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深度自测卷
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 2021-09-29 14:02
扫码用手机做题
由于以前多次运用某一思维加工方式解决同类问题,从而逐步形成习惯性反应,使得在以后的问题解决中仍然沿用习惯反应去解决问题。这种现象是( )
本题解析:
由题干中“形成习惯性反应”可知,这种现象属于思维定势。
下列属于负强化现象的是( )。
本题解析:
强化可以分为正强化与负强化。正强化指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负强化指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C项教师撤销对小明的批评,属于负强化。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体罚、谴责等),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A项是惩罚。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B项是消退。D项属于正强化。
张涛同学参加了课外机器人小组活动,不久,他对人工智能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说明课外活动( )。
本题解析:
题干中张涛在课外活动的学习中,对新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说明课外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发展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学校教育决定学生的终身发展,课外活动是学生自愿选择、自愿参与的,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天空出现朝霞,就会下雨;天空出现晚霞,就会放晴。人们由此得出“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结论。这主要体现思维的( )
本题解析:
思维的概括性含义之一:将多次感知到的事物之问的联系和关系加以概括,得出有关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结论。“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是在古代没有科学研究的前提下,人们将多次感知过的朝霞、晚霞与天气的关系加以概括而得出的结论,体现了思维的概括性。
教语文的王老师对学生问的各式各样的问题倍感迷茫。比如“地球为什么是圆的”“叶子为什么是绿的”“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等。由此可知,王老师欠缺的是( )
本题解析:
文化知识指的是教师满足学生基本知识需求所应有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学生问的问题是一些关于自然的科学知识,所以王老师欠缺的是文化知识。
( )提出了“自然教育”的主张。
本题解析:
卢梭提出“自然教育”理论,其主要观点是:教育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自然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是自然人。
某学生因考试不及格而愧疚是( )的表现。
本题解析:
【知识点】情感的类型
理智感是人在理智活动过程中认识、探求和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考试是一种理智活动,愧疚是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下列关于课外活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本题解析: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学生的主要途径。课外活动是相对课堂教学而言的,它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
试卷分类: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练习次数:75次
试卷分类: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练习次数:75次
试卷分类: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练习次数:87次
试卷分类:中学综合素质
练习次数:85次
试卷分类: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练习次数:139次
试卷分类:小学综合素质
练习次数:83次
试卷分类: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练习次数:120次
试卷分类: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练习次数:117次
试卷分类: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练习次数:108次
试卷分类: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练习次数:9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