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 2022-01-18 09:23
扫码用手机做题
某底部带转换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丙类建筑,建于Ⅱ类建筑场地,该建筑物地上31层,地下2层,地下室在主楼平面以外部分,无上部结构。地下室顶板±0.000处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纵向两榀边框架在第三层转换层设置托柱转换梁,如题图所示,上部结构和地下室混凝土强度等级均采用C40(fc=19.1N/mm2,ft=1.71N/mm2)。
底层核心筒外墙转角处,墙厚400,如题32图所示,轴压比为0.5,满足轴压比限值的要求,如在第四层该处设边缘构件(其中b为墙厚、L1为箍筋区域、L2为箍筋或拉筋域)试确定b(mm),L1(mm),L2(mm)为下列何组数值时,最接近并符合相关规范、规程的最低构造要求?( )
本题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第6.7.2条第1款规定,筒体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上一层,当侧向刚度无突变时不宜改变墙体厚度,则b取400。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7.2.15条图7.2.15(d)可知,对转角墙,箍筋加密区L1取墙厚400。
根据《高规》(JGJ3—2010)第7.2.15条表7.2.15可知,转角墙的约束构件范围为暗柱和有翼墙的叠加,故约束边缘构件范围lc=(0.1+0.15)hw=0.25×4200=1050mm。
故:L2=lc-b-L1=1050-400-400=250mm。
某底部带转换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丙类建筑,建于Ⅱ类建筑场地,该建筑物地上31层,地下2层,地下室在主楼平面以外部分,无上部结构。地下室顶板±0.000处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纵向两榀边框架在第三层转换层设置托柱转换梁,如题图所示,上部结构和地下室混凝土强度等级均采用C40(fc=19.1N/mm2,ft=1.71N/mm2)。
第三层转换如题31图所示,假定抗震等级为一级,截面尺寸为b×h=1m×2m,箍筋采用HRB335(fyv=300N/mm2)(),试问。截图B处梁的箍筋为下列何值时,最接近并符合规范、规程的最低构造要求?( )
提示:按框支梁作答。
本题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10.2.8条第7款规定,对托柱转换梁的托柱部位和框支梁上部的墙体开洞部位,梁的箍筋应加密配置,加密区范围可取梁上托柱边或墙边两侧各1.5倍转换梁高度;箍筋直径、间距及面积配筋率应符合本规程10.2.7条第2款的规定:加密区箍筋直径不应小于10mm,间距不大于100mm,且一级抗震最小面积配筋率不小于1.2ft/fyv=1.2×1.71/300=0.684%。
故最小As=0.684%×1000×100=684mm2;若取直径10mm,As=8×π×102/4=628mm2,不满足要求;若取直径12mm,As=8×π×122/4=905mm2,满足要求。
某底部带转换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丙类建筑,建于Ⅱ类建筑场地,该建筑物地上31层,地下2层,地下室在主楼平面以外部分,无上部结构。地下室顶板±0.000处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纵向两榀边框架在第三层转换层设置托柱转换梁,如题图所示,上部结构和地下室混凝土强度等级均采用C40(fc=19.1N/mm2,ft=1.71N/mm2)。
假定某根转换柱抗震等级为一级,X向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二、三层B、A节点处梁、柱端弯矩组合值分别为:节点A:上柱柱底弯矩Mb+c=600kN·m,下柱柱顶弯矩Mt+c=1800kN·m,节点左侧梁端弯矩Mbl=480kN·m,节点右侧梁端弯矩Mbr=1200kN·m;节点B:上柱柱底弯Mb+c=600kN·m,下柱柱顶弯矩Mt+c=500kN·m,节点左侧梁端弯矩Mbl=520kN·m;底层柱底弯矩组合值Mcr=400kN·m。试问,该转换柱配筋设计时,节点A、B下柱柱顶及底层柱柱底的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MA:MB:MC(kN·m)应取下列何组数值?( )
提示:柱轴压比>0.15,按框支柱。
本题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10.2.11条第3款规定,与转换构件相连的一级转换柱的上端和底层柱下端截面的弯矩组合值应乘以增大系数1.5,则:MA=1.5MA′=1.5×1800kN·m=2700kN·m。
根据第6.2.1条第1款式(6.2.1-1)计算,节点B的柱端弯矩设计值为:
∑MC′=(500+600)kN·m=1100kN·m;
ηC∑MB′=1.2×520=624kN·m<∑MC′
MB=MB′=500kN·m
MC=1.5MC′=1.5×400kN·m=600kN·m。
所以,MA:MB:MC=2700:500:600。
某底部带转换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丙类建筑,建于Ⅱ类建筑场地,该建筑物地上31层,地下2层,地下室在主楼平面以外部分,无上部结构。地下室顶板±0.000处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纵向两榀边框架在第三层转换层设置托柱转换梁,如题图所示,上部结构和地下室混凝土强度等级均采用C40(fc=19.1N/mm2,ft=1.71N/mm2)。
试确定,主体结构第三层的核心筒、框支框架,以及无上部结构部位的地下室中地下一层框架(以下简称无上部结构的地下室框架)的抗震等级,下列何项符合规程要求?( )
本题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表6.1.2可知,设防烈度7度的核心筒抗震等级为二级,框支框架为二级。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10.2.6条规定,对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当转换层位置设置在3层及3层以上时,其框支柱抗震等级宜按本规程表3.9.3的规定提高一级采用,已为特一级时可不提高,则框支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第6.1.3条第3款规定,地下室中无上部结构的部分,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
