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1年教师资格《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高分
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 2021-10-06 07:58
扫码用手机做题
阅读《祝福》教学实录(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师:鲁迅先生在小说里给我们塑造了一个这样的祥林嫂,她善良、勤劳、朴实,一心想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换一种最起码的“人”的生活,甚至于她以自由的丧失为代价,来换取在这世上活命,可她最终没有逃脱“想做奴隶而不得”的这样的命运。在鲁镇人们迎接新年、“欢乐祥和”的祝福的鞭炮声中,寂然死去。这是她的悲剧,更是当时无数的跟她一样的被压迫的人们——没有觉醒的人们的悲剧。“祥林嫂们”的悲剧!然而这场悲剧更深远的意义在于:祥林嫂的被吃与“祥林嫂们”的吃人;“祥林嫂们的被吃”与“祥林嫂们”的吃人。几千年的中国封建史,就是在这样的轮回中继续的:人们不断被摧残、被异化:进而在不自知中摧残和异化着下一个不幸者。
幸运的是,在这样一个时代,有鲁迅这样的斗士,他用自己的笔,作投枪作匕首,向这些封建思想发起了攻击。他用自己的冷峻得近似手术刀般的如椽巨笔解剖这一个一个衰朽的灵魂。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就上到这里。老师现在给大家留一份作业:(1)再读课文,画出文章中
“祥林嫂们”的言行,就是对他们的描写,对他(她)们的精神世界做一次解剖。我们下节课重点分析这些人物形象和鲁迅先生高超的写作手法。(2)大家写一段文字,“现代社会的‘祥林嫂”’,大家思考一下,现代社会有没有“祥林嫂”?有没有需要我们拯救的“祥林嫂”?要求重点写出他们的灵魂。
对该教师的教学环节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解析:
设计课后作业要秉持着以下几个原则:(1)与生活实际相结合;(2)有层次性,由易到难,分三个基本层次:基本题一能力题一提高题;(3)有启发性;(4)形式多样化。教学中该教师将作业分为读、写两种,形式不单一;分为基础阅读题和写作提高题,安排上由易到难;联系生活实际,具有启发思考的作用。而D选项中“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夸大了作业的作用,过于绝对,故本题选择D选项。
阅读口语交际课“采访”的教学反思(节选),按照要求答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A]第一次上口语交际课,我参考了很多资料,结合单元重点和学生现状,确定了教学方案。[B]为了营造“答记者问”的口语交际情境,我选取了六位学生做“发言人”,介绍学习经验,其他学生扮演“记者”,采访“发言人”。所有学生都写出参与这次活动的体会。[C]课堂上,六位“发言人”的经验介绍得很精彩,“小记者”们提问也很积极。第二天收完作业,连平时最调皮的学生都写了满满一页,内容也很充实。这节课学生既交流了学习经验,又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我心里很是得意。[D]晚自习时,我跟学习委员聊天。她说昨天的课很有趣,不过大部分同学都喜欢就另外的话题进行采访,比如儿童辍学现象,中学生早恋问题等。我突然意识到,我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还是不够开放,只是在形式上给了学生空间。下一次。我应该和学生一起来设计口语交际的学习内容。
对画线部分的分析,不准确的是()。
本题解析:
教学内容的确定要根据语文教学目标来确定,而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学的实际水平、学生的学习水平等诸多方面因素来确定。故D项说“应该由学生来确定”说法太片面.错误,当选。
阅读《雨巷》教学反思(节选),按照要求答题。
近几年在优质课评选中听过不少老师讲过这篇诗歌.但大多数老师把时间用在分析“雨巷”“我”“丁香”“油纸伞”等意象的象征意义及诗歌的主题思想上。虽说这样的设计并无不妥.但总感觉这样的课过于理性,对文本的解析过于清晰,诗的韵味大打折扣。而赵老师深谙诗歌创作鉴赏的规律,所以他的课堂很注重情境氛围的营造。在舒缓忧伤的轻音乐中,老师如诗的导语一下子将学生引入了诗的境界:“暮春时节,烟雨江南,有道是: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漫步江南的小巷,你的耳边安静了下来,只有细丝般的丝雨摩挲青石板的声响,这个时候你的心里会涌起一种什么样的思绪?撑一柄油纸伞,化身多情的江南才子,这节课我们走进戴望舒的雨巷,去品一品那番韵味。”接着在展示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后(课前学生已充分预习课文),通过大屏幕展示两幅丁香的图片,两首描写丁香的古诗,寥寥数语就厘清了丁香这个意象的象征意义,进而归总出越是美的东西越容易凋谢的哲理,通过流星、昙花、海市蜃楼、梦等例子加以印证。问题的处理不蔓不枝,较好地解决了本课的重点难点。
对该教学反思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本题解析:
诗歌教学中分析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引导学生分析诗人如何描写事物、寄托了怎样的感情.从而领会诗人要表达的主题,也是诗歌教学中的重点,故本题选择C选项。
