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社会工作者中级社会工作实务->2026中级社工《社会工作实务》预测试卷2

2026中级社工《社会工作实务》预测试卷2

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 2022-06-16 08:41

扫码用手机做题

试卷预览

1 问答题 1分

小陈,1995年出生,2015年入伍,两年后退伍回到大学。返校后面对新的环境,他在学习、生活、工作、心理等方面感到十分不适应。新的班级里同学比他低两级,对新的知识一时接受又比较慢,总觉得自己跟其他同学不一样……和他一样的复员大学生也存在着相似的困难,于是他们找到学校的社会工作者,想请社会工作者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学习、生活各方面的支持,使他们对自己有更清晰的定位。

问题:

请设计一份复员大学生校园适应小组方案,只需要补充需求评估、小组目标、招募组员(渠道)和小组活动内容。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章节练习,中级社会工作实务预测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模拟试卷,2026中级社工《社会工作实务》预测试卷2

2 问答题 1分

张某,今年27岁,硕士研究生学历,某全球知名公司职员。张某从小家庭条件优越,家人在生活方面对他精心照顾、呵护备至,同时对他的学习和行为方面要求也很严格。张某在学习、生活中一直比较顺利,硕士毕业后,通过多场应聘考试,幸运地进入某全球知名公司广州分公司。

近日,张某找到社会工作者寻求帮助,称自己被广州市精神卫生中心诊断为“中度抑郁症”,目前正在服用抗抑郁药物,自己最近胃口不好、全身乏力、整天情绪低落,不愿与人交往。对任何事情都丧失兴趣,觉得活着没什么意思;在和别人讲话的时候,甚至时常出现思维和行动的迟缓。张某认为药物治疗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希望社会工作者能够帮助他缓解抑郁症状,找回自信和生活的动力。

社会工作者接待了张某,并让他详细介绍了近况。张某讲到,刚进入公司的时候,领导非常器重他,表示对他非常有信心,并说如果表现得好,打算安排他两年后当部门经理。张某当时备受鼓舞,踌躇满志。不料半年后,领导突然将他调至另一岗位并任项目经理。张某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首先是工作负担加重,经常要加班加点;其次是由于业务生疏、经验不足等原因,导致工作进展缓慢、业绩平平。

想想领导当初的期望,张某对自己丧失了信心,并出现了一些反常表现,觉得每一件事情处理起来都很困难,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认为自己能力不行,不如别人,自责给父母家人增添烦恼,很多原来喜欢参加的活动聚会也不愿意参加。这样的状况持续了两周以后,在父母的建议下,他去了广州市精神卫生中心,被医生诊断为中度抑郁症,单次发作,并开始服药。

张某补充说自己身体状况一直很好,连感冒都很少,更没有抑郁症家族史,在没有患抑郁症之前,性格开朗,热情活泼。

问题:

1.针对张某的情况,按照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社会工作者已经完成了哪些工作?

2.针对张某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将采用哪些介入策略?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1.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包括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和结案六个阶段或步骤,每个阶段或步骤都有不同的工作任务、内容、方法与技巧。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已完成了接案和预估的工作。

在接案阶段,张某是自己主动向机构寻求帮助的。张某在寻求社会工作者帮助之前被广州市精神卫生中心诊断为“中度抑郁症”,并且进行药物治疗,但是张某认为药物治疗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希望社会工作者能够帮助他缓解抑郁症状,找回自信和生活的动力。张某求助动机强,社会工作者比较容易与之建立良好的关系。

在这个基础上,社会工作者安排了与张某的会谈。通过会谈,社会工作者搜集相关资料,对张某的个人成长经历、家庭状况、工作情况、同伴关系有了简单的了解,并对案例进行了预估。根据张某的描述,造成张某现状的原因主要是:

(1)工作压力比较大。工作半年后,因为领导突然任命他做另一部门的项目经理,张某要独自面对工作上的很多问题,所以他倍感疲惫,没有信心。

(2)家人的期望。在张某的成长过程中,家人对张某总是寄予很大的期望,这也对张某形成了无形的压力。

(3)张某个人的认知。为了达到领导为他设定的目标及要求,他一直都很努力地工作。当他怀疑自己无法达到这些要求和目标的时候,就会产生强烈的负罪感,进而自我否定,同时伴有身体上的种种不适。所以,张某现在情绪低落、抑郁的现状主要是自责和内疚引起的。

