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1年教师资格《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预测试卷3

2021年教师资格《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预测试卷3

卷面总分:21分 答题时间:240分钟 试卷题量:21题 练习次数:102次
单选题 (共15题,共15分)
1.

某位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某版教材中的课文《再别康桥》一课时,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

(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①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②通过教师的分析欣赏.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以下对这则教学目标的评析,不正确的是(  )。

  • A. 设置的教学目标远远低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 B. 两个教学目标落脚点均在对这首诗歌形式的品味与鉴赏
  • C. 教学目标忽略了学生阅读这首诗时自己独有的情感体验及阅读感受
  • D. 教学目标忽略了指导学生体会诗歌的独特魅力.比较在传递情感方面与其他文体语言的不同点
标记 纠错
2.

教师在审阅学生的作文时.发现很多学生经常将破折号使用错。为了让学生理解如何使用破折号.教师特为学生列举了以下句子,其中破折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 在滨海航母主题公园风筝节上.各式纸鸢迎风起舞。其中全国最大、直径30米的巨型软体风筝——滚地龙的放飞成为节日的一大亮点。
  • B. 有关专家指出.白开水是最符合人体需要的“天然饮料”。它既洁净,又能使硬度过大的水变得适中——(因为过多的矿物质煮沸后会沉淀),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 C. 他最要好的朋友——一个房地产商——告诉他.市场正在调查,眼下买房要慎重。
  • D. 今天,《人民日报》在显著位置发表长篇通讯《春天里,这激情的足音——湖北省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纪实》,并对此发表了《心近才能生情》的评论。
标记 纠错
3.

名著导读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中外不同作家的“三部曲”,学生做了以下笔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 A. 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累》和《棠棣之花》;“漂流”三部曲:《歧路》《炼狱》和《十字架》
  • B. 茅盾“农村”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蚀”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 C. 巴尔扎克“喜剧”三部曲:《两个诗人》《外省大人物在巴黎》《发明家的苦难》
  • D. 阿.托尔斯泰“苦难的历程”三部曲:《美丽的夫人》《一九一八》《阴暗的早晨》
标记 纠错
4.

某位初中语文教师教学《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时,为学生设计了这样几个作业:

一、熟读课文。探究下边的问题。

1.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这篇课文却提出与之相反的观点.要求我们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为什么非常重要?

2.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只有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才具备创造性思维的看法,为什么不对?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二、本文主要论述什么问题?作者为什么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谈起?关于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要素。为什么到篇末才给出全部答案?

三、议论文常常用设问句。设问是一种无疑而问、自问自答的修辞方式,它的作用是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势有变化,起波澜。例如课文第四段末尾提出设问:“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引导读者去思考.然后作者又对此做了回答。请从课文中再找出几个设问句,仔细体会这种修辞方式的表达作用,并且思考一下怎样才能用好设问句。

四、把课文的最后一段抄在本子上,并选取这段中的某一个观点。举出生活中的一两个事例来证明它。

以下对其设计意图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第一题意在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学生的思维规律来看,应放在第三问发问
  • B. 第二题意在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结构上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思路
  • C. 第三题意在让学生具体结合本文.理解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 D. 第四题意在引导学生积累文中重要语段.从而学会应用于写作,着眼于学生的识字与写字、写作能力
标记 纠错
5.

学习完《爱莲说》后,学生觉得“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发人深省,于是要求教师再为其推荐几句具有深刻哲理的句子,以下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

  • A.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B.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C.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 D.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标记 纠错
6.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师:【A】我们来看一个片段,希区柯克.一个悬念大师。1963年拍摄的一个片子,叫做《群鸟》。在看的时候。不要忘记思考两个概念:第一,力量问题,谁更有力量。第二,笼子问题,在这个影片里面.有没有笼子?

(观看《群鸟》片段,看完后,十几秒沉默)

师:谁更有力量?

生:我觉得是鸟更有力量。

师:我们再次朗读《珍珠鸟》开头那句话。

生:(齐读)“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师:他一定没有见过这景象——真可怕!

师:【B】鸟儿会这么凶狠.鸟儿会这么有力量。影片中有笼子吗?

生:没有。

师:好,没有笼子,请坐。呵呵,有一位同学高高地举起了他的手,你来说。

生:我认为这影片中是有笼子的。

师:在哪里?

生:当我们看到那个汽车、电话亭和房子的时候,我忽然脑子里萌生了这样一种想法——

鸟被放出来,人被关在笼子里了!

(众大笑,鼓掌)

师:【C】我们就顺着这位同学的思路继续探讨。假设鸟儿接下来控制了整个地球,而我们成了珍稀动物,你被关在了笼子里面.你会怎么想到课文里那句话——“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如果有一只鸟,它心情很愉快,笔尖流泻下一时的感受。(生笑)笼子里关看的。假设我们是“珍珠人”。(生笑)好,我请同学来谈一谈感受:如果你在笼子里面,你如果看待信赖?你如何看待美好?你追求怎么样的境界?

