照下列步骤组建项目监理机构:①确定项目监理机构目标;②确定监理工作内容;③制定监理工作流程和信息流程;④进行项目监理机构组织设计,根据项目特点,决定采用矩阵制组织形式组建项目监理机构。
事件2:总监理工程师对项目监理机构的部分工作安排如下:
造价控制组:①研究制定预防索赔措施;②审查确认分包单位资格;③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案。
质量控制组:④检查成品保护措施;⑤审查分包单位资格;⑥审批工程延期.
总监理工程师代表负责与业主协调一般事务的事宜,有较大事项需要报请总监理工程师批准。
事件3:为有效控制建设工程质量、进度、投资目标。项目监理机构拟采取下列措施开展工作:
(1)明确施工单位及材料设备供应单位的权利和义务
(2)拟定合理的承发包模式和合同计价方式
(3)建立健全实施动态控制的监理工作制度
(4)审查施工组织设计
(5)对工程变更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6)编制资金使用计划
(7)采用工程网络计划技术实施动态控制
(8)明确各级监理人员职责分工
(9)优化建设工程目标控制工作流程
(10)加强各单位(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
事件4:采用新技术的某专业分包工程开始施工后,专业监理工程师编制了相应的监理实施细则,总监理工程师审查了其中的监理工作方法和措施等主要内容。
【问题】
1.请画出决策树,标出投标各情况的期望值,选择投标方案。写出投标中监理大纲的内容。
2.指出事件1中项目监理机构组建步骤的不妥之处和采用矩阵制组织形式的优点。
3.逐项指出事件2中总监理工程师对工作安排是否妥当。
4.逐项指出事件3中各项措施分别属于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和合同措施中的哪一项。
5.指出事件4中专业监理工程师做法的不妥之处,总监理工程师还应审查监理实施细则中的哪些内容?
本题解析:
问题1:
(1)投标决策树:
(2)监理大纲主要内容:1)工程概述;2)监理依据和监理工作内容;3)建设工程监理实施方案;4)建设工程监理难点、重点及合理化建议。
问题2:
(1)步骤③和步骤④顺序不妥。应该先④,后③.
(也可以写全:监理机构建立步骤不妥,应该是:①确定项目监理机构目标;②确定监理工作内容;④进行项目监理机构组织设计,③制定监理工作流程和信息流程;)
(2)矩阵制组织形式的优点:加强了各职能部门的横向联系,具有较大的机动性和适应性。将上下左右集权和分权实行最优结合,有利于解决复杂问题。有利于监理人员业务能力培养。(只回答优点即可,不用回答其他特点、缺点)
问题3:
(1)总监理工程师安排造价控制组:
①研究制定预防索赔措施;妥当
②审查确认分包单位资格;不妥当。(应该是质量管理内容)
③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案,不妥当(应该是质量管理内容)
(2)总监理工程师安排质量控制组:
④检查成品保护措施;妥当
⑤审查分包单位资格;妥当
⑥审批工程延期;不妥当(应该是进度管理内容)
(3)总监理工程师安排总监理工程师代表负责协调业主一般事宜,不妥。
问题4:
属于组织措施的是:(3)建立健全实施动态控制的监理工作制度;(8)明确各级监理人员职责分工;(9)优化建设工程目标控制工作流程;(10)加强各单位(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
属于技术措施的是:(4)审查施工组织设计;(7)采用工程网络计划技术实施动态控制;
属于经济措施的是:(5)对工程变更进行技术经济分析;(6)编制资金使用计划。
属于合同措施的是:(1)明确施工单位及材料设备供应单位的权利和义务;(2)拟定合理的承发包模式和合同计价方式;
问题5:
(1)在采用新技术的某专业分包工程开始施工后,专业监理工程师才编制监理实施细则不妥。
监理实施细则必须在相应工程施工前完成,并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
(2)总监理工程师还应审查监理实施细则的如下几个方面:
1)编制依据、内容的审核;
2)项目监理人员的审核;
3)监理工作流程、监理工作要点的审核;
4)监理工作制度的审核。
试卷分类:交通工程监理案例分析
练习次数:9次
试卷分类:交通工程监理案例分析
练习次数:9次
试卷分类:水利工程监理案例分析
练习次数:10次
试卷分类:水利工程监理案例分析
练习次数:9次
试卷分类:水利工程监理案例分析
练习次数:7次
试卷分类:水利工程监理案例分析
练习次数:10次
试卷分类:水利工程监理案例分析
练习次数:9次
试卷分类:水利工程监理案例分析
练习次数:9次
试卷分类:水利工程监理案例分析
练习次数:9次
试卷分类:交通工程目标控制
练习次数: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