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密卷题

202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密卷题

卷面总分:125分 答题时间:240分钟 试卷题量:125题 练习次数:99次
单选题 (共99题,共99分)
1.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

  • A. 自主学习
  • B. 合作学习
  • C. 探究学习
  • D. 以上均是
标记 纠错
2.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法和( )。

  • A. 演示法
  • B. 练习法
  • C. 启发法
  • D. 讲授法
标记 纠错
3.

学生通过化学学习所形成的对化学的总观性认识属于( )。

  • A. 化学史实
  • B. 化学用语
  • C. 化学实验
  • D. 化学观念
标记 纠错
4.

化学课程标准的作用不包括(  )。

  • A. 指导教学
  • B. 选拔人才
  • C. 评价学习
  • D. 编写教材
标记 纠错
5.

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A. 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
  • B. 氢氧化铝具有弱碱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 C. 漂白粉在空气中不稳定,可用于漂白纸张
  • D. 氧化铁能与酸反应.可用于制作红色涂料
标记 纠错
6.

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
  • B. 酸式滴定管在盛装标准溶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
  • C. 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
  • D. 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
标记 纠错
7.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已经成为教育改革追求的重要价值取向。 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与“教育机会均等”相类似的朴素主张,他的“有教无类”的观点 体现了( )

  • A. 教育起点机会均等。
  • B. 教育过程机会均等。
  • C. 教育条件机会均等。
  • D. 教育结果机会均等。
标记 纠错
8.

在教学过程中。某化学教师为了要了解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便调整教与学的步骤,应使用( )。

  • A. 诊断性评价
  • B. 形成性评价
  • C. 总结性评价
  • D. 结果性评价
标记 纠错
9.

下列教学目标属于“过程与方法”类目标的是( )。

  • A. 能举例说明金属的化学性质,写出主要的化学方程式
  • B. 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 C. 认识氧气的组成、主要性质和主要应用
  • D. 运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识说明化学反应的本质
标记 纠错
10.

向饱和的澄清石灰水中加人少量CaC2,,充分反应后,再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所得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c(Ca2+)、c(OH-)均增大
  • B. c(Ca2+)增大,c(OH-)减小
  • C. c(Ca2+)、(OH-)均减小
  • D. c(Ca2+)、c(OH-)均保持不变
标记 纠错
11.

新课程改革中,化学教材中纸笔测验的新变化不包括( )。

  • A. 重视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 B. 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 C. 关心科技发展和科技有关的问题
  • D. 注重学科间的综合和渗透
标记 纠错
12.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修订遵循下列哪项原则?( )

  • A. 照搬发达国家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 B. 重点关注学生化学知识的学习
  • C. 倡导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
  • D. 以中考化学试题为依据
标记 纠错
13.

在学习“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时.某教师按照“酸和碱之间会发生反应吗——假设酸和碱之间发生了反应——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和盐酸能否反应——酸和碱之间发生了什么反应——酸和碱反应在实际中有什么应用”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该教师组织教学内容是( )。

  • A. 以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为主线
  • B. 以社会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为主线
  • C. 以学生体验探究活动为主线
  • D. 以现代物质结构理论为主线
标记 纠错
14.

下列不属于化学用语的是( )。

  • A. 相对原子质量
  • B. 化学方程式
  • C. 结构式
  • D. 铝的化学性质
标记 纠错
15.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
  • B. 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 C. 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 D. 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
标记 纠错
16.

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化剂
  • B. 盐类都可做调味品
  • C. 铝罐可久盛食醋
  • D. 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标记 纠错
17.

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碘酒是指单质碘的乙醇溶液
  • B.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
  • C. 浓硫酸可刻蚀石英制艺术品
  • D. 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会造成污染
标记 纠错
18.

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A. 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 B. 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污垢
  • C. 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 D. 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标记 纠错
19.

反应2SO2(g)+O2(g)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初级中学2SO3(g)达到平衡时,保持体积不变,加入N2,使总压强增加一倍,则反应( )。

  • A. 平衡向右移动
  • B. 平衡向左移动
  • C. 无法判断
  • D. 平衡不发生移动
标记 纠错
20.

下列哪组实验全部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基础学生实验( )。

  • A.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燃烧的条件、氨气的实验室制取
  • B. 氢气的实验室制取、粗盐提纯、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 C.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燃烧的条件、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 D. 氮气的实验室制取、溶液酸碱性的检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标记 纠错
21.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必要的基础的学生实验有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初中阶段必须完成的化学实验的是( )。

  • A.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 B. 粗盐的提纯
  • C. 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比较不同浓度溶液的某些性质差异
  • D. 收集不同的水样,测定其pH,并用图表或数据等表示实验结果
标记 纠错
22.

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设计理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针对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不同阶段,要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目标
  • B. 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准确、具体、可行
  • C. 教学目标的制订要防止流于形式,切忌生硬照搬,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
  • D. 三维目标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安全教育是化学教育的重要目标
标记 纠错
23.

进入20世纪.化学科学经历了迅速发展的创新百年,取得了若干项重大成就。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个时期的重大化学成就的是( )。

  • A. 放射性元素的发现
  • B. 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
  • C. 蛋白质的人工合成
  • D. 制陶技术的成熟应用
标记 纠错
24.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

  • A. 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 B. 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
  • C. 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来干燥氯气
  • D. 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于电解法制铝
标记 纠错
25.

中学实验室为完成下列实验通常选择的装置正确的是( )。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初级中学

  • A. 见图A
  • B. 见图B
  • C. 见图C
  • D. 见图D
标记 纠错
26.

下列属于“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的是( )。

  • A. 培养对实验的观察、分析能力
  • B. 养成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 C. 知道物质燃烧的必要条件
  • D. 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标记 纠错
27.