(同桌讨论,完善思路,而后教师提问)

生:我认为如果人被关在笼子里的话……

师:【D】不是“人被关在笼子里”,是“我被关在笼子里”。

生:如果我被关在笼子里的话,我肯定会感觉没有自由。

以上是某位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珍珠鸟》一课时的教学实录片段,以下对其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带着问题去观看影片片段,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电影与文本完美融合,让语文更加有魅力
  • B. 用电影内容引出“无形,,的笼子,深入浅出,使学生在深入的提问中思想更加深刻
  • C. 连续提出5个问题,这5个问题是对学生思维的“轰炸”,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具有针对性、深入性
  • D. 教师不应果断否定学生并给出答案,这违背了对学生的赏识性教育的原则
标记 纠错
7.

初中文言文复习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学过的文言文中文言虚词“乃”的用法.以下归纳错误的一项是(  )。

  • A. 《小石潭记》:“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代词,我)
  • B. 《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副词,竟然,却)
  • C. 《狼》:“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副词,于是,就)
  • D. 《送东阳马生序》:“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副词,才,这才)
标记 纠错
8.

在教学《曹刿论战》“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一句时,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察”的用法.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A.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中的“察”是动词“看清楚”的意思
  • B.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中的“察”是形容词“仔细看”的意思
  • C.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中的“察”是形容词“精明”的意思
  • D. “前太守逵察臣孝廉”中的“察”是动词“考察后加以推荐”的意思
标记 纠错
9.

阅读《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师:【A】我们的活动任务是“涵泳品味,体悟情感”。“涵”,就是没入水中,“泳”,即游泳。这个词表明我们应该怎样学习这首歌呢?

生:反复朗读。

师:【B】对!反复朗读,反复品味。沉潜其中,才能悟得真味。这是学习语文的规律。请先允许老师按照自己的理解朗读这首诗歌,同学们要设身处地地倾听诗人内心深处的声音。(教师在音乐《神秘园》的配乐中深情背诵)

师:【C】你认为老师读得好的地方就试着学一学,不好的地方就改一改,然后激情朗读两

遍:读后请你告诉我们,你最想问的问题是什么,或者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D】(学生激情吟诵)(屏显:话题一:最想问的问题:话题二:最深刻的感受)

以下对这段教学片段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活动任务”四个字体现了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的教学思想
  • B. 诗歌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朗读.故这里应把朗读权交给学生,教师示范容易限制学生的创造性理解
  • C. 让学生“学一学”“改一改”.既体现了教师的自信.又体现了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
  • D. 在学生朗读后.以学生的“问题”和“感受”切入文本,符合学习规律,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标记 纠错
10.

语文复习课上.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过的各种修辞手法及其使用效果.并为学生列举了以下例子作为示范,其中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

  • A.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散步》),连用两个“太迟”是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对春天的盼望已久,因为母亲冬天过得太艰难,可见“我”对母亲的爱
  • B. “等到惊蛰一犁土的春播时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了。”(《榆钱饭》),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粮;“锅”是做饭的工具,用“揭不开锅”代指没饭吃
  • C.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夏》),采用比喻,突出了太阳的毒热与烈日的威势
  • D. “每次上体育课,看见她裤子上的那条长长的‘伤疤’,我就觉得对不住她。”(《羚羊木雕》),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裤子上的裂缝比作伤疤,将“我”内心的愧疚表现得更强烈
标记 纠错
11.

在学习某教材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时,教师要求学生总结和孔子、孟子相关的知识。以下学生总结错误的一项是(  )。

  • A. 孔子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 B.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出自孔子《论语》中的《学而》
  • C. 孟子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 D.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的一个高峰
标记 纠错
12.

在学习《核舟记》时,学生发现课文下面有很多对文中重要实词、虚词的解释,从语文教材的构成来看.这属于语文教科书的哪一系统?(  )

  • A. 范文系统
  • B. 知识系统
  • C. 助读系统
  • D. 作业系统
标记 纠错
13.

以下是某位初中语文教师“自由写作”教学的片段,阅读并回答问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师:【A】同学们,你们从不同学校、不同班级来到一个新的集体。在这个新集体里,同学们要共同生活、学习三年,这是我们的缘分。此时此刻,你一定希望早点了解班里每个同学的“子丑寅卯”.也希望自己能被大家尽快认识和接受。现在老师非常愿意做个沟通者,和大家一起用“我”自由之笔,写“我”自得之见,抒“我”自然之情,显“我”自在之趣,力求做到“我以我手写我心”,把“真实精彩独特的自己”诉之于文,以文会友(学生鼓掌)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探讨作文的真谛:写出有个性的我,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师:【B】叶圣陶老先生说:“写东西是怎么一回事?无非是把所见所闻的感受想一想,想清楚了,构成了有条有理的形式.用书面语气固定下来。”我们想想“我”是自己最熟悉的,最了解的。所以只要静下心来。审视一下自己,完全可以像做菜那样做出有特殊风味的自家特色菜,奉献给大家。 (生微笑,并考虑自己该从哪方面内容入手写)

