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1年教师资格《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高分
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 2021-10-06 07:56
扫码用手机做题
教学李白的《月下独酌》一诗,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体诗的文体特点,特向同学推荐了以下古体诗,希望同学在课下阅读。下面选项中的文体不是古体诗的一项是( )。
本题解析:
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从诗句的字数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古体诗中的杂言诗,七言中杂二、三、四五言至十言以上;李白的《行路难》是杂言诗,是七言中杂五言;曹操的《观沧海》是四言诗;苏轼的《赤壁赋》的文体是赋,赋是一种外形虽似散文,内部却又有诗的韵律,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结合的文体。
阅读《愚公移山》教学实录片段(节选),回答问题。
师:我们已经疏通了文意,了解了文章大概讲了什么故事,那么对文中愚公与智叟两个人物形象的特点以及二者的愚智之分,该如何评论呢?请就“愚公愚,智叟智”和“愚公不愚,智叟不智”展开辩论,畅谈自己的看法。正方——“愚公愚,智叟智”;反方——“愚公不愚,智叟不智”。开始!
(学生积极性高涨,发言踊跃)
正:愚公愚蠢至极,山大而力薄,他搬家要比搬山容易得多。
反:愚公精神可嘉,坚信人定胜天,他虽到了残烛之年,但还有他无穷匮的子孙啊。
正:人定胜天虽不假.但也要注意客观情况,这样做根本就是蚍蜉撼大树,自不量力,并且他这样做就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子孙的身上。
反:这是篇寓言故事。本就是告诉我们人一旦下了决心,可以战胜一切困难。愚公是典范,他做到了,我们要学习的也是他这一点。这一点精神很让我们受用了。
正:他做到了吗?他并没有做到啊!最后山并非他搬走的,是靠天帝解决的。
反:那也是被愚公的精神感动的啊!
正:子子孙孙,万一他们哪一代血缘无法延续,万一哪一代的孩子不想把毕生的精力用来搬山.违背了他的意愿呢?他的搬山理由根本不充分,这样做根本是以卵击石。
正:诺言未能实现就是谎言,梦想不能实现就只是梦想。哲学家说,我们花了过多的时间去粉饰梦想,以至于苍白了现实,这很悲哀,如果困在这样的虚无的梦想中走不出来那就更悲哀了!
正:……
持续辩论大概半个小时,正方占了上风.反方语塞,教师不能决,评论说双方都有道理。学生们甚至包括辩手们也都在困惑中摇头。
下面选项中对这则教学实录评析错误的一项是( )。
本题解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教学内容有充分地理解,从而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倾向。
阅读以下教学片段,回答问题。
师:细读第十三章,找出体现翠翠情绪变化的词句。
生:薄薄的凄凉一胡思乱想一忽然哭起来一神往倾心一心中压上了些分量沉重的东西。
师:翠翠为什么感到“薄薄的凄凉”?