在学习“电离平衡”概念之前,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化学平衡”的相关知识,该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属于( )。

  • A. 概念强化策略
  • B. 概念同化策略
  • C. 概念图策略
  • D. 概念转变策略
标记 纠错
28.

某问题为“北京市正在实施‘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其中修缮长城使用了大量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俗称是?”该问题属于( )。

  • A. 记忆水平的问题
  • B. 评价水平的问题
  • C. 应用水平的问题
  • D. 理解水平的问题
标记 纠错
29.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包括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 )四个部分。

  • A. 诊断建议
  • B. 实施方法
  • C. 实施建议
  • D. 教材编写
标记 纠错
30.

在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对该平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加入水后,平衡向逆反应方一向移动
  • B. 加入0.1 mol/L的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
  • C. 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D. 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标记 纠错
31.

作为课堂教学的“科学探究”,其主要环节有( )。

  • A. 选题、论证、假设、计划、实施
  • B.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 C. 观察、实验、测定、数据处理、科学抽象、理想模型、假说、验证、得出结论
  • D. 调查、分析、假设、设计方案、实施、收集并处理数据、验证方案、得出结论
标记 纠错
32.

学生在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后.再学习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时.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是( )。

  • A. 类比
  • B. 归纳
  • C. 演绎
  • D. 分类
标记 纠错
33.

下列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是( )。

  • A. 懂得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 B. 学习用对比的方法探究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
  • C.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构成的
  • D. 学会从化学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方法
标记 纠错
34.

化学教学理念涉及教学活动的任务、目标、内容、形式、媒体、方法和评价等方面,形成指导化学教学实践活动的方针和原则。在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下列关于化学教学基本理念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化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人为主旨
  • B. 化学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C. 化学教学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注意跟其他学科相联系
  • D. 要把转变学习方式放在重要位置,只需重视学习结果即可
标记 纠错
35.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一级主题?( )

  • A. 物质的化学变化
  • B. 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 C. 身边的化学物质
  • D. 化学与社会发展
标记 纠错
36.

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初级中学

  • A. 见图A
  • B. 见图B
  • C. 见图C
  • D. 见图D
标记 纠错
37.

在学习“爱护水资源”内容时,某教师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初步掌握节约水的一些基本方法。”这一教学目标属于( )。

  • A. 认知性目标
  • B. 技能性目标
  • C. 体验性目标
  • D. 结果性目标
标记 纠错
38.

探究活动对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有着独特的价值。下列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 A. 化学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探究活动形式
  • B. 探究教学中,应有目的地组织学生交流和讨论
  • C. 探究教学要讲求实效,一节课尽可能多地设计出各种探究活动内容
  • D. 提倡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活动,利于学生间的沟通交流及资源共享
标记 纠错
39.

在标准状况下,石墨燃烧反应的焓变为-393.7 kJ/mol,金刚石燃烧反应的焓变为-395.6kJ/mol。则石墨转变为金刚石的反应焓变为( )。

  • A. -789.3 kJ/mol
  • B. +1.9 kJ/mol
  • C. -1.9 kJ/mol
  • D. 0
标记 纠错
40.

普伐他汀是一种调节血脂的药物,其结构简式如图2所示(未表示出其空间构型)。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初级中学

下列关于普伐他汀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 B. 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C. 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反应
  • D. 1 mol该物质最多可与1 mol NaOH反应
标记 纠错
41.

教师根据“铜是一种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延展性,具有良好的导热、导电性能。铁也是一种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延展性,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得出结论“铁也可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这一逻辑思维方法属于( )。

  • A. 归纳
  • B. 演绎
  • C. 类比
  • D. 分类
标记 纠错
42.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和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化学原理的教学方法是(  )。

  • A. 演示观察法
  • B. 练习实践法
  • C. 讨论谈话法
  • D. 引导探究法
标记 纠错
43.

下列各组中两种微粒所含电子数不相等的是(  )。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专项训练

  • A. 见图A
  • B. 见图B
  • C. 见图C
  • D. 见图D
标记 纠错
4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已知常温下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g,则200g饱和食盐水中含有72g的食盐
  • B. 10gS03溶解在9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 C. Na202晶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 D. 医用酒精的浓度为95%
标记 纠错
45.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 只滴加氨水鉴别NaCl、AlCl3、MgCl2、Na2SO4四种溶液
  • B. 将NH4Cl溶液蒸干制备NH4C1固体
  • C. 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
  • D. 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
标记 纠错
46.

某电化学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专项训练

  • A. 见图A
  • B. 见图B
  • C. 见图C
  • D. 见图D
标记 纠错
47.

科学而艺术地设计板书是化学教师重要的教学技能.设计板书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

  • A. 准确
  • B. 条理
  • C. 简洁
  • D. 用示意图
标记 纠错
48.

化学教学情境设计的常见途径可能有:

①从学科与生活的结合点人手,创设情境;

⑦从学科与社会的结合点人手,创设情境;

③利用问题探究创设情境;

④利用认知矛盾创设情境。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 B. ①③④
  • C. ②③④
  • D. ①②③④
标记 纠错
49.

下列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

  • A. 就地焚烧
  • B. 发酵后作农家肥
  • C. 加工成精饲料
  • D. 制造沼气
标记 纠错
50.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专项训练

  • A. 见图A
  • B. 见图B
  • C. 见图C
  • D. 见图D
标记 纠错
51.

下列初中化学认知性目标的学习行为所对应的学习水平最高的是(  )。

  • A. 记住
  • B. 解释
  • C. 识别
  • D. 区分
标记 纠错
52.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学生必须完成的基础实验做出了硬性规定,下列不属于初中生必须完成的化学实验是(  )。

  • A.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 B.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 C. 收集不同的水样,测定其pH,并用图表或数据等表示实验结果
  • D.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标记 纠错
53.