师:【C】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份关于检测自己意志力和性格气质的表格,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拿上这份资料看看。(学生中有60%的同学取走资料.以帮助自己进一步了解自己这一方面的情况.可以写这方面的内容。教师只作资料的提供者,而把选择交还学生自主)

(10分钟后,学生想好了写哪方面内容,有些想写自己的名字,有些想写自己的爱好,有些想写自己对自己的看法.有些想写别人眼中的自己……总之,都想写与众不同的真正的自己)

师:【D】大家都找到了写自己的内容,那么在怎样让文章出彩上有什么要老师帮助,同学帮助的呢?

生:1.拟题是否可以别出心裁?能否小组讨论出一些题目?2.写作文的形式可否有自己的创意?3.想了解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能否将完成作文的时间延至下周?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予以肯定,小组讨论热烈,课后学生还向教师、朋友、父母询问,了解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印象)

一周后,教师组织学生当堂完成作文。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因为情感和需要已找到释放点,35分钟内都已完成500字左右的文章,学生课堂作文体验十分愉快。后来,学生还提出10分钟的小组交流.教师完全允许,并请每组组织者将本组的交流情况写成小结上交)

以下对这则教学实录(节选)评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教师抓住学生生活中交往的情感需求,使学生有了作文的真实期待.适时切入了作文话题:介绍自己
  • B. 用比喻的形式介绍怎么写作文.不利于学生的理解.有欠考虑
  • C. 为学生提供检测材料.容易让学生形成形式化思维,不利于学生作文内容的丰富
  • D. 学生提出的问题欠缺深度.由此可见教师对课堂生成的把控失当
标记 纠错
14.

在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时,教师指出,明清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黄金时期。为了佐证这一论述.教师又为学生列举了以下例子,其中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

  • A. 汤显祖—《牡丹亭》—明
  • B.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明
  • C. 吴敬梓—《儒林外史》—清
  • D. 蒲松龄—《聊斋志异》—清
标记 纠错
15.

某教师学习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对其中重要知识点进行了以下归纳.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 A.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 B. 初中二年级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 C. 语文课程应在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D. 在语文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标记 纠错
问答题 (共6题,共6分)
16.

案例:

阅读下面的学生习作.完成第16-17题。

我与风的亲密接触

我想拥抱风.并成为它的心跳。

——题记

①你轻轻拂过我的脸,让我为你着迷。你没有色彩,却让世间风光无限。

②古往今来,多少人为你倾倒,为你轻吟。“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是你的姿态:“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是你的魅力;“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是你的诱惑:“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是你的豪壮。

③你平淡,你多情,你潇洒,你豪放。

④你在春天扬起温柔的情思,拂过冻醒的湖面,荡起丝丝涟漪。你挥洒爱的雨露,浸润着枯萎的树枝。滋养着田里的麦苗,伴着春光,你轻歌曼舞,向人们展示着你的魅力。春天的风,像一支清新脱俗的乐曲,携带着希望,唤起了沉睡的生命,也唤醒我惆怅的心。从此,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于是.我陶醉在春风里。

⑤你在夏日献出火热的激情,让大地郁郁葱葱。那动人的绿呀,激起农人对秋的向往,对丰收的畅想。我走在田埂上,迎着你火样的热情,心里充满无尽的遐想。有了你,我的心不再荒芜,青春的田野也有了色彩。夏天的风,谢谢你,让我的世界多姿多彩。

⑥你在晚秋吹来了丝丝感伤,让我为你忧郁。我知道,你有灵性,多愁善感,在所难免,但你不孤单.即使你带走了所有的色彩,你的心中五彩斑斓,你充实,你幸福。我从落叶中读懂了你,你送走了幼稚.带来了成熟。我把落叶捧在手里,同时也把你留在心中。于是,我的青春也变得靓丽和稳重。

⑦你在冬天像难驯的野马,在田地里奔跑着,把小草踩得一片狼籍,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吹走了繁华.吹走了虚伪,只留下赤裸的大山和大地。你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考验着世间所有事物的意志。冬天的风,你好强劲,打痛了我的脸,也打醒了我的心,让我学会了冷静地思考人生,不再叛逆,不再轻狂。我走在凛冽的冬风里,感受着人生的冷酷与苍桑。

⑧我在风中行走,我与风亲密接触,感受风给我的唯美,感受风给我的启迪。

⑨风,你是我一生最美丽的拥有。

问题:

16[简答题]查看材料

请从第⑥段中找出一处病句,从第⑦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并分别进行改正。(8分)

标记 纠错
17.

