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财会类高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实务->2006年《高级会计实务》真题

2006年《高级会计实务》真题

卷面总分:26分 答题时间:240分钟 试卷题量:26题 练习次数:81次
问答题 (共26题,共26分)
1.

A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A 公司)是国内一家通信设备及产品制造和销售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自 2×07 年 1 月 1 日起开始执行财政部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该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7%,销售商品价格中均不含增值税。2×11 年 1 月,A 公司财务部将编制的 2×10 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提交公司总会计师审核。总会计师在审核中发现以下情况:

(1)A 公司 2×10 年 12 月 31 日存货中包含专为生产 H218 手机而持有的配件 10 000 套,每套成本为 1 600 元。预计将每套配件组装成一部 H218 手机还需发生加工成本 160 元。H218 手机是 A公司新开发的一款手机,于 2×10 年 8 月推出市场,最初定价为每部 2 300 元。

根据市场反馈的信息,由于 A 公司的竞争对手推出与 H218 手机性能类似的其他新款手机,致使 A 公司 H218 手机的市场价格下降,A 公司所持有的 H218 手机配件的市场价格亦随之下降。至2×10 年 12 月 31 日,H218 手机的市场价格下降为每部 1 900 元,H218 手机配件的市场价格下降为每套 1 500 元。每部 H218 手机预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为其单位售价的 10%。

财务部认为,2×10 年 12 月 31 日 H218 手机配件每套的成本高于其市场价格,应当确认减值损失,为此,以该配件在 2×10 年 12 月 31 日每套 1 500 元的市场价格为计算基础,对 H218 手机配件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 100 万元。

(2)A 公司 2×10 年 12 月 31 日固定资产中包含了一条 W 型通信设备生产线。该生产线系 2×07年 12 月 31 日建成投产,账面原值为 21 600 万元。A 公司对该生产线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寿命为 7 年,预计净残值为 600 万元。税法规定,对该生产线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 5 年,该生产线预计净残值为 0。

2×09 年,由于行业竞争对手推出了性价比更高的通信设备产品,对 A 公司产生不利影响,使 W 型通信设备生产线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大幅度减少。2×09 年 12 月 31 日,该生产线账面价值为 15 600 万元,可收回金额为 13 600 万元,A 公司据此对该生产线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 000万元。

2×10 年,由于市场形势好转,A 公司 W 型通信设备生产线经济绩效有所提高。2×10 年 12月 31 日,该生产线账面价值为 11 000 万元,可收回金额为 11 800 万元,两者的差额为 800 万元。

财务部认为,既然导致 W 型通信设备生产线发生减值损失的因素在 2×10 年末已经消失,以前减记的金额应在原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 000 万元的范围内转回,为此,转回了原计提的该生产线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800 万元。

假定 A 公司将 W 型通信设备生产线作为单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和管理。

要求:分析、判断事项(1)中,A 公司财务部对 H218 手机配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请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

标记 纠错
2.

A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A 公司)是国内一家通信设备及产品制造和销售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自 2×07 年 1 月 1 日起开始执行财政部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该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7%,销售商品价格中均不含增值税。2×11 年 1 月,A 公司财务部将编制的 2×10 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提交公司总会计师审核。总会计师在审核中发现以下情况:

(1)A 公司 2×10 年 12 月 31 日存货中包含专为生产 H218 手机而持有的配件 10 000 套,每套成本为 1 600 元。预计将每套配件组装成一部 H218 手机还需发生加工成本 160 元。H218 手机是 A公司新开发的一款手机,于 2×10 年 8 月推出市场,最初定价为每部 2 300 元。

根据市场反馈的信息,由于 A 公司的竞争对手推出与 H218 手机性能类似的其他新款手机,致使 A 公司 H218 手机的市场价格下降,A 公司所持有的 H218 手机配件的市场价格亦随之下降。至2×10 年 12 月 31 日,H218 手机的市场价格下降为每部 1 900 元,H218 手机配件的市场价格下降为每套 1 500 元。每部 H218 手机预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为其单位售价的 10%。

财务部认为,2×10 年 12 月 31 日 H218 手机配件每套的成本高于其市场价格,应当确认减值损失,为此,以该配件在 2×10 年 12 月 31 日每套 1 500 元的市场价格为计算基础,对 H218 手机配件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 100 万元。

(2)A 公司 2×10 年 12 月 31 日固定资产中包含了一条 W 型通信设备生产线。该生产线系 2×07年 12 月 31 日建成投产,账面原值为 21 600 万元。A 公司对该生产线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寿命为 7 年,预计净残值为 600 万元。税法规定,对该生产线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 5 年,该生产线预计净残值为 0。

2×09 年,由于行业竞争对手推出了性价比更高的通信设备产品,对 A 公司产生不利影响,使 W 型通信设备生产线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大幅度减少。2×09 年 12 月 31 日,该生产线账面价值为 15 600 万元,可收回金额为 13 600 万元,A 公司据此对该生产线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 000万元。

2×10 年,由于市场形势好转,A 公司 W 型通信设备生产线经济绩效有所提高。2×10 年 12月 31 日,该生产线账面价值为 11 000 万元,可收回金额为 11 800 万元,两者的差额为 800 万元。

财务部认为,既然导致 W 型通信设备生产线发生减值损失的因素在 2×10 年末已经消失,以前减记的金额应在原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 000 万元的范围内转回,为此,转回了原计提的该生产线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800 万元。

假定 A 公司将 W 型通信设备生产线作为单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和管理。

要求:分析、判断事项(2)中,A 公司财务部转回 W 型通信设备生产线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标记 纠错
3.

A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A 公司)是国内一家通信设备及产品制造和销售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自 2×07 年 1 月 1 日起开始执行财政部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该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7%,销售商品价格中均不含增值税。2×11 年 1 月,A 公司财务部将编制的 2×10 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提交公司总会计师审核。总会计师在审核中发现以下情况:

(1)A 公司 2×10 年 12 月 31 日存货中包含专为生产 H218 手机而持有的配件 10 000 套,每套成本为 1 600 元。预计将每套配件组装成一部 H218 手机还需发生加工成本 160 元。H218 手机是 A公司新开发的一款手机,于 2×10 年 8 月推出市场,最初定价为每部 2 300 元。

根据市场反馈的信息,由于 A 公司的竞争对手推出与 H218 手机性能类似的其他新款手机,致使 A 公司 H218 手机的市场价格下降,A 公司所持有的 H218 手机配件的市场价格亦随之下降。至2×10 年 12 月 31 日,H218 手机的市场价格下降为每部 1 900 元,H218 手机配件的市场价格下降为每套 1 500 元。每部 H218 手机预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为其单位售价的 10%。

财务部认为,2×10 年 12 月 31 日 H218 手机配件每套的成本高于其市场价格,应当确认减值损失,为此,以该配件在 2×10 年 12 月 31 日每套 1 500 元的市场价格为计算基础,对 H218 手机配件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 100 万元。

(2)A 公司 2×10 年 12 月 31 日固定资产中包含了一条 W 型通信设备生产线。该生产线系 2×07年 12 月 31 日建成投产,账面原值为 21 600 万元。A 公司对该生产线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寿命为 7 年,预计净残值为 600 万元。税法规定,对该生产线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 5 年,该生产线预计净残值为 0。

2×09 年,由于行业竞争对手推出了性价比更高的通信设备产品,对 A 公司产生不利影响,使 W 型通信设备生产线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大幅度减少。2×09 年 12 月 31 日,该生产线账面价值为 15 600 万元,可收回金额为 13 600 万元,A 公司据此对该生产线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 000万元。

2×10 年,由于市场形势好转,A 公司 W 型通信设备生产线经济绩效有所提高。2×10 年 12月 31 日,该生产线账面价值为 11 000 万元,可收回金额为 11 800 万元,两者的差额为 800 万元。

财务部认为,既然导致 W 型通信设备生产线发生减值损失的因素在 2×10 年末已经消失,以前减记的金额应在原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 000 万元的范围内转回,为此,转回了原计提的该生产线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800 万元。

假定 A 公司将 W 型通信设备生产线作为单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和管理。

要求:确定事项(2)中 W 型通信设备生产线在 2×08 年 12 月 31 日的计税基础(假定该生产线在2×07 年 12 月 31 日的计税基础为 21 600 万元)。

标记 纠错
4.

A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A 公司)是国内一家通信设备及产品制造和销售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自 2×07 年 1 月 1 日起开始执行财政部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该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7%,销售商品价格中均不含增值税。2×11 年 1 月,A 公司财务部将编制的 2×10 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提交公司总会计师审核。总会计师在审核中发现以下情况:

(1)A 公司 2×10 年 12 月 31 日存货中包含专为生产 H218 手机而持有的配件 10 000 套,每套成本为 1 600 元。预计将每套配件组装成一部 H218 手机还需发生加工成本 160 元。H218 手机是 A公司新开发的一款手机,于 2×10 年 8 月推出市场,最初定价为每部 2 300 元。

根据市场反馈的信息,由于 A 公司的竞争对手推出与 H218 手机性能类似的其他新款手机,致使 A 公司 H218 手机的市场价格下降,A 公司所持有的 H218 手机配件的市场价格亦随之下降。至2×10 年 12 月 31 日,H218 手机的市场价格下降为每部 1 900 元,H218 手机配件的市场价格下降为每套 1 500 元。每部 H218 手机预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为其单位售价的 10%。

财务部认为,2×10 年 12 月 31 日 H218 手机配件每套的成本高于其市场价格,应当确认减值损失,为此,以该配件在 2×10 年 12 月 31 日每套 1 500 元的市场价格为计算基础,对 H218 手机配件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 100 万元。

(2)A 公司 2×10 年 12 月 31 日固定资产中包含了一条 W 型通信设备生产线。该生产线系 2×07年 12 月 31 日建成投产,账面原值为 21 600 万元。A 公司对该生产线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寿命为 7 年,预计净残值为 600 万元。税法规定,对该生产线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 5 年,该生产线预计净残值为 0。

2×09 年,由于行业竞争对手推出了性价比更高的通信设备产品,对 A 公司产生不利影响,使 W 型通信设备生产线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大幅度减少。2×09 年 12 月 31 日,该生产线账面价值为 15 600 万元,可收回金额为 13 600 万元,A 公司据此对该生产线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 000万元。

2×10 年,由于市场形势好转,A 公司 W 型通信设备生产线经济绩效有所提高。2×10 年 12月 31 日,该生产线账面价值为 11 000 万元,可收回金额为 11 800 万元,两者的差额为 800 万元。

财务部认为,既然导致 W 型通信设备生产线发生减值损失的因素在 2×10 年末已经消失,以前减记的金额应在原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 000 万元的范围内转回,为此,转回了原计提的该生产线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800 万元。

假定 A 公司将 W 型通信设备生产线作为单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和管理。

要求:分析、判断事项(2)中,2×08 年因会计和税收对 W 型通信设备生产线折旧计算方法不同而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还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并说明应就该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还是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及该差异导致 A 公司 2×08 年所得税费用增加还是减少。

标记 纠错
5.

