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 →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本题20分)王先生系中篇小说《征途》
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本题20分)
王先生系中篇小说《征途》的作者,依法享有著作权。《征途》初次发表于《远山文学》1998年第2期,后被《佳作欣赏》转载。王先生于2000年6月去世,其著作权由其子小王继承。
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旗下有A全文数据库,向公众在线有偿提供期刊全文等数据。甲公司与《佳作欣赏》期刊社签订《收录协议书》,约定“期刊社授权甲公司将期刊的每期全文资料编入A全文数据库;期刊社负责取得作者授权,甲公司将期刊社和作者的著作权使用费统一交期刊社分配”。A全文数据库收录的《佳作欣赏》期刊数据中包含王先生所著作品《征途》。甲公司按照约定定期与期刊社结算并支付相关费用。
王先生未曾许可《佳作欣赏》转载作品《征途》,王先生与其子也未曾许可A全文数据库收录并向公众提供该作品,且从未收到《佳作欣赏》期刊社关于该作品的稿酬。2017年,小王发现甲公司在A全文数据库向公众提供《征途》的行为并进行取证。
问题一:小王认为甲公司的行为构成侵犯著作权,拟起诉甲公司,他是否有此权利,为什么?
问题二:《佳作欣赏》是否可以转载《征途》,请简要分析。
问题三:甲公司是否构成侵权,应否承担经济赔偿责任?为什么?
问题四:《佳作欣赏》期刊社存在什么过错?
问题一:小王有权利起诉。
理由: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如果著作权属于自然人,自然人死亡后,其继承人可依继承法规定取得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从而在著作权保护期内成为著作权的主体。小王作为继受著作权主体,有权维护自己的著作权。
问题二:《佳作欣赏》可以转载《征途》。
理由:作品在报刊上刊登后,其他报刊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属于法定许可。
《佳作欣赏》和《远山文学》都是期刊,可以直接转载,但需支付报酬,并且,进行转载或摘编的报刊,应当说明最初登载该作品的报刊名称和期号。
问题三:甲公司的侵权行为未尽到合理注意义务,需要承担经济赔偿责任。
理由:出版物侵犯他人著作权的,出版单位要根据本身的过错、侵权程度与损害后果等承担民事责任。因此,出版者应该对稿件是否确实由真正的著作权人许可使用、作品上的署名是否出自著作权人的真实意愿、作品中的内容是否存在剽窃他人作品等情况,多加注意,尽量通过各种途径予以核实,并保留一定的证据,以便必要时顺利履行举证责任。如果出版单位没有对这些情况履行合理注意义务,或者虽然履行了但无法举证,那么,一旦出版物上出现了侵犯他人著作权的现象,出版单位除了停止侵权行为之外,就还必须按照我国《著作权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问题四:《佳作欣赏》期刊社转载、摘编《远山文学》已发表的作品,未支付报酬;同时,《佳作欣赏》利用未经授权的转载作品获得甲公司支付的稿费,侵犯了小王的财产权,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开展现代出版活动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
关于著作权许可使用,说法正确的有( )。
图书出版社、音像出版社和电子出版物出版社和互联网出版单位自登记之日起满( )未从事出版活动的,由原登记的省级出版主管部门注销登记(注销互联网出版单位登记的还要向省级电信管理机构通报),并报国家出版主管部门备案。
在我国,出版单位不包括( )。
审稿题:审读短稿,按审稿的基本要求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或缺漏,并予以改正或弥补。
出版活动的一般过程由精神产品生产和物质产品生产两个基本阶段组成。其中,精神产品生产阶段包括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加工整理、审定发稿、制作样本和批量生产复本等内容。从事出版活动,应当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
出版工作由编辑、印刷、发行三大环节组成,其中编辑工作是中心环节。编辑工作具有选择性、加工性、中介性、普及性等专业特点。一个合格的编辑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思想、文化和职业素质,必须认真处理好与作者和读者的关系。一般来说,编辑离不开作者,作者离不开编辑,编辑可以随意修改作者的稿件。
作为出版工作成果的出版物,大体可以分为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互联网出版物六大类。这六大类出版物应该说是同时产生的。其中,期刊和报纸都是非连续性出版物。它们与图书相比,有很多相区别的特点,如期刊和报纸由众多作者的作品汇编而成、有一个固定的名称、内容上讲究系统性和稳定性、一般可再版或修订等。
关于出版活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关于出版物消费过程的文化性,说法错误的是( )。
下列关于出版物属性的表述,错误的是( )。
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的情形有( )。
下列句子中,不存在逻辑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