案例:

阅读下面的学生习作.完成第16-17题。

我与风的亲密接触

我想拥抱风.并成为它的心跳。

——题记

①你轻轻拂过我的脸,让我为你着迷。你没有色彩,却让世间风光无限。

②古往今来,多少人为你倾倒,为你轻吟。“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是你的姿态:“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是你的魅力;“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是你的诱惑:“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是你的豪壮。

③你平淡,你多情,你潇洒,你豪放。

④你在春天扬起温柔的情思,拂过冻醒的湖面,荡起丝丝涟漪。你挥洒爱的雨露,浸润着枯萎的树枝。滋养着田里的麦苗,伴着春光,你轻歌曼舞,向人们展示着你的魅力。春天的风,像一支清新脱俗的乐曲,携带着希望,唤起了沉睡的生命,也唤醒我惆怅的心。从此,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于是.我陶醉在春风里。

⑤你在夏日献出火热的激情,让大地郁郁葱葱。那动人的绿呀,激起农人对秋的向往,对丰收的畅想。我走在田埂上,迎着你火样的热情,心里充满无尽的遐想。有了你,我的心不再荒芜,青春的田野也有了色彩。夏天的风,谢谢你,让我的世界多姿多彩。

⑥你在晚秋吹来了丝丝感伤,让我为你忧郁。我知道,你有灵性,多愁善感,在所难免,但你不孤单.即使你带走了所有的色彩,你的心中五彩斑斓,你充实,你幸福。我从落叶中读懂了你,你送走了幼稚.带来了成熟。我把落叶捧在手里,同时也把你留在心中。于是,我的青春也变得靓丽和稳重。

⑦你在冬天像难驯的野马,在田地里奔跑着,把小草踩得一片狼籍,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吹走了繁华.吹走了虚伪,只留下赤裸的大山和大地。你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考验着世间所有事物的意志。冬天的风,你好强劲,打痛了我的脸,也打醒了我的心,让我学会了冷静地思考人生,不再叛逆,不再轻狂。我走在凛冽的冬风里,感受着人生的冷酷与苍桑。

⑧我在风中行走,我与风亲密接触,感受风给我的唯美,感受风给我的启迪。

⑨风,你是我一生最美丽的拥有。

问题:

请指出该习作的优点.并结合内容进行简要分析。(12分)

标记 纠错
18.

阅读《苏州园林》教学实录(节选),完成第16题。

师: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请问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加以说明的?

生1: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四个角度进行说明。

生2:还有角落、门窗、彩绘等。

生3:从整体和局部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师:不错,同学们回答得很准确。下面请大家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学生齐读)

师:如果为第二自然段划分层次,可以怎样划分?

生1:可划分为三层,第一句为第一层,最后一个句子为第三层,中间为第二层。

生2:我也分三层,但我认为第一层应为第一、二句,最后两句是第三层,中间剩下的句子为第二层。

生3:我认为分两层最好,就在“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句后划开,前后各为一层。

生4:我觉得还是分成三层好,第一句为第一层,最后两个句子为第三层,中间为第二层。

师:大家的发言都有道理,相对而言,我更赞同第三位同学的意见。下面请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生1: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生2: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生3:总括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

师:要求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所以第二位同学的发言欠妥。但这句话很重要,这个句子揭示苏州园林的共同点.是全文的中心句。

问题:

以上是一位初中语文教师有关《苏州园林》一课的教学实录节选,指出其中的问题并提出修改建议。(20分)

标记 纠错
19.

阅读材料。完成第19-21题。

萧乾《吆喝》原文

20年代一位在北京做寓公的英国诗人奥斯伯特.斯提维尔写过一篇《北京的声与色》,把当时走街串巷的小贩用以招徕顾客而做出的种种音响形容成街头管弦乐队。并还分别列举了哪是管乐、弦乐和打击乐器。他特别喜欢听串街的理发师(“剃头的”)手里那把钳形铁铉的声音。

用铁板从中间一抽.就会“刺啦”一声发出带点颤巍的金属声响,认为很像西洋乐师用的定音又。此外。布贩子手里的拨啷鼓和珠宝玉石收购商打的小鼓,也都给他以快感。当然还有磨剪子磨刀的吹的长号。他惊奇的是,每一乐器,各代表一种行当,而坐在家里的主妇一听,就准知道街上过的什么商贩。最近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还播放了阿隆.阿甫夏洛穆夫以北京胡同音响为主题的交响诗.很有味道。

囿于语言的隔阂.洋人只能欣赏器乐。其实,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

听过相声《卖布头》或《改行》的,都不免会佩服当年那些叫卖者的本事。得气力足,嗓子脆,口齿伶俐,咬字清楚,还要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随机应变。

我小时候.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

大清早过卖早点的:大米粥呀,油炸果的。然后是卖青菜和卖花儿的,讲究把挑子上的货品一样不漏地都唱出来,用一副好嗓子招徕顾客。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到了夜晚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

