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密
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 2022-10-13 10:00
扫码用手机做题
教师板书“我来迟了”,讨论、探究:为什么王熙凤偏偏就来迟了?
师:“我来迟了”,是王熙凤说的话。王熙凤在贾府中是一个活跃分子。贾府中的重大活动她都必定到场,积极参与其中。今天老祖宗的心肝儿肉从远远的扬州来了,大家都迎接来了。为什么她偏偏就来迟了呢?
生1:王熙凤在贾府是实权派人物,事务缠身,来迟了可以理解。
生2:任何事物都有偶然性,来迟了事出偶然。
生3:这是王熙凤出场与众不同之处——不见其人,先闻其声。
生4:王熙凤以“我来迟了”出场,这是曹雪芹的特意安排,独具匠心。
教师感到生3、生4发言已点到问题的要害之处,就插话把问题转入第二轮讨论。说:“不见其人,先闻其声,特意安排,独具匠心,说得好!下边我们就探究一下好在哪里。”
生5:贾府是礼仪显赫之家,等级非常分明。林黛玉第一次到贾府,一定先拜见外祖母,然后拜见大舅母、二舅母,即使平辈中,还有珠大嫂子在前。如果王熙凤夹在其中,势必只能充当一个小配角。然而她又是一个好出风头、不安分守己的人物,这怎么能突出她的特殊身份、特殊地位和个性特征呢?(生5的发言获得全班热烈的掌声)
生6:如果把王熙凤当作主角来写,而把贾母等老一辈放在一边,那么,就会违背贾府的礼数,既不合情,又不合理。
生7:“我来迟了”是“迟”在林黛玉与贾母等人见面以后。这时候王熙凤出场亮相,给她一个单独活动,充分展示自己性格的广阔天地。所以“迟”得恰到好处。
生8:“我来迟了”是王熙凤在后院笑着说出来的。有贾母在,包括邢夫人、王夫人都是屏气敛声的,而王熙凤却可以大喊大笑,“放诞无礼”,这说明她是有靠山的,有恃无恐,是一个有特殊地位、特殊身份的人物。
这是某位高中语文教师在讲授《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的教学片段,以下对其评析错误的一项是(??)。
本题解析:
生1的回答虽然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但是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王熙凤在贾府中的实际情况:擅权、揽事。且从维护学生学习积极性来看,教师也不能忽略任何一个学生的回答,而应该对其进行客观点评,深入引导。
阅读以下教学片段.回答问题。
(1)教师用幻灯片打出关于“物质与意识关系”的一段文字。
(2)教师对语段进行语法分析。
师:刚才同学们看了“物质与意识关系”的一段材料,一定有助于理解马克思所发现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下面我们再来对这段文字进行一下语法分析,来进一步理清句子的层次。(教师点拨后,用幻灯片打出语法分析)
(3)朗读文段。
(学生思考1分钟后)
师:下面,我们结合自己的理解将这段文字齐读一遍。
(学生齐读)
这是某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三段时的一段教学实录(节选),以下对其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解析:
因本段在语言与内容上均有相当难度,故教师设计了以上三个环节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意图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这一环节最大的问题在于频繁转换情境,使学生的思维缺乏连续性、稳定性,其思维并未迅速随着教学情境的切换而随之转换。学习是通过思考进行的,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意义的学习.而思考问题需要一定的时间。一般而言,教师在创设一个情境、提出若干问题后,必须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思考时间。
思考时间如果偏短,学生的思维必然无法展开与深入,势必失之于肤浅散漫。这样,学生就容易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使教学呈现支离破碎的状态。这堂课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教学内容紧凑,充分利用了课堂教学时间,但也因为过于追求紧凑、热闹,导致思考时间或过短或缺失,容易形成走过场现象。
阅读一位高中教师教授必修(5)《陈情表》的课堂实录回忆(节选),回答下面问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A]课前预习指导:查找并印发了与《陈情表》一课相关的背景资料和历代名家的品评文字。
[B]让学生在第一遍阅读时找出难点,通过查找工具书的方式将难点字词的义项了解清楚,并通过对照课文,确定词语在文章中的意思。之后,分组归纳出公认的难解词语,师生讨论解决。
帮助学生顺利通过文言文阅读的语言关。
[C]导语:讲述以忠情感人的诸葛亮的作品《出师表》的主要内容,继而讲述“不下泪者必至友”的韩愈的《祭十二郎文》。之后直接点明本次课要讲以孝情动人的文章——《陈情表》。
[D]结束语:《陈情表》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它陈孝情真意切。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十七八岁的年纪始终关注的永远是友情,深深憧憬的往往是爱情,最易忽略的却常常是亲情、孝情。
希望李密对祖母的乌乌深情能让我们有所感悟,有所行动,为亲人奉上自己哪怕微薄但却真诚的回报。
对画线句子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本题解析:
导语设计不严谨,内容过多,会造成导入时间过长,过度不自然的现象。可用苏轼对三篇文章做概括的原话导人或者点出三篇文章的共性特点进行简约导入。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师:我们在上课之始,说到古人的读书方法是“因声求气”,通过反复诵读课文来体会文章的规律。现在我们把课文的每一段都已经分别诵读了一遍,下面请大家自由地诵读课文,然后谈一谈自己的感悟。看一看谁的感悟多。
(学生自由地诵读课文,读完之后,学生纷纷举手谈自己的感悟)
生1:本文表面写的是阿房宫,实质是表达“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的观点。
师:这正是赋体的特点之一:体物写志。(板书“体物写志”,然后简单地加以解释)
生2:本文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
生3:句式也有特点,大量的四字句、六字句,使节奏感非常强。
师:这正是赋体的第二个特点:铺采摘文。(板书“铺采摘文”,然后简单地加以解释)
师:请同学们看一下屏幕,我们一起来小结一下赋体的特点。
(多媒体显示:赋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体裁,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于结尾部分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
师: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通过诵读的方法学习了这一篇千古名文。在反复诵读中,我们对文章的主旨和写作特点有了深刻透彻的了解。希望同学们课后再反复地诵读,希望今后的早读课上,同学们能放声地诵读文章。
(布置课后作业:背诵全文)
这是某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阿房宫赋》一课时的教学实录(节选),以下对其评析不当的一项是()。
本题解析:
从这一教学片段可以看出,在这一节课的最后,学生自由地诵读课文并领悟文章内容和写作特点。从学生回答的实际情形来看,学生很好地掌握了赋体的特征。这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一般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往往在上课之初就把赋体特征一股脑儿地教给学生。那种情形下,学生最多能记得两个特点是什么,而无法真正地感受到这两个特点到底是怎么样的。而这位教师巧妙地将赋体的特征放于阅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自己的朗读中体会,从而顺利总结得出,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这种文体特点。
以诵读为主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顺利地达到考试的要求,而且可以超出考试的要求,从而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所以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某教师在教授鲁迅《祝福》一文时的教学实录片段,阅读之后请完成问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师: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从环境到人物,我们看看作者写了哪些“不变”的事物 (生阅读查找,师巡视,适当点拨)
师:好。哪位同学来回答一下
生:四叔比以前没有大改变。
生:几个本家朋友也和以前没有大改变。
师:【A】 很好,那么。我们提到了“祝福”习俗.除了拜神祭灵,还有哪些是现在也没有改变的
生:放鞭炮、办年货
师:【B】这就是小说中的“杀鸡”“宰鹅”。当然.像小说中写的一样。过年能下一场雪就更好了。
生:瑞雪兆丰年。
师:【C】是呀,课文中还有一个细节,虽然没有说“变”或者“不变”.但从常理分析.应该是多年没变了,这也是“我”这个知识分析才会关注的,大家看看。能不能找到
生:是对联。“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平和”’。
师:【D】哪个词表明对联也长久未变了
生:“脱落”。
师:在这样一个“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凝滞僵化的小镇上,“我”感觉极其无聊,“决计要走了”。可是.作者却突然一转,想到“昨天”遇到的一个人,那是——
生:祥林嫂。
以下对文中画线部分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本题解析:
【知识点】对文本的整体把控能力;对课文整体教学过程的设计能力;对教学过程的分析能力。
【答案】D。
【解析】虽然,本教学片段中教师只解决了“变”与“不变”两个方面的问题,但小说的主人公“祥林嫂”的形象已经基本勾勒出来.学生的学习也从开始的集中阅读转向了对全书的信息搜索,并逐步跟随老师明确了解读的方向和重点。
在学习《鸿门宴》之后,教师要求学生注意“大王来何操”这个句式的特点,下列语句含有同类用法的是( )。
本题解析:
题干中的句子是宾语前置句。A项为定语后置;B项为被动句;D项为介词结构后置,都不属于宾语前置;C项“惟……是”结构,使宾语“兄嫂”前置,故此句为宾语前置句,当选。
教师在讲授完高中语文课文《荆轲刺秦王》一课后,对荆轲这一人物形象进行总结时说:“这篇课文通过荆轲刺秦王这一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表现了荆轲重义轻生、反抗暴秦、勇于牺牲的精神,塑造了侠义英雄荆轲的形象。”这时有学生指出.不能说荆轲是侠义英雄.也不能说秦是“暴秦”。
