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某中学历史教师对于“新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内容学习的评价设计。
形式一:要求部分学生借助学校图书室、网络资源收集有关新中国各个历史阶段有关社会生活的相关材料,形成一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内容丰富的相关历史小论文。
形式二:要求部分学生结合本课的所学内容,和教师共同设计一份详实的调查问卷,回到家中向家庭成员和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做好调查记录。
问题:
(1)请结合材料分析该教师采取的教学评价方式有哪些?(6分)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历史教学评价还有哪些方式?(5分)
(1)材料中该教师采取的教学评价方式有两种: ①历史习作是考查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历史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等能力的方式。历史习作主要包括学生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历史影视作品观后感、历史书籍读后感、历史演讲稿、历史短剧剧本,以及课后作业等。教师指导学生广泛收集相关材料,形成合乎要求的历史小论文,这种教学评价方式属于历史习作。②历史调查既是一种活动方式,也是一种学习评价方式。教师可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为学生提供适当、必要的历史调查活动的机会,拉近他们与历史的距离。使学生从多种角度了解历史,由此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教师与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设计调查问卷并向家庭和社区居民进行采样调查,这种教学评价方式属于历史调查。
(2)历史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除了历史习作、历史调查外,还包括历史制作、纸笔测验、教师观察、学生的自评与互评等。
“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这一看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
“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思想可以理解为( )。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 )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这标志着我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这里提到的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理论。这种一脉相承具体表现在( )
毛泽东第一次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这个根本思想原则的著作是( )
“三个代表”这一科学理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丰硕成果,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创造性地回答了( )。
在认识过程中具有更为重要意义的飞跃是指()
真理的具体性体现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