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某施工单位中标华东地区某跨江特大桥施工,该桥由主桥、南引桥和北引桥组成,主桥中跨下为通航航道,施工期间航道不中断。主桥为斜拉桥, 上部结构采用五跨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 跨径组合为
(50+139+332+139+50)m,采用挂篮悬臂现浇施工;其中主桥长710m,主桥斜拉桥部分为610m,采用双塔双索面结构,两侧过渡孔长度分别为50m。南、北引桥的上部结构均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跨径组合均为(50m×3)×5;箱梁采用等截面单箱双室斜腹板断面形式,箱梁梁高2.7m,下部结构采用圆端形实心桥墩,基础采用φ1.25、φ1.5m、φ2.0m 钻孔桩基础钻孔。由于该引桥有着等截面多跨的特点,施工单位决定采用移动模架逐孔现浇施工。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前,移动模架专项施工方案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编制,经项目负责人和监理工程师审批完成后组织实施。
事件二:移动模架两主梁通过牛腿支承托架支撑在桥墩墩柱或承台上,模板系统通过千斤顶支撑在主梁上
(如图4 所示)。首跨施工主要工序有:①支腿或牛腿托架安装→②主梁安装→③导梁安装→④模板系统与液压电气系统及其他附属设施安装→⑤D 工序→⑥支座安装→⑦预拱度设置与模板调整→⑧绑扎底板及腹板钢筋→⑨E 工序→⑩内模就位→?顶板钢筋绑扎→?箱粱混凝土浇筑→?内模脱模→?F 工序→?落模拆底模及滑模纵移。

事件三:引桥箱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预应力施工采用低松弛钢绞线,夹片式锚具。施工过程中采取了如下做法:
(1)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进场验收时,除核查其锚固性能类别、型号、规格及数量外,只进行外观检查和尺寸检验。
(2)首孔梁的混凝土在顺桥向从悬臂端开始向桥台进行浇筑。
(3)预应力张拉程序为:0→初应力→σcon(持荷5min 锚固);
(4)压浆时,制作留取尺寸为150mm×150mm×150mm 的试件,标准养护28d,进行抗压强度试验,作为质量评定的依据。
问题:
1.结合背景资料及图示,本工程所使用的移动模架属于上行式还是下行式?并说明理由。
2.斜拉桥主梁施工,除悬臂现浇法外,还有哪些施工方法?(无需考虑本工程是否适用)
3.事件一中移动模架专项施工方案审批流程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写出正确的审批流程。该专项施工方案是否需要召开专家论证会?专家论证会应由谁组织?
4.写出图1 中构件A、B、C 的名称。
5.写出事件二中写出箱梁施工的主要工序D、E、F 的名称。
6.逐条判断事件三中施工单位做法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