“馄饨喂——开锅!”这是特别给开夜车的或赌家们备下的夜宵。就像南方的汤圆。在北京,都说“剃头的挑子,一头热。”其实.馄饨挑子也一样。一头是一串小抽屉,里头放各种半制成的原料:皮儿、馅儿和佐料。另一头是一口汤锅。火门一打,锅里的水就沸腾起来。馄饨不但当面煮.还讲究现吃现包。讲究皮儿要薄,馅儿要大。

从吆喝来说。我更喜欢卖硬面饽饽的:声音厚实,词儿朴素,就一声“硬面——饽饽”,光宣布卖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吹嘘什么。

可夜晚过的.并不都是卖吃食的。还有唱话匣子的。大冷天。背了一具沉甸甸的留声机和半箱唱片。唱的多半是京剧或大鼓。我也听过一张不说不唱的叫“洋人哈哈笑”,一张片子从头笑到尾。我心想,多累人啊!我最讨厌胜利公司那个商标了:一只狗蹲坐在大喇叭前头,支棱着耳朵在听唱片。那简直是骂人。

那时夜里还经常过敲小钹的盲人。大概那也属于打击乐吧。“算灵卦!”我心想:“怎么不先替你自己算算!”还有过乞丐。至今我还记得一个乞丐叫得多么凄厉动人。他几乎全部用颤音,先挑高了嗓子喊“行好的——老爷——太(哎)太”,过好一会儿(好像饿得接不上气儿啦),才接下去用低音喊:“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

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春天一到,卖大小金鱼儿的就该出来了,我对卖蛤蟆骨朵儿(蝌蚪)最有好感,一是我买得起,花上一个制钱,就往碗里捞上十来只;二是玩够了还能吞下去。我一直奇怪它们怎么没在我肚子里变成青蛙!一到夏天,西瓜和碎冰制成的雪花酪就上市了。秋天该卖“树熟的秋海棠”了。卖柿子的吆喝有简繁两种。简的只一声“喝了蜜的大柿子”。

其实满够了。可那时小贩都想卖弄一下嗓门儿,所以有的卖柿予的不但词儿编得热闹,还卖弄一通唱腔。最起码也得像歌剧里那种半说半唱的道白。一到冬天,“葫芦儿——刚蘸得”就出场了。那时,北京比现下冷多了。我上学时鼻涕眼泪总冻成冰。只要兜里还有个制钱.一听“烤白薯哇真热乎”,就非买上一块不可。一路上既可以把那烫手的白薯揣在袖筒里取暖。到学校还可以拿出来大嚼一通。

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所以也得变着法儿吸引顾客。比如卖一种用秫秸秆制成的玩具,就吆喝:“小玩艺儿赛活的。”有的吆喝告诉你制作的过程.如城厢里常卖的一种近似烧卖的吃食,就介绍得十分全面:“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也有简单些的,如“卤煮喂,炸豆腐哟”。有的借甲物形容乙物,如“栗子味儿的白薯”或“萝卜赛过梨”。“葫芦儿——冰塔儿”既简洁又生动,两个字就把葫芦(不管是山楂、荸荠还是山药豆的)形容得晶莹可人。卖山里红(山楂)的靠戏剧性来吸引人,“就剩两挂啦”。其实,他身上挂满了那用绳串起的紫红色果子。

有的小贩吆喝起来声音细而高.有的低而深沉。我怕听那种忽高忽低的。也许由于小时人家告诉我卖荷叶糕的是“拍花子的”(拐卖儿童的),我特别害怕。他先尖声尖气地喊一声“一包糖来”,然后放低至少八度,来一气“荷叶糕”。这么叫法的还有个卖荞麦皮的。有一回他在我身后“哟”了一声,把我吓了个马趴。等我站起身来.他才用深厚的男低音唱出“荞麦皮耶”。

特别出色的是那种合辙押韵的吆喝。我在小说《邓山东》里写的那个卖炸食的确有其人,至于他替学生挨打,那纯是我瞎编的。有个卖萝卜的这么吆喝:“又不糠来又不辣.两捆萝卜一个大。”“大”就是一个铜板。甚至有的乞丐也油嘴滑舌地编起快板:“老太太(那个)真行好,给个饽饽吃不了。东屋里瞧(那么)西屋里看,没有饽饽赏碗饭。”

现在北京城倒还剩一种吆喝.就是“冰棍儿——三分嘞”。语气问像是五分的减成三分了,其实就是三分一根.可见这种带戏剧性的叫卖艺术并没失传。

单元导语

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本单元多选课文,大多是写各地节日风俗的。也有讲述民间艺人轶事,描绘街头商贩吆喝的,组成了一幅幅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卷。

学习这些课文.你不仅能够感受到自身日常生活中蕴含的无穷乐趣,还能够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产生的艺术效果。

课文导语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几十年.在旧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人们经常可以听到商贩叫卖的各种吆喝声。如今,这些清脆悠扬的叫卖声大多已经淹没在都市喧嚣中,但听一听萧乾的《吆喝》,依旧能引发我们无尽的遐思.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课后练习

一、默读课文,看看作者围绕着北京的吆喝声介绍了什么?他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怎样的感情?