下列教学目标属于“过程与方法”范畴的是()。

  • A. 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 B. 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主动探究、讨论交流,学习科学探究方法
  • C. 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
  • D. 体会化学与人类社会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关系
标记 纠错
54.

(  )是为了解决教学问题、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确定的师生活动成分及其相互联系与组织方式的谋划和方略.

  • A. 教学方法
  • B. 教学设计
  • C. 教学策略
  • D. 学习方法
标记 纠错
55.

下列不属于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的是()。

  • A. 以系统观做指导
  • B. 科学性原则
  • C. 以科学、可靠、先进、合适和完整的教学理念为基础,遵循教学规律
  • D. 要从实际出发
标记 纠错
56.

下列哪项不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身边的化学物质”设置的二级主题?(  )

  • A. 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 B. 我们周围的空气
  • C. 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
  • D. 金属与金属矿物
标记 纠错
57.

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专项训练

  • A. 见图A
  • B. 见图B
  • C. 见图C
  • D. 见图D
标记 纠错
5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从事科学研究,是每个教师的:

  • A. 权利。
  • B. 义务。
  • C. 责任。
  • D. 使命。
标记 纠错
59.

下列科学家取得的成就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无关的是(  )。

  • A. 哈伯发明合成氨技术
  • B.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 C. 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 D. 居里夫人发现镭
标记 纠错
60.

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专项训练

  • A. 见图A
  • B. 见图B
  • C. 见图C
  • D. 见图D
标记 纠错
61.

教育部先后于1999年和2002年分别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两个重要文件,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任务、方法、形式和具体内容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根据文件精神和当前中小学实际,你认为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A.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辅导与治疗相结合,重点对象是心理有问题的学生。
  • B. 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关键是加强学校的硬件投入,每所学校都要建立一个标准的心理咨询室。
  • C.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将该项工作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 D.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为主。
标记 纠错
62.

提问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必须经历的事情,课堂提问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不属于化学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的是(  )。

  • A. 基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设置问题
  • B. 设置开放性问题
  • C. 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设置问题
  • D. 针对优秀学生设置问题
标记 纠错
63.

新课程中.选取化学教学内容的原则不包括()。

  • A. 十分强调知识的逻辑顺序
  • B. 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掌握
  • C. 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
  • D. 教材的内容要具有弹性
标记 纠错
64.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化学程标准在“学习情景素材”方面新增加了要求学生了解“婴儿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我国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有关规定…“富营养化污染与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等内容,这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修订的下述哪些变化()。

  • A. 与时俱进,重点关注健康、环境等社会热点问题,着力体现化学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价值
  • B. 坚持能力为重,着重突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
  • C. 着重突出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理念
  • D. 总体控制内容总量和难度.加强了学科和学段衔接
标记 纠错
65.

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C.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D.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标记 纠错
66.

为中国近代化学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 A. 李四光
  • B. 华罗庚
  • C. 侯德榜
  • D. 钱学森
标记 纠错
6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学是科学研究的内容,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没有多大关系
  • B. 化学研究只能认识分子,不能创造分子
  • C. 化学家可以制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 D. 化学研究只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最终人类将毁灭在化学物质中
标记 纠错
68.

重在考查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获取和加工化学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方式是(  )。

  • A. 纸笔测验
  • B. 档案袋评价
  • C. 作业评价
  • D. 活动表现评价
标记 纠错
69.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专项训练

  • A. 见图A
  • B. 见图B
  • C. 见图C
  • D. 见图D
标记 纠错
70.

在CO、HCOOH、OHC-COOH的混合物中,已知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y,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1-9y)
  • B. (1-y)
  • C. (1-y)
  • D. (1-6y)
标记 纠错
7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确定了4个一级主题
  • B. 衡量教学的好坏,主要看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
  • C.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体现启蒙性和基础性
  • D. 教师的讲解是学生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标记 纠错
72.

化学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工业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设计了问题“使用塑料制品对人类是有利还是有害”,由学生分别代表化工产品生产者、消费者、环保工作者就此问题发表观点.这种教学方式属于()。

  • A. 科学探究教学
  • B. 小组讨论教学
  • C. 角色扮演教学
  • D. 社会调查教学
标记 纠错
73.

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科学家设想在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产生“湮灭”现象,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 A. 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 B. 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 C. 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 D. 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标记 纠错
74.

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  )。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专项训练

  • A. ①③
  • B. ①④
  • C. ②④
  • D. ②③
标记 纠错
75.

下列不属于认知性学习目标水平的行为动词是()。

  • A. 知道
  • B. 理解
  • C. 简单计算
  • D. 经历
标记 纠错
7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单质参加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B. 弱酸性有益于头发的健康,因此,我们用洗发剂洗发后还要使用护发剂
  • C. “温室效应”主要是煤、石油燃烧时排放出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所造成的
  • D. 我们提倡使用“绿色汽油”的主要原因是这类呈绿色的汽油燃烧充分,乘客不会晕车
标记 纠错
77.

如下表所示的五种元素中,W、X、Y、Z为短周期元素,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专项训练

  • A. X、Y、Z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
  • B. 由X、Y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
  • C. 物质WY2、W3X4、WZ4均有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 D. 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特性。T与Z元素可形成化合物TZ4
标记 纠错
78.

某教师为了验证翻转课堂的效果。选择了一个班级进行了化学翻转课堂.同时选择另一个平行班级进行化学系统授课,一个学期后进行比较验收成果。这个教师的教研方法是()。

  • A. 文献法
  • B. 练习法
  • C. 演示法
  • D. 实验法
标记 纠错
79.