A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A 公司)为上市公司,主要经营大型机械设备的设计、生产、安装和销售,自 2×07 年 1 月 1 日起开始执行财政部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该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7%,商品销售价格及提供劳务价格中均不含增值税。某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 A 公司 2×07 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审计。A 公司 2×07 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 2×08 年 3 月 31 日。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以下情况:

(1)2×07 年 7 月,A 公司接到当地法院通知,B 公司已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 A 公司未征得 B公司同意在其新型设备制造技术上使用了 B 公司已申请注册的专利技术,要求法院判定 A 公司向其支付专利技术使用费 350 万元。A 公司认为其研制的新型设备并未侵犯 B 公司的专利权,B 公司诉讼事由缺乏证据支持,其动机是为了应对 A 公司新型设备的畅销所造成的市场竞争压力。A 公司遂于 2×07 年 10 月向法院反诉 B 公司损害其名誉,要求法院判定 B 公司向其公开道歉并赔偿损失 200 万元。截 2×07 年 12 月 31 日,法院尚未对上述案件做出判决。

A 公司的法律顾问认为,A 公司在该起反诉案件中很可能获胜;如果胜诉,预计可获得的赔款在 100 万元至 150 万元之间。

A 公司就上述事项在 2×07 年 12 月 31 日确认一项资产 125 万元,但未在附注中进行披露。A公司财务部经理对此解释为:在该起反诉案件中预计可获得的赔款很可能流入本公司,且金额能够可靠计量,应当确认为一项资产。

(2)2×07 年 6 月 1 日,A 公司与 C 公司签订设计合同。合同约定:A 公司为 C 公司设计甲、乙两种型号的设备,合同总价款为 5 000 万元;设计项目于 2×08 年 4 月 1 日前完成,项目完成后由 C 公司进行验收;C 公司自合同签订之日起 5 日内支付合同总价款的 40%,余款在该设计项目完成并经 C 公司验收合格后的次日付清。

2×07 年 6 月 4 日,A 公司收到 C 公司支付的合同总价款的 40%。

至 2×07 年 12 月 31 日,A 公司整个项目设计完工进度为 70%,实际发生设计费用 2 500 万元,预计完成整个设计项目还需发生设计费用 700 万元。

A 公司就上述事项在 2×07 年确认劳务收 5 000 万元并结转劳务成本 2 500 万元。A 公司财务部经理对此解释为:该项设计合同总价款的剩余部分基本确定能够收到,该项劳务收入应认定为已实现,应按合同总价款确认收入,并将已发生成本结转为当期费用。

(3)2×07 年 12 月 1 日,A 公司与 D 公司签订销售合同。合同规定:A 公司向 D 公司销售一台大型设备并负责进行安装调试,该设备总价款为 900 万元(含安装费,该安装费与设备售价不可区分);D 公司自合同签订之日起 3 日内预付设备总价款的 20%,余款在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并经 D 公司验收合格后付清。该设备的实际成本为 750 万元。

2×07 年 12 月 3 日,A 公司收到 D 公司支付的设备总价款的 20%。

2×07 年 12 月 15 日,A 公司将该大型设备运抵 D 公司,但因人员调配出现问题未能及时派出设备安装技术人员。至 2×07 年 12 月 31 日,该大型设备尚未开始安装。

2×08 年 1 月 5 日,A 公司派出安装技术人员开始安装该大型设备。该设备安装调试工作于

2×08 年 2 月 20 日完成,A 公司共发生安装费用 10 万元。经验收合格,D 公司 2×08 年 2 月 25日付清了设备余款。

A 公司就上述事项在 2×07 年确认销售收入 900 万元,并结转销售成本 750 万元、劳务成本10 万元。A 公司财务部经理对此解释为:该大型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虽然在 2×07 年 12 月 31 日尚未开始,但在 2×07 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前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故将该大型设备总价款确认为 2×07 年度的销售收入并结转相关成本。

假定上述交易价格均为公允价格。

要求:分析、判断 A 公司对事项(1)至(3)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分别简要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请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

标记 纠错
6.

ABC 大学是某省属高等院校,尚未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关情况如下:

(1)2004 年 1 月,经有关部门批准,ABC 大学决定在新校区建设一座综合科研办公楼。工程总预算 8 000 万元,其中政府有关部门拨付专项建设资金 3 000 万元,其余资金由学校自筹。2004年 3 月,经招投标后综合科研办公楼工程开工建设。

2004 年 6 月,已改制为独立核算企业的 ABC 大学出版社因筹划出版一套大型图书急需资金,遂向 ABC 大学请求支持,借给其一笔短期资金。为支持出版社的发展,ABC 大学决定从政府有关部门拨付的综合科研办公楼专项建设资金中暂支 500 万元给出版社,期限为 6 个月。双方签订了协议,约定期满时出版社归还此笔资金,并支付资金使用费 20 万元。

2004 年 12 月,出版社按期向 ABC 大学偿还了 500 万元借款,但资金使用费却迟迟未付。在ABC 大学的一再催促下,出版社提出以价值 30 万元的图书折价抵偿应付的 20 万元资金使用费,大学研究后表示同意。校领导指定由校财务处接收出版社送来的图书并负责处置。在 ABC 大学举行一研讨会期间,财务处将图书推销出去,取得现金收入 24 万元。对于该笔收入如何处置,校长顾某与总会计师赵某、财务处长李某进行商议。总会计师赵某提出应统一核算并申报纳税;校长顾某认为,这笔收入无需入账,鉴于年底各项活动较多,可用于业务招待等方面支出;财务处长李某表示赞同校长的意见。会后,财务处长李某根据校长顾某的意见,将 24 万元现金由财务处另行保存,并在年底前全部用于各种活动经费支出。

(2)ABC 大学决定,在综合科研办公楼建成后,将不再使用位于老校区的一栋临街旧办公楼。因老校区紧邻商业区,房地产升值潜力巨大,有多家房地产开发公司非常看好旧办公楼所处地块的房地产开发项目。2004 年 7 月,校长顾某主持召开校长办公会,研究财务处提出的关于处置旧办公楼所处地块土地使用权的两种方案。财务处长李某详细汇报了两种处置方案的具体情况。两种处置方案的要点是:

方案一:将旧办公楼地块的土地使用权以 5 000 万元的价格(ABC 大学原先取得该地块土地使用权的成本为 3 000 万元)转让给房地产开发公司,以此获得转让收益。

方案二:以旧办公楼地块的土地使用权作价 5 000 万元出资入股,与房地产开发公司共同设立 A 房地产公司,以 A 房地产公司的名义运作写字楼项目,双方共担风险,利益共享。写字楼建成后,ABC 大学作为股东,分享 A 公司的税后收益。

经研究讨论,校长办公会对旧办公楼地块土地使用权的处置方案作出了决定,在报有关部门批准后付诸实施。

(3)2005 年 3 月,当地省级财政部门(以下简称财政部门)对 ABC 大学 2004 年度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检查,发现 ABC 大学在资金管理、会计核算等方面存在违法违规嫌疑,遂向财务处长李某了解情况。在检查人员的一再追问下,财务处长李某迫于压力道出实情。财政部门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对 ABC 大学及有关责任人员进行了行政处罚。事后,校长顾某得知财务处长李某透露情况,批评其口风不严、办事不灵活。

2005 年 4 月,ABC 大学对行政人员实行岗位轮换,将财务处长李某调任后勤处长,破格任命财务处工作人员陈某为财务处副处长并主持工作。陈某 2003 年从某财经大学会计专业毕业后到ABC 大学财务处从事会计工作,当年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2004 年 5 月取得助理会计师资格。

(4)2005 年 5 月,ABC 大学原财务处长李某因对轮换岗位不满多次到财政部门上访、申诉。其提交的申诉材料要点如下:第一,自己多年来严守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法律法规,服务领导,不贪不占,为加强学校财务管理作出了很大贡献;第二,因向财政部门如实提供有关情况,被学校领导借轮岗之机贬到后勤部门,这是打击报复行为,希望财政部门主持公道,为自己恢复岗位和职务。

(5)2005 年 9 月,综合科研办公楼工程即将竣工,ABC 大学校长办公会决定:采购一批与综合科研办公楼配套的办公家具、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因采购量大,本年度购买设备的财政专项拨款资金不足,不足部分从本月尚未上缴财政的事业性收费收入中垫支;为保证设备质量,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费用,责成物资处直接从厂家购买。会后,物资处迅速办妥办公设备购买、装配事宜。

要求:根据会计、税收、预算、政府采购法律制度有关规定,分析、判断并指出 ABC 大学上述(1)、(3)、(5)情形中的不合法之处,分别简要说明理由。

标记 纠错
7.

