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三省制的内容和历史意义。
唐朝是宰相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宰相机构与名称多变且复杂。三省制度是在魏晋南北朝和隋朝时期逐渐形成的,到唐朝才真正得以确立。唐朝前期确立三省制,中后期为中书门下政事堂制。在唐代的中枢机构中,真正握有实权的是中书、门下、尚书三省。
(1)唐代三省制的内容
①中书省是秉承皇帝意旨掌管国家机要大事、发布政令的机构,其长官称中书令。
②门下省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其长官称侍中。
③尚书省是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构,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其长官称尚书令,左、右仆射为之副。
凡朝廷有军国大事,则中书出令(决策),门下封驳(审议),尚书受而行之(执行)。所以人们也简称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中书省是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机构。又因尚书省下设有六部,故习称“三省六部制”。
(2)历史意义
①三省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②三省制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长官的品级又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同时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起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
③三省下属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官制史的重大变革,它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此后,历朝基本上沿用这种制度。
与悬浮-密实结构的沥青混合料相比,关于骨架-空隙结构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说法,正确的是( )。
沥青混合料结构组成中,骨架-空隙结构的特点是( )。
柔性路面主要代表是沥青类路面,其破坏主要取决于( )和极限垂直变形。
在社会规范学习与道德品质发展的研究中,班都拉(ABandura)等心理学家的研究重点是
下列权利中,只能由自然人享有的是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其中战略目标是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
理想作为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
解决人生目的和奋斗目标的问题,最根本的是要靠
理想的追求和实现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