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阅读关于“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

阅读关于“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的内容标准:“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材料二人教版教科书关于“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的部分内容。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

混合农业主要是以耕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为特征的农业地域类型。澳大利亚既是世界小

麦市场的主要供应国,也是世界畜产品的主要产地之一,其中羊毛的生产量和出口量为世界第一。

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黑钻

要求:

(1)写出本课的教学目标。

(2)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要点(包括教学环节和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答案:
本题解析:

【参考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混合农业的概念、特点和分布及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分析和合作探究等过程,分析、解决地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教学过程要点:

环节一:新课导入

教师展示澳大利亚的风光图片,请学生说出地点,并指出澳大利亚不仅是旅游胜地,还是世界上小麦的主要出口国,羊毛产量和出口量为世界第一,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请学生思考原因。学生观赏图片,说出风光所在地,思考教师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设疑,引发学生思考,进入新课的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混合农业

教师: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发达。前面我们学习了以种植业为主和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那么什么是混合农业?混合农业有什么特点?主要分布在哪里?

(展示混合农业分布图和相应的资料)

学生分析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混合农业是种植业与畜牧业相结合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教师补充:混合农业以种植谷物和饲养牲畜为主,饲养的牲畜主要为猪、牛、羊。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分布图,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地图的能力。

2.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教师:下面我们具体学习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普遍采用小麦种植和牧羊业混合经营的方式。

①区位条件

设置探究问题: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分布在哪里?其形成的区位条件有哪些?

教师提供相关的图文资料。

学生根据图文资料分组进行合作探究,之后分组进行汇报。

学生汇报后,教师进行小结。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读图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

②发展优势及特点

教师展示墨累一达令盆地小麦一牧羊农场的土地利用图及农事安排时间表。

教师提问:

?A.墨累一达令盆地的小麦一牧羊农场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这样的土地利用方式有什么好处?

?B.根据农事安排表,你发现了什么?

?C.既养羊又种小麦有什么好处?

学生分组讨论,之后派代表发言:有利于保持土地肥力;农忙时间和剪羊毛时间不冲突;利于增加收入。

教师总结: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优势明显。首先是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其次可以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事活动;再次农业生产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和让学生分析资料,引导他们得出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③限制性因素及解决措施

教师:墨累一达令盆地由于位于大分水岭的西侧,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海洋水汽不易到达,降水较少,导致羊的饮水水源不足。而大分水岭东侧降水丰富。假如你是政府决策者,针对这一问题你会采取什么措施呢?

学生:进行跨流域调水,东水西调。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节三:巩固练习

教师安排学生完成相应的课堂练习。

设计意图: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及时检测课堂教学效果。

环节四:小结与作业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知识要点,强调重点。

布置作业:查阅资料,分析我国珠江三角洲混合农业“基塘农业”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课知识;通过布置作业,让学生学会自学,完成知识的迁移运用。

更新时间:2022-12-13 10:59
纠错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有“泥土诗人”之称的诗人是()。

  • A.臧克家
  • B.田间
  • C.艾青
  • D.许地山
查看答案
单选题

1931年,一位给人们带来光明的科学家重病的消息牵动着世界人民的心,几十名记者为他守夜。每隔一个小时就对外发布一次消息:“灯”还亮着。这位科学家是( )。

  • A.瓦特
  • B.法拉第
  • C.爱迪生
  • D.爱因斯坦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将下列各项按所表示年龄大小顺序排列,正确的顺序应是( )。

①不惑②垂髫③花甲④加冠⑤而立⑥古稀⑦半百

  • A.②④①⑦⑤③⑥
  • B.④②③⑥①⑦⑤
  • C.⑥⑤③②④⑦①
  • D.②④⑤①⑦③⑥
查看答案
单选题

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 A.郡县制
  • B.察举制
  • C.科举制
  • D.行省制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明朝初年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是()。

  • A.增设军机处
  • B.采用三省六部制
  • C.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 D.设中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

  • A.孔子
  • B.孟子
  • C.许慎
  • D.朱熹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  )。

  • A.《论语》
  • B.《理想国》
  • C.《学记》
  • D.《大教学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既是俄罗斯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同时又是俄罗斯现实主义的奠基人的是( )。

  • A.果戈里
  • B.普希金
  • C.高尔基
  • D.托尔斯泰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下列关于“园圃”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是双声联绵词
  • B.是叠韵联绵词
  • C.是偏义复词
  • D.是单纯词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诗经》中描绘了一个美丽清泠、朦胧迷茫的抒情境界,刻画诗人徘徊追思的形象,借助景物和意象含蓄委婉地表达相思和追怀之情的诗篇是( )。

  • A.《邶风·静女》
  • B.《周南·关睢》
  • C.《陈风·月出》
  • D.《秦风·蒹葭》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