ABC 大学是某省属高等院校,尚未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关情况如下:

(1)2004 年 1 月,经有关部门批准,ABC 大学决定在新校区建设一座综合科研办公楼。工程总预算 8 000 万元,其中政府有关部门拨付专项建设资金 3 000 万元,其余资金由学校自筹。2004年 3 月,经招投标后综合科研办公楼工程开工建设。

2004 年 6 月,已改制为独立核算企业的 ABC 大学出版社因筹划出版一套大型图书急需资金,遂向 ABC 大学请求支持,借给其一笔短期资金。为支持出版社的发展,ABC 大学决定从政府有关部门拨付的综合科研办公楼专项建设资金中暂支 500 万元给出版社,期限为 6 个月。双方签订了协议,约定期满时出版社归还此笔资金,并支付资金使用费 20 万元。

2004 年 12 月,出版社按期向 ABC 大学偿还了 500 万元借款,但资金使用费却迟迟未付。在ABC 大学的一再催促下,出版社提出以价值 30 万元的图书折价抵偿应付的 20 万元资金使用费,大学研究后表示同意。校领导指定由校财务处接收出版社送来的图书并负责处置。在 ABC 大学举行一研讨会期间,财务处将图书推销出去,取得现金收入 24 万元。对于该笔收入如何处置,校长顾某与总会计师赵某、财务处长李某进行商议。总会计师赵某提出应统一核算并申报纳税;校长顾某认为,这笔收入无需入账,鉴于年底各项活动较多,可用于业务招待等方面支出;财务处长李某表示赞同校长的意见。会后,财务处长李某根据校长顾某的意见,将 24 万元现金由财务处另行保存,并在年底前全部用于各种活动经费支出。

(2)ABC 大学决定,在综合科研办公楼建成后,将不再使用位于老校区的一栋临街旧办公楼。因老校区紧邻商业区,房地产升值潜力巨大,有多家房地产开发公司非常看好旧办公楼所处地块的房地产开发项目。2004 年 7 月,校长顾某主持召开校长办公会,研究财务处提出的关于处置旧办公楼所处地块土地使用权的两种方案。财务处长李某详细汇报了两种处置方案的具体情况。两种处置方案的要点是:

方案一:将旧办公楼地块的土地使用权以 5 000 万元的价格(ABC 大学原先取得该地块土地使用权的成本为 3 000 万元)转让给房地产开发公司,以此获得转让收益。

方案二:以旧办公楼地块的土地使用权作价 5 000 万元出资入股,与房地产开发公司共同设立 A 房地产公司,以 A 房地产公司的名义运作写字楼项目,双方共担风险,利益共享。写字楼建成后,ABC 大学作为股东,分享 A 公司的税后收益。

经研究讨论,校长办公会对旧办公楼地块土地使用权的处置方案作出了决定,在报有关部门批准后付诸实施。

(3)2005 年 3 月,当地省级财政部门(以下简称财政部门)对 ABC 大学 2004 年度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检查,发现 ABC 大学在资金管理、会计核算等方面存在违法违规嫌疑,遂向财务处长李某了解情况。在检查人员的一再追问下,财务处长李某迫于压力道出实情。财政部门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对 ABC 大学及有关责任人员进行了行政处罚。事后,校长顾某得知财务处长李某透露情况,批评其口风不严、办事不灵活。

2005 年 4 月,ABC 大学对行政人员实行岗位轮换,将财务处长李某调任后勤处长,破格任命财务处工作人员陈某为财务处副处长并主持工作。陈某 2003 年从某财经大学会计专业毕业后到ABC 大学财务处从事会计工作,当年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2004 年 5 月取得助理会计师资格。

(4)2005 年 5 月,ABC 大学原财务处长李某因对轮换岗位不满多次到财政部门上访、申诉。其提交的申诉材料要点如下:第一,自己多年来严守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法律法规,服务领导,不贪不占,为加强学校财务管理作出了很大贡献;第二,因向财政部门如实提供有关情况,被学校领导借轮岗之机贬到后勤部门,这是打击报复行为,希望财政部门主持公道,为自己恢复岗位和职务。

(5)2005 年 9 月,综合科研办公楼工程即将竣工,ABC 大学校长办公会决定:采购一批与综合科研办公楼配套的办公家具、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因采购量大,本年度购买设备的财政专项拨款资金不足,不足部分从本月尚未上缴财政的事业性收费收入中垫支;为保证设备质量,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费用,责成物资处直接从厂家购买。会后,物资处迅速办妥办公设备购买、装配事宜。

要求:根据税收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分析、判断 ABC 大学在处置旧办公楼地块土地使用权的两种方案中分别涉及哪些税种?简要说明理由。

标记 纠错
8.

ABC 大学是某省属高等院校,尚未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关情况如下:

(1)2004 年 1 月,经有关部门批准,ABC 大学决定在新校区建设一座综合科研办公楼。工程总预算 8 000 万元,其中政府有关部门拨付专项建设资金 3 000 万元,其余资金由学校自筹。2004年 3 月,经招投标后综合科研办公楼工程开工建设。

2004 年 6 月,已改制为独立核算企业的 ABC 大学出版社因筹划出版一套大型图书急需资金,遂向 ABC 大学请求支持,借给其一笔短期资金。为支持出版社的发展,ABC 大学决定从政府有关部门拨付的综合科研办公楼专项建设资金中暂支 500 万元给出版社,期限为 6 个月。双方签订了协议,约定期满时出版社归还此笔资金,并支付资金使用费 20 万元。

2004 年 12 月,出版社按期向 ABC 大学偿还了 500 万元借款,但资金使用费却迟迟未付。在ABC 大学的一再催促下,出版社提出以价值 30 万元的图书折价抵偿应付的 20 万元资金使用费,大学研究后表示同意。校领导指定由校财务处接收出版社送来的图书并负责处置。在 ABC 大学举行一研讨会期间,财务处将图书推销出去,取得现金收入 24 万元。对于该笔收入如何处置,校长顾某与总会计师赵某、财务处长李某进行商议。总会计师赵某提出应统一核算并申报纳税;校长顾某认为,这笔收入无需入账,鉴于年底各项活动较多,可用于业务招待等方面支出;财务处长李某表示赞同校长的意见。会后,财务处长李某根据校长顾某的意见,将 24 万元现金由财务处另行保存,并在年底前全部用于各种活动经费支出。

(2)ABC 大学决定,在综合科研办公楼建成后,将不再使用位于老校区的一栋临街旧办公楼。因老校区紧邻商业区,房地产升值潜力巨大,有多家房地产开发公司非常看好旧办公楼所处地块的房地产开发项目。2004 年 7 月,校长顾某主持召开校长办公会,研究财务处提出的关于处置旧办公楼所处地块土地使用权的两种方案。财务处长李某详细汇报了两种处置方案的具体情况。两种处置方案的要点是:

方案一:将旧办公楼地块的土地使用权以 5 000 万元的价格(ABC 大学原先取得该地块土地使用权的成本为 3 000 万元)转让给房地产开发公司,以此获得转让收益。

方案二:以旧办公楼地块的土地使用权作价 5 000 万元出资入股,与房地产开发公司共同设立 A 房地产公司,以 A 房地产公司的名义运作写字楼项目,双方共担风险,利益共享。写字楼建成后,ABC 大学作为股东,分享 A 公司的税后收益。

经研究讨论,校长办公会对旧办公楼地块土地使用权的处置方案作出了决定,在报有关部门批准后付诸实施。

(3)2005 年 3 月,当地省级财政部门(以下简称财政部门)对 ABC 大学 2004 年度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检查,发现 ABC 大学在资金管理、会计核算等方面存在违法违规嫌疑,遂向财务处长李某了解情况。在检查人员的一再追问下,财务处长李某迫于压力道出实情。财政部门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对 ABC 大学及有关责任人员进行了行政处罚。事后,校长顾某得知财务处长李某透露情况,批评其口风不严、办事不灵活。

2005 年 4 月,ABC 大学对行政人员实行岗位轮换,将财务处长李某调任后勤处长,破格任命财务处工作人员陈某为财务处副处长并主持工作。陈某 2003 年从某财经大学会计专业毕业后到ABC 大学财务处从事会计工作,当年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2004 年 5 月取得助理会计师资格。

(4)2005 年 5 月,ABC 大学原财务处长李某因对轮换岗位不满多次到财政部门上访、申诉。其提交的申诉材料要点如下:第一,自己多年来严守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法律法规,服务领导,不贪不占,为加强学校财务管理作出了很大贡献;第二,因向财政部门如实提供有关情况,被学校领导借轮岗之机贬到后勤部门,这是打击报复行为,希望财政部门主持公道,为自己恢复岗位和职务。

(5)2005 年 9 月,综合科研办公楼工程即将竣工,ABC 大学校长办公会决定:采购一批与综合科研办公楼配套的办公家具、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因采购量大,本年度购买设备的财政专项拨款资金不足,不足部分从本月尚未上缴财政的事业性收费收入中垫支;为保证设备质量,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费用,责成物资处直接从厂家购买。会后,物资处迅速办妥办公设备购买、装配事宜。

要求:根据会计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和会计职业道德的有关要求,分析、判断 ABC 大学原财务处长李某向财政部门提出的申诉理由是否成立?简要说明理由。

标记 纠错
9.

甲公司是一家以钢铁贸易为主业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总资产 100 亿元,净资产 36 亿元,最近 3 年净资产收益率平均超过了 10%,经营现金流入持续保持较高水平。甲公司董事会为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分散经营风险,获得更多收益,决定从留存收益中安排 2 亿元实施多元化投资战略。

甲公司投资部根据董事会的决定,经过可行性分析和市场调研了解到,我国某特种机床在工业、农业、医疗、卫生、能源等行业使用广泛,市场需求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预计年均增长 20%以上;但是,生产该特种机床的国内企业工艺相对落后,技术研发能力不足,质量难以保证;我国有关产业政策鼓励中外合资制造该特种机床项目,要求注册资本不得低于 1 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中方股份不得低于 50%;欧洲的欧龙公司是全球生产该特种机床的龙头企业,其产品技术先进并占全球市场份额的 80%,有意与甲公司设立合资企业。

1.甲公司与欧龙公司就设立合资企业进行了洽谈,欧龙公司提出的合资条件如下:

(1)合资期限 10 年,注册资本 1 亿元,其中欧龙公司占 50%,以价格为 2 000 万元的专有技术和价格为 3 000 万元的设备投入;甲公司以 5 000 万元现金投入。

(2)合资企业的生产管理、技术研发、国内外销售由欧龙公司负责,关键零部件由欧龙公司从国外进口,租用欧龙公司在中国其他合资项目的闲置厂房。

(3)合资企业每年按销售收入总额的 8%向欧龙公司支付专有技术转让费。

2.甲公司财务部对设立合资企业进行了分析和测算,合资企业投产后预测数据如下:

(1)合资企业投产后,第 1 年、第 2 年、第 3 年的净利润分别为 2 040 万元、2 635 万元、3 700万元,第 410 年各年的净利润均为 5 750 万元。

(2)该项目无建设期;固定资产全部为欧龙公司投入的设备,在合资期限内固定资产总额不变,设备可使用 10 年,按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专有技术按 10 年平均摊销。

要求:

假如你是甲公司的总会计师,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简述甲公司制定多元化投资战略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标记 纠错
10.