教师在描述物质的“溶解性”和“溶解度”这一内容时,可以根据的思想是()。

  • A. 物质结构决定性质
  • B.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 C. 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 D. 定性与定量的关系
标记 纠错
80.

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专项训练

  • A. 见图A
  • B. 见图B
  • C. 见图C
  • D. 见图D
标记 纠错
81.

在“制取氧气”教学中,某教师通过复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继而过渡设问“如此重要的气体如何才能获得呢”引入新课。该教师运用的导入方法是(  )。

  • A. 旧知导人
  • B. 实验导入
  • C. 问题导人
  • D. 直接导人
标记 纠错
8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用玻璃棒蘸取CH3COOH溶液点在用水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该溶液的pH
  • B. 中和滴定时.滴定管用所盛装的反应液润洗2~3次
  • C. 用装置甲分液.放出水相后再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相
  • D. 用装置乙加热分解NaHCO3固体
标记 纠错
83.

据报道,某日早上苏州一女士骑自行车随助力车(燃料是汽油)行驶,因大雾堵车在许多助力车排放的尾气中呆久后因中毒而突然晕倒,路人急将其送往医院抢救。该女士中毒昏倒的主要原因是

  • A. 助力车的燃料是汽油,其尾气中含有一定量的CO。堵车时车多,导致空气中CO的浓度大,CO极难溶于水,在大雾中不易扩散,故人在此处呆久了会因吸入CO而中毒昏倒。
  • B. 大雾中的水蒸汽与助力车排放的尾气发生反应生成剧毒气体,故人在此处呆久了会中毒昏倒。
  • C. 助力车的燃料是汽油,其尾气中含有大量的CO2。堵车时车多,导致空气中CO2的浓度大,CO2极难溶于水,在大雾中不易扩散,故人在此处呆久了会因吸入CO2而中毒昏倒。
  • D. 以上都不对
标记 纠错
84.

下列试剂不会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而变质的是(  )。

  • A. 过氧化钠
  • B. 氢硫酸
  • C. 硫酸亚铁
  • D. 苯酚
标记 纠错
85.

据报道,某日早上苏州一女士骑自行车随助力车(燃料是汽油)行驶,因大雾堵车在许多助力车排放的尾气中呆久后因中毒而突然晕倒,路人急将其送往医院抢救。为解决助力车污染空气的问题,以下建议切实可行的是

①用浓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中的有毒成分;

②用灼热的氧化铜把尾气中的有毒成分除去;

③控制行驶的助力车的数量;

④改进助力车发动机的结构,提高汽油的燃烧效率。

  • A. ①④
  • B. ②④
  • C. ③④
  • D. ②③
标记 纠错
86.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推行(  )。

  • A. 科技教育
  • B. 素质教育
  • C. 减负
  • D. 现代教育
标记 纠错
87.

下列化学课中.属于以训练技能为主的课是()。

  • A. 化学基础理论课
  • B. 化学复习课
  • C. 化学实验课
  • D. 元素化合物知识课
标记 纠错
88.

在进行“氮及其化合物”这一知识点的学习时,最适宜的学习策略是()。

  • A. 联系一预测策略
  • B. 概念形成策略
  • C. 知识结构化策略
  • D. 题海战略
标记 纠错
89.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能够达到的目的是

①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 ②增进对科学的情感 ③理解科学的本质 ④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⑤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 A. ①②③④
  • B. ①②④⑤
  • C. ②③④⑤
  • D. ①②③④⑤
标记 纠错
90.

中小学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学习方式有很多,其中,教师参与学校的案例教学活动属于:

  • A. 一种个体研修的学习方式。
  • B. 一种群体研修的学习方式。
  • C. 一种网络研修的学习方式。
  • D. 一种专业引领的研修方式。
标记 纠错
91.

学校文化建设有多个落脚点,其中,课堂教学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加强学校文化和学科文化建设,这主要有利于落实课程三维目标中的:

  • A. 知识与技能目标。
  • B. 方法与过程目标。
  • C.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 D. 课堂教学目标。
标记 纠错
92.

在中小学校,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施工蓝图”是:

  • A. 教育方针。
  • B. 教材。
  • C. 课程标准。
  • D. 课程。
标记 纠错
93.

某学校英语老师王老师辅导学生经验非常丰富,不少家长托人找王老师辅导孩子。王老师每周有5天晚上在家里辅导学生,而对学校安排的具体的教育教学任务经常借故推托,并且迟到缺课现象相当严重,教学计划不能如期完成,学生及家长的负面反响很大。学校对其进行了多次批评教育,仍然不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可给予王老师什么样的处理。

  • A. 批评教育。
  • B. 严重警告处分。
  • C. 经济处罚。
  • D. 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标记 纠错
94.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其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根据宪法,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下列描述与《未成年人保护法》不一致的是:

  • A. 保护未成年人,主要是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的责任。
  • B. 教育与保护相结合是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C. 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 D. 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标记 纠错
95.

小芳的父母均为大学毕业,从小受家庭的影响,很重视学习,初中期间,当她自己在看书学习时,旁边如果有人讲话,就特别反感。进入高中后,小芳成绩优秀,担任了班长,但同学们都认为她自以为是,什么工作都必须顺着她的思路和想法,一些同学很讨厌她,为此她感到十分的苦恼。如果小芳同学找你诉说心中的烦恼时,你认为应该从什么角度来进行辅导:

  • A. 学习心理。
  • B. 个性心理。
  • C. 情绪心理。
  • D. 交往心理。
标记 纠错
96.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密卷,202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密卷题

  • A. 1~3
  • B. 3
  • C. 4.0~4.5
  • D. 6.5~7.0
标记 纠错
97.

