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13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
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 2021-09-30 11:11
扫码用手机做题
在一定量的以KCl为稳定剂的AgCl溶胶中加入电解质使其聚沉,下列电解质的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
本题解析:
电解质所带电荷越多,越易聚沉,电解质用量越少。故选A。
反应A+B→C(△H<0)分两步进行:①A+B→X(△H>0)②X→C(△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的是( )。
本题解析:
个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吸热反应:△H>0,E(生成物)>E(反应物);放热反应:△H<0,E(生成物)<E(反应物)。第一步△H>0,为吸热反应,即X的总能量>A+B的总能量;第二步△H<0,为放热反应,即C的总能量<X的总能量;总的反应△H<0,为放热反应,E(生成物)<E(反应物),即C的总能量<A+B的总能量。故选B。
通常百分制规定60分以上几个,以下则不及格。某班化学考试采用百分制,如果全班所有学生成绩均在60分及以上,则全班及格,如果没有人考到60分,则全班都不及格。这种评价方法属于( )。
本题解析:
在这里是以教学目标为基准,对每一个评价对象达成目标的程度做出的判断。在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客观标准,然后将每一个评价对象的发展状况与这一客观标准相比较,判断其达到程度。因此属于绝对评价。选择B。
掌上实验室由传感器和计算机技术整合而成,下列叙述中不属于掌上实验室特点的是( )。
本题解析:
掌上实验室的特点是便携、实时、准确、综合、直观。故选D。
教师在讲授“硫酸浓度改变,其氧化性强弱会发生变化”这一内容时,可以挖掘的思想是( )。
本题解析:
物质性质(氧化性或还原性)与物质浓度的关系是根据量变与质变的思想方法。故选C。
某初中化学老师在组织探究活动时,采取“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这样分组的主要依据是( )。
本题解析:
所谓“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即小组内各成员间形成性别、性格、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以便每个学生在学习时都能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而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九种智能,但是其组合方式和发挥程度有所差异。因此,每个学生都有各自发展的潜力。故选B。
在解答化学试题的过程中,学生对题目浏览、测查、完成情况的监控及对速度的把握主要采用的是( )。
本题解析:
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准确地理解和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监控和调节学习过程,因此题干中,学生对其解题过程的监控和速度调节主要采用了元认知策略。复述策略是一种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策略,指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故选B。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和研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和形式能力的方法是( )。
本题解析:
A项,“以引导发现为主的教学方法”指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和研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发现教学、探究教学、问题教学都属于此类。B项,“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通过对实物或直观教具的演示和组织学生参观等,使学生利用各种感官事物或现象而获得知识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和参观法,C项,“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特征,通过练习、实验、实习等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认识向高一层次发展,把技能转变为技巧,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和实习法。D项,“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以及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故选A。
试卷分类: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练习次数:75次
试卷分类: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练习次数:75次
试卷分类: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练习次数:87次
试卷分类:中学综合素质
练习次数:85次
试卷分类: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练习次数:140次
试卷分类:小学综合素质
练习次数:83次
试卷分类: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练习次数:121次
试卷分类: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练习次数:118次
试卷分类: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练习次数:108次
试卷分类: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练习次数:9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