甲公司是一家以钢铁贸易为主业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总资产 100 亿元,净资产 36 亿元,最近 3 年净资产收益率平均超过了 10%,经营现金流入持续保持较高水平。甲公司董事会为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分散经营风险,获得更多收益,决定从留存收益中安排 2 亿元实施多元化投资战略。

甲公司投资部根据董事会的决定,经过可行性分析和市场调研了解到,我国某特种机床在工业、农业、医疗、卫生、能源等行业使用广泛,市场需求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预计年均增长 20%以上;但是,生产该特种机床的国内企业工艺相对落后,技术研发能力不足,质量难以保证;我国有关产业政策鼓励中外合资制造该特种机床项目,要求注册资本不得低于 1 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中方股份不得低于 50%;欧洲的欧龙公司是全球生产该特种机床的龙头企业,其产品技术先进并占全球市场份额的 80%,有意与甲公司设立合资企业。

1.甲公司与欧龙公司就设立合资企业进行了洽谈,欧龙公司提出的合资条件如下:

(1)合资期限 10 年,注册资本 1 亿元,其中欧龙公司占 50%,以价格为 2 000 万元的专有技术和价格为 3 000 万元的设备投入;甲公司以 5 000 万元现金投入。

(2)合资企业的生产管理、技术研发、国内外销售由欧龙公司负责,关键零部件由欧龙公司从国外进口,租用欧龙公司在中国其他合资项目的闲置厂房。

(3)合资企业每年按销售收入总额的 8%向欧龙公司支付专有技术转让费。

2.甲公司财务部对设立合资企业进行了分析和测算,合资企业投产后预测数据如下:

(1)合资企业投产后,第 1 年、第 2 年、第 3 年的净利润分别为 2 040 万元、2 635 万元、3 700万元,第 410 年各年的净利润均为 5 750 万元。

(2)该项目无建设期;固定资产全部为欧龙公司投入的设备,在合资期限内固定资产总额不变,设备可使用 10 年,按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专有技术按 10 年平均摊销。

要求:

假如你是甲公司的总会计师,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计算合资企业的静态投资回收期。

标记 纠错
11.

甲公司是一家以钢铁贸易为主业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总资产 100 亿元,净资产 36 亿元,最近 3 年净资产收益率平均超过了 10%,经营现金流入持续保持较高水平。甲公司董事会为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分散经营风险,获得更多收益,决定从留存收益中安排 2 亿元实施多元化投资战略。

甲公司投资部根据董事会的决定,经过可行性分析和市场调研了解到,我国某特种机床在工业、农业、医疗、卫生、能源等行业使用广泛,市场需求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预计年均增长 20%以上;但是,生产该特种机床的国内企业工艺相对落后,技术研发能力不足,质量难以保证;我国有关产业政策鼓励中外合资制造该特种机床项目,要求注册资本不得低于 1 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中方股份不得低于 50%;欧洲的欧龙公司是全球生产该特种机床的龙头企业,其产品技术先进并占全球市场份额的 80%,有意与甲公司设立合资企业。

1.甲公司与欧龙公司就设立合资企业进行了洽谈,欧龙公司提出的合资条件如下:

(1)合资期限 10 年,注册资本 1 亿元,其中欧龙公司占 50%,以价格为 2 000 万元的专有技术和价格为 3 000 万元的设备投入;甲公司以 5 000 万元现金投入。

(2)合资企业的生产管理、技术研发、国内外销售由欧龙公司负责,关键零部件由欧龙公司从国外进口,租用欧龙公司在中国其他合资项目的闲置厂房。

(3)合资企业每年按销售收入总额的 8%向欧龙公司支付专有技术转让费。

2.甲公司财务部对设立合资企业进行了分析和测算,合资企业投产后预测数据如下:

(1)合资企业投产后,第 1 年、第 2 年、第 3 年的净利润分别为 2 040 万元、2 635 万元、3 700万元,第 410 年各年的净利润均为 5 750 万元。

(2)该项目无建设期;固定资产全部为欧龙公司投入的设备,在合资期限内固定资产总额不变,设备可使用 10 年,按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专有技术按 10 年平均摊销。

要求:

假如你是甲公司的总会计师,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针对欧龙公司提出的合资条款,从维护甲公司利益和加强对合资企业控制的角度,分析并指出存在哪些对甲公司不利的因素?甲公司应当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标记 纠错
12.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是一家从事能源化工生产的公司,S 集团公司拥有甲公司72%的有表决权股份。甲公司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上市,自 2×07 年 1 月 1 日起开始执行财政部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1)2×07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与下列公司的关系及有关情况如下:

A 公司。A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制造合成纤维、树脂及塑料、中间石化产品及石油产品,注册资本为 72 亿元。甲公司拥有 A 公司 80%的有表决权股份。

B 公司。B 公司系财务公司,主要负责甲公司及其子公司内部资金结算、资金的筹措和运用等业务,注册资本为 34 亿元。甲公司拥有 B 公司 70%的有表决权股份。

C 公司。C 公司的注册资本为 10 亿元,甲公司对 C 公司的出资比例为 50%,C 公司所在地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对 C 公司的出资比例为 50%。C 公司所在地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委托甲公司全权负责C 公司日常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仅按出资比例分享 C 公司的利润或承担相应的亏损。

D 公司。D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生产和销售聚酯切片及聚酯纤维,注册资本为 40 亿元。甲公司拥有 D 公司 42%的有表决权股份。D 公司董事会由 9 名成员组成,其中 5 名由甲公司委派,其余 4名由其他股东委派。D 公司章程规定,该公司财务及生产经营的重大决策应由董事会成员 5 人以上(含 5 人)同意方可实施。

E 公司。E 公司系境内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石油开发和化工产品销售,注册资本为 3 亿元。甲公司拥有 E 公司 26%的有表决权股份,是 E 公司的第一大股东。第二大股东和第三大股东分别拥有 E 公司 20%、18%的有表决权股份。甲公司与 E 公司的其他股东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F 公司。F 公司系中外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 88 亿元,甲公司对 F 公司的出资比例为 50%。F

公司董事会由 10 名成员组成,甲公司与外方投资者各委派 5 名。F 公司章程规定,公司财务及生产经营的重大决策应由董事会 2/3 以上的董事同意方可实施,公司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由甲公司负责。

G 公司。甲公司拥有 G 公司 83%的有表决权股份。因 G 公司的生产工艺落后,难以与其他生产类似产品的企业竞争,G 公司自 2×05 年以来一直亏损。截至 2×07 年 12 月 31 日,G 公司净资产为负数;甲公司决定于 2×08 年对 G 公司进行技术改

造。

H 公司。H 公司系境外公司,主营业务为原油及石油产品贸易,注册资本为 2 000 万美元。A公司拥有 H 公司 70%的有表决权股份。

J 公司。J 公司的注册资本为 2 亿元。甲公司拥有 J 公司 40%的有表决权股份,B 公司拥有 J公司 30%的有表决权股份。

(2)按照公司发展战略规划,为进一步完善公司的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甲公司在 2×07 年进行了以下资本运作:

2×07 年 5 月,甲公司增发 12 亿股 A 股股票,每股面值为 1 元、发行价为 5 元。甲公司以增发新股筹集的资金购买乙公司全部股权,实施对乙公司的吸收合并。乙公司为 S 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7 年 3 月 31 日,乙公司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100 亿元,负债的账面价值为 60 亿元;国内评估机构以 2×07 年 3 月 31 日为评估基准日,对乙公司进行评估所确定的资产的价值为 110亿元,负债的价值为 60 亿元。

甲公司与 S 集团公司签订的收购合同中规定,收购乙公司的价款为 56 亿元。2×07 年 5 月 31日,甲公司向 S 集团公司支付了购买乙公司的价款 56 亿元,并于 2×07 年 7 月 1 日办理完毕吸收合并乙公司的全部手续。

2×07 年 7 月,为拓展境外销售渠道,甲公司与境外丙公司签订合同,以 6 000 万美元购买丙公司全资子公司丁公司的全部股权,使丁公司成为甲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丁公司主要从事原油、成品油的储运、中转业务。2×07 年 6 月 30 日,丁公司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20 000 万美元,负债的账面价值为 15 000 万美元;丁公司资产的公允价值为 20 500 万美元,负债的公允价值为 15 000万美元。

2×07 年 8 月 20 日,甲公司向丙公司支付了收购价款 6 000 万美元,当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 1∶8.2。2×07 年 9 月 15 日,甲公司办理完毕丁公司股权转让手续。

S 集团公司与丙公司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假定:资料(1)中所述的甲公司与其他公司的关系及有关情况,除资料(2)所述之外,2×07

年度未发生其他变动;除资料(1)、(2)所述外,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根据资料(1),分析、判断甲公司在编制 2×07 年度合并财务报表时是否应当将 A、B、C、

D、E、F、G、H、J 公司纳入合并范围?并分别说明理由。

标记 纠错
13.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是一家从事能源化工生产的公司,S 集团公司拥有甲公司72%的有表决权股份。甲公司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上市,自 2×07 年 1 月 1 日起开始执行财政部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1)2×07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与下列公司的关系及有关情况如下:

A 公司。A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制造合成纤维、树脂及塑料、中间石化产品及石油产品,注册资本为 72 亿元。甲公司拥有 A 公司 80%的有表决权股份。

B 公司。B 公司系财务公司,主要负责甲公司及其子公司内部资金结算、资金的筹措和运用等业务,注册资本为 34 亿元。甲公司拥有 B 公司 70%的有表决权股份。

C 公司。C 公司的注册资本为 10 亿元,甲公司对 C 公司的出资比例为 50%,C 公司所在地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对 C 公司的出资比例为 50%。C 公司所在地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委托甲公司全权负责C 公司日常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仅按出资比例分享 C 公司的利润或承担相应的亏损。

D 公司。D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生产和销售聚酯切片及聚酯纤维,注册资本为 40 亿元。甲公司拥有 D 公司 42%的有表决权股份。D 公司董事会由 9 名成员组成,其中 5 名由甲公司委派,其余 4名由其他股东委派。D 公司章程规定,该公司财务及生产经营的重大决策应由董事会成员 5 人以上(含 5 人)同意方可实施。

E 公司。E 公司系境内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石油开发和化工产品销售,注册资本为 3 亿元。甲公司拥有 E 公司 26%的有表决权股份,是 E 公司的第一大股东。第二大股东和第三大股东分别拥有 E 公司 20%、18%的有表决权股份。甲公司与 E 公司的其他股东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F 公司。F 公司系中外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 88 亿元,甲公司对 F 公司的出资比例为 50%。F

公司董事会由 10 名成员组成,甲公司与外方投资者各委派 5 名。F 公司章程规定,公司财务及生产经营的重大决策应由董事会 2/3 以上的董事同意方可实施,公司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由甲公司负责。

G 公司。甲公司拥有 G 公司 83%的有表决权股份。因 G 公司的生产工艺落后,难以与其他生产类似产品的企业竞争,G 公司自 2×05 年以来一直亏损。截至 2×07 年 12 月 31 日,G 公司净资产为负数;甲公司决定于 2×08 年对 G 公司进行技术改