某11层办公楼,无特殊库房,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首层室内外地面高差0.45m,房屋高度39.45m,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建于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其标准层平面和剖面如题图所示,初步计算已知:首层楼面永久荷载标准值为12500kN,其余各层楼面永久荷载标准值均为12000kN,屋面永久荷载标准值为10500kN;各楼层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均为2500kN,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为650kN;折减后的基本自振周期T1=0.85s。
假定本工程设有两层地下室,如题27图所示,总重力荷载合力作用点与基础底面形心重合,基础底面反力呈线性分布,上部及地下室基础总重力荷载标准值为G,水平荷载与竖向荷载共同作用下基底反力的合力点到基础中心的距离为e0。试问,当满足规程对基础底面与地基之间零应力区面积限值时,抗倾覆力矩MR与倾覆力矩Mov的最小比值,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地基承载力符合要求,不考虑侧土压力,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
本题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第4.2.4条规定,除了宽高比大于4的高层建筑外的其他建筑,基地底面与地基土之间脱离区(零应力区)面积不应超过基础底面面积的15%。设零应力区长度为B-X(见题解图),则:
(B-X)/B=0.15,X=0.85B;e0=B/2-X/3=B/2-0.85B/3=0.217B;MR/Mov=(GB/2)/(Ge0)=B/(2e0)=B/(2×0.217B)=2.3。
某11层办公楼,无特殊库房,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首层室内外地面高差0.45m,房屋高度39.45m,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建于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其标准层平面和剖面如题图所示,初步计算已知:首层楼面永久荷载标准值为12500kN,其余各层楼面永久荷载标准值均为12000kN,屋面永久荷载标准值为10500kN;各楼层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均为2500kN,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为650kN;折减后的基本自振周期T1=0.85s。
假定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2s,但具体数值未知,若采用底部剪力法进行方案比较,试问本工程T1最大为何值时,底层水平地震剪力仍能满足规范规定的剪重比(底层剪力与重力荷载代表值之比)要求?( )
本题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第5.2.1条式(5.2.1-1)规定,底部剪力:
根据第5.2.5条规定,楼层剪重比限值条件为;根据表5.2.5及表5.1.4-1可知,对于基本周期小于3.5s的结构,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即剪重比限值均为0.2αmax。可得:0.85α1=0.2αmax。即:
0.85α1=0.85×(Tg/T)γη2αmax=0.85×(Tg/T)0.9×1×αmax,则有0.85×(Tg/T)0.9=0.2。
故:T=5Tg=1.75s。
某11层办公楼,无特殊库房,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首层室内外地面高差0.45m,房屋高度39.45m,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建于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其标准层平面和剖面如题图所示,初步计算已知:首层楼面永久荷载标准值为12500kN,其余各层楼面永久荷载标准值均为12000kN,屋面永久荷载标准值为10500kN;各楼层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均为2500kN,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为650kN;折减后的基本自振周期T1=0.85s。
第5层某剪力墙的连梁,截面尺寸为300mm×600mm,净跨ln=30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fc=19.1N/mm2,ft=1.71N/mm2),纵筋及箍筋均采用HRB400()(fyk=400N/mm2,fy=fy′=fyv=360N/mm2)。在考虑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该连梁端部起控制作用且同时针方向的弯矩为Ml b=185kN·m,Mr b=220kN·m,同一组合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和竖向地震作用下按简支梁分析的梁端截面剪力设计值VGb=20kN。该连梁实配纵筋上下均为320,箍筋为10@100,as=as′=35mm,试问,该连梁在抗震设计时的端部剪力设计值Vb(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本题解析:
ln/h=5,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7.1.3条规定,跨高比不小于5的连梁宜按框架梁设计;根据第3.9.3条,该连梁抗震等级为一级。
根据第6.2.5条,由式(6.2.5.1-1),一级框架结构及9度时的框架:
Vb=ηvb(Mlb+Mrb)/ln+VGb=1.3×(185+220)/3.0+20=196kN
由式(6.2.5.1-2):
Vb′=1.1(Mlbua+Mrbua)/ln+VGb
由《高规》第6.2.5条规定:
Mlbua=Mrbua=fykAs(h0-as′)/γRE=[400×942×(565-35)]/0.75=266×106N·mm=266kN·m,Vb′=[1.1×(266+266)/3.0+20]=215kN>196kN
