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 2022-01-18 15:51
扫码用手机做题
某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高度27.45m,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7度(0.15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Ⅱ类场地。结构自振周期Ti=1.0s。底层层高6m,楼层屈服强度系数ξy为0.45,柱轴压比在0.5~0.65之间。
假定,该框架结构底层为薄弱层,底层屈服强度系数是二层的0.65倍,其他各层比较接近。试问,为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对结构薄弱层(部位)罕遇地震下层间弹塑性位移的要求,罕遇地震作用下按弹性计算时的底层层间位移Δμe(mm),最大不应超过下列何项数值?( )
提示:
①不考虑柱延性提高措施;
②结构薄弱层的弹塑性层间位移可采用规程规定的简化方法计算。
本题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3.7.5条式(3.7.5)规定,结构薄弱层(部位)层间弹塑性位移应符合Δμp≤[θp]h=1/50×6000=120mm。
根据第5.5.3条第2款式(5.5.3-1)可知,弹塑性层间位移计算公式为:Δμp=ηpΔμe。
其中
故可得底层层间位移Δμe为:
Δμe=Δμp/ηp=120/2.375=50.53mm选项中与50.53最接近的是50,因此选A项。
某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高度27.45m,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7度(0.15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Ⅱ类场地。结构自振周期Ti=1.0s。底层层高6m,楼层屈服强度系数ξy为0.45,柱轴压比在0.5~0.65之间。
假定,当采用等效弹性方法计算罕遇地震作用时,阻尼比取0.07,衰减指数取0.87。试问,该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对应于第一周期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α,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本题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4.3.7条规定,计算罕遇地震作用时,特征周期应增加0.05s,故特征周期为:Tg=0.35+0.05=0.4s,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αmax=0.72。
根据第4.3.8条第1款图(4.3.8)和式(4.3.8-3)可知,曲线段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公式为:
其中γ为衰减指数,阻尼调整系数计算公式为:
其中ζ为阻尼比,将题目数据代入计算公式可得:
选项中与0.291最接近的是0.29,因此选B项。
某拟建地下水池临近一幢既有砌体结构建筑,该既有建筑基础为墙下条形基础结构状况良好。拟建水池采用钢筋混凝土平板式筏形基础,水池顶部覆土0.5m,基坑支护采用坡率法结合降水措施,施工期间地下水位保持在坑底以下1m。如题~6图所示。
假定,地下水池筏板基础平面形状为方形,基础底面平面尺寸为10m×10m,水池肥槽及顶板覆主完成后停止降水,地下水位从坑底以下1m处逐步回升至面以下0.5m,并保持稳定。试问,地下水位回升过程中,水池基础底面经修正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变化幅度最大值(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降水之后土的重度可取天然重度,肥槽填土的重度γ=19kN/m3。
本题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4条表5.2.4,查表得:ηb=2.0,ηd=3.0。
根据式5.2.4分别计算地下水上升前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即:
地下水上升前:
地下水上升后:
所以,承载力特征值变化幅度最大值为:
选项中与172.644最接近的是170,因此选C项。
某拟建地下水池临近一幢既有砌体结构建筑,该既有建筑基础为墙下条形基础结构状况良好。拟建水池采用钢筋混凝土平板式筏形基础,水池顶部覆土0.5m,基坑支护采用坡率法结合降水措施,施工期间地下水位保持在坑底以下1m。如题~6图所示。
坡顶上的既有建筑由于基坑开挖而产生沉降,建筑沉降监测数据表明,距离基坑越近,沉降数值越大,试问,排除其他原因,上述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分布形态与下列何项图形显示的墙体裂缝分布形态最为接近?( )
本题解析:
由于距离基坑越近沉降数值越大,裂缝形态应与沉降变形线垂直正交,所以选择B项。
某拟建地下水池临近一幢既有砌体结构建筑,该既有建筑基础为墙下条形基础结构状况良好。拟建水池采用钢筋混凝土平板式筏形基础,水池顶部覆土0.5m,基坑支护采用坡率法结合降水措施,施工期间地下水位保持在坑底以下1m。如题~6图所示。
假定,基坑边坡坡角β=45°,不考虑坡上既有建筑时,边坡的稳定性安全系数经计算为1.3,考虑到既有建筑的重要性,现拟按永久边坡从严控制。试问,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位于稳定边坡顶部的建筑物距离要求控制时,拟建地下水池外墙与用地红线的净距最小值(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本题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4.2条第1款式(5.4.2-1),可得条形基础底面外边缘线至坡顶的水平距离为:
根据图中几何关系,拟建地下水池外墙与用地红线的最小净距值=3-2+4.7+1=6.7m。
某校规则的钢筋混凝土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60m,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7度(0.1g),Ⅱ类场地,地基条件较好。转换层设置在一层,纵横均有落地剪力墙,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
某框支梁净跨8000mm,该框支梁上剪力墙W2的厚度为200m,钢筋采用HRB400,框支梁与剪力墙W2交界面处考虑风荷载、地震作用组合引起的水平拉应力设计值σxmax=1.36MPa。试问,W2墙肢在框支梁上0.2ln=1600mm高度范围内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最低要求的水平分布筋(双排),应选择下列何项?( )
本题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10.2.22条第3款式(10.2.22-3)可知,框支梁上部0.2ln高度范围内墙体水平分布筋面积Ash宜按下式进行校核:
Ash=0.21nbwσxmax/fyh=0.2×8000×200×(0.85×1.36)/360=1027.56mm2根据第10.2.19条可知,Ash≥0.3%×200×1600=960mm2<1027.56mm2,故最小配筋面积应大于1027.56mm2。
A项:Ash=50.3×2×1600/200=804.8mm2<1027.56mm2,不满足。
B项:Ash=78.5×2×1600/200=1256mm2>1027.56mm2,满足。
C项:Ash=78.5×2×1600/150=1674mm2>1027.56mm2,满足,不经济。
D项:Ash=113×2×1600/200=1808mm2>1027.56mm2,满足,不经济。
某校规则的钢筋混凝土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60m,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7度(0.1g),Ⅱ类场地,地基条件较好。转换层设置在一层,纵横均有落地剪力墙,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
假定,首层某框支柱KZZ1,水平地震作用下产生的柱底轴力标准值NEK=1000kN,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产生的柱底轴力标准值NGK=1850kN,忽略风荷载及坚向地震作用效应。试问,柱底轴力期不离作用的配筋设计时,柱KZ1地震作用组合的柱底最大轴力设计值N(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本题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3.9.3条表3.9.3可知,框支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
根据第10.2.11条规定,二级转换柱由地震作用产生的轴力应乘以增大系数1.2,故有NEK=1.2×1000=1200kN。
根据第5.6.3条式(5.6.3)、第5.6.4条表5.6.4可知,柱KZ1地震作用组合的柱底最大轴力设计值N为:N=1.2×1850+1.3×1200=3780kN。
选项中与3780最接近的是3800,因此选A项。
某校规则的钢筋混凝土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60m,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7度(0.1g),Ⅱ类场地,地基条件较好。转换层设置在一层,纵横均有落地剪力墙,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
首层某剪力墙墙肢W1,墙肢底部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内力计算值为:弯矩Mc=2700kN·m,剪力Vc=700kN。试问,W1墙肢体底部界截面的内力设计值,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地震作用已考虑竖向不规则的剪力增大,且满足楼层最小剪力系数。
本题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3.9.3条表3.9.3可知,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
根据第7.2.6条式(7.2.6-1)可知,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截面的剪力设计值为:
根据第10.2.18条规定,二级落地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弯矩设计值应按墙底截面有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值乘以增大系数1.3,故本题弯矩设计值为:
M=1.3×2700=3510kN·m
某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架构,结构高度36m,抗震设防烈度7度,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受场地所限,高宽比较大,需考虑重力二阶效应。方案比较时,假定该框架结构首层的等效侧向刚度。试问,近似估算重力二阶效应的不利影响,其首层的位移增大系数,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考虑重力二阶效应后位移仍满足规范限值要求。
本题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5.4.3条式(5.4.3-1)可知,结构位移增大系数F1i计算公式为:
将题目数据代入可得:
选项中与1.067最接近的是1.07,因此选C项。
关于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设计与施工的判断,依据《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2015),下列何组相对准确?( )
Ⅰ.结构正常使用阶段水平位移验算时,可不计入重力二级效应的影响;
Ⅱ.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弹塑性变形计算时,可不计入风荷载的效应;
Ⅲ.箱型截面钢柱采用入式柱脚时,埋入深度不应小于柱截面长边的1倍;
Ⅳ.需预热施焊的钢构件,焊前应在焊道两侧100mm范围内均匀进行预热。
本题解析: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CJ 99—2015)第6.2.2条规定,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弹性分析时,应计入重力二阶效应的影响,Ⅰ错误。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2015)第6.1.1条规定,罕遇地震作用下,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的弹塑性变形可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法或静力弹塑性分析法计算,即不计入风荷载效应,Ⅱ正确。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2015)第8.6.1条第3款规定,钢柱埋入式柱脚是将柱脚埋入混凝土基础内,箱形柱的埋置深度不应小于柱截面长边的2.5倍,Ⅲ错误。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2015)第9.6.11条第3款规定,凡需预热的构件,焊前应在焊道两侧各100mm范围内均匀进行预热,预热温度的测量应在距焊道50mm处进行,Ⅳ正确。
试卷分类:结构基础考试一级
练习次数:104次
试卷分类:结构专业基础考试一级
练习次数:110次
试卷分类:结构专业考试二级
练习次数:151次
试卷分类:结构专业考试一级
练习次数:158次
试卷分类:结构专业基础考试一级
练习次数:157次
试卷分类:结构基础考试一级
练习次数:150次
试卷分类:结构专业考试二级
练习次数:162次
试卷分类:结构专业考试二级
练习次数:157次
试卷分类:结构基础考试一级
练习次数:184次
试卷分类:结构专业考试一级
练习次数:2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