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建筑工程二级建造师二建公路工程实务->2026二建《公路实务》模拟试卷2

2026二建《公路实务》模拟试卷2

卷面总分:34分 答题时间:240分钟 试卷题量:34题 练习次数:228次
单选题 (共20题,共20分)
1.

在选择路面各结构层之间搭接类型时,后道工序快于前道工序时,应选择( )。

  • A. STS
  • B. STF
  • C. FTS
  • D. FTF
标记 纠错
2.

宜修建加筋土挡土墙的路段是( )。

  • A. 挖方路段
  • B. 地形陡峭的山坡路段
  • C. 半填半挖路段
  • D. 地形平坦宽阔的填方路段
标记 纠错
3.

在隧道二次支护衬砌施工中,通常不采用的机械设备是()。

  • A. 模板衬砌台车
  • B. 混凝土搅拌设备
  • C. 混凝土喷射机
  • D. 搅拌运输车
标记 纠错
4.

某水泥混凝土路面部分面板断裂为4块,裂缝宽度0.5~3cm不等,板间错台1~2cm不等,对此种病害宜采用的面板治理措施是()。

  • A. 直接灌浆
  • B. 压注灌浆
  • C. 局部带状修补
  • D. 整块板更换
标记 纠错
5.

关于路面工程中粗集料技术要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用作被稳定材料的粗集料宜采用各种硬质岩石或砾石加工成的碎石,也可直接采用天然砾石
  • B.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中、轻交通荷载等级基层的4.75mm以上粗集料应采用单一粒径的规格料
  • C. 应选择适当的碎石加工工艺,用于破碎的原石粒径应为破碎后碎石公称最大粒径的3倍以上
  • D. 碎石加工中,根据筛网放置的倾斜角度和工程经验,应选择合理的筛孔尺寸
标记 纠错
6.

适用于无地下水或少量地下水,且较密实的土层或风化岩层的桩基础是( )。

  • A. 挖孔灌注桩
  • B. 钻孔灌注桩
  • C. 钢管桩
  • D. 沉桩
标记 纠错
7.

路堑混合式挖掘法为( )混合使用。

  • A. 单层横向全宽挖掘法和通道纵挖法
  • B. 多层横向全宽挖掘法和通道纵挖法
  • C. 多层横向全宽挖掘法和分段纵挖法
  • D. 多层横向全宽挖掘法和分层纵挖法
标记 纠错
8.

下列关于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接缝处理的做法,正确的是( )。

  • A. 半幅施工不能采用热接缝时,采用人工顺直刨缝或切缝
  • B. 半幅施工铺另半幅前必须将边缘清扫干净,并涂洒少量透层沥青
  • C. 横接缝首先用 3m 直尺检查端部平整度,不符合要求时,按 45°斜交于路中线切齐清除。
  • D. 横向接缝先用双轮双振压路机进行纵压,再改为横向碾压
标记 纠错
9.

下列关于后张法预应力张拉要求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可采取分批、分阶段的方式对称张拉
  • B. 预应力筋为热轧带肋钢筋时,张拉过程中不容许有断筋或滑移
  • C. 当同一截面中有多束一端张拉的预应力筋时,张拉端宜分别交错设置在构件的两端
  • D. 对钢束长度为 22m 的直线预应力筋,可采用一端张拉
标记 纠错
10.

施工方案的优化不包含( )。

  • A. 施工方法的优化
  • B. 施工作业组织形式的优化
  • C. 施工机械的需求优化
  • D. 施工顺序的优化
标记 纠错
11.

下列关于强夯法施工说法错误的是( )。

  • A. 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黏土、杂填土和软土等地基
  • B. 强夯处理范围应超出路堤坡脚,每边超出坡脚的宽度不宜小于3m
  • C. 采用强夯法处理软土地基时,应在地基中设置竖向排水体
  • D. 施工前应选择有代表性并不小于200m2的路段进行试夯
标记 纠错
12.

沥青表处路面薄、造价低、施工简便、行车性能好,适用于( )公路的沥青面层。

  • A. 三级及三级以下
  • B. 三级及三级以上
  • C. 四级及四级以下
  • D. 四级及四级以上
标记 纠错
13.