造。

H 公司。H 公司系境外公司,主营业务为原油及石油产品贸易,注册资本为 2 000 万美元。A公司拥有 H 公司 70%的有表决权股份。

J 公司。J 公司的注册资本为 2 亿元。甲公司拥有 J 公司 40%的有表决权股份,B 公司拥有 J公司 30%的有表决权股份。

(2)按照公司发展战略规划,为进一步完善公司的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甲公司在 2×07 年进行了以下资本运作:

2×07 年 5 月,甲公司增发 12 亿股 A 股股票,每股面值为 1 元、发行价为 5 元。甲公司以增发新股筹集的资金购买乙公司全部股权,实施对乙公司的吸收合并。乙公司为 S 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7 年 3 月 31 日,乙公司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100 亿元,负债的账面价值为 60 亿元;国内评估机构以 2×07 年 3 月 31 日为评估基准日,对乙公司进行评估所确定的资产的价值为 110亿元,负债的价值为 60 亿元。

甲公司与 S 集团公司签订的收购合同中规定,收购乙公司的价款为 56 亿元。2×07 年 5 月 31日,甲公司向 S 集团公司支付了购买乙公司的价款 56 亿元,并于 2×07 年 7 月 1 日办理完毕吸收合并乙公司的全部手续。

2×07 年 7 月,为拓展境外销售渠道,甲公司与境外丙公司签订合同,以 6 000 万美元购买丙公司全资子公司丁公司的全部股权,使丁公司成为甲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丁公司主要从事原油、成品油的储运、中转业务。2×07 年 6 月 30 日,丁公司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20 000 万美元,负债的账面价值为 15 000 万美元;丁公司资产的公允价值为 20 500 万美元,负债的公允价值为 15 000万美元。

2×07 年 8 月 20 日,甲公司向丙公司支付了收购价款 6 000 万美元,当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 1∶8.2。2×07 年 9 月 15 日,甲公司办理完毕丁公司股权转让手续。

S 集团公司与丙公司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假定:资料(1)中所述的甲公司与其他公司的关系及有关情况,除资料(2)所述之外,2×07

年度未发生其他变动;除资料(1)、(2)所述外,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根据资料(2),分析、判断甲公司收购乙公司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

的企业合并?并说明理由。

标记 纠错
14.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是一家从事能源化工生产的公司,S 集团公司拥有甲公司72%的有表决权股份。甲公司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上市,自 2×07 年 1 月 1 日起开始执行财政部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1)2×07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与下列公司的关系及有关情况如下:

A 公司。A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制造合成纤维、树脂及塑料、中间石化产品及石油产品,注册资本为 72 亿元。甲公司拥有 A 公司 80%的有表决权股份。

B 公司。B 公司系财务公司,主要负责甲公司及其子公司内部资金结算、资金的筹措和运用等业务,注册资本为 34 亿元。甲公司拥有 B 公司 70%的有表决权股份。

C 公司。C 公司的注册资本为 10 亿元,甲公司对 C 公司的出资比例为 50%,C 公司所在地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对 C 公司的出资比例为 50%。C 公司所在地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委托甲公司全权负责C 公司日常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仅按出资比例分享 C 公司的利润或承担相应的亏损。

D 公司。D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生产和销售聚酯切片及聚酯纤维,注册资本为 40 亿元。甲公司拥有 D 公司 42%的有表决权股份。D 公司董事会由 9 名成员组成,其中 5 名由甲公司委派,其余 4名由其他股东委派。D 公司章程规定,该公司财务及生产经营的重大决策应由董事会成员 5 人以上(含 5 人)同意方可实施。

E 公司。E 公司系境内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石油开发和化工产品销售,注册资本为 3 亿元。甲公司拥有 E 公司 26%的有表决权股份,是 E 公司的第一大股东。第二大股东和第三大股东分别拥有 E 公司 20%、18%的有表决权股份。甲公司与 E 公司的其他股东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F 公司。F 公司系中外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 88 亿元,甲公司对 F 公司的出资比例为 50%。F

公司董事会由 10 名成员组成,甲公司与外方投资者各委派 5 名。F 公司章程规定,公司财务及生产经营的重大决策应由董事会 2/3 以上的董事同意方可实施,公司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由甲公司负责。

G 公司。甲公司拥有 G 公司 83%的有表决权股份。因 G 公司的生产工艺落后,难以与其他生产类似产品的企业竞争,G 公司自 2×05 年以来一直亏损。截至 2×07 年 12 月 31 日,G 公司净资产为负数;甲公司决定于 2×08 年对 G 公司进行技术改

造。

H 公司。H 公司系境外公司,主营业务为原油及石油产品贸易,注册资本为 2 000 万美元。A公司拥有 H 公司 70%的有表决权股份。

J 公司。J 公司的注册资本为 2 亿元。甲公司拥有 J 公司 40%的有表决权股份,B 公司拥有 J公司 30%的有表决权股份。

(2)按照公司发展战略规划,为进一步完善公司的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甲公司在 2×07 年进行了以下资本运作:

2×07 年 5 月,甲公司增发 12 亿股 A 股股票,每股面值为 1 元、发行价为 5 元。甲公司以增发新股筹集的资金购买乙公司全部股权,实施对乙公司的吸收合并。乙公司为 S 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7 年 3 月 31 日,乙公司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100 亿元,负债的账面价值为 60 亿元;国内评估机构以 2×07 年 3 月 31 日为评估基准日,对乙公司进行评估所确定的资产的价值为 110亿元,负债的价值为 60 亿元。

甲公司与 S 集团公司签订的收购合同中规定,收购乙公司的价款为 56 亿元。2×07 年 5 月 31日,甲公司向 S 集团公司支付了购买乙公司的价款 56 亿元,并于 2×07 年 7 月 1 日办理完毕吸收合并乙公司的全部手续。

2×07 年 7 月,为拓展境外销售渠道,甲公司与境外丙公司签订合同,以 6 000 万美元购买丙公司全资子公司丁公司的全部股权,使丁公司成为甲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丁公司主要从事原油、成品油的储运、中转业务。2×07 年 6 月 30 日,丁公司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20 000 万美元,负债的账面价值为 15 000 万美元;丁公司资产的公允价值为 20 500 万美元,负债的公允价值为 15 000万美元。

2×07 年 8 月 20 日,甲公司向丙公司支付了收购价款 6 000 万美元,当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 1∶8.2。2×07 年 9 月 15 日,甲公司办理完毕丁公司股权转让手续。

S 集团公司与丙公司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假定:资料(1)中所述的甲公司与其他公司的关系及有关情况,除资料(2)所述之外,2×07

年度未发生其他变动;除资料(1)、(2)所述外,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根据资料(2),确定甲公司吸收合并乙公司的合并日,以及合并日所取得乙公司资产和负债

入账价值的确定原则,并说明甲公司所取得的乙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与其支付的收购价款之间差额的处理方法。

标记 纠错
15.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是一家从事能源化工生产的公司,S 集团公司拥有甲公司72%的有表决权股份。甲公司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上市,自 2×07 年 1 月 1 日起开始执行财政部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1)2×07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与下列公司的关系及有关情况如下:

A 公司。A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制造合成纤维、树脂及塑料、中间石化产品及石油产品,注册资本为 72 亿元。甲公司拥有 A 公司 80%的有表决权股份。

B 公司。B 公司系财务公司,主要负责甲公司及其子公司内部资金结算、资金的筹措和运用等业务,注册资本为 34 亿元。甲公司拥有 B 公司 70%的有表决权股份。

C 公司。C 公司的注册资本为 10 亿元,甲公司对 C 公司的出资比例为 50%,C 公司所在地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对 C 公司的出资比例为 50%。C 公司所在地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委托甲公司全权负责C 公司日常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仅按出资比例分享 C 公司的利润或承担相应的亏损。

D 公司。D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生产和销售聚酯切片及聚酯纤维,注册资本为 40 亿元。甲公司拥有 D 公司 42%的有表决权股份。D 公司董事会由 9 名成员组成,其中 5 名由甲公司委派,其余 4名由其他股东委派。D 公司章程规定,该公司财务及生产经营的重大决策应由董事会成员 5 人以上(含 5 人)同意方可实施。

E 公司。E 公司系境内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石油开发和化工产品销售,注册资本为 3 亿元。甲公司拥有 E 公司 26%的有表决权股份,是 E 公司的第一大股东。第二大股东和第三大股东分别拥有 E 公司 20%、18%的有表决权股份。甲公司与 E 公司的其他股东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F 公司。F 公司系中外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 88 亿元,甲公司对 F 公司的出资比例为 50%。F

公司董事会由 10 名成员组成,甲公司与外方投资者各委派 5 名。F 公司章程规定,公司财务及生产经营的重大决策应由董事会 2/3 以上的董事同意方可实施,公司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由甲公司负责。

G 公司。甲公司拥有 G 公司 83%的有表决权股份。因 G 公司的生产工艺落后,难以与其他生产类似产品的企业竞争,G 公司自 2×05 年以来一直亏损。截至 2×07 年 12 月 31 日,G 公司净资产为负数;甲公司决定于 2×08 年对 G 公司进行技术改

造。

H 公司。H 公司系境外公司,主营业务为原油及石油产品贸易,注册资本为 2 000 万美元。A公司拥有 H 公司 70%的有表决权股份。

J 公司。J 公司的注册资本为 2 亿元。甲公司拥有 J 公司 40%的有表决权股份,B 公司拥有 J公司 30%的有表决权股份。

(2)按照公司发展战略规划,为进一步完善公司的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甲公司在 2×07 年进行了以下资本运作:

2×07 年 5 月,甲公司增发 12 亿股 A 股股票,每股面值为 1 元、发行价为 5 元。甲公司以增发新股筹集的资金购买乙公司全部股权,实施对乙公司的吸收合并。乙公司为 S 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7 年 3 月 31 日,乙公司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100 亿元,负债的账面价值为 60 亿元;国内评估机构以 2×07 年 3 月 31 日为评估基准日,对乙公司进行评估所确定的资产的价值为 110亿元,负债的价值为 60 亿元。

甲公司与 S 集团公司签订的收购合同中规定,收购乙公司的价款为 56 亿元。2×07 年 5 月 31日,甲公司向 S 集团公司支付了购买乙公司的价款 56 亿元,并于 2×07 年 7 月 1 日办理完毕吸收合并乙公司的全部手续。

2×07 年 7 月,为拓展境外销售渠道,甲公司与境外丙公司签订合同,以 6 000 万美元购买丙公司全资子公司丁公司的全部股权,使丁公司成为甲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丁公司主要从事原油、成品油的储运、中转业务。2×07 年 6 月 30 日,丁公司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20 000 万美元,负债的账面价值为 15 000 万美元;丁公司资产的公允价值为 20 500 万美元,负债的公允价值为 15 000万美元。

