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 2022-07-15 07:57
扫码用手机做题
桥梁支座不得与酸、碱、油类和有机溶剂等相接触,且应距热源至少( )以上。
本题解析:
桥梁支座不得与酸、碱、油类和有机溶剂等相接触,且应距热源至少 1m 以上。
桥梁按受力体系分类,不属于基本体系的是( )。
本题解析:
按受力体系分类,桥梁有梁式、拱式、悬索三大基本体系,其中梁式桥以受弯为主、拱式桥以受压为主、悬索桥以受拉为主。另外,由上述三大基本体系相互组合,派生出在受力上也具有组合特征的多种桥型,如刚构桥、斜拉桥等组合体系桥梁。
按矿料级配分类,属于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的是( )。
本题解析:
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由适当比例的粗集料、细集料及少量填料(或不加填料)与沥青拌合而成,压实后剩余空隙率在10%以上的半开式改性沥青混合料。代表类型有改性沥青稳定碎石,以AM表示。
选项A,SMA属于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选项C,AC属于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选项D,OGFC属于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关于混凝土的拌制与运输说法,正确的是( )。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钢筋和混凝土施工。
选项A错误,混凝土搅拌完毕后,应检测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及其损失,宜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取样检测,每一工作班或每一单元结构物应不少于两次,评定时应以浇筑地点的测值为准。当混凝土拌合物从搅拌机出料起至浇筑入模的时间不超过15min时,其坍落度可仅在搅拌地点取样检测。
选项B正确,混凝土的运输能力应适应混凝土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需要,使浇筑工作不间断并使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时仍保持均匀性和规定的坍落度。
选项C错误,混凝土的供应宜使输送混凝土的泵能连续工作,泵送的间歇时间宜不超过15min。在泵送过程中,受料斗内应具有足够的混凝土,应防止吸入空气产生阻塞。
选项D错误,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后发生离析、严重泌水或坍落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第二次搅拌。二次搅拌时不得任意加水,确有必要时,可同时加水、相应的胶凝材料和外加剂,并保持其原水胶比不变;二次搅拌仍不符合要求时,则不得使用。
当基坑存在严重流沙且地下水位较高,挖基较深,坑壁不易稳定时,可采用基坑排水方法中的( )。
本题解析:
井点降水法适用于粉砂、细砂、地下水位较高、有承压水、挖基较深、坑壁不易稳定的土质基坑,在无砂的粘质土中不宜使用。
路面防水施工中,对于封堵、阻隔防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路面防水施工。封墙、阻隔防水:
1.A选项错误,在干旱、少雨地区,通常采用透水性小的密级配沥青混合料作表面层。
2.对多雨、潮湿地区,表面层可采用上封层组成防滑面层,以利于防水。
3.当面层渗水性大而基层、底基层及路基的水稳定性较差时,可在基层做下封层防止或减少地表水下渗。
4.对于地下水位较高、路基长期处于潮湿状态的地区,强度和稳定性会降低,在重载作用下路面会出问题的地段,应设置渗透性小的垫层,隔绝地下水向上入浸。
某二级公路路基出现了网裂病害,下列关于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本题解析:
3.路基网裂的原因及防治
1)原因分析
(1)路基填料不符合路基填筑土的要求,土的塑性指数偏高。
(2)路基碾压时土含水率偏大,且成型后未能及时覆土。
(3)路基压实后养护不到位或暴露时间太长,表面失水过多。
(4)路基下层土过湿。
2)预防及治理措施
(1)采用合格的填料,选用塑性指数符合规范要求的土填筑路基,或采取掺加石灰、水泥改性处理措施。
(2)碾压时土的含水率应接近最佳含水率。
(3)认真组织,科学安排,保证设备匹配合理,施工衔接紧凑。加强养护,避免表面水分过分损失。
(4)若下层土过湿,应查明其层位,采取换填土或掺加生石灰粉等技术措施处治。
预应力钢筋钢绞线应进行的试验不包括( )。
本题解析:
C选项符合题意,本题考查的是钢筋和混凝土施工。预应力钢筋钢绞线应进行表面质量、直径偏差和力学性能试验。
试卷分类:二建矿业工程实务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二建矿业工程实务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二建水利水电实务
练习次数:0次
试卷分类:二建水利水电实务
练习次数:12次
试卷分类:二建市政工程实务
练习次数:12次
试卷分类:二建建筑工程实务
练习次数:9次
试卷分类:二建机电工程实务
练习次数:9次
试卷分类:二建公路工程实务
练习次数:10次
试卷分类:二建建设工程施工管理
练习次数:11次
试卷分类:二建建设工程施工管理
练习次数: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