对二级公路路基范围内的原地基进行地基表层碾压处理,其压实度控制标准应不小于( )。

  • A. 80%
  • B. 85%
  • C. 90%
  • D. 96%
标记 纠错
14.

下列交通安全设施作用中,不属于护栏的作用的是( )。

  • A. 减轻事故车辆及人员的损伤程度
  • B. 吸收能量
  • C. 诱导视线
  • D. 指引交通
标记 纠错
15.

某施工现场发生安全生产事故,造成6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6000万元人民币。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这属于( )生产安全事故。

  • A. 一般
  • B. 较大
  • C. 特别重大
  • D. 重大
标记 纠错
16.

总体风险评估对象中,以下不包括的是( )。

  • A. 22m的土质边坡
  • B. 38m的岩质边坡
  • C. 老滑坡体形成的22的边坡
  • D. 城乡居民居住区开挖形成的18m的边坡
标记 纠错
17.

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的通知》(交安监发(2014) 266号)要求,对暂时无有效措施的( )级风险,应立即停工。

  • A. I
  • B. II
  • C. III
  • D. IV
标记 纠错
18.

工程变更通常实行分级审批管理制度,一般工程变更由( )签署工程变更令。

  • A. 监理工程师
  • B. 总监理工程师
  • C. 设计代表
  • D. 业主代表
标记 纠错
19.

关于分包合同管理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发包人与分包人没有合同关系
  • B. 监理人对分包人在现场施工不承担协调管理义务
  • C. 监理人就分包工程施工发布的指示均应发给承包人和分包人
  • D. 承包人对分包工程的实施具有全面管理责任
标记 纠错
20.

关于便道、便桥的说法,错误的有( )。

  • A. 双车道施工便道宽度宜不小于 6.5m
  • B. 在施工便道与既有道路平面交叉处设置道口警示标志
  • C. 施工便桥仅需设置限载、限宽标志
  • D. 便桥桥面设立柱间距 1.5~2.0m,高 1.2m 的栏杆防护
标记 纠错
多选题 (共10题,共10分)
21.

悬臂浇筑梁的实测项目中属于关键项目的有( )。

  • A. 混凝土强度
  • B. 轴线偏位
  • C. 顶面高程
  • D. 断面尺寸
  • E. 平整度
标记 纠错
22.

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控制关键点有( )。

  • A. 护筒埋深
  • B. 孔径控制
  • C. 基底表面松散层清理
  • D. 桩顶、桩底标高控制
  • E. 钢筋笼接头质量
标记 纠错
23.

下列属于土方路基工程质量检验实测项目有()。

  • A. 弯沉值
  • B. 纵断高程
  • C. 中线偏位
  • D. 平整度
  • E. 平顺度
标记 纠错
24.

关于桥头跳车的防治措施,正确的有()。

  • A. 改善地基性能,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
  • B. 对桥头路堤及堆坡范围内地表做好填前处理,清除地表不适宜填筑路堤的表土
  • C. 保证足够的台前预压长度
  • D. 加大台背填土的含水量
  • E. 桥台基坑采用大型压实机械压实
标记 纠错
25.

交通标志主要包括()、指路标志、作业区标志等主标志以及附设在主标志下的辅助标志。

  • A. 警告标志
  • B. 禁令标志
  • C. 指示标志
  • D. 旅游区标志
  • E. 突起标志
标记 纠错
26.

关于挖孔灌注桩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要求,说法正确的有( )。

  • A. 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 B. 上下桩孔时必须系安全绳
  • C. 可以利用卷扬机上下桩孔
  • D. 作业人员上下直梯可以携带工具和材料
  • E. 作业人员必须穿防滑鞋
标记 纠错
27.

无机结合料混合料组成设计的生产配合比设计应包括的技术内容有( )。

  • A. 选择级配范围
  • B. 确定料仓供料比例
  • C. 确定结合料剂量的标定曲线
  • D. 验证混合料相关的设计及施工技术指标
  • E. 确定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
标记 纠错
28.