2×07 年 8 月 20 日,甲公司向丙公司支付了收购价款 6 000 万美元,当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 1∶8.2。2×07 年 9 月 15 日,甲公司办理完毕丁公司股权转让手续。

S 集团公司与丙公司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假定:资料(1)中所述的甲公司与其他公司的关系及有关情况,除资料(2)所述之外,2×07

年度未发生其他变动;除资料(1)、(2)所述外,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根据资料(2),分析、判断甲公司收购丁公司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

下的企业合并?并说明理由。

标记 纠错
16.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是一家从事能源化工生产的公司,S 集团公司拥有甲公司72%的有表决权股份。甲公司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上市,自 2×07 年 1 月 1 日起开始执行财政部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1)2×07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与下列公司的关系及有关情况如下:

A 公司。A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制造合成纤维、树脂及塑料、中间石化产品及石油产品,注册资本为 72 亿元。甲公司拥有 A 公司 80%的有表决权股份。

B 公司。B 公司系财务公司,主要负责甲公司及其子公司内部资金结算、资金的筹措和运用等业务,注册资本为 34 亿元。甲公司拥有 B 公司 70%的有表决权股份。

C 公司。C 公司的注册资本为 10 亿元,甲公司对 C 公司的出资比例为 50%,C 公司所在地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对 C 公司的出资比例为 50%。C 公司所在地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委托甲公司全权负责C 公司日常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仅按出资比例分享 C 公司的利润或承担相应的亏损。

D 公司。D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生产和销售聚酯切片及聚酯纤维,注册资本为 40 亿元。甲公司拥有 D 公司 42%的有表决权股份。D 公司董事会由 9 名成员组成,其中 5 名由甲公司委派,其余 4名由其他股东委派。D 公司章程规定,该公司财务及生产经营的重大决策应由董事会成员 5 人以上(含 5 人)同意方可实施。

E 公司。E 公司系境内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石油开发和化工产品销售,注册资本为 3 亿元。甲公司拥有 E 公司 26%的有表决权股份,是 E 公司的第一大股东。第二大股东和第三大股东分别拥有 E 公司 20%、18%的有表决权股份。甲公司与 E 公司的其他股东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F 公司。F 公司系中外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 88 亿元,甲公司对 F 公司的出资比例为 50%。F

公司董事会由 10 名成员组成,甲公司与外方投资者各委派 5 名。F 公司章程规定,公司财务及生产经营的重大决策应由董事会 2/3 以上的董事同意方可实施,公司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由甲公司负责。

G 公司。甲公司拥有 G 公司 83%的有表决权股份。因 G 公司的生产工艺落后,难以与其他生产类似产品的企业竞争,G 公司自 2×05 年以来一直亏损。截至 2×07 年 12 月 31 日,G 公司净资产为负数;甲公司决定于 2×08 年对 G 公司进行技术改

造。

H 公司。H 公司系境外公司,主营业务为原油及石油产品贸易,注册资本为 2 000 万美元。A公司拥有 H 公司 70%的有表决权股份。

J 公司。J 公司的注册资本为 2 亿元。甲公司拥有 J 公司 40%的有表决权股份,B 公司拥有 J公司 30%的有表决权股份。

(2)按照公司发展战略规划,为进一步完善公司的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甲公司在 2×07 年进行了以下资本运作:

2×07 年 5 月,甲公司增发 12 亿股 A 股股票,每股面值为 1 元、发行价为 5 元。甲公司以增发新股筹集的资金购买乙公司全部股权,实施对乙公司的吸收合并。乙公司为 S 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7 年 3 月 31 日,乙公司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100 亿元,负债的账面价值为 60 亿元;国内评估机构以 2×07 年 3 月 31 日为评估基准日,对乙公司进行评估所确定的资产的价值为 110亿元,负债的价值为 60 亿元。

甲公司与 S 集团公司签订的收购合同中规定,收购乙公司的价款为 56 亿元。2×07 年 5 月 31日,甲公司向 S 集团公司支付了购买乙公司的价款 56 亿元,并于 2×07 年 7 月 1 日办理完毕吸收合并乙公司的全部手续。

2×07 年 7 月,为拓展境外销售渠道,甲公司与境外丙公司签订合同,以 6 000 万美元购买丙公司全资子公司丁公司的全部股权,使丁公司成为甲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丁公司主要从事原油、成品油的储运、中转业务。2×07 年 6 月 30 日,丁公司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20 000 万美元,负债的账面价值为 15 000 万美元;丁公司资产的公允价值为 20 500 万美元,负债的公允价值为 15 000万美元。

2×07 年 8 月 20 日,甲公司向丙公司支付了收购价款 6 000 万美元,当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 1∶8.2。2×07 年 9 月 15 日,甲公司办理完毕丁公司股权转让手续。

S 集团公司与丙公司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假定:资料(1)中所述的甲公司与其他公司的关系及有关情况,除资料(2)所述之外,2×07

年度未发生其他变动;除资料(1)、(2)所述外,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根据资料(2),说明甲公司在编制 2×07 年度合并利润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时如何确定对丁公司的合并范围。

标记 纠错
17.

甲研究院(以下简称甲单位)为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制度的事业单位。除完成国家规

定的科研任务外,甲单位还从事技术转让、咨询与培训等经营性业务,并对经营性业务的会计处理采用权责发生制。

2005 年,财政部门批准的甲单位年度预算为 3 000 万元。1 至 11 月,甲单位累计预算支出数为 2 600 万元,其中:2 100 万元已由财政直接支付,500 万元已由财政授权支付。2005 年 12 月,甲单位经财政部门核定的用款计划数为 400 万元,其中:财政直接支付的用款计划数为 300 万元,财政授权支付的用款计划数为 100 万元。1 至 11 月,甲单位累计经营亏损为 300 万元。

甲单位 2005 年 12 月预算收支及会计处理的有关情况如下(甲单位经营收入适用营业税税率5%,所得税税率 33%,不考虑其他税费):

(1)1 日,甲单位收到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到账通知书”,通知书中注明的本

月授权额度为 100 万元。甲单位将授权额度 100 万元计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并增加财政补助收入 100 万元。

(2)2 日,甲单位与 A 公司签订技术转让与培训合同。合同约定:甲单位将 X 专利技术转让给A 公司并于 12 月 5 日至 20 日向 A 公司提供技术培训服务;A 公司应于合同签订之日起 5 日内向甲单位预付 50 万元技术转让与培训服务费;在 12 月 20 日完成技术培训服务后,A 公司向甲单位再支付 150 万元的技术转让与培训服务费。3 日,甲单位收到 A 公司预付的款项 50 万元,已存入银行,甲单位增加银行存款 50 万元,同时增加预收账款 50 万元。

(3)4 日,甲单位购入一批价值 10 万元的科研用材料,已验收入库,并向银行开具支付令。5日,甲单位收到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授权支付凭证”和供货商的发票,甲单位直接增加事业支出 10 万元,并减少“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10 万元。

(4)6 日,甲单位按政府采购程序与 B 供货商签订一项购货合同,购买一台设备,合同金额 110万元。7 日,甲单位收到 B 供货商交付的设备和购货发票,发票注明的金额为 110 万元,设备已验收入库。当日,甲单位向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提交了“财政直接支付申请书”,向财政部门申请支付 B 供货商货款,但当日尚未收到“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甲单位对上述事项未进行会计处理。

(5)9 日,甲单位收到代理银行转来的用于支付 B 供货商货款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通知书中注明的金额为 110 万元。甲单位将 110 万元计入事业支出,并增加财政补助收入 110 万元。

(6)15 日,经批准,甲单位用一台仪器设备对外进行投资。该仪器设备的账面价值为 20 万元,经评估确认的价值为 25 万元。甲单位增加了 20 万元的对外投资,并减少固定资产 20 万元。

(7)20 日,甲单位完成 A 公司的技术培训服务,收到 A 公司支付的款项 150 万元,甲单位增加银行存款 150 万元,增加经营收入 150 万元;增加经营支出 7.5 万元,增加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7.5 万元。

(8)31 日,甲单位将经营收入和经营支出转入“经营结余”科目,同时将全年 1 月至 12 月累计经营亏损转入结余分配。

(9)31 日,甲单位 2005 年度预算结余资金为 40 万元,其中:财政直接支付年终结余资金为26 万元,财政授权支付年终结余资金为 14 万元。甲单位进行了如下会计处理:借记“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科目 26 万元,贷记“财政补助收入”科目 26 万元;借记“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科目 14 万元,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 14 万元。

(10)2006 年 1 月 2 日,甲单位收到《财政直接支付额度恢复到账通知书》,恢复 2005 年度财政直接支付额度 26 万元;收到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授权支付额度恢复到账通知书》,恢复 2005年度财政授权支付额度 14 万元。甲单位未进行会计处理。

要求:根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及国库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分析、判断事项(1)至(10)中甲单位的

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

标记 纠错
18.

某集团公司拥有全资控股的 A、B、C 三家子公司,其中 A 公司主营整车生产,B 公司主营汽车零部件生产,C 公司专营 A 公司的全部整车销售与售后服务。集团公司每年对 A、B、C 公司经理层进行绩效评价。

假设 A、B、C 公司 2005 年度的有关财务数据如下表(金额单位:万元):

高级会计实务,历年真题,2006年《高级会计实务》真题

补充资料:

(1)B 公司生产的零部件主要供应给 A 公司,剩余部分外销,内销和外销价格相同,均以市场价定价;

(2)集团公司设定 C 公司对 A 公司整车的关联采购价高于市场价格,市场价格仅为关联采购价的 95%(上表中 A、C 公司的财务数据均以关联采购价为基础计算得出);

(3)除企业所得税外,不考虑其他税费因素。

要求:为了使绩效评价更加具有客观性,请按市场价格重新计算 A 公司、C 公司 2005 年度的损益,并依据调整后的数据计算 A 公司、C 公司 2005 年度的资产报酬率(计算时“资产总额”用“投资资本总额”代替)、净资产收益率和经济利润,将计算结果直接填写答题纸第 10 页表中相应栏目。

标记 纠错
19.