2.针对张某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可以采用如下介入策略:

(1)帮助张某宣泄负面的情绪。通过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的直接治疗技巧,如支持、探讨、描述与宣泄的技术,让张某把隐藏的各种负面情绪宣泄出来,有助于张某更好地进行自我认知。

(2)改变张某的认知。根据张某的受教育水平,可以和张某介绍认知、行为、情绪之间的关系,并且运用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对张某进行服务。通过改变张某的错误认知,即改变张某“一定要达到别人给自己设定的目标和要求,否则就会感觉自己很失败”的认知,让张某对自己的成长过程和现在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反思。

(3)和张某的家人进行沟通。帮助他们真正了解张某的处境以及造成这种处境的根本原因,让他们意识到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家人过高的期望给张某造成了压力。通过交谈,社会工作者可以使张某的家人对张某进行更多的支持、鼓励,给张某创造一个更宽松的家庭环境。

3 问答题 1分

案例:

李女士,女,35岁,大学本科学历,原来是一家医院的护士,身体非常健康,半年前遭遇一场交通事故后双目失明,因此丢掉了工作。李女士的老公是一家私企的中层管理人员,收入很不错,但是工作忙碌,无暇照顾李女士。李女士有一个女儿5岁,上幼儿园,由保姆接送上学。李女士失明后,母亲搬过来和他们一起生活,照顾她的日常起居,但由于年事已高,身体又不好,照顾起来感到力不从心。社区也没有相应的机构能为李女士提供专业的陪护服务和康复训练。

半年来,李女士身上的伤逐渐康复,但她始终无法接受自己失明的事实,常常一个人关在房间里,不愿意与人交谈,也不愿意出门;李女士的情绪起伏很大,有时候情绪低落,一个人默默流泪,有时候脾气暴躁,乱摔东西。事故发生前,李女士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结识了很多朋友。事故发生后,她的好多朋友都上门来看望她,可是她根本不愿意见朋友,朋友给她打电话问候,她也不会接。

李女士的老公很担心妻子的状况,于是向社会工作者寻求帮助。

问题:

1.请界定本案中的服务对象系统、目标系统和行动系统。

2.请说明通用过程模式中“四个基本系统”对社会工作实务的意义。

3.请以人类行为与环境理论为框架,界定本案例中服务对象李女士的问题和需要。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1.以系统理论为基础,通用过程模式将社会工作的服务系统看作是由社会工作者、服务对象、改变的目标和为达到改变目标而采取的行动组成的,称为“四个基本系统”。

社会工作的实务过程即是根据人与系统在其环境中的互动状况来决定介入目标,确认改变所要涉及的人和系统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社会工作者要确定谁是“变迁努力”的受益人,谁是“变迁努力”的合作者,谁是需要改变或影响的人。

服务对象系统是指社会工作服务的对象,也是社会工作服务的直接受益人。本案中的服务对象系统包括李女士的老公和李女士,李女士的老公是现有服务对象,是他前来求助并使用了服务,李女士是潜在服务对象,虽然目前没有来机构见社会工作者,但未来有可能使用机构的服务。

为了达到改变服务对象系统的目的所需要改变和影响的系统即是“目标系统”。本案中的目标系统包括李女士本人、李女士的母亲、李女士的老公、他们的女儿、保姆等,为了帮助李女士,这些人都需要作出一些调整,还有社区也没有提供相应的服务机构。

行动系统是指那些与社会工作者一起努力、实现改变目标的人,是社会工作者的合作者。本案例中李女士的母亲、李女士的老公、他们的女儿、保姆等作为目标系统的部分同时也可以成为行动系统,协助社会工作者帮助李女士,还有李女士原来单位的同事、朋友等都可以成为行动系统。