软土的特点有( )。

  • A. 天然孔隙比大
  • B. 透水性强
  • C. 抗剪强度低
  • D. 压缩性高
  • E. 天然含水50%~80%
标记 纠错
29.

下列费用中属于措施费的是( )。

  • A. 冬雨期施工增加费
  • B. 保险费
  • C. 水电费
  • D. 施工辅助费
  • E. 工地转移费
标记 纠错
30.

关于施工单位项目部驻地建设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 自建房最低标准为活动板房,搭建不宜超过三层
  • B. 项目经理部人均办公面积一般不小于 6 ㎡
  • C. 生活污水排放应进行规划设计,设置一级沉淀池
  • D. 驻地内应设置一个大型垃圾堆积池,容积不小于 3m×2m×1.5m
  • E. 驻地采用院落封闭管理,距离集中爆破区 300m 以外
标记 纠错
问答题 (共4题,共4分)
31.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45.6km的二级公路的路基和路面施工,路面结构如下图所示。

施工单位进场后,在图纸会审的初审阶段,发现AC-20沥青混凝土与基层之间没有设计任何过渡层,为加强面层与基层的联结作用,提出在AC-20沥青混凝土与基层之间增设0.5cm厚稀浆封层的变更申请,并按合同约定组价得到新增项目的单价为5.8元/㎡。经正常审批后,设计单位认为该变更属于设计疏漏引起,同意增设,设计单位出具了“变更设计图”。监理单位审核后签发了“工程变更令”,审批后的单价为5.25元/㎡。施工单位根据变更设计图组织施工。

其中K8+200~K8+320为沿河路基,设计为浆砌块石路肩挡土墙(见K8+260断面图)。施工单位选择在枯水季节施工,挡土墙施工前全面做好排水系统,施工工艺见施工工艺图。

在基坑挖到设计高程后,经检验基底承载力等各项指标满足要求,开始进行基础砌筑。基础施工完后,立即进行基坑回填。基础圬工强度达到要求后,进行墙身砌筑。

挡土墙砌筑与路基回填交替施工,对挡土墙按高度分阶段验收。墙背填料采用与前后路段路堤填料相同的黏土,做到逐层填筑,逐层压实。

路面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提出对稀浆封层进行单独计量,并呈送了计量报告,监理单位给予了签认。

问题:

1、分析监理单位签发“工程变更令”的理由。

2、写出步骤2所对应的工艺名称、墙身中的构筑物B的名称以及交通安全设施A的名称,并简述交通安全设施A的主要作用。

3、墙背填料采用黏土是否合适?说明理由。

4、计算施工单位对稀浆封层申请计量的金额。

标记 纠错
32.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桥梁工程,桥梁起讫桩号为 K0+693~K0+783。桥梁纵断面布置图如图 3-1。桥墩采用柱式桥墩,基础均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 1.0m,均为摩擦桩。桥台采用重力式桥台,基础为扩大基础。

二建公路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二建《公路实务》模拟试卷2

施工单位按程序报批了桥梁基础的施工方案,项目部总工按规定向 A 及 B 进行了第一级施工技术交底。

后续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桥梁下部结构施工采用水上作业平台施工方案。钻孔灌注桩拟采用图 3-2 所示钻孔工艺。为了保证成孔质量,要求终孔后,对桩孔的孔位进行检验;清孔后,需对孔底的沉淀厚度进行检验。

二建公路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二建《公路实务》模拟试卷2

事件二:1#墩第一根桩混凝土灌注时,施工单位的做法如下:

①在搅拌地点测得混凝土坍落度为 200mm,混凝土到场后,在浇筑地点实测坍落度为 120mm,项目部以搅拌地点测值为准,认为混凝土坍落度符合要求,然后开始混凝土灌注。

②首批混凝土灌注导管底距离孔底为 0.3m,导管埋深为 2m;正常灌注时导管埋深为 4m。

③灌注桩桩顶高程应比设计高程高出不小于 0.5m。超灌的多余部分在承台施工前直接由人工采用风镐凿除。

【问题】

1.根据图 3-1,列式计算该桥多孔跨径总长,并根据计算结果指出该桥所属的桥梁分类。

2.写出背景资料中 A、B 的具体内容。

3.写出图 3-2 中的钻机名称和设施 C、D、E 的名称。指出设施 C 的作用及其顶面高度要求。

4.补充事件一中终孔检验的项目,及写出孔底沉淀厚度的要求。

5.逐条判断事件二中的做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进行改正。

标记 纠错
33.