某教师在“金属资源的保护”的教学中。这样导入课题:“家里用的铁制水壶和铝制水壶坏了,以后不用了,放置在一个角落里,一段时间后会有什么现象 你怎样保护你骑的自行车,防止其生锈 ”该教师采用的导入方法是( )。

考前黑钻押题,,

  • A. 实物导入
  • B. 旧知导入
  • C. 直接导入
  • D. 社会导入
标记 纠错
98.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密卷,202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密卷题

  • A. 正反应速率加大,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B. 正反应速率变小,逆反应速率加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 C. 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D. 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标记 纠错
99.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密卷,202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密卷题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密卷,202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密卷题

  • A. 见图A
  • B. 见图B
  • C. 见图C
  • D. 见图D
标记 纠错
问答题 (共26题,共26分)
100.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探究教学,其核心是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初中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指出“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

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问题:

(1)探究教学具有哪些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探究教学方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2)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如何使科学探究教学得到有效实施?

标记 纠错
101.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在义务教育阶段,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还比较低,故初中阶段各学科的课程内容大多为概念的理解与学习。一些早期的探究者是根据简单的联想来解释概念学习的,如果学生能够正确地识别出某个概念的一个例子,就给予强化,告诉他是对的;如果学生对刺激识别错了,则告诉他错了。这样通过一系列尝试,正确的反应与适当的刺激就联结起来了,因而,学生的概念也就形成了。

目前比较流行的观点.是把学生看作一个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学生是通过提出和检验各种假设来解决种种问题的,包括概念问题。换句话说,学生始终不断地对解决办法提出各种假设,并对之加以检验。这一观点主要基于布鲁纳等人的《思维之研究》一书。布鲁纳的基本观点是:在概念形成过程中.学生并不是被动地、消极地等待各种刺激的出现以形成联想,而是积极地、主动地追究这一概念.通过一系列的假设检验来发现这一概念。学生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还会采取各种策略,以求加快发现这一概念的过程。

问题:

(1)学生概念形成的过程一般需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2)化学概念教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标记 纠错
102.

下面是某教师讲授“质量守恒定律”的部分教学过程实录。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初级中学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初级中学

问题:

(1)试对该教学过程进行评价。

(2)结合案例举例说明,开展实验探究教学应该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3)请设计课后作业,并说明理由。

标记 纠错
103.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化学概念是将化学现象、化学事实经过比较、综合、分析、归纳、类比等方法抽象出来的理论性知识。它是已经剥离了现象的一种更高级的思维形态。反映着化学现象及事实的本质,是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化学教育理论研究方法指导并促进化学概念的学习与教学研究。

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问题:

(1)举例说明一个化学概念需要哪些基本要素。

(2)试说明如何让学生形成一个化学概念。

标记 纠错
104.

下面是某化学教师一次习题课的教学摘录。

[任务驱动]

出示任务:如何判断金属Cu和金属Fe金属性的强弱?

(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形成方案)

[交流评价]

教师巡视并选取四个典型实验方案,让各小组评价方案的可行性并全班交流,教师点评。

方案1:Cu和Fe分别加入盐酸中 是否有气体生成

方案2:Cu和Fe分别加入食醋中 是否有气体生成

方案3:Fe加入CuSO4溶液中 ?是否有Cu生成

方案4:Cu加入FeCl3溶液中 Cu是否消失

[巩固提高]略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化学原理,你认为哪个方案不可行?请说明理由。

(2)请你针对方案2和方案3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与评价。

(3)从评价类型来看,上述教学摘录中采用的评价方式有哪些?

标记 纠错
105.

下面是一次习题课的教学摘录。

[任务驱动]

出示任务:如何区分纯碱和小苏打?

(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形成方案)

[交流评价]

教师巡视并选取四个典型实验方案,让各小组评价方案的可行性并全班交流,教师点评。

方案1:加热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方案2: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有无沉淀生成

方案3:加入少量盐酸有无气体生成

方案4:放入试管中加热有无水滴生成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化学原理,你认为哪个方案不可行?请说明理由。

(2)请你针对方案3和方案4的设计进行评价。

(3)从评价类型看,上述教学摘录中采用的评价方式有哪些?

标记 纠错
106.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燃烧的条件”的课程内容标准为:“认识燃烧的条件。”活动与探究建议为:“燃烧条件的试验探究;交流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燃烧现象的认识。”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燃烧与灭火”的第一部分“燃烧的条件”的演示实验如下所示:

一、燃烧的条件

【实验7-I】在500 mL的烧杯中注入400 m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

(如图7-5 II),观察现象。

用导管对准浸没在水中的白磷,通入少量的氧气(或空气,如图7-5 II),观察现象。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初级中学

材料三 教学对象为初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气的性质、氧化反应、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

要求:

(1)在本节课中(初中阶段),燃烧的概念是什么?请你对该燃烧概念进行评价。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燃烧的条件”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标记 纠错
107.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的永恒目标。适当理解科学本质观是科学素养的核心成分之一。我国在新颁布的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中提到,“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发展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科学作为一种认识的方式,其本质观与科学的认识论和科学社会学有关,也与科学知识及其发展所固有的价值和信念有关。

(摘自梁永平.理科教师科学本质观调查研究.教育科学,2005年第3期)

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问题:

试说明在新课程改革下如何基于科学本质观进行化学教学。

标记 纠错
108.

阅读下列材料。试回答有关问题。

课堂教学中陈旧的教学模式,落后的教学方法,有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学方式、教师的角色、学生的地位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将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式教学,变为师生互动、相互促进的合作式教学;学生变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变为积极的思考者、探索者和参与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合作者;教师必须以积极的心态来适应课程改革,主动运用启发诱导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提高教学效率和综合素质。

问题:

(1)你认为现代中学化学教师必须具备哪些教学技能?

