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 2022-02-03 10:36
扫码用手机做题
下列关于刑事诉讼法渊源的表述,正确的有:
本题解析:
刑事诉讼法的渊源是指刑事诉讼法律规范的存在形式,而不是指其第一次出现的地方,A错误。 《联合国关于律师作用的基本原则》属于国际公约、条约,且在内容上与刑事诉讼法中的辩护制度相通,属于刑事诉讼法的渊源,B正确。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各类案件有关证据问题的规定(试行)》虽在内容上与刑事诉讼法存在相通之处,但却不属于宪法、刑诉法典、有关法律、司法解释、地方性法规或者国际公约、条约,因而不是刑诉法渊源。C错误。 刑事诉讼法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狭义的刑事诉讼法仅指刑事诉讼法法典。刑事诉讼法渊源没有广义和狭义的说法。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应当选B。
下列情形下可以适用行政处罚简易程序的是:
本题解析:
《行政处罚法》第33条规定:“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当事人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由此可见,对公民50元以下对组织1000元以下的罚款以及警告的行政处罚可以适用简易程序。AC选项分别对公司、企业罚款5000元、1200元,超过了1000元的限额,所以不能适用简易程序;B选项对个人罚款400元,超过了50元的规定,所以不可以适用简易程序;D选项对个人罚款50元,适用简易程序并不违反,故D选项正确,当选。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在审判过程中,被告人可以拒绝辩护人继续为他辩护,也可以另请辩护人辩护。这一规定属于何种法律规范?
本题解析:
义务性规范是规定主体必须做出某种积极行为的法律规范。根据这类规范,主体必须履行自己的责任。题干中所列法条,规定“被告人可以…也可以…”,明显属于授权规范,选项A不正确。根据法律规范内容的确定性程度,法律规范可以分为确定性规范和非确定性规范,在非确定性规范中又包括委任性规范和准用性规范。本案中所提供的选择是确定的,因此D项正确,BC项错误。
根据宪法和法律,下列选项哪项符合法律规定?
本题解析:
根据《宪法》第37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在我国,人身自由属于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范畴,对其进行限制需要依据法律进行。题中各项均属于有关限制人身自由的行为,只有A选项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B选项中依据行政法规逮捕付某和C选项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国务院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不符合宪法和法律的相关规定。D选项中,公安部是国务院的下属单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其委托也不符合宪法和法律的相关规定。所以A选项正确,当选。BCD选项错误,不选。
甲乙两国就领土边界争端诉至国际法院,庭审中双方就国际法渊源问题发生争论,下列说法正确是:
本题解析:
选项A错误。根据《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的规定,国际法的渊源有三种,具体包括国际条约、国际习惯和一般法律原则。另外,学说、判例和国际组织的决议这三种资料只能作为确定一般法律原则的辅助资料,其本身不是国际法的渊源。 选项B正确。国际习惯的构成包括客观和主观两方面要素,可以表述为:通例(客观物质)+法律确信(主观心理)。其中,客观物质要素指各国间通例的存在,可以通过各种文件和外交实践加以证明。主观心理要件则是各国接受其为法律。 选项C错误。如A项解析所述,国际组织的决议仅能作为确定一般法律原则的资料,其本身并不是国际法的渊源。有约束力,并不代表是渊源。 选项D错误。国际习惯具有广泛的效力,能够约束所有的国际法主体且不需要经过双方的选择。
关于国际法基本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本题解析:
选项A错误。国际法基本原则和国际强行法的关系可以表述为:国际法基本原则都具有国际强行法的性质,但不是所有的国际强行法都是国际法基本原则。记忆的窍门是牢记6个基本原则即可,只有这6个既是基本原则也具有强行法的性质。他们分别是国家主权平等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不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原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民族自决原则、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 选项B错误。内政的判断标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即发生在一国境内;二是不得违反国际法。其中第二点很容易被忽视,本题中德国的行为违反了国际法而不能够被认定为内政。 选项C错误。根据国际法的规定,违反协议驻军属于违背不得使用武力原则,但C项中表述的是“按照”协议驻军,所以并不违反不得使用武力原则。 选项D正确。通过民族自决原则行使独立权只适用于殖民统治下的地区,所以D项中的说法正确。
下列有关国际法律责任的表述,正确是:
本题解析:
选项A错误。国际法律责任的构成有两个要件,分别是行为归属于国家和违反国际法。其中行为归属于国家往往是重要的考察对象。判断的要点在于看行为是否体现了国家权力。在这个基本原则下有三个主体的行为是特殊的,即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部长及外交使节,由于其在对外交往中的特殊地位,对于他们在国外以私人身份从事的国际不法行为,国家一般也承担责任。 选项B正确。甲国对乙国境内反政府武装的支持显然属于国家行为,并且这种支持行为当然违反国际法(不干涉内政)。 选项C错误。甲国记者的行为并没有体现出国家权力,所以不会产生国家责任。 选项D错误。乙国流民哄抢的行为也没有体现国家权力,所以也不会产生国家责任。若乙国不予理会则可能产生国家责任。
下列关于法的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本题解析:
法律以国家强制力这种公共权力为后盾,是具有国家强制力这种特殊强制力保障的社会规范;习惯及道德依靠内在强制力,政策依靠政治纪律。A项正确。
判例法也属于国家法,具备国家法的一般特征。B项错误。
可诉性、程序性、国家意志性、国家强制性、普遍性、建构性、确定性、一元性、外在强制性等,都属于法律区别于道德的主要特征。C项正确。
法律具有明显的程序性,即制度化的争议解决机制。D项正确。
交通局工作人员李某依法扣押非法营运车辆时,司机唐某等人以暴力方式强行阻碍,并将李某打伤,经市公安局调查,拟决定对组织人员唐某处10日拘留的治安处罚。下列说法正确?
本题解析:
(1)唐某等人的行为是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而非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是非法携带枪支、非法邮寄毒害性危险物质等对不特定的多数人产生威胁的违法行为。所以,A选项错误。 (2)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情况复杂,依照法律规定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本题可能适用拘留,不应超过24小时,而非48小时。所以,B选项错误。 (3)被询问人要求就被询问事项自行提供书面材料的,应当准许;必要时,人民警察也可以要求被询问人自行书写。C选项正确。 (4)传唤的对象为违法行为人,证人和受害人不能够成为传唤对象。所以,D选项错误。
试卷分类:法律职业客观题一
练习次数:207次
试卷分类:法律职业客观题二
练习次数:204次
试卷分类:法律职业主观题
练习次数:118次
试卷分类:法律职业主观题
练习次数:127次
试卷分类:法律职业主观题
练习次数:140次
试卷分类:法律职业主观题
练习次数:124次
试卷分类:法律职业主观题
练习次数:127次
试卷分类:法律职业主观题
练习次数:119次
试卷分类:法律职业主观题
练习次数:124次
试卷分类:法律职业主观题
练习次数:12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