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 2021-08-24 09:49
扫码用手机做题
某工程采用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共进行了S1、S2和S3三个试验点,各试验点数据如下表,请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判定该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下列何值(取s/d=0.015所对应的荷载作为承载力特征值)( )
本题解析: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附录D.0.7规定,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试验点不应少于三点,当试验实测值的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取此平均值作为该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①试验点S1
极限荷载为6600kPa,由极限荷载确定的承载力特征值为3300kPa;根据D.0.2的规定,深层平板荷载试验的承压板采用直径为0.8m的刚性板,由s/d=0.015确定承载力特征值:
s=0.015d=0.015×800=12.0mm
故试验点S1承载力特征值为2780kPa。
②试验点S2
极限荷载为6600kPa,由极限荷载确定的承载力特征值为3300kPa;由s/d=0.015确定的承载力特征值:
s=0.015d=0.015×800=12.0mm
故试验点S2承载力特征值为2515kPa。
③试验点S3
极限荷载为6600kPa,由极限荷载确定的承载力特征值为3300kPa;由s/d=0.015确定的承载力特征值:
s=0.015d=0.015×800=12.0mm
故试验点S3承载力特征值为2738kPa。
三者平均值:(2780+2515+2738)/3=2678kPa
极差:2780-2515=265<2678×0.3=803kPa。
综上,承载力特征值为2678kPa。
某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地下水位于地表下3m,某钻孔揭示的地层及标贯资料如表所示。经初判,场地饱和砂土可能液化,试计算该钻孔的液化指数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为简化计算,表中试验点数及深度为假设)( )
本题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4.3.3条第2款规定,粉土的黏粒含量百分率,7度、8度和9度分别不小于10、13和16时,可判为不液化土。因此②粉土不液化。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20g,根据表4.3.4得:N0=12;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β=0.95。
第4.3.4条规定,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为:
土层厚度di与单位土层厚度的层位影响权函数值Wi(单位为m-1)见计算结果见表:
各参数计算结果汇总
第4.3.5条规定,对存在液化砂土层、粉土层的地基,应探明各液化土层的深度和厚度,按下式计算每个钻孔的液化指数:
某8层民用建筑,高度30m,宽10m,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拟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底面上下均为硬塑黏性土,重度为19kN/m3,孔隙比e=0.80,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Pa。条形基础底面宽度b=2.5m,基础埋置深度d=5.5m。按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进行抗震验算时,在容许最大偏心情况下,基础底面处所能承受的最大竖向荷载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 )
本题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4条规定,当基础宽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0.5m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尚应按下式修正:
基础宽度和埋置深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按基底下土的类别查表5.2.4取值。
硬塑黏性土,孔隙比为0.8,查表可知:ηb=0.3,ηd=1.6。
代入数据得: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4.2.3条、第4.2.4条规定,调整后的基底承载力为:
基础底面边缘最大压力为: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2条第3款规定
高宽比:30/10=3.0<4.0,由第4.2.4条规定可知,基础底面与地基之间脱离区(零应力区)面积不应超过基础底面面积的15%,在最大偏心下,可求得:
某公路工程场地地面下的黏土层厚4m,其下为细砂,层厚12m,再下为密实的卵石层,整个细砂层在8度地震条件下将产生液化。已知细砂层的液化抵抗系数Ce=0.7,若采用桩基础,桩身穿过整个细砂层范围,进入其下的卵石层中。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试求桩长范围内细砂层的桩侧阻力折减系数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
本题解析:
《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第4.4.2条规定,基地内有液化土层时,液化土层的承载力、土抗力、内摩擦角和黏聚力应按表4.4.2(见题解表)进行折减。
土层的液化影响折减系数
查表4.4.2,Ce=0.7,厚度小于10m时,即4<d<10m范围内细砂层的桩侧阻力折减系数为1/3,厚度大于10m时,即10<d<16m范围内细砂层的桩侧阻力折减系数为2/3。
分层采用加权平均:
拟开挖一高度为8m的临时性土质边坡,如下图所示。由于基岩面较陡,边坡开挖后土体易沿基岩面滑动,破坏后果严重。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稳定性计算结果见下表,当按该规范的要求治理时,边坡剩余下滑力最接近下列哪一选项( )
本题解析:
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第3.2.1条规定,边坡工程应根据其损坏后可能造成的破坏后果的严重性、边坡类型和边坡高度等因素,按表3.2.1确定边坡工程安全等级。土质边坡,H=8<10,破坏后果严重,查表3.2.1得: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
根据第5.3.2条规定,边坡稳定安全系数Fst应按表5.3.2确定,当边坡稳定性系数小于边坡稳定安全系数时应对边坡进行处理。查表5.3.2得:二级临时边坡稳定安全系数Fst=1.20。
①边坡治理前
②边坡治理后
某季节性冻土层为黏性土,冻前地面标高为250.235m,ωp=21%,ωL=45%,冬季冻结后地面标高为250.396m,冻土层底面处标高为248.181m。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该季节性冻土层的冻胀等级和类别为下列哪个选项( )
本题解析:
场地冻结深度zd=250.235-248.181=2.054m,场地地表冻胀量Δz=250.396-250.235=0.161m。
平均冻胀率为: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附录G,查表G.0.1得:冻胀等级Ⅳ,强冻胀。又Ip=ωL-ωP=45-21=24>22,冻胀性降低一级。该土层最后判定为Ⅲ级、冻胀。
某湿陷性砂土上的厂房采用独立基础,基础尺寸为2m×1.5m,埋深2.0m,在地上采用面积为0.25m2的方形承压板进行浸水载荷试验,试验结果如下表。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该地基的湿陷等级为下列哪个选项( )
本题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6.1.5条规定,湿陷性土地基受水浸湿至下沉稳定为止的总湿陷量Δs(cm),应按下式计算:
ΔFsi为第i层土浸水载荷试验的附加湿陷量(cm);hi为第i层土的厚度(cm),从基础底面(初步勘察时自地面下1.5m)算起,ΔFsi/b<0.023的不计入,即ΔFsi<0.023×50=1.15cm不计入;β为修正系数(cm-1)。承压板面积为0.5m2,β=0.014;承压板面积为0.25m2,β=0.020。
由表中数据可得,8~10m土层均不计入,依次代入数据计算可得:
30<Δs=56.8<60,湿陷性土总厚度=8-2=6>3,查表6.1.6(见题解表)得:湿陷等级为Ⅱ级。
题解表 湿陷性土地基的湿陷等级
如下图所示的傍山铁路单线隧道,岩体属V级围岩,地面坡率1:2.5,埋深16m,隧道跨度B=7m,隧道围岩计算摩擦角φc=45°,重度γ=20kN/m3。隧道顶板土柱两侧内摩擦角θ=30°。试问作用在隧道上方的垂直压力q值宜选用下列哪个选项( )
本题解析:
根据《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 10003—2016)第5.1.6条规定,当地表水平或者接近水平,且隧道覆盖厚度H满足下式要求时,按浅埋隧道设计。H<2.5ha
式中,深埋隧道垂直荷载计算高度ha按附录D.0.1的规定计算。
①确定计算断面的深浅埋类型,宽度影响系数ω为
ω=1+i(B-5)=1+0.1×(7-5)=1.20
深埋隧道垂直荷载计算高度h
h=0.45×2s-1ω=0.45×25-1×1.20=8.64
由于H<2.5ha=2.5×8.64=21.6,故为浅埋隧道。
②确定是否为偏压隧道,覆盖层厚度t:
解得:t=14.6m,因t=14.6>10,地表坡率1:2.5,单线隧道,V级围岩。
由条文说明表5.1.7-1可知该隧道为非偏压隧道。
③计算垂直压力,由附录E.0.2条第1款得:
在饱和软黏土中开挖条形基坑,采用11m长的悬臂钢板桩支护,桩顶与地面齐平。已知软土的饱和重度γ=17.8kN/m3,土的十字板剪切试验的抗剪强度τ=40kPa,地面超载为10kPa。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为满足钢板桩人土深度底部土体抗隆起稳定性要求,此基坑最大开挖深度最接近下列哪一个选项( )
本题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附录V规定,基坑底下部土体的强度稳定性应满足下式规定:
式中,Nc为承载力系数,Nc=5.14;τ0为十字板试验确定的总强度(kPa);γ为土的重度(kN/m3);t为支护结构深入土深度(m);h为基坑开挖深度(m);q为地面荷载(kPa);KD为入土深度底部土抗隆起稳定安全系数,取KD≥1.6。
将h+t=11m,代入上式得:
解得:t≥6.9m,即11-h≥6.9,h≤4.1m。
如图所示,挡墙背直立、光滑、填土表面水平,墙高H=6m,填土为中砂,天然重度γ=18kN/m3,饱和重度γsat=20kN/m3,水上水下内摩擦角均为φ=32°,黏聚力c=0。挡土墙建成后如果地下水位上升到到4.0m,作用在挡墙上的压力与无水位时相比,增加的压力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
本题解析:
根据主动土压力的土压力理论可以计算:
依题,水上水下内摩擦角均相等,故无水土压力系数Ka1和有水土压力系数Ka2为
①无水时
pak1=(q+γh)Ka1=(0+18×6)×0.307=33.16kPa
Ea1=0.5pak1h=0.5×33.16×6=99.48kN/m
②水位上升后
2m水位处:pak1=(q+γ1h1)Ka1=(0+18×2)×0.307=11.05kPa
6m墙底处:pak2=(q+γ1h1+γ′h2)Ka2+γwhw=[0+18×2+(20-10)×4]×0.307+10×4=63.33kPa
Ea2=0.5pak1h1+0.5(pak1+pak2)h1=0.5×11.05×2+0.5×(11.05+63.33)×4=159.81kN/m
土压力增加ΔEa=Ea2-Ea1=159.81-99.48=60.33kN/m。
试卷分类:岩土基础知识
练习次数:106次
试卷分类:岩土专业知识
练习次数:122次
试卷分类:岩土专业知识
练习次数:130次
试卷分类:岩土专业基础知识
练习次数:131次
试卷分类:岩土专业知识
练习次数:165次
试卷分类:岩土专业基础知识
练习次数:152次
试卷分类:岩土专业基础知识
练习次数:156次
试卷分类:岩土基础知识
练习次数:169次
试卷分类:岩土基础知识
练习次数:146次
试卷分类:岩土专业知识
练习次数:15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