2.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中的四个基本系统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实务工作的基本参考架构和助人活动的介入蓝图。社会工作者需明确:在社会工作的助人过程中,这四个基本系统不断地互动,从而达到助人的目标,作为改变媒介的社会工作者是服务对象改变的重点人物,而对于各系统的分析与运用是达到助人目标的重要工具。

(1)四个基本系统帮助社会工作者识别出改变服务对象系统所必须完成的一般任务。例如,通常需要完成的任务顺序是:首先从服务对象系统获得授权并与之订立助人关系签约,其次需要辨识出目标系统;最后再发展实现目标的行动系统。

(2)四个基本系统使社会工作者懂得,需要改变的不只是服务对象系统。社会工作者不能假设求助的人就是主要的介入目标,因为服务对象系统不一定与目标系统完全吻合。

(3)行动系统的规模或组成只有在确立了改变的目标系统之后才能确定。

(4)由于社会工作者必须与不同的系统建立关系,与一个系统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巧不一定适用于其他系统,与不同规模和类型的系统工作需要掌握更专门化的知识。

(5)组织也是一个系统。作为一个系统,组织在改变过程中常常扮演重要的角色。除了个人、群体和社区以外,组织也会成为社会工作者处理问题时的改变目标。这要求社会工作者具备与组织工作所需的知识,同时也要懂得如何推动组织的改变。

(6)因为行动系统在整个改变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社会工作者也需要不断诊断行动系统的情况。

3.以人类行为与环境理论为框架,界定本案例中服务对象李女士的问题和需要如下:

(1)生理层面,身体需要继续康复训练,眼睛需要合适的护理。

(2)心理层面,需要调整自己的认知,接纳自己目前的身体状态,接纳失明的事实;同时需要唤醒对自己、对母亲、对女儿、对老公及对家庭的责任意识;需要疏泄负面情绪,平复暴躁的情绪,消除低落的情绪,保持较为平静的心情。

(3)社会发展层面,需要学习盲人的生活技能,做力所能及的家务;需要扮演好女儿、母亲、妻子的角色;需要重新规划人生,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需要恢复以往的人际交往。

(4)环境方面,家里的环境需要一些调整以适应盲人生活。需要家人、朋友、邻里、社区专业服务等非正式与正式的网络予以支持。

4 问答题 1分

陈伟在读初二的时候,爸爸妈妈因为感情不和而离婚,陈伟一直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妈妈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对于陈伟的管教特别严格,除了在学校的时间以外,不得随意外出。妈妈要求陈伟每天在家中完成功课和一些课外的学习课程,不得偷懒和贪玩,一旦发现他不认真,就会严厉批评陈伟。近期,妈妈发现陈伟越来越沉默,很少与她讲话,放学回来就躲在自己的卧室里,虽然是在看书,但更像是在发呆。老师也向陈伟的妈妈反映,陈伟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在课堂上听讲不认真,发言也不积极,对于老师的批评也只是听着,既不辩解也不接受。陈伟的妈妈看着越来越内向的陈伟,内心很是焦急,但又无可奈何,于是找到社会工作者小王,希望他能够帮助陈伟。

【问题】

1.请结合本案例分析一下陈伟面临着哪些困境。

2.针对陈伟所面临的困境,小王应采用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1.陈伟面临以下困境:

(1)父母离婚后,家庭不完整,这给陈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使他缺少正常的家庭温暖,缺少父爱。

(2)妈妈对于陈伟的管教过于严厉,除了正常的学校学习外,还有额外的学习课程,完成不好会遭受妈妈的批评。

(3)由于妈妈的管教,陈伟缺少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不懂得如何与人沟通,适应能力较弱。

(4)因为老师的批评,陈伟会产生挫折感,这对于陈伟的心理发展很不利。

2.小王应采用的介入策略包括:

(1)与陈伟建立信任的关系,与他进行沟通,了解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帮助他重新认识父母及学校老师的做法。

(2)教授陈伟与人沟通的技巧,鼓励他多参加集体活动,建立健康的学习环境。

(3)与陈伟的妈妈进行沟通,教授她正确的教育方式,促进母子之间的沟通,帮其建立正常的家庭交往关系,让陈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4)与陈伟的老师进行沟通,请老师理解和关心陈伟,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

