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 →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编辑加工题:阅读分析短稿,并按照稿件加工整理的规范进行编辑加
编辑加工题:阅读分析短稿,并按照稿件加工整理的规范进行编辑加工。(本题20分)
作为文化产品的出版物,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既反映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又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出版物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影响剧烈。出版物的文化传承和引导作用主要是通过经营活动实现的。
首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编辑工作不是价值中立的,而是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和政治性。出版工作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编辑工作必须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编辑人员应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
第二,通过“把关”引导社会舆论。编辑对于作者的稿件绝不仅仅停留在润色增色的层面,而更像一个守门人或“把关人”,以社会文化代表者的资格来审读、判断、优选并编定稿件,栽决其是否和怎样进入社会文化传播网络。优先传播什么,少传播什么和不传播什么;以何种媒体形式传播,通过何种组织形式和面目传播等,对于人们思想和行为以及整个社会舆论都具有导向作用。
第三,通过创意策划促进文明进步。任何精品出版物的诞生都不是单靠作者一手之功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经过编辑精心策划、编辑加工而成,无不体现着编辑人员的主题意识。从孔子编的“六艺”,到近代著名报刊,再到现代的影视网络,无不是编辑主体协同创作主体和受众充分交流互动而共同创造共享的社会文化。其中编辑在其中起着中介和枢纽作用。
第四,提高全社会的科学文化素质。素质教育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完成,需要社会各方方面面的参与和支持。素质教育包含媒介素质的教育,编辑通过媒介产品,能够提高国民知识、理论、道德、艺术素养和技能。编辑活动所展现的成果对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具有潜易默化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编辑出版工作的引导作用。党成立之初就充分利用所编辑出版的书报刊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方针政策,传播和出版马克思列宁主义,提高民众的政治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1920年9月,胡适在上海设立新青年社,出版《新青年》期刊和“新青年丛书”。《新青年》是五四时期最有影响力的综合性文化刊物之一,后来一度成为党的机关刊物。党还创办了《响导》等党团刊物,创立了一些出版机构。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很多革命骨干既是革命运动的领导者,又是杰出的编辑出版家,他们用自己出色的编辑活动引导中国革命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1)“影响剧烈”应改为“影响重大”。
(2)“出版物的文化传承和引导作用主要是通过经营活动实现的”应改为“出版物的文化传承和引导作用主要是通过编辑活动实现的”。
(3)“首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应改为“第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4)“编辑人员应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应改为“编辑人员应提高政治站位、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
(5)“守门人”应加上双引号。
(6)“以社会文化代表者的资格来审读、判断、优选并编定稿件”应改为“以社会文化代表者的资格来审读、判断、优选并编定媒介母本”。
(7)“栽决”应改为“裁决”。
(8)“通过何种组织形式和面目传播等”应改为“通过何种组织结构和面目传播等”。
(9)“而是要经过编辑精心策划、编辑加工而成”应改为“而是要经过编辑精心策划、审理组合编构而成”。
(10)“主题意识”应改为“主体意识”。
(11)“六艺”应改为“六经”。
(12)“其中编辑在其中起着中介和枢纽作用”应改为“其中的编辑主体起着中介和枢纽作用”。
(13)“需要社会各方方面面的参与和支持”应改为“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参与和支持”
(14)“能够提高国民知识、理论、道德、艺术素养和技能”应改为“对国民进行普遍的知识、理论、道德、艺术和技能教育”。
(15)“潜易默化”应改为“潜移默化”。
(16)“传播和出版马克思列宁主义”应改为“出版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17)“胡适”应改为“陈独秀”。
(18)[“新青年丛书”]中的引号应改为书名号。
(19)[《响导》]应改为[《向导》]
开展现代出版活动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
关于著作权许可使用,说法正确的有( )。
图书出版社、音像出版社和电子出版物出版社和互联网出版单位自登记之日起满( )未从事出版活动的,由原登记的省级出版主管部门注销登记(注销互联网出版单位登记的还要向省级电信管理机构通报),并报国家出版主管部门备案。
在我国,出版单位不包括( )。
审稿题:审读短稿,按审稿的基本要求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或缺漏,并予以改正或弥补。
出版活动的一般过程由精神产品生产和物质产品生产两个基本阶段组成。其中,精神产品生产阶段包括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加工整理、审定发稿、制作样本和批量生产复本等内容。从事出版活动,应当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
出版工作由编辑、印刷、发行三大环节组成,其中编辑工作是中心环节。编辑工作具有选择性、加工性、中介性、普及性等专业特点。一个合格的编辑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思想、文化和职业素质,必须认真处理好与作者和读者的关系。一般来说,编辑离不开作者,作者离不开编辑,编辑可以随意修改作者的稿件。
作为出版工作成果的出版物,大体可以分为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互联网出版物六大类。这六大类出版物应该说是同时产生的。其中,期刊和报纸都是非连续性出版物。它们与图书相比,有很多相区别的特点,如期刊和报纸由众多作者的作品汇编而成、有一个固定的名称、内容上讲究系统性和稳定性、一般可再版或修订等。
关于出版活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关于出版物消费过程的文化性,说法错误的是( )。
下列关于出版物属性的表述,错误的是( )。
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的情形有( )。
下列句子中,不存在逻辑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