生:翠翠觉得好像缺少了些什么。好像眼见到这个日子过去了,想在一件新的人事之上攀住它,但不成。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
对以上教学片段的解读,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本题解析:
这种解读,虽然形式上是学生自己从原文中找到答案来回答,但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回答问题。全是跟着老师亦步亦趋,老师控制解读的内容和节奏,老师让学生去解读什么问题,学生就去搜寻什么答案。学生的解读非常被动,没有充分发挥其主体性。
学生们学完《威尼斯商人》后,对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请教师补充相关知识。教师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本题解析:
B、C、D三项均正确分析了戏剧、剧本的特点,故选择A项。
老师在讲到孟郊的时候,说其是苦吟派的代表诗人,苦吟诗“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的作者是( )。
本题解析:
“二旬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的作者是贾岛。
学习《背影》一文,教师播放歌曲《父亲》——“那是我小时侯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对这一教学资源分析恰当的是( )。
本题解析:
《背影》为朱自清的文章。《背影》描述了在家庭遭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儿子的经过。通过朴素真切的语言,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思念之情。《父亲》是一首歌颂父亲的抒情歌,两个作品都是从歌颂亲情方面为出发点,达到情感共鸣,故选择D选项。
教师在讲授《童年》一课时,这样介绍主人公:他是一个被遗弃的孩子,“我”的外祖母将他养大,外祖父却怂恿他每次赶集偷东西。他聪明能干,却由于雅科夫舅舅的自私,在搬十字架时被压死。他是高尔基《童年》中的( )。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老师在讲解“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句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是使动用法,特列出以下例子,下列加点词属于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本题解析:
A项,“衣锦还乡”的“衣”意为穿衣,名词活用作动词;B项,“既来之则安之”的“安”意为“使……安”,是动词的使动用法;C项,“吾妻之美我者”的“美”意为“认为……美”,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D项.“常以身翼蔽沛公”的“翼”原意为“鸟的翅膀”,这里名词作状语,活用为“像鸟的翅膀”。故答案选B。
以下是一位初中语文教师有关《散步》一课的总结环节设计片断(节选),阅读并回答问题。
回归生活:
这篇文章之所以会打动我们,肯定和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内心有关,现在让我们回归生活,回归内心,问问自己,我为什么会被它打动。
(1)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被亲情感动过吗?
(2)在我们的生活中,三代人一同散步的场面多吗?
总结:
通过学习本文,我们懂得了要珍惜亲情,热爱生命,追求和谐。也学习了自学的方法:首先整体感知,用心朗读,捕捉感受,明确研读的方向,然后抓细节、品味关键语句,深入理解课文然后再回归生活的自读方法。以后大家可以常常利用这样的方法。学会倾听自己的心声,享受阅读的乐趣。
下面有关这则总结,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本题解析:
“回归生活”的启发性问题,是“因文而发”,不是毫无意义的,值得一问,但不能止于此。如果回归生活只是回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三代人一同散步的场面”,太狭窄了。在这里,应当让学生的思维有一个大幅度的发散,不能只是局限于“三代人一同散步”这一个小点。再从“因文而发”的角度来看,对文章的深刻内涵还需进一步深刻认识。文章所写的一家三代中,充当叙事角色的“我”,既是“母亲”的“儿子”,又是“儿子”的“父亲”,在“我”的身上,既有对“上”,也有对“下”的“亲情”和“责任”,其他人,母亲、妻子、儿子,都表现了出于一定身份的美好情意。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如果能使学生在全面深刻地领悟文章内涵的基础上,全面地认识到生活中确实存在或应该存在的“上”对“下”、“下”对“上”的美丽情愫。对于拓展学生观察和思维的注意面,对于点拨学生的漫漫人生路,更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而这一点恰恰被教师“忽视”了。
以下是一位教师执教《月光曲》所指定的教学目标:
(1)(A)会写本课8个生字,能借助课文情景理解“谱写、幽静、失明、纯熟、陌生、清幽、陶醉、苏醒、飞奔、霎时间、微波粼粼”等词语。
(2)(B)能正确表达贝多芬两次为盲姑娘弹琴的不同原因,想象贝多芬创作《月光曲》前后的心理活动.了解贝多芬的情感起伏变化以及原因。
(3)(C)通过对比品读,感悟作者运用对话描写凸显文章主旨的匠心。
(4)(D)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第9自然段,感悟联想和想象的写法,并尝试运用这种写法描写自己欣赏的一段乐曲。
对以上四个教学目标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本题解析:
目标(4)属于过程与方法目标,旨在引导学生学习联想和想象的写作手法,并会运用到日常写作中。
试卷分类: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练习次数:75次
试卷分类: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练习次数:75次
试卷分类: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练习次数:87次
试卷分类:中学综合素质
练习次数:85次
试卷分类: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练习次数:139次
试卷分类:小学综合素质
练习次数:83次
试卷分类: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练习次数:120次
试卷分类: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练习次数:117次
试卷分类: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练习次数:108次
试卷分类: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练习次数:9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