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公务员企业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应用能力->2016年10月全国事业单位联考《综合应用能力》(C类)

2016年10月全国事业单位联考《综合应用能力》(C类)

卷面总分:4分 答题时间:240分钟 试卷题量:4题 练习次数:110次
问答题 (共4题,共4分)
1.

2015年1月,全球活跃互联网用户是总人口数的42%,而2014年同期这个比例是35%,可以推测,到2020年全球互联网用户将超过总人口数的70%。

在地域分布上,发达国家或地区使用互联网的人数比例普遍较高,比较极端的是,百慕大、巴林和冰岛的互联网用户数几乎等同于该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总数,而朝鲜和南苏丹使用互联网的人数不及其总人口数的0.1%,由此可见,互联网普及度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

全球网民平均每天使用网络时长为4.4小时,菲律宾最高,平均每天超过6小时,可见菲律宾人最喜欢上网。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人同样不容小觑,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间都超过了5个小时。

几乎70%的英国人在网上进行购物,德国、韩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网购人数都超过了其总人口数的50%。南亚和东南亚电子商务普遍不发达,泰国、菲律宾和印度网购人数均不到其总人口数的20%。网购英国日用品的平均价格是每件12美元,网购美国日用品的平均价格为15美元,而网购菲律宾日用品的平均价格则为1美元,可见,日用品从菲律宾网购比从英、美网购便宜。

全球社交媒体用户平均每天花费2.4小时在社交媒体上,而阿根廷和菲律宾的社交媒体用户则比较活跃,每天都花费超过4小时。Facebook拥有超过13亿的月活跃用户,排名第一。QQ和QQ空间紧随其后,QQ的月活跃用户数有8亿2千万之多,QQ空间也有超过6亿活跃用户。可以看出,Facebook依然是全球最受欢迎的社交平台,但QQ和QQ空间的用户总和超过了Facebook。

论证评价题:请认真阅读给定材料,指出其中存在的4处论证错误,并分别说明理由,每条不超过150字。常见的论证错误主要包括论证中的概念不明确、判断不准确、推理不严密等。(40分)

标记 纠错
2.

石墨烯(Graphene)是一种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六角形蜂巢晶格的平面二维碳材料。实际上,石墨烯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只是难以剥离出单层结构。曾经,物理学家普遍认为,热力学涨落不允许任何二维晶体在有限温度下存在,石墨烯不过是一种假设性结构。受此理论影响、科学家们对从石墨中分享出单层独立存在的石墨烯持悲观态度。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的研究改变了人们的认知。他们发现了一种得到石墨薄片的简单方法——从高定向热解石墨中剥离出石墨片,将薄片的两面粘在一种特殊胶带上,撕开胶带,就能把石墨片一分为二,不断重复这样的操作,最后就得到了仅由一层碳原子构成的薄片,即石墨烯。该方法及单层石墨烯的获取震撼了凝聚体物理学界。随后三年内,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在单层和双层石墨烯体系中分别发现了整数量子霍尔效应及常温条件下的量子霍尔效应,这为石墨烯的工业化生产进一步铺垫了理论和方法道路,两人也因此获得了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因具备极强的稳定性、导电性、导热性和机械承受力,石墨烯是目前为止最理想的二维纳材料,被誉为“新材料之王”。在美国,2011年,IBM公司向媒体展示了其运行速度最快的石墨烯晶体管,为石墨烯芯片的商业化生产提供了方向,从而使之应用于无线通信、网络、雷达和影像等多个领域;2012年,Nanotek仪器公司开发出一种新型储能设备,可以将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从过去的数小时缩短至不到一分钟。在中国,2014年,山西煤化所系统地研究了氧化石墨烯薄膜在炭化过程中的导热性能演变机制,并获得高性能热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它能够满足LED照明、计算机、卫星电路、激光武器、手持终端设备等高功率、高集成度系统的散热需求;2015年,全球首批3万部石墨烯手机在重庆发布,该手机采用了最新研制的石墨烯触摸屏、电池和导热膜。在日本,2016年,日本东北大学与西班牙阿利坎特大学等组成的研究小组宣布开发出了石墨烯中孔海绵体(GMS)。这项研究解决了二维片状石墨烯结构在制成同样的多孔体时,同于会形成小断片状的构造面而产生的导电率下降的问题,还解决了大量石墨烯端部(边缘)容易腐蚀的问题,该研究成果有望构筑基于新原理的能量转换元器件。

2015年11月,某公司发布手机新品,宣称采用全新的石墨烯电池,其快充技术5分钟即可将3000mAh电池的电量充至48%。但是,有研究报告称,该手机采用的是改良的聚合物技术,并未直接使用石墨烯材料,发布新手机的公司对此也表示了认可。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的刘工程师认为,“即使电极材料中添加了石墨烯材料也不能就简单定义为石墨烯电池。现在关于石墨烯电池的新闻报道都仅限于一些皮毛,没有电池的结构和反应机理示意图,也缺乏能量密度、电压、循环寿命等具体技术参数。对于电池工业说来,没有这些信息,报道缺乏最基本的可信度,虚假夸大宣传的可能性极大。”刘工程师称:“石墨烯成本过高,本身具有纳米材料的高比表面积等性质与现在锂离子电池工业技术体系不兼容,这使得‘石墨烯电池’这个技术接近于不存在,其噱头意义远大于实用价值。”业内人士指出,制备技术难题是阻碍石墨烯实现其潜在价值的最大“拦路虎”。曼彻斯特大学的教授们首次提取出的石墨烯,是直接从石墨中剥离的,这种原始方法不可能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此后,人们虽然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溶剂剥离法、液相氧化还原法等多种手段制备出了石墨烯,却在质量、成本、产率等方面各有劣势,无法实现批量生产,科学家们还在继续探寻真正适用于产业化生产的制备工艺。尽管众多上市公司纷纷涉足石墨烯领域,但真正的高端技术仍停留在实验室内,而多次被拿来炒作的“石墨烯电池”,更是被一些业内专家称为“弥天大谎”。不过,在清华大学材料学院的朱教授看来,说技术完全不存在的观点也过于绝对,“随着技术和工艺成熟,未来通过石墨烯提升电池性能是可以实现的”。中国石墨烯联盟秘书长表示,石墨烯概念股股份已经开始透支部分预期,但他依然相信随着产业化进程的加快,概念也可能变为现实。