针对这一情况,最恰当的做法是( )。
本题解析:
【知识点】本题考查教师对课堂偶发事件的恰当处理。
【答案】A。
【解析】学生对荆轲这一人物形象、对“秦”的角色评价提出质疑,这体现了学生个性化阅读、创造性阅读的阅读精神,应提出表扬,学生存在疑问,教师就应给出合理、恰当、有说服力的理由,但并不一定要当堂解决,尤其是在问题复杂,并且要下课的情况下。综合以上几点,教师最恰当的选择是A项.这样不仅保护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还为自己和更多学生争取了足够的思考时间,有利于学生了解文本背景、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阅读《听听那冷雨》教学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师:我把题目中的“冷”改为“寒”“苦”.大家觉得这样改好不好
生:用“寒”字太过了一点,不能够表达景物的特点。
生:“冷”字夹杂着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寒”并不能表示。春雨用“冷”形容很恰当。“寒”让人有不舒服的感觉。
师:“寒”“苦”都不能表现出诗人的心境,无法准确地表现“凄冷”的特点,还有情的凄凉。把景和情很好地组合在一起,通常我们称之为“意境”,它是一个复杂的美学概念。交织成诗意的空间。二者融为一体,能够激发我们的想象和联想。那么,哪位同学能概括一下这是怎样的意境
生:雨景在语言的表述下.融入了作者的深深的感情,表现出了一种离家在外的人对家乡的思念。
师:用一个词概括一下。
生:凄凉。
师:哪位接着说
生:一种思乡之情。
师:绵绵的思乡情绪。
对上述教学片段分析不正确的是( )。
本题解析:
案例中的老师没有运用讲授法,运用的是谈话法。
学习文言文单元,教师强调词类活用是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之一,建议学生对课本中出现的词类活用现象进行整理分类并举例。以下与例句中词类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披坚执锐
本题解析:
例句“披坚执锐”中形容词“坚’’“锐”活用为名词,指代“坚硬的铠甲”“锐利的兵器”。A项“鼓”,名词活用为动词,意为“击鼓”。B项“故”“新”,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代“旧的知识”“新的知识”。C项“东”,名词用作状语,“在东边”。D项“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为“认为……奇怪”。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一位教师上《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的时候,设计了讨论、探究、比较三个环节。首先指导学生查《现代汉语辞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工具书,讨论“小乔初嫁了”中的“了”是读“liao”还是读“le”,“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中的“华”究竟读“hua”还是“hua”,“一樽还酹江月”中的“还”是读“hai”还是读“huan”,并说出理由。其次指导学生查阅资料理解“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风流”一词的具体含义,并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沁园春·雪》中“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等诗句中的“风流”进行比较。还让学生比较两个版本中“樯橹”与“强虏”的不同之处。使学生明白“樯橹”一词更有文学味。
以下对这则教学过程设计评析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解析:
通过分析所给材料不难发现,教师在讨论、探究、比较三个环节主要强调了学生通过查辞书、翻资料来自主完成探究学习。故教学目标应为A项。B项学习重要字音、字词不符合高中学段的教学目标要求。C项说法片面。D项说法太笼统,欠缺针对性。
试卷分类: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练习次数:75次
试卷分类: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练习次数:75次
试卷分类: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练习次数:84次
试卷分类:中学综合素质
练习次数:83次
试卷分类: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练习次数:137次
试卷分类:小学综合素质
练习次数:81次
试卷分类: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练习次数:120次
试卷分类: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练习次数:117次
试卷分类: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练习次数:108次
试卷分类: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练习次数:9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