二、本文是用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语)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试找出几例,相互交流.体会其中的意味。

三、吆喝其实是一种广告,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类广告在逐渐消失。但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自有其独特的魅力,应该注意抢救。不妨把家乡的吆喝,或者类似吆喝的文化遗产记录下来.为抢救工作做点贡献。

学生情况八年级,班级人数45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投影实物等。

问题:

19[简答题]查看材料

阅读以上材料,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20分)

标记 纠错
20.

阅读材料。完成第19-21题。

萧乾《吆喝》原文

20年代一位在北京做寓公的英国诗人奥斯伯特.斯提维尔写过一篇《北京的声与色》,把当时走街串巷的小贩用以招徕顾客而做出的种种音响形容成街头管弦乐队。并还分别列举了哪是管乐、弦乐和打击乐器。他特别喜欢听串街的理发师(“剃头的”)手里那把钳形铁铉的声音。

用铁板从中间一抽.就会“刺啦”一声发出带点颤巍的金属声响,认为很像西洋乐师用的定音又。此外。布贩子手里的拨啷鼓和珠宝玉石收购商打的小鼓,也都给他以快感。当然还有磨剪子磨刀的吹的长号。他惊奇的是,每一乐器,各代表一种行当,而坐在家里的主妇一听,就准知道街上过的什么商贩。最近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还播放了阿隆.阿甫夏洛穆夫以北京胡同音响为主题的交响诗.很有味道。

囿于语言的隔阂.洋人只能欣赏器乐。其实,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

听过相声《卖布头》或《改行》的,都不免会佩服当年那些叫卖者的本事。得气力足,嗓子脆,口齿伶俐,咬字清楚,还要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随机应变。

我小时候.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

大清早过卖早点的:大米粥呀,油炸果的。然后是卖青菜和卖花儿的,讲究把挑子上的货品一样不漏地都唱出来,用一副好嗓子招徕顾客。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到了夜晚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

“馄饨喂——开锅!”这是特别给开夜车的或赌家们备下的夜宵。就像南方的汤圆。在北京,都说“剃头的挑子,一头热。”其实.馄饨挑子也一样。一头是一串小抽屉,里头放各种半制成的原料:皮儿、馅儿和佐料。另一头是一口汤锅。火门一打,锅里的水就沸腾起来。馄饨不但当面煮.还讲究现吃现包。讲究皮儿要薄,馅儿要大。

从吆喝来说。我更喜欢卖硬面饽饽的:声音厚实,词儿朴素,就一声“硬面——饽饽”,光宣布卖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吹嘘什么。

可夜晚过的.并不都是卖吃食的。还有唱话匣子的。大冷天。背了一具沉甸甸的留声机和半箱唱片。唱的多半是京剧或大鼓。我也听过一张不说不唱的叫“洋人哈哈笑”,一张片子从头笑到尾。我心想,多累人啊!我最讨厌胜利公司那个商标了:一只狗蹲坐在大喇叭前头,支棱着耳朵在听唱片。那简直是骂人。

那时夜里还经常过敲小钹的盲人。大概那也属于打击乐吧。“算灵卦!”我心想:“怎么不先替你自己算算!”还有过乞丐。至今我还记得一个乞丐叫得多么凄厉动人。他几乎全部用颤音,先挑高了嗓子喊“行好的——老爷——太(哎)太”,过好一会儿(好像饿得接不上气儿啦),才接下去用低音喊:“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

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春天一到,卖大小金鱼儿的就该出来了,我对卖蛤蟆骨朵儿(蝌蚪)最有好感,一是我买得起,花上一个制钱,就往碗里捞上十来只;二是玩够了还能吞下去。我一直奇怪它们怎么没在我肚子里变成青蛙!一到夏天,西瓜和碎冰制成的雪花酪就上市了。秋天该卖“树熟的秋海棠”了。卖柿子的吆喝有简繁两种。简的只一声“喝了蜜的大柿子”。

其实满够了。可那时小贩都想卖弄一下嗓门儿,所以有的卖柿予的不但词儿编得热闹,还卖弄一通唱腔。最起码也得像歌剧里那种半说半唱的道白。一到冬天,“葫芦儿——刚蘸得”就出场了。那时,北京比现下冷多了。我上学时鼻涕眼泪总冻成冰。只要兜里还有个制钱.一听“烤白薯哇真热乎”,就非买上一块不可。一路上既可以把那烫手的白薯揣在袖筒里取暖。到学校还可以拿出来大嚼一通。

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所以也得变着法儿吸引顾客。比如卖一种用秫秸秆制成的玩具,就吆喝:“小玩艺儿赛活的。”有的吆喝告诉你制作的过程.如城厢里常卖的一种近似烧卖的吃食,就介绍得十分全面:“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也有简单些的,如“卤煮喂,炸豆腐哟”。有的借甲物形容乙物,如“栗子味儿的白薯”或“萝卜赛过梨”。“葫芦儿——冰塔儿”既简洁又生动,两个字就把葫芦(不管是山楂、荸荠还是山药豆的)形容得晶莹可人。卖山里红(山楂)的靠戏剧性来吸引人,“就剩两挂啦”。其实,他身上挂满了那用绳串起的紫红色果子。