某集团公司拥有全资控股的 A、B、C 三家子公司,其中 A 公司主营整车生产,B 公司主营汽车零部件生产,C 公司专营 A 公司的全部整车销售与售后服务。集团公司每年对 A、B、C 公司经理层进行绩效评价。

假设 A、B、C 公司 2005 年度的有关财务数据如下表(金额单位:万元):

高级会计实务,历年真题,2006年《高级会计实务》真题

补充资料:

(1)B 公司生产的零部件主要供应给 A 公司,剩余部分外销,内销和外销价格相同,均以市场价定价;

(2)集团公司设定 C 公司对 A 公司整车的关联采购价高于市场价格,市场价格仅为关联采购价的 95%(上表中 A、C 公司的财务数据均以关联采购价为基础计算得出);

(3)除企业所得税外,不考虑其他税费因素。

要求:根据要求 1 的计算结果,分析、判断 A 公司、B 公司、C 公司中哪家公司的投资绩效最好?简要说明理由。

标记 纠错
20.

某市卫生局所属单位有三家医院和一所护士学校。2006 年 5 月,卫生局财务处长张某参加了财政部门组织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培训。培训结束后,张某按照 2006 年《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的通知》以及《财政部关于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行政单位会计核算问题的通知》的精神,结合卫生局实际情况,组织模拟编制了 2006 年度支出预算,并拟订了卫生局本级相关会计核算实施方案。

1.模拟编制预算资料如下:

(1)卫生局本级人员经费预算 1 000 万元。根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按支出功能分类,列入“医疗卫生”类;按支出经济分类,列入“工资福利支出”类。

(2)卫生局本级新建一幢办公楼,由市发展改革部门安排该项目预算 2 000 万元。根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按支出功能分类,列入“医疗卫生”类;按支出经济分类,列入“基本建设支出”类。

(3)卫生局本级改建职工食堂,由市财政部门安排该项目预算 150 万元。根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按支出功能分类,列入“医疗卫生”类;按支出经济分类,列入“基本建设支出”类。

(4)卫生局本级科技三项费用中试验材料经费预算 200 万元。根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按支出功能分类,列入“医疗卫生”类;按支出经济分类,列人“商品和服务支出”类。

(5)卫生局本级离退休经费预算 100 万元(该部门未实行离退休经费归口管理)。根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按支出功能分类,列入“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按支出经济分类,列入“工资福利支出”类。

(6)所属医院日常办公经费预算 300 万元。根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按支出功能分类,列入“医疗卫生”类;按支出经济分类,列入“商品和服务支出”类。

(7)所属医院经财政部门安排设备购置经费预算 200 万元。根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按支出功能分类,列入“医疗卫生”类;按支出经济分类,列入“其他资本性支出”类。

(8)所属医院住房公积金经费预算 100 万元。根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按支出功能分类,列入“医疗卫生”类;按支出经济分类,列入“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类。

(9)所属护士学校经财政部门安排房屋日常维修经费预算 50 万元。根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

按支出功能分类,列入“医疗卫生”类;按支出经济分类,列入“其他资本性支出”类。

(10)所属护士学校助学金经费预算 100 万元。根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按支出功能分类,列入“医疗卫生”类;按支出经济分类,列入“工资福利支出”类。

2.卫生局本级相关会计核算实施方案主要内容从 2007 年 1 月 1 日起,卫生局本级有关会计科目应做如下调整:

(1)“拨入经费”科目和“预算外资金收入”科目在“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个二级

科目下,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的“类”级科目设置明细账。

(2)“经费支出”科目在“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个二级科目下,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的“款”级科目设置明细账。

要求:分析、判断该卫生局模拟编制的 2006 年度支出预算中,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进行分类的结果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正确的分类。

标记 纠错
21.

某市卫生局所属单位有三家医院和一所护士学校。2006 年 5 月,卫生局财务处长张某参加了财政部门组织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培训。培训结束后,张某按照 2006 年《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的通知》以及《财政部关于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行政单位会计核算问题的通知》的精神,结合卫生局实际情况,组织模拟编制了 2006 年度支出预算,并拟订了卫生局本级相关会计核算实施方案。

1.模拟编制预算资料如下:

(1)卫生局本级人员经费预算 1 000 万元。根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按支出功能分类,列入“医疗卫生”类;按支出经济分类,列入“工资福利支出”类。

(2)卫生局本级新建一幢办公楼,由市发展改革部门安排该项目预算 2 000 万元。根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按支出功能分类,列入“医疗卫生”类;按支出经济分类,列入“基本建设支出”类。

(3)卫生局本级改建职工食堂,由市财政部门安排该项目预算 150 万元。根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按支出功能分类,列入“医疗卫生”类;按支出经济分类,列入“基本建设支出”类。

(4)卫生局本级科技三项费用中试验材料经费预算 200 万元。根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按支出功能分类,列入“医疗卫生”类;按支出经济分类,列人“商品和服务支出”类。

(5)卫生局本级离退休经费预算 100 万元(该部门未实行离退休经费归口管理)。根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按支出功能分类,列入“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按支出经济分类,列入“工资福利支出”类。

(6)所属医院日常办公经费预算 300 万元。根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按支出功能分类,列入“医疗卫生”类;按支出经济分类,列入“商品和服务支出”类。

(7)所属医院经财政部门安排设备购置经费预算 200 万元。根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按支出功能分类,列入“医疗卫生”类;按支出经济分类,列入“其他资本性支出”类。

(8)所属医院住房公积金经费预算 100 万元。根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按支出功能分类,列入“医疗卫生”类;按支出经济分类,列入“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类。

(9)所属护士学校经财政部门安排房屋日常维修经费预算 50 万元。根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

按支出功能分类,列入“医疗卫生”类;按支出经济分类,列入“其他资本性支出”类。

(10)所属护士学校助学金经费预算 100 万元。根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按支出功能分类,列入“医疗卫生”类;按支出经济分类,列入“工资福利支出”类。

2.卫生局本级相关会计核算实施方案主要内容从 2007 年 1 月 1 日起,卫生局本级有关会计科目应做如下调整:

(1)“拨入经费”科目和“预算外资金收入”科目在“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个二级

科目下,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的“类”级科目设置明细账。

(2)“经费支出”科目在“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个二级科目下,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的“款”级科目设置明细账。

要求:分析、判断卫生局本级相关会计核算实施方案中的不当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

标记 纠错
22.

随着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的热播,晋商再度成为热门话题。晋商,因明清时期山西商人的叱咤风云、富甲国内、名扬海外而得名。早期的晋商,以创办商号(含总号和分号,相当于总公司和分公司)、营销商品为主,后逐步发展至开办票号,经营银两汇兑、吸收存款、对外贷款等业务。晋商鼎盛时期,不仅垄断了中国北方贸易和资金市场,而且在亚洲地区拥有广泛影响,甚至将触角伸向了欧洲市场。晋商在数百年的创业和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重诚信、尚勤俭、求开拓、严管理为主旋律的晋商文化。认真研究和借鉴晋商文化,对促进我国企业健康发展和做大做强,具有重要意义。2006 年 7 月,某财经大学举办辩论赛,正、反双方围绕晋商在加强商号、票号内,实施内部控制中的经验教训,分别以“晋商文化值得弘扬”和“晋商文化值得反思”为题展开了激烈辩论。现将双方在辩论中的部分观点摘录如下:

……

(1)正方:晋商财东(即投资人,下同)与掌柜(即经理,下同)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思想,对今天加强企业管理仍有借鉴意义。财东往往把物色德才兼备、有谋有为的掌柜作为开办企业的第一要务,为此费尽周折,反复考察、比较、筛选。财东一旦选定重操守、业务强的掌柜,就把企业的资金运用权、员工调动权、业务经营权等全权委托掌柜负责,让掌柜放手经营。

反方:由掌柜包揽资金、人员、业务大权在实践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据史料记载,由于财东不理号事(指商号或票号的日常经营管理事务),曾多次发生掌柜营私舞弊、中饱私囊等问题。

……

(2)正方:晋商在选聘和培训员工方面体现的用人哲学和价值取向值得学习。为便于调查了解员工品行,晋商一般在总号所在地和邻近地区选聘员工。选定人选后,先分配到各分号当学徒,一边进行业务训练,一边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所有员工,必须遵守以“重信义、敦品行,贵忠诚、鄙利己,喜辛苦、戒奢华”为核心的职业道德准则,若有违背,轻者批评教育,重者开除出号。

反方:调查了解员工品行确有必要,但有的晋商片面强调对员工品行的“知根知底”并因此长年坚持在总号本土选聘员工的人事政策也不可取,限制了晋商在更大范围内广聚贤才;同时,一些晋商对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也并没有抓好、抓实,导致讲排场、比阔气、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日渐盛行并愈演愈烈,这与晋商倡导的职业道德准则是背道而驰的。

……

(3)正方:重视对员工的激励约束是晋商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晋商创造性地发明了顶身股制度(即财东根据员工任职时间长短、业务能力和贡献大小,赋予主要员工一定数额的股份并允许其参与利润分红),大大激发了主要员工的积极性。每当账期(即会计结算期,一般以 34 年为一个账期)决算时,财东就要组织总结、分析最近一个账期的经营业绩和存在问题,作为评定员工功过的直接依据,并根据股份数额进行分红,这种理念和做法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

反方:晋商对主要员工实行的顶身股制度虽然有一定积极意义,但不能掩盖其在满足普通员工合理生活需求方面的不足。譬如,有的晋商规定偏远分号的员工必须满 35 年才可以回乡省亲一次(差旅费由总号承担),在早期交通条件不便的情况下,员工们对这一规定表示理解。随着后来交通条件的逐步改善,员工们多次呼吁缩短省亲周期,但这些晋商出于成本考虑拒绝改变这一明显滞后的规定,使许多员工心灰意冷,工作热情大大降低。

……

(4)正方:晋商总号对分号的管理十分严格,不定期地组织突击性检查。比如,乔家“大德通”票号的大掌柜、二掌柜等高层管理人员,每隔几年就要到所属各分号检查工作。

反方:晋商总号对分号的检查制度,受当时交通条件的限制,显得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几年才检查一次,小问题也可能演变为致命缺陷了。

……

(5)正方:晋商十分注重风险防范。一是慎重选择长期合作的商业伙伴,正式合作之前,要对其资金实力和信用状况进行反复了解和考察,经确认无误后才建立业务合作关系。二是注意建立健全商情动态反馈制度,要求山西境内各分号三日一函,五日一信,月终汇报全月情况,既上报总号,又同时抄送其他分号,做到上下左右及时通气。对山西境外各分号定期反馈商情动态也作了专门规定。三是制定、实施了一种叫做“预提护本”的利润分配制度,即在每次分红时,先按一定比例从利润中提取一部分资金用于建立风险基金,并实行专款储存,一旦发生重大意外事件,可以此作为保障,以维持正常经营。

反方:晋商的风险意识和应变能力也存在严重不足。一方面,晋商票号的贷款对象尽管多为长期合作伙伴,但出于淳朴的信任而随意简化贷款手续、实行“(放贷)万两银子一句话”等看似豪爽、义气的做法,实际上蕴藏着巨大的贷款风险;另一方面,清朝末年,沿海、沿江贸易迅速扩大,晋商传统的内陆商路日渐冷落;同时,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入加快,外国银行入侵加剧,晋商的商品市场和票号市场大幅萎缩。面对这种形势,晋商仍固守原有的经营方针和经营模式,以致终被市场淘汰,走向衰落。

……

要求:根据正、反双方在上述辩论中提供的信息,从现代内部控制理论和方法角度,分析、判断并指出晋商在实施内部控制中的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

标记 纠错
23.

