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某教师关于“反比例函数图像”教学过程中的三个步骤为:
第一步:复习回顾
提出问题:我们已经学过一次函数的哪些内容?是如何研究的?
第二步: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什么形状呢?

列表:

描点:
连线:引导学生用光滑的曲线连接描点,并用计算机演示图像的生成过程。在此过程中启发学生思考,由于 x,y都不能为 0,所以函数图像与戈轴、y 轴不能有交点(如下图)。

……(第三步过程省略)
(1)该教学过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8 分)
(2)在第二步的连线过程中,如果你是该老师,如何引导学生思考所连的线不是直线,而是光滑曲线?(6 分)
(3)对于第三步的③,如果你是该老师,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函数图像在第一象限(或第三象限)的变化?(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