(2)谈谈教师在贯彻自主学习教学理念时应该怎样做?

标记 纠错
109.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科间的联系不断加强,以环境、能源、资源为线索的化学课程或以化学为主的综合理科课程不断问世,分科课程内部的综合化趋势日益明显,这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重视学科知识的交叉,善于找到各学科知识点间的联结点,以培养发散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问题:

(1)试说明设置重视学科间的联系的综合课程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2)新课程改革下,提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化学教学理念,化学课程如何体现新课理念?(摘自梁永平.理科教师科学本质观调查研究.教育科学,2005年第3期)

标记 纠错
110.

阅读下列素材,回答相关问题。

新课改提出每一个学生都要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激励学生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使他们都能具备社会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并且从已有的经验出发,了解化学与El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还要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教师要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既要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又要注意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更要重视考查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问题:

(1)从实验方面着手,如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2)提问是师生互动的最佳方式,应用时需注意哪些原则?

标记 纠错
1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862年,法国地质学家尚古多把元素按其原子量大小顺序标在圆柱体表面的螺旋线上,他发现某些性质相近的元素都出现在一条线上,于是提出元素的性质随其原子量的变化具有周期性。

1868年,化学家迈尔研究了已知元素的原子量和物理性质的关系,把性质相近的元素划分为一族,并于1869年制作了他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在元素周期律的指导下,利用元素之间的一些规律性知识来分类学习物质的性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之后,元素周期表被不断完善,成为化学研究的重要工具。直到20世纪初,物理学家们逐步揭开了原子结构的秘密,人们才清楚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

现在,化学家们已经能利用各种先进的仪器和分析技术对化学世界进行微观的探索,并正在探索利用纳米技术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使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研究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问题:

(1)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请简要说明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3)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对化学科学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标记 纠错
112.

某化学教师为了检测学生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知识的掌握程度。设置了下列试题,并对学生的答题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

【试题】一位同学为了验证锌、银、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五个实验:①将Zn、Cu分别放入稀盐酸中;②将A9放入Cu(NO3)2溶液中;③将Cu放入AgNO3溶液中;④将Cu放入ZnSO4溶液中;⑤将Zn放入AgNO3溶液中。

下列实验组合不能验证锌、银、铜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⑤

【考试结果】有32.5%的同学选择了A或B。

试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题正确答案是什么?

(2)试对学生解题错误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和诊断。

(3)如果你要讲评本题,你教给学生的正确的解题思路是什么?

标记 纠错
113.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考试中设计了这样一道题:

【试题】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如图3所示放置,并将带火星的木条迅速伸入到集气瓶底部.发现木条复燃,且在甲瓶中比在乙瓶中燃烧时间长,上述实验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专项训练

【考试结果】小明同学的答案可燃性;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小兰同学的答案是助燃性: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1)谁的答案是正确的?另一位同学的答案为什么错误?

(2)如果你来讲评该试题,你将给予学生哪些学法指导?

标记 纠错
114.

下面是某教师关于“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的教学片段:

通过“课前调查并思考”:

校园里哪些设施是由铁制成的?被腐蚀的铁与原来有什么不同?发生腐蚀的地方通常在哪些部位?

提出影响铁生锈的因素,有3种猜想:

猜想1:可能是铁与水作用的结果:

猜想2:可能是铁与氧气作用的结果;

猜想3:可能是铁与水、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针对3种猜想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通过巡视.在目标和标准的引导下.在众多方案中,选取一种具有典型性的不完善方案进行呈现.引导学生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价。

【生1】(第3组同学设计的方案)取3支试管,试管l中放入一根光亮的没有生锈的铁钉,再倒入一些自来水完全盖住铁钉,可验证猜想1是否成立;试管Ⅱ中放入一根铁钉和干燥剂,然后用橡皮塞塞住试管口,可验证猜想2是否成立;试管Ⅲ中放入一根铁钉和少量自来水,水不要浸没铁钉.可验证猜想3是否成立。

【教师】对于这个设计,大家有不同看法吗?

【生2】自来水中溶有氧气,而且其中还含有消毒剂可能会产生干扰,为避免其他变量的干扰.把自来水改为蒸馏水。

【生3】通过第3组的设计进行实验,所得的现象:试管I、Ⅱ中的铁钉一周后仍光亮,试管Ⅲ中的铁钉生锈且铁钉近水边的部分锈蚀得更厉害。我们认为试管Ⅲ的现象不能得出铁生锈是由于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只能得出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不能说明一定有氧气参加。所以我们组又增加了一个实验Ⅳ,把光亮的铁钉置于氧气和水中并密封,结果铁钉在水边的部分锈得厉害.这样才能说明猜想3成立。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专项训练

问题:

(1)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具有的功能包括哪些方面?

(2)根据新课程的理念,该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标记 纠错
115.