5 问答题 1分

某地大地震后,有6名6~12岁的小伤员从当地医院转到重庆某专科医院。他们的伤势比较严重,父母只能有一人陪同转院。当他们还在当地时,目睹周围许多人被截肢了,心生恐惧。加上天气炎热,医院卫生条件不佳、环境不良,导致许多伤者发生感染。刚到新的环境,伤员出现了种种不适应的问题,如饮食、语言不习惯,经常做噩梦,不愿意父亲或者母亲离开半步,等等。他们的家长也表露出担忧:孩子长时间治疗会耽误学业,以后可能会出现学习障碍。有个伤员说:“我再也不想去学校了。”还有,他们都有一定的经济压力,原本都是工薪阶层,现在遇上天灾,房子没有了,工作单位也没有了,不知道以后的生活怎么安排。作为社会工作者,请针对上述案例,为其设计一份介入方案。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一)问题的陈述与分析:

1.这些伤员属于学龄期儿童,灾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可以看出,他们对于地震和地震后的周围环境的恐惧,对于受伤后没有得到最快速的救治引起的疼痛、失血等问题的恐惧,缺乏安全感。

2.伤员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不能掌握,对自己身体的某些部位失去控制,常要经受手术、换药等治疗时的疼痛。

3.这些伤员的家庭并不富裕,甚至是经济比较拮据,对医院的部分费用无力承担。

4.伤员及其父母对周边新环境不熟悉,语言、饮食等生活习惯上有些不适应,现所在城市的消费水平和老家的消费水平有所不同,会增加他们的压力。

5.家长担忧孩子的教育问题和将来的生活安排。

(二)方案设计:

1.方案目标:

提高6名伤员及其家长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个人及其家庭应对生活重大变故的能力。

2.方案实施策略:

(1)开展“伤员康复小组”,提供一些放松肌体训练,可以是亲子互动型,便于伤员与他们信任的父亲或母亲共同参与,帮助他们改善睡眠、饮食问题。运用游戏治疗的方法,让伤员能够获得自我控制的成就感。鼓励伤员之间相互帮助和支持,消除个人的不安全感。

(2)改变环境。主要从病房布置入手,把伤员安排到明亮的病房,可以增加一些颜色鲜艳的儿童画、可爱笑脸的长毛绒玩具,使病房看起来更加温暖和舒适。另外可从饮食上改良一下,与医院食堂协商,在口味上可以做些小的调整,或者为伤员准备家乡口味的调料。

(3)个别应激反应严重的可以运用个案工作方法,为其提供心理支持,缓解其恐惧感。

(4)利用社会支持网络,提供物质支持。了解案主需求,联系志愿者或慈善机构提供物质性支持,尤其是衣物、通信设备等生活必需品的供给,为案主家庭减轻经济压力。

(5)为案主提供教育支持。一方面为案主寻找教科书或科普启蒙教材;另一方面,待案主病情稳定后,选择合适的志愿者长期对案主进行学习辅导。

(6)招募志愿者陪伴伤员,选择伤员家乡所在地志愿者为佳。

3.方案执行:

首先,社会工作者在方案执行中需要对伤员及其家庭背景、受灾情况做好充分的了解,与服务对象共同制订方案计划以解决某些存在的问题,提高他们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

其次,需要整合多方面的资源,社会工作者需要与各方做好沟通,包括医疗机构、慈善机构、媒体、志愿者等,争取社会资源支持。

再次,在为服务者提供服务的同时注意执行进度和疾病发展状况,要符合实际情况,配合治疗为主,出现危机及时处理。

最后,鼓励伤员及其家长回归家园后树立积极的心态面对一切变故,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目前的状态。

新版章节练习,考前压卷,完整优质题库+考生笔记分享,实时更新,软件,

4.方案评估:

在方案执行过程中及结束后,社会工作者都要对方案执行情况、服务对象及其家长心理应激反应、满意度等方向进行评估。最重要的是小组活动的成效和过程评估,目标实现度测量根据个案计划,从机构、案主和社会工作者三个维度评估。

其他考生还关注了更多>

相关题库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