某11层办公楼,无特殊库房,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首层室内外地面高差0.45m,房屋高度39.45m,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建于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其标准层平面和剖面如题图所示,初步计算已知:首层楼面永久荷载标准值为12500kN,其余各层楼面永久荷载标准值均为12000kN,屋面永久荷载标准值为10500kN;各楼层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均为2500kN,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为650kN;折减后的基本自振周期T1=0.85s。
试问,采用底部剪力法进行方案比较时,结构顶层附加地震作用标准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相应于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α1=0.144。
本题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式(5.2.1-3),有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ΔFn=δnFEK。
查表5.1.4-2可得,特征周期值Tg=0.35s;查表5.2.1可得,T1>1.4Tg,取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δn=0.08T1+0.07=0.138。
由式(5.2.1-1),得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α1Geq。根据第5.1.3条规定,重力荷载代表值应取结构和构件自重标准值和各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查表5.1.3可得,楼面活荷载组合值系数0.5,屋面活荷载不计入,则:
G1=12500+0.5×2500=13750kN
G2=G3=G4=……=G10=12000+0.5×2500=13250kN
G11=10500kN
Geq=0.85∑Gi=0.85×(13750+9×13250+10500)=0.85×143500=121975kN
FEK=α1Geq=0.144×121975=17564.4kN
故:ΔFn=0.138×17564.4=2424kN。
某3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高层建筑,系普通办公楼,建于非地震区,如题图所示,圆形平面,直径为30m;房屋地面以上高度为150m,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可忽略扭转影响。按50年重现期的基本风压为0.6kN/m2,按100年重现期的基本风压为0.66kN/m2。地面粗糙度为B类;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2.78s。
提示: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作答。
该建筑物拟建于山区平坦地A处,或建于高度为50m的山坡顶B处,如题23图所示。在两地的楼高距地面100m处的顺风向风荷载标准值分别为wA与wB,试确定其比值(wA/wB)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
提示:为方便计算取ζ·v·φz=1。
本题解析:
A处和B处的风荷载计算方法相同,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8.1.1条式(8.1.1-1),计算主要受力结构时,风荷载标准值计算公式为:wk=βzμsμzw0。
由于B处为山坡上,则需对风压高度变化系数修正,修正系数按(8.2.2):
上式中,系数κ对山坡取1.4;tanα=50/100=0.5>0.3,取0.3;z为建筑物计算位置离建筑物地面的高度;H为山坡全高,取50m。由于z=100m<2.5H,取z=100m,代入公式,ηB=[1+1.4×0.3×(1-100/125)]2=1.175。
查表8.2.1,地面粗糙度为B类,100m高处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为2.00,因此A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A=2.00,B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B=ηB×2.00=1.175×2.00=2.35。又βz=1+ζ·v·φz/μz,那么A处风阵系数βzA=1+ζ·v·φz/μzA=1+1/2=1.5,B处风阵系数βzB=1+ζ·v·φz/μzB=1+1/2.35=1.426。
由于其他参数都相同,故wB/wA=(βzBμzB)/(βzAμzA)=(1.426×2.35)/(1.5×2.00)=1.12。
某3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高层建筑,系普通办公楼,建于非地震区,如题图所示,圆形平面,直径为30m;房屋地面以上高度为150m,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可忽略扭转影响。按50年重现期的基本风压为0.6kN/m2,按100年重现期的基本风压为0.66kN/m2。地面粗糙度为B类;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2.78s。
提示: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作答。
假如在该建筑物A旁拟建一同样的建筑物B,如题22图所示,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试确定在图示风向作用时,下列何组布置方案对建筑物A的风力干扰最大?( )
本题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8.3.2条规定,当多个建筑物相互间距较近时,宜考虑风力相互干扰的群体效应;一般可将单独建筑物的体型系数μs乘以相互干扰增大系数。根据条文说明第8.3.2条规定,当邻近房屋的间距小于3.5倍的迎风面宽度且两栋房屋中心线与风向成45°时,可取最大值;当间距大于7.5倍的迎风面宽度时,可不考虑此干扰。
A项,d/b0=230/30=7.6>7.5,故不考虑干扰。
BCD三项,d/b0=100/30=3.33<3.5,当θ=45°时,干扰最大,故D项风力干扰最大。
试卷分类:结构基础考试一级
练习次数:104次
试卷分类:结构专业基础考试一级
练习次数:110次
试卷分类:结构专业考试二级
练习次数:151次
试卷分类:结构专业考试一级
练习次数:158次
试卷分类:结构专业基础考试一级
练习次数:157次
试卷分类:结构基础考试一级
练习次数:150次
试卷分类:结构专业考试二级
练习次数:162次
试卷分类:结构专业考试二级
练习次数:157次
试卷分类:结构基础考试一级
练习次数:185次
试卷分类:结构专业考试一级
练习次数:2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