A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A 公司)是从事化工产品生产经营的大型上市企业。2004 年 9月,为了取得原材料供应的主动权,A 公司董事会决定收购其主要原材料供应商 B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B 公司)的全部股权,并聘请某证券公司作为并购顾问。

有关资料如下:

1.并购及融资预案

(1)并购计划

B 公司全部股份 l 亿股均为流通股。A 公司预计在 2005 年一季度以平均每股 l2 元的价格收购 B 公司全部股份,另支付律师费、顾问费等并购费用 0.2 亿元,B 公司被并购后将成为 A 公司的全资子公司。A 公司预计 2005 年需要再投资 7.8 亿元对其设备进行改造,2007 年底完成。

(2)融资计划

A 公司并购及并购后所需投资总额为 20 亿元,有甲、乙、丙三个融资方案:

甲方案:向银行借入 20 亿元贷款,年利率 5%,贷款期限为 1 年,贷款期满后可根据情况申请贷款展期。

乙方案:按照每股 5 元价格配发普通股 4 亿股,筹集 20 亿元。

丙方案:按照面值发行 3 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 20 亿元(共 200 万张,每张面值 1000 元),票面利率为 2.5%,每年年末付息。预计在 2008 年初按照每张债券转换为 200 股的比例全部转换为 A 公司的普通股。

2.其他相关资料

(1)B 公司在 2002 年、2003 年和 2004 年的净利润分别为 l.4 亿元、1.6 亿元和 0.6 亿元。其中 2003 年净利润中包括处置闲置设备的净收益 0.6 亿元。B 公司所在行业比较合理的市盈率指标为 11.经评估确认,A 公司并购 B 公司后的公司总价值将达 55 亿元。并购 B 公司前,A 公司价值为 40 亿元,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为 6 亿股。

(2)A 公司并购 B 公司后各年相关财务指标预测值如下:

高级会计实务,历年真题,2006年《高级会计实务》真题

(3)贷款银行要求 A 公司并购 B 公司后,A 公司必须满足资产负债率≤65%、利息倍数≥5.5的条件。

(4)在 A 公司特别股东大会上,绝大多数股东支持并购 B 公司,但要求管理层从财务分析角度对并购的合理性进行论证,确保并购后 A 公司每股收益不低于 0.45 元。

要求:根据 B 公司近三年盈利的算术平均数,运用市盈率法计算 B 公司的价值。

标记 纠错
24.

A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A 公司)是从事化工产品生产经营的大型上市企业。2004 年 9月,为了取得原材料供应的主动权,A 公司董事会决定收购其主要原材料供应商 B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B 公司)的全部股权,并聘请某证券公司作为并购顾问。

有关资料如下:

1.并购及融资预案

(1)并购计划

B 公司全部股份 l 亿股均为流通股。A 公司预计在 2005 年一季度以平均每股 l2 元的价格收购 B 公司全部股份,另支付律师费、顾问费等并购费用 0.2 亿元,B 公司被并购后将成为 A 公司的全资子公司。A 公司预计 2005 年需要再投资 7.8 亿元对其设备进行改造,2007 年底完成。

(2)融资计划

A 公司并购及并购后所需投资总额为 20 亿元,有甲、乙、丙三个融资方案:

甲方案:向银行借入 20 亿元贷款,年利率 5%,贷款期限为 1 年,贷款期满后可根据情况申请贷款展期。

乙方案:按照每股 5 元价格配发普通股 4 亿股,筹集 20 亿元。

丙方案:按照面值发行 3 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 20 亿元(共 200 万张,每张面值 1000 元),票面利率为 2.5%,每年年末付息。预计在 2008 年初按照每张债券转换为 200 股的比例全部转换为 A 公司的普通股。

2.其他相关资料

(1)B 公司在 2002 年、2003 年和 2004 年的净利润分别为 l.4 亿元、1.6 亿元和 0.6 亿元。其中 2003 年净利润中包括处置闲置设备的净收益 0.6 亿元。B 公司所在行业比较合理的市盈率指标为 11.经评估确认,A 公司并购 B 公司后的公司总价值将达 55 亿元。并购 B 公司前,A 公司价值为 40 亿元,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为 6 亿股。

(2)A 公司并购 B 公司后各年相关财务指标预测值如下:

高级会计实务,历年真题,2006年《高级会计实务》真题

(3)贷款银行要求 A 公司并购 B 公司后,A 公司必须满足资产负债率≤65%、利息倍数≥5.5的条件。

(4)在 A 公司特别股东大会上,绝大多数股东支持并购 B 公司,但要求管理层从财务分析角度对并购的合理性进行论证,确保并购后 A 公司每股收益不低于 0.45 元。

要求:计算 A 公司并购 B 公司的并购净收益,并从财务角度分析该项并购的可行性。

标记 纠错
25.

A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A 公司)是从事化工产品生产经营的大型上市企业。2004 年 9月,为了取得原材料供应的主动权,A 公司董事会决定收购其主要原材料供应商 B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B 公司)的全部股权,并聘请某证券公司作为并购顾问。

有关资料如下:

1.并购及融资预案

(1)并购计划

B 公司全部股份 l 亿股均为流通股。A 公司预计在 2005 年一季度以平均每股 l2 元的价格收购 B 公司全部股份,另支付律师费、顾问费等并购费用 0.2 亿元,B 公司被并购后将成为 A 公司的全资子公司。A 公司预计 2005 年需要再投资 7.8 亿元对其设备进行改造,2007 年底完成。

(2)融资计划

A 公司并购及并购后所需投资总额为 20 亿元,有甲、乙、丙三个融资方案:

甲方案:向银行借入 20 亿元贷款,年利率 5%,贷款期限为 1 年,贷款期满后可根据情况申请贷款展期。

乙方案:按照每股 5 元价格配发普通股 4 亿股,筹集 20 亿元。

丙方案:按照面值发行 3 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 20 亿元(共 200 万张,每张面值 1000 元),票面利率为 2.5%,每年年末付息。预计在 2008 年初按照每张债券转换为 200 股的比例全部转换为 A 公司的普通股。

2.其他相关资料

(1)B 公司在 2002 年、2003 年和 2004 年的净利润分别为 l.4 亿元、1.6 亿元和 0.6 亿元。其中 2003 年净利润中包括处置闲置设备的净收益 0.6 亿元。B 公司所在行业比较合理的市盈率指标为 11.经评估确认,A 公司并购 B 公司后的公司总价值将达 55 亿元。并购 B 公司前,A 公司价值为 40 亿元,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为 6 亿股。

(2)A 公司并购 B 公司后各年相关财务指标预测值如下:

高级会计实务,历年真题,2006年《高级会计实务》真题

(3)贷款银行要求 A 公司并购 B 公司后,A 公司必须满足资产负债率≤65%、利息倍数≥5.5的条件。

(4)在 A 公司特别股东大会上,绝大多数股东支持并购 B 公司,但要求管理层从财务分析角度对并购的合理性进行论证,确保并购后 A 公司每股收益不低于 0.45 元。

要求:计算 A 公司并购 B 公司后的下列每股收益指标:

(1)甲、乙、丙三个融资方案在改造完成前(2005~2007 年)各年的每股收益(元);

(2)甲、乙、丙三个融资方案在改造完成后(2008 年及以后)的每股收益(元)。

标记 纠错
26.

A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A 公司)是从事化工产品生产经营的大型上市企业。2004 年 9月,为了取得原材料供应的主动权,A 公司董事会决定收购其主要原材料供应商 B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B 公司)的全部股权,并聘请某证券公司作为并购顾问。

有关资料如下:

1.并购及融资预案

(1)并购计划

B 公司全部股份 l 亿股均为流通股。A 公司预计在 2005 年一季度以平均每股 l2 元的价格收购 B 公司全部股份,另支付律师费、顾问费等并购费用 0.2 亿元,B 公司被并购后将成为 A 公司的全资子公司。A 公司预计 2005 年需要再投资 7.8 亿元对其设备进行改造,2007 年底完成。

(2)融资计划

A 公司并购及并购后所需投资总额为 20 亿元,有甲、乙、丙三个融资方案:

甲方案:向银行借入 20 亿元贷款,年利率 5%,贷款期限为 1 年,贷款期满后可根据情况申请贷款展期。

乙方案:按照每股 5 元价格配发普通股 4 亿股,筹集 20 亿元。

丙方案:按照面值发行 3 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 20 亿元(共 200 万张,每张面值 1000 元),票面利率为 2.5%,每年年末付息。预计在 2008 年初按照每张债券转换为 200 股的比例全部转换为 A 公司的普通股。

2.其他相关资料

(1)B 公司在 2002 年、2003 年和 2004 年的净利润分别为 l.4 亿元、1.6 亿元和 0.6 亿元。其中 2003 年净利润中包括处置闲置设备的净收益 0.6 亿元。B 公司所在行业比较合理的市盈率指标为 11.经评估确认,A 公司并购 B 公司后的公司总价值将达 55 亿元。并购 B 公司前,A 公司价值为 40 亿元,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为 6 亿股。

(2)A 公司并购 B 公司后各年相关财务指标预测值如下:

高级会计实务,历年真题,2006年《高级会计实务》真题

(3)贷款银行要求 A 公司并购 B 公司后,A 公司必须满足资产负债率≤65%、利息倍数≥5.5的条件。

(4)在 A 公司特别股东大会上,绝大多数股东支持并购 B 公司,但要求管理层从财务分析角度对并购的合理性进行论证,确保并购后 A 公司每股收益不低于 0.45 元。

要求:分析甲、乙、丙三个融资方案对贷款银行和股东条件的满足程度,并指明贷款银行和股东均可接受的融资方案。

标记 纠错

答题卡(剩余 道题)

问答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00:00:00
暂停
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