有的小贩吆喝起来声音细而高.有的低而深沉。我怕听那种忽高忽低的。也许由于小时人家告诉我卖荷叶糕的是“拍花子的”(拐卖儿童的),我特别害怕。他先尖声尖气地喊一声“一包糖来”,然后放低至少八度,来一气“荷叶糕”。这么叫法的还有个卖荞麦皮的。有一回他在我身后“哟”了一声,把我吓了个马趴。等我站起身来.他才用深厚的男低音唱出“荞麦皮耶”。

特别出色的是那种合辙押韵的吆喝。我在小说《邓山东》里写的那个卖炸食的确有其人,至于他替学生挨打,那纯是我瞎编的。有个卖萝卜的这么吆喝:“又不糠来又不辣.两捆萝卜一个大。”“大”就是一个铜板。甚至有的乞丐也油嘴滑舌地编起快板:“老太太(那个)真行好,给个饽饽吃不了。东屋里瞧(那么)西屋里看,没有饽饽赏碗饭。”

现在北京城倒还剩一种吆喝.就是“冰棍儿——三分嘞”。语气问像是五分的减成三分了,其实就是三分一根.可见这种带戏剧性的叫卖艺术并没失传。

单元导语

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本单元多选课文,大多是写各地节日风俗的。也有讲述民间艺人轶事,描绘街头商贩吆喝的,组成了一幅幅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卷。

学习这些课文.你不仅能够感受到自身日常生活中蕴含的无穷乐趣,还能够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产生的艺术效果。

课文导语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几十年.在旧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人们经常可以听到商贩叫卖的各种吆喝声。如今,这些清脆悠扬的叫卖声大多已经淹没在都市喧嚣中,但听一听萧乾的《吆喝》,依旧能引发我们无尽的遐思.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课后练习

一、默读课文,看看作者围绕着北京的吆喝声介绍了什么?他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怎样的感情?

二、本文是用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语)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试找出几例,相互交流.体会其中的意味。

三、吆喝其实是一种广告,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类广告在逐渐消失。但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自有其独特的魅力,应该注意抢救。不妨把家乡的吆喝,或者类似吆喝的文化遗产记录下来.为抢救工作做点贡献。

学生情况八年级,班级人数45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投影实物等。

问题:

阅读以上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具体说明确定的依据。(20分)

标记 纠错
21.

阅读材料。完成第19-21题。

萧乾《吆喝》原文

20年代一位在北京做寓公的英国诗人奥斯伯特.斯提维尔写过一篇《北京的声与色》,把当时走街串巷的小贩用以招徕顾客而做出的种种音响形容成街头管弦乐队。并还分别列举了哪是管乐、弦乐和打击乐器。他特别喜欢听串街的理发师(“剃头的”)手里那把钳形铁铉的声音。

用铁板从中间一抽.就会“刺啦”一声发出带点颤巍的金属声响,认为很像西洋乐师用的定音又。此外。布贩子手里的拨啷鼓和珠宝玉石收购商打的小鼓,也都给他以快感。当然还有磨剪子磨刀的吹的长号。他惊奇的是,每一乐器,各代表一种行当,而坐在家里的主妇一听,就准知道街上过的什么商贩。最近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还播放了阿隆.阿甫夏洛穆夫以北京胡同音响为主题的交响诗.很有味道。

囿于语言的隔阂.洋人只能欣赏器乐。其实,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

听过相声《卖布头》或《改行》的,都不免会佩服当年那些叫卖者的本事。得气力足,嗓子脆,口齿伶俐,咬字清楚,还要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随机应变。

我小时候.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

大清早过卖早点的:大米粥呀,油炸果的。然后是卖青菜和卖花儿的,讲究把挑子上的货品一样不漏地都唱出来,用一副好嗓子招徕顾客。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到了夜晚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

“馄饨喂——开锅!”这是特别给开夜车的或赌家们备下的夜宵。就像南方的汤圆。在北京,都说“剃头的挑子,一头热。”其实.馄饨挑子也一样。一头是一串小抽屉,里头放各种半制成的原料:皮儿、馅儿和佐料。另一头是一口汤锅。火门一打,锅里的水就沸腾起来。馄饨不但当面煮.还讲究现吃现包。讲究皮儿要薄,馅儿要大。

从吆喝来说。我更喜欢卖硬面饽饽的:声音厚实,词儿朴素,就一声“硬面——饽饽”,光宣布卖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吹嘘什么。

