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某新建办公楼工程,框剪结构,地下 1 层,地上 16 层,建筑面积 1.2 万平方米。M 公
司总承包施工。基坑开挖深度 7.6m。
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依据与工程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文件,国家、地方现行有关
标准和技术经济指标,工程设计文件等要求编制了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包含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施工部署等基本内容。
主体结构施工前,项目部编制了施工进度计划,包括工程建设概况、工程施工情况、单
位工程进度计划、分阶段进度计划等内容。进度计划网络图见图 1(单位:月),假定各项工作匀速施工。由于工作 B、工作 C、工作 H 为采用特殊工艺的施工过程,涉及某专利技术的采用,故这三项工作只能由某一特定的施工队来完成。

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工程前期进展拖延,第 8 月末对工程实际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发现: G 工作刚刚开始,D 工作后延 4 个月。现业主方要求仍按原计划时间竣工,要求项目部采取 赶工措施。随后,施工单位将工作 G、H、L 划分为两个流水段组织流水作业,具体数据见 表 1。

项目部向企业主管部门上报了项目阶段进度监测报告,其内容包括:进度执行情况的综 合描述、实际施工进度、资源供应进度等。企业主管部门认为内容不全,要求补充后重新上报。
【问题】
1.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还有哪些?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还有哪些?
2.在不改变原施工进度计划总工期和工作间工艺关系的前提下,如何安排工作 B、C、H这三项工作比较合理(写出三项工作的施工顺序),试计算此时该专业施工队从进场到出场最短需要多少时间,其中最少的间断工作时间为多少个月。
3.G、H、L 三项工作的流水施工工期为多少?能否满足业主提出的按原计划日期竣工的要求,简述理由。并画出 G、H、L 三项工作的流水施工横道图。
4.进度监测报告还应补充哪些内容?资源优化的模式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