阅读《荆轲刺秦王》教学实录(节选),按照要求答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战国策》当中的精彩篇章《荆轲刺秦王》。自古以来,在中国燕赵大地,涌现出许多英雄豪杰,以及许多可歌可泣的悲壮的故事,难怪古人说“燕赵大地多慷慨悲歌之士”,此言不虚。荆轲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代表。荆轲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很大。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也就是说,他虽然不在了,但他的精神却流传千年。司马迁为其立传,评价其“名垂千古”。在《史记》当中记录荆轲的文字和《战国策》中的记录几乎完全一样,没有什么改动,这不仅反映了史学大师司马迁对这篇文章的喜爱,而且反映了司马迁对荆轲的重视和偏爱。近代龚自珍赞扬荆轲“江湖侠骨”,荆轲身上的拔刀相助、诚信勇敢的侠义精神一直是我们民族精神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历史,走近荆轲,一同感受荆轲慷慨悲歌的情怀。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文言文《荆轲刺秦王》。
下面对这个导人设计的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本题解析: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实际教学的前奏,起着“引子”的作用,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求知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该教师的导入从题目切入,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引出对荆轲的评价,为学生创造了具体生动的情境,抓住了主题,切中文意。采用了情感熏陶、创设情境两种导人方式。本案例采用温故知新的导入方法,教师带领学生复习旧课、引入新知,因此C项表述“激起学生好奇心”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择C选项。
学习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第一课时,教师结语:我们学习了本文精彩的情节、动人的细节,感受到人物生动的形象。形象的塑造,还离不开特定的环境。(PPT展示“草料场火光冲天。天空中大雪纷飞,山神庙血流满地。完成性格与命运蜕变的英雄提枪而东……”的画面)课文是小说中最具诗情画意的一部分,环境描写极具魅力,我们留待下节课学习。对该教学环节的评价不恰当的是()。
本题解析:
题干结束语属于拓展型,先总结归纳本课主要内容,再通过画面引出环境描写的魅力,让学生对下节课充满期待。多媒体画面的插入验证了环境描写的魅力,并没有拖沓之嫌。故C项表述不恰当,当选。
教师讲解高中语文必修(3)《琵琶行》时强调全诗以秋江月夜为背景展开故事情节。为此教师又列举写月夜景色的诗句,下列诗句不能作为例子使用的是()。
本题解析:
B语出温庭筠的《嘲春风》,是写春风的句子。
执教《再别康桥》,小结时教师深情地说:“轻快、飘逸、清新,这是以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诗派’的特点。《再别康桥》我们就欣赏到这里。”然后话锋一转讲起徐志摩飞机失事不幸遇难的故事,“徐志摩的一生就像他写的另外一首诗《偶然》,‘你记得也好,最好忘掉,在这交汇时互放的光亮’,他虽然生命不长,但是今天我们和他诗歌的交汇,这展现的光亮,将永远留在我们记忆当中。”对该教学环节评价不恰当的是()。
本题解析:
结束语不但是教师思想的精华也是语言的艺术,该教师做得非常精彩,达到了诗歌意境升华与师生情感共鸣的统一,使本课在唯美中落幕,故A、C、D正确;题干是收束型结束语,B项说法中“拓展型结束语、让学生思考”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8项表述错误,当选。
某版教科书《林黛玉进贾府》的“研讨与练习”后面有这样一部分内容——“《红楼梦》贾府主要人物关系表”,这些内容属于教科书的什么系统?()
本题解析:
《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复杂,“《红楼梦》贾府主要人物关系表”是为了帮助学生阅读、理解课文的辅助材料.属于助读系统。
试卷分类: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练习次数:75次
试卷分类: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练习次数:75次
试卷分类: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练习次数:86次
试卷分类:中学综合素质
练习次数:85次
试卷分类: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练习次数:139次
试卷分类:小学综合素质
练习次数:83次
试卷分类: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练习次数:120次
试卷分类: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练习次数:117次
试卷分类: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练习次数:108次
试卷分类: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练习次数:9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