阅读材料.根据任务完成要求

材料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金属与金属矿物的内容标准: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了解防止金属腐蚀的简单方法。

材料2:某版本教科书的知识结构体系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金属材料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材料3:某版本教科书“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所呈现的内容: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专项训练

你肯定听说过“真金不怕火炼”的说法.金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说明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从以上事实可以看出,不同的金属活泼性不同:镁、铝较活泼,铁、铜次之,金最不活泼。

【活动与探究】

在试管里放入两小块镁,加入5 mL的稀盐酸,用燃着的木条放在试管口,观察现象,并判断反应后生成了什么气体。

参照上述实验步骤,分别在放有少量锌、铁或铜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如果有气体生成.判断生成了什么气体。

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试验,并比较发生的现象。见表1:

表1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专项训练

根据上述实验讨论:

1.哪些金属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的剧烈程度如何?反应后生成了什么气体?哪些金属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根据反应时是否有气体产生,将金属分为两类。

2.对于能发生的反应,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如单质、化合物的角度分析,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将这一类反应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进行比较。

讨论:根据上述实验做比较。简述结论。

(二)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

【活动与探究】见表2

表2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专项训练

要求:

(1)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2)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3)默写金属活动顺序表,并写出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至少三种)。

(4)设计本课的导入环节。

标记 纠错
116.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空气”的内容标准为:“能够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活动与探究建议:“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材料二:某版本教材有关“空气”的内容呈现如下:

实验2-1:

实验装置如图2—3所示.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的变化情况。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专项训练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专项训练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学生,已学过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走进化学实验室等内容,学习了简单的实验方法和原理、常见仪器的使用等基础知识;本单元接下来将要学习氧气、制取氧气等知识。

问题:

(1)谈谈你对“空气”这一单元的教学价值的认识。

(2)根据上述3个材料,完成“空气的组成”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叙述(不少于300字)。

标记 纠错
117.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第21、22题。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着9种基本智能,只不过,不同个体的优势智能是存在差别的。

赵元任是解放前清华大学国学大师之一,他精通多种国内方言和8、9种外语。在巴黎和柏林的街头,他能够分别用地道的法语和德语与当地老百姓拉家常,使别人误以为他是本地的常住居民。在国内,每到一个地方,赵元任甚至可以用当地方言与人们随意交谈。

周舟是湖北武汉的一个弱智少年,在大多数人面前,他都显得说话木讷,反应迟钝,表情呆滞。在父母、老师的倾心教育、培养和影响下,周舟在乐团指挥方面显示了自己的才能,多次在盛大的场合指挥着交响乐团完成了表演,其指挥才能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科技大学就在全国招收少年大学生,这些少年大学生都是数理化生等理科学生,大多获得过全国奥赛的最高奖励,或者在理科的学习中拥有着他人难以企及的天赋。湖南省的谢彦波同学,在80年代就以优异成绩考入了中国科大的少年班。

鲁冠(化名)目前已经成为了拥有数亿人民币产业的著名商人。小时候的他并不聪明,学习成绩较差,小学毕业就走入了社会。除了勤劳和精明之外,鲁冠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善于组织和管理,善于观察和了解周围人的性格、爱好、行为方式等,善于调动企业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他的团队发挥着最大的力量。他所管理的企业和公司很快取得了成功,他本人也成为了拥有足够影响的浙商。

依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来分析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国学大师赵元任的优势智能是(),鲁冠的成功主要源于他的优势智能是(),周舟的优势智能是(),谢彦波之所以能够考上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主要取决于他的优势智能,即(),此外,姚明、刘翔等体育明星的优势智能多表现为()。

标记 纠错
118.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着9种基本智能,只不过,不同个体的优势智能是存在差别的。

赵元任是解放前清华大学国学大师之一,他精通多种国内方言和8、9种外语。在巴黎和柏林的街头,他能够分别用地道的法语和德语与当地老百姓拉家常,使别人误以为他是本地的常住居民。在国内,每到一个地方,赵元任甚至可以用当地方言与人们随意交谈。

周舟是湖北武汉的一个弱智少年,在大多数人面前,他都显得说话木讷,反应迟钝,表情呆滞。在父母、老师的倾心教育、培养和影响下,周舟在乐团指挥方面显示了自己的才能,多次在盛大的场合指挥着交响乐团完成了表演,其指挥才能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科技大学就在全国招收少年大学生,这些少年大学生都是数理化生等理科学生,大多获得过全国奥赛的最高奖励,或者在理科的学习中拥有着他人难以企及的天赋。湖南省的谢彦波同学,在80年代就以优异成绩考入了中国科大的少年班。

鲁冠(化名)目前已经成为了拥有数亿人民币产业的著名商人。小时候的他并不聪明,学习成绩较差,小学毕业就走入了社会。除了勤劳和精明之外,鲁冠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善于组织和管理,善于观察和了解周围人的性格、爱好、行为方式等,善于调动企业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他的团队发挥着最大的力量。他所管理的企业和公司很快取得了成功,他本人也成为了拥有足够影响的浙商。

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谈谈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借鉴作用。

标记 纠错
119.

课程标准是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本。请根据你所掌握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回答下列问题:

(1)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理念是以提高学生的()为主旨。

(2)《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内容标准”,包括5个一级主题,每个一级主题由若干个二级主题(单元)构成,新课标教材就是按照这个结构来编写的。请写出这5个一级主题的名称。

(3)《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用不同的行为动词来描述课程目标,目标分为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按照学习目标的要求设有不同的水平层次。对同一水平的学习要求用了多个行为动词进行描述。请您至少写出4个描述体验性学习目标的行为动词。(说明:体验性目标主要指“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目标)。

(4)下面是《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内容标准”的节选:

(一)地球周围的空气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专项训练

上表中“活动与探究建议”一栏的设立与表述,既对教学实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请您写150字以内的文字,说说您对此的理解。

标记 纠错
120.

一、原子的构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但它们不是一个个简单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而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也不是简单的、不可分割的,它由质子和中子两种粒子构成。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和质量见表4-1。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专项训练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专项训练

由于核内的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带正电,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与核外的电子数相等,所以原子不显电性。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核外的电子数也不同。表4-2列出了几种原子的构成。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专项训练

原子很小,一个原子跟一个乒乓球体积之比,相当于乒乓球跟地球的体积之比(如图4-2)。原子核比原子又小得多,如果把原子比作一个庞大的体育场,而原子核只相当于一只蚂蚁。因此,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的运动。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专项训练

二、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的质量又该怎样衡量?