可夜晚过的.并不都是卖吃食的。还有唱话匣子的。大冷天。背了一具沉甸甸的留声机和半箱唱片。唱的多半是京剧或大鼓。我也听过一张不说不唱的叫“洋人哈哈笑”,一张片子从头笑到尾。我心想,多累人啊!我最讨厌胜利公司那个商标了:一只狗蹲坐在大喇叭前头,支棱着耳朵在听唱片。那简直是骂人。

那时夜里还经常过敲小钹的盲人。大概那也属于打击乐吧。“算灵卦!”我心想:“怎么不先替你自己算算!”还有过乞丐。至今我还记得一个乞丐叫得多么凄厉动人。他几乎全部用颤音,先挑高了嗓子喊“行好的——老爷——太(哎)太”,过好一会儿(好像饿得接不上气儿啦),才接下去用低音喊:“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

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春天一到,卖大小金鱼儿的就该出来了,我对卖蛤蟆骨朵儿(蝌蚪)最有好感,一是我买得起,花上一个制钱,就往碗里捞上十来只;二是玩够了还能吞下去。我一直奇怪它们怎么没在我肚子里变成青蛙!一到夏天,西瓜和碎冰制成的雪花酪就上市了。秋天该卖“树熟的秋海棠”了。卖柿子的吆喝有简繁两种。简的只一声“喝了蜜的大柿子”。

其实满够了。可那时小贩都想卖弄一下嗓门儿,所以有的卖柿予的不但词儿编得热闹,还卖弄一通唱腔。最起码也得像歌剧里那种半说半唱的道白。一到冬天,“葫芦儿——刚蘸得”就出场了。那时,北京比现下冷多了。我上学时鼻涕眼泪总冻成冰。只要兜里还有个制钱.一听“烤白薯哇真热乎”,就非买上一块不可。一路上既可以把那烫手的白薯揣在袖筒里取暖。到学校还可以拿出来大嚼一通。

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所以也得变着法儿吸引顾客。比如卖一种用秫秸秆制成的玩具,就吆喝:“小玩艺儿赛活的。”有的吆喝告诉你制作的过程.如城厢里常卖的一种近似烧卖的吃食,就介绍得十分全面:“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也有简单些的,如“卤煮喂,炸豆腐哟”。有的借甲物形容乙物,如“栗子味儿的白薯”或“萝卜赛过梨”。“葫芦儿——冰塔儿”既简洁又生动,两个字就把葫芦(不管是山楂、荸荠还是山药豆的)形容得晶莹可人。卖山里红(山楂)的靠戏剧性来吸引人,“就剩两挂啦”。其实,他身上挂满了那用绳串起的紫红色果子。

有的小贩吆喝起来声音细而高.有的低而深沉。我怕听那种忽高忽低的。也许由于小时人家告诉我卖荷叶糕的是“拍花子的”(拐卖儿童的),我特别害怕。他先尖声尖气地喊一声“一包糖来”,然后放低至少八度,来一气“荷叶糕”。这么叫法的还有个卖荞麦皮的。有一回他在我身后“哟”了一声,把我吓了个马趴。等我站起身来.他才用深厚的男低音唱出“荞麦皮耶”。

特别出色的是那种合辙押韵的吆喝。我在小说《邓山东》里写的那个卖炸食的确有其人,至于他替学生挨打,那纯是我瞎编的。有个卖萝卜的这么吆喝:“又不糠来又不辣.两捆萝卜一个大。”“大”就是一个铜板。甚至有的乞丐也油嘴滑舌地编起快板:“老太太(那个)真行好,给个饽饽吃不了。东屋里瞧(那么)西屋里看,没有饽饽赏碗饭。”

现在北京城倒还剩一种吆喝.就是“冰棍儿——三分嘞”。语气问像是五分的减成三分了,其实就是三分一根.可见这种带戏剧性的叫卖艺术并没失传。

单元导语

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本单元多选课文,大多是写各地节日风俗的。也有讲述民间艺人轶事,描绘街头商贩吆喝的,组成了一幅幅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卷。

学习这些课文.你不仅能够感受到自身日常生活中蕴含的无穷乐趣,还能够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产生的艺术效果。

课文导语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几十年.在旧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人们经常可以听到商贩叫卖的各种吆喝声。如今,这些清脆悠扬的叫卖声大多已经淹没在都市喧嚣中,但听一听萧乾的《吆喝》,依旧能引发我们无尽的遐思.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课后练习

一、默读课文,看看作者围绕着北京的吆喝声介绍了什么?他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怎样的感情?

二、本文是用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语)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试找出几例,相互交流.体会其中的意味。

三、吆喝其实是一种广告,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类广告在逐渐消失。但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自有其独特的魅力,应该注意抢救。不妨把家乡的吆喝,或者类似吆喝的文化遗产记录下来.为抢救工作做点贡献。

学生情况八年级,班级人数45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投影实物等。

问题:

根据以上制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本课的教学过程,并说明每个环节的具体教学内容。

(25分)

标记 纠错

答题卡(剩余 道题)

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问答题
16 17 18 19 20 21
00:00:00
暂停
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