某公路路面工程单独招标,里程桩号为K32+000~K56+000,总长度为24km。该合同段路面工程的结构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面层(上下2层式)。由于路基工程和底基层工期拖延较多,路面工程的招标和开工时间大大推迟,招标时,建设单位(业主)希望中标的施工单位尽可能用最短时间完成该路面工程施工。投标的施工单位根据自己的能力准备组织两个路面施工队平行施工以完成该路面工程。

每个路面施工队的施工能力相同,各完成12km。根据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以及拌合材料的运输等因素,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专业队组施工进度160m/d(已经包含各种影响,下同),养生时间至少7d;沥青下面层专业队组施工进度为150m/d,所需工作面的最小长度为2080m,沥青上面层专业队组施工进度为200m/d,所需最小工作面长度3000m。要求施工单位以最快方式完成路面工程施工,根据上述给定条件编制路面工程线性流水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和网络图。

问题:

1.评价采用两个路面施工队平行施工这种施工组织方式的前提条件和实际效果。

2.计算各结构层工作的持续时间。

3.分析和计算基层与下面层之间的搭接类型和搭接时距。

4.分析和计算下面层与上面层之间的搭接类型和搭接时距。

标记 纠错
34.

某二级公路路面结构如下图所示,通车运营 7 年后,沥青路面出现了大面积坑槽,建设单位决定对沥青路面进行沥青路面再生改建。

二建公路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二建《公路实务》模拟试卷2

某施工单位通过招投标承揽了此沥青路面再生改建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进场后,对全路段进行了仔细且全面地观测分析,提出了两种现场热再生施工工艺方法:整型再生法和重铺再生法。

事件二: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对沥青路面再生改建进行了现场培训。明确指出:现场热再生是一种就地修复破损路面的过程,它通过加热软化路面,铲起路面废料,再和沥青胶黏剂混合,有时可能还需要添加一些新的集料,然后将再生料重新铺在原来的路面上。

整型再生法适合 40~60mm 表面层的再生,是由加热机对旧沥青路面加热至 60~180℃后,由再生主机将路面翻松并将翻松材料收集到再生主机的搅拌锅中,同时在搅拌锅中加入适量的沥青再生剂,将拌和均匀的再生混合料重新摊铺到路面上,用压路机碾压成型。这种方法适用于破损较严重路面(如出现大面积坑槽)的维修翻新和旧路升级改造施工,修复后形成与新建道路性能完全相同的全新路面。

事件三:厂拌热再生法是将旧沥青路面经过翻挖后运回拌和厂,再集中破碎,根据路面不同层次的质量要求,进行配比设计,确定旧沥青混合料的添加比例,再生剂、新沥青材料、新集料等在拌和机中按一定比例重新拌和成新的混合料,从而获得优良的再生沥青混凝土,铺筑成再生沥青路面。因此,采用厂拌热再生工艺能够修复沥青路面面层病害,恢复甚至改善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所以这种

工艺适用范围较广,各等级沥青路面铣刨料都可用来再生利用。

【问题】

1.请指出事件一中施工单位确定现场热再生施工工艺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如何正确制定现场

热再生施工工艺方法。

2.指出现场热再生施工工艺中关键技术有哪些?

3.事件一中施工单位提出的整型再生法和重铺再生法哪种方法更合理?请说明理由。

4.指出事件二中的错误并改正。

5.根据事件三,请简述厂拌热再生工艺的优缺点。

标记 纠错

答题卡(剩余 道题)

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多选题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问答题
31 32 33 34
00:00:00
暂停
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