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老人王爷爷年轻时有一个“画家”梦,退休后进入老年大学的绘画班学习,王爷爷觉得画画不仅可以自娱自乐、陶治心性,还可以通过画作义卖发挥余热、传递爱心。然而,最近王爷爷在卫生间滑倒导致骨折,外出十分不便,不得不中断老年大学的学习。老年大学的老师建议王爷爷利用学校的线上资源在家继续学习,但王爷爷担心自己操作不好智能手机影响在线学习,为此感到十分焦虑。
针对上述情况,社会工作者对王爷爷的情绪进行了安抚,对其生活自理力进行了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社会工作者为王爷爷链接了社区养老驿站的生活照料服务、协调资源在他家的卫生间安装了扶手,铺设了防滑垫;联系社区志愿者帮助王爷爷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上网课,并协调他们定期上门探望。在社会工作者的帮助下,王爷爷不仅顺利完成了绘画班学习,而且参加了画作义卖,实现了自己的公益心愿。
问题:
1.本案例中的王爷爷有哪些需要?
2.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开展了哪些老年社会工作服务?
答案见解析
第一问:本案例中王爷爷的需要如下:
((1)健康维护的需要
王爷爷因卫生间滑倒骨折,导致外出不便,体现了老年人对身体机能保护、医疗康复及照料的需求。
(2)社会参与的需要
王爷爷退休后通过老年大学绘画班参与社会活动,希望通过画作义卖“发挥余热”,反映了其对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骨折后中断学习导致其社会参与受阻,进一步凸显了维持社交连接的重要性。
(3)自我实现的需要
王爷爷年轻时的“画家梦”及退休后坚持绘画学习,本质上是对自我理想和潜能实现的追求。通过完成课程、参与义卖达成公益心愿,体现了其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深层需求。
(4)情绪和心理疏导的需要
王爷爷因骨折中断学习而焦虑,需要情绪安抚和心理支持;社会工作者协调志愿者定期上门探望,满足了其对情感陪伴和人际关怀的需求。
(5)居家安全的需要
,需要生活照料服务、卫生间适老化改造(安装扶手、防滑垫)以预防二次伤害。
第二问: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为王爷爷提供了以下服务:
1.老年人评估与生活照料:
(1)对王爷爷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了全面评估,了解他的实际需求。
(2)为王爷爷链接了社区养老驿站的生活照料服务,确保他在家中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2.教育与社会参与:
(1)帮助王爷爷顺利完成了老年大学的绘画班学习,继续他的兴趣爱好。
(2)协助王爷爷参加画作义卖活动,实现他的公益心愿,增强社会参与感。
(3)联系社区志愿者帮助王爷爷学会使用智能手机上网课,克服技术障碍。
3.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1)协调志愿者定期上门探望,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和情感陪伴。
(2)链接社区志愿者帮助王爷爷学会使用智能手机上网课。
(3)协助王爷爷参加画作义卖活动,实现他的公益心愿。
4.精神慰藉:
(1)社会工作者对王爷爷进行了情绪安抚,帮助他缓解焦虑和不安。
((2)链接志愿者提供情感陪伴与支持。
5.适老化环境改造:协调资源在王爷爷家的卫生间安装扶手和铺设防滑垫,提高居家安全。
在我国,儿童成长阶段通常包括( )。
国家依据法定的形式对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及其家属提供优待、抚恤和安置,以确保其生活不低于所在地的平均生活的一项( )。
社会工作者小王近期将赴××光荣院做志愿者,为此他需要先了解光荣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以下不属于光荣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主要需要的是( )。
服务对象说“我老了,不中用了,被部队当作包袱甩了出来”,社会工作者可以将这种话语重构为“革命和建设时期你们作出了卓越贡献,为了减轻部队负担、增强部队战斗力,你们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毅然到了地方,你们无愧于革命老兵的称号,永远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社会工作者在进行军休社会工作时运用了( )技巧。
岁的退伍军人老李在光荣院,经常开一些抗抑郁类药物、镇静剂、镇痛剂和安眠药这些属于精神调节类的药物,以缓解经常的剧烈性头痛,可是这些药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有直接的化学作用;但工作人员如果将这些药拿走,老李便会发脾气。这种情况属于( )。
优抚医院社会工作和光荣院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药物滥用和药物依赖现象中,最常见的是( )。
军转复退军人安置社会工作的介入重点是()。
孤老退伍红军老战士最为关注和渴望满足的需要是( )。
( )是运用社会工作个案、小组、社会等直接服务方法与社会行政、研究、督导等间接服务方法,去推行与孤老优抚对象生理或心理健康有关的社会政策或措施的一种工作过程。
小刘退伍后总觉得自己什么都干不了,针对这种情况,社会工作者应以()方法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