不同的原子所含的质子、中子、电子数目不同,所以它们的质量不同,如1个氢原子质量为1.67×10-27kg,1个氧原子质量为2.657×10-26kg。由于原子质量数值太小,书写和使用都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对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根据这个标准,氢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氧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6。

跟质子、中子相比,电子质量很小,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质子和中子的质量跟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相比较,均约等于1。

精确的相对原子质量有效数字可高达八位,一般的化学计算多采用它的近似值。相对原子质量可从书后附录II中查到。

资料

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于1983年当选为国际原子量委员会委员。他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铒、锗、锌、镝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为国际新标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本课题的教学目标。

(2)请对教材中“相对原子质量”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3)以氧原子为例,说明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几种。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标记 纠错
121.

案例:

梁老师安排同学们分组进行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实验,大家都观察到如下现象:

①将水滴到生石灰上,过十几秒后才开始反应;

②生石灰块状固体碎裂:

③有白色“烟雾”生成并向空中上升:

④有“哧哧”的声音,水沸腾了。

经过讨论.大家对反应的原理、放热的现象都取得了一致的意见,但对实验中上升的白色“烟雾,,存在疑问.“这白色烟雾是什么呢?…‘为什么又会在空气中上升呢?”同学们议论纷纷。梁老师认为,这是一个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好机会,有必要调整一下教学计划,让同学们自己展开对这一问题的探究。于是提出了问题:

“同学们.根据这些现象你认为白色‘烟雾’的成分可能是什么?”

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大致有3种意见:

①白色“烟雾”可能是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滴;

②白色“烟雾”可能是随热气飘出的氢氧化钙固体小颗粒;

③白色“烟雾”也可能既含有小水滴又含有氢氧化钙固体小颗粒。

粱老师进一步引导探究:“请根据你的假设,设计并动手进行实验,证明你的猜测。”

顿时,教室里一片议论声,同学们积极动手开始了实验。大约过了十几分钟,看到多数同学已完成了实验,梁老师建议大家停下来,请各组谈谈自己设计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及得出的结论。

“我们将一只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白色烟雾上,烧杯上出现了水滴,所以,我们认为是水蒸气。” “你们没有认真观察”,另一组同学马上插话,“我们用的是玻璃片,除了水滴,还有白色粉末,连我拿玻璃片的手上都有了。”

“我们还向小烧杯中加了点水,又滴入了酚酞,结果变成红色的了。”

问题:

(1)你认为上述实验中白色“烟雾”的成分可能是什么?为什么会在空气中上升?

(2)2述案例中,梁老师运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3)上述案例中,梁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哪些教学理念?

标记 纠错
122.

有一种石灰石样品,其中含有的杂质是二氧化硅。某同学想测定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他取用2 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20 g稀盐酸分4次加入,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见下表所示: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专项训练

(1)2g石灰石样品中杂质的质量是________;

(2)石灰石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

(3)这种稀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

(4)CaCO3与SiO2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反应?若能反应,请写出化学方程式;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标记 纠错
123.

阅读下列三段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元素的内容标准: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记住并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材料二教科书的知识结构体系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分子和原子

课题2原子的结构

课题3元素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第九单元溶液

第十单元酸和碱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材料三某版本教科书“元素”所呈现的部分内容:

一、元素

利用化学方法分析众多的物质.发现组成它们的基本成分——元素其实只有一百多种,就像可拼写出数十万个英文单词的字母只有26个一样。例如,蛋壳、贝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而碳酸钙是由碳、氧、钙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再如,氧气(02)、二氧化碳(C02)的组成和性质不同.但它们都含有氧元素。

氧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这些氧原子的原子核内都含有8个质子,即核电荷数为8,化学上将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为8的所有氧原子统称为氧元素。同样,将质子数为1的所有氢原子统称为氢元素.将质子数为6的所有碳原子统称为碳元素。可见,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也不会改变。

【讨论】

在下列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相比较,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原子是否发生了变化?

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专项训练

各种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如图3—17所示,其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它的质量分数接近50%,其次是硅元素。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专项训练

自然界中,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几千万种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的(如图3-18)。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结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的数目有关。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专项训练

要求:

(1)试对本课内容进行学情分析。

(2)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3)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4)设计本课教学内容的教学过程。

(5)对本课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

标记 纠错
124.

有人说“OF2不属于氧化物”,说一说你的看法。

标记 纠错
125.

下面是某教师“粗盐提取”的教学片段实录。

学生实验1:用托盘天平称取5.0g粗盐,用药匙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 mL水的烧杯里,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教师提问1:玻璃棒起什么作用?观察所得食盐水是否浑浊。

学生讨论1:得出结论。

学生实验2:过滤食盐水(图2),仔细观察滤纸上的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如滤液仍浑浊,再过滤一次。

教师提问2:如果两次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应如何检查实验装置并找出原因?

学生讨论2:得出结论。

学生实验3:把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把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图3)

教师提问3:加热过程为什么用玻璃不断搅拌滤液?

学生讨论3:得出结论。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密卷,202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密卷题

问题:

(1)上述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哪些课程理念?(可从知识建构、能力发展、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动机培养等5个方面。任选3个方面予以回答)

(2)在该教学片段中老师是如何达成“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

(3)图2实验需注意的事项有哪些?如果两次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分析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图3中为什么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

(4)在该内容的后续教学中,学生讨论得出“粗盐中含有的杂质只有泥沙等不溶的物质,通过过滤、蒸发即可得到纯净的NaCl”。判断该结论是否正确,并分析为什么?

标记 纠错

答题卡(剩余 道题)

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问答题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00:00:00
暂停
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