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因为推翻了热力学涨落理论中“石墨烯无法存在于自然界”的传统认知而获得了2010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标记 纠错
3.

近日,某市场调研机构预测,到2035年,全球将拥有近2100万辆无人驾驶汽车。这一数字远高于该机构在2014年1月预测的1180万辆。由此可见,汽车厂商和科技公司将加快无人驾驶汽车领域的探索步伐。

为了迎接无人驾驶汽车时代的到来,H国政府计划在未来10年投入巨资拉动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发展。与此同时,H国一些地方政府立法准许无人驾驶汽车出现在公路上。这意味着无人驾驶汽车将会很快和普通汽车一样在该国迅速普及,并迅速进入普通民众的家庭。

H国某大学的研究人员对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性关注已久。他们从10家已上路测试无人驾驶汽车的公司中随机选取了A、B、C三家公司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三家公司无人驾驶汽车测试时的安全数据与2013年H国普通车辆的安全记录进行比对,发现二者的事故比约为9∶2。可见,无人驾驶汽车的交通事故率比普通汽车更高,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性低。另外,该研究还显示,每年普通汽车发生的事故中都有人员死亡,而无人驾驶汽车发生的事故中没有任何人员死亡,说明无人驾驶汽车比普通汽车的安全性要高。

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有35%的成年人表示他们不会购买无人驾驶汽车。这说明65%的成年人对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性能比较放心。

标记 纠错
4.

石墨烯(Graphene)是一种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六角形蜂巢晶格的平面二维碳材料。实际上,石墨烯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只是难以剥离出单层结构。曾经,物理学家普遍认为,热力学涨落不允许任何二维晶体在有限温度下存在,石墨烯不过是一种假设性结构。受此理论影响、科学家们对从石墨中分享出单层独立存在的石墨烯持悲观态度。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的研究改变了人们的认知。他们发现了一种得到石墨薄片的简单方法——从高定向热解石墨中剥离出石墨片,将薄片的两面粘在一种特殊胶带上,撕开胶带,就能把石墨片一分为二,不断重复这样的操作,最后就得到了仅由一层碳原子构成的薄片,即石墨烯。该方法及单层石墨烯的获取震撼了凝聚体物理学界。随后三年内,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在单层和双层石墨烯体系中分别发现了整数量子霍尔效应及常温条件下的量子霍尔效应,这为石墨烯的工业化生产进一步铺垫了理论和方法道路,两人也因此获得了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因具备极强的稳定性、导电性、导热性和机械承受力,石墨烯是目前为止最理想的二维纳材料,被誉为“新材料之王”。在美国,2011年,IBM公司向媒体展示了其运行速度最快的石墨烯晶体管,为石墨烯芯片的商业化生产提供了方向,从而使之应用于无线通信、网络、雷达和影像等多个领域;2012年,Nanotek仪器公司开发出一种新型储能设备,可以将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从过去的数小时缩短至不到一分钟。在中国,2014年,山西煤化所系统地研究了氧化石墨烯薄膜在炭化过程中的导热性能演变机制,并获得高性能热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它能够满足LED照明、计算机、卫星电路、激光武器、手持终端设备等高功率、高集成度系统的散热需求;2015年,全球首批3万部石墨烯手机在重庆发布,该手机采用了最新研制的石墨烯触摸屏、电池和导热膜。在日本,2016年,日本东北大学与西班牙阿利坎特大学等组成的研究小组宣布开发出了石墨烯中孔海绵体(GMS)。这项研究解决了二维片状石墨烯结构在制成同样的多孔体时,同于会形成小断片状的构造面而产生的导电率下降的问题,还解决了大量石墨烯端部(边缘)容易腐蚀的问题,该研究成果有望构筑基于新原理的能量转换元器件。

2015年11月,某公司发布手机新品,宣称采用全新的石墨烯电池,其快充技术5分钟即可将3000mAh电池的电量充至48%。但是,有研究报告称,该手机采用的是改良的聚合物技术,并未直接使用石墨烯材料,发布新手机的公司对此也表示了认可。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的刘工程师认为,“即使电极材料中添加了石墨烯材料也不能就简单定义为石墨烯电池。现在关于石墨烯电池的新闻报道都仅限于一些皮毛,没有电池的结构和反应机理示意图,也缺乏能量密度、电压、循环寿命等具体技术参数。对于电池工业说来,没有这些信息,报道缺乏最基本的可信度,虚假夸大宣传的可能性极大。”刘工程师称:“石墨烯成本过高,本身具有纳米材料的高比表面积等性质与现在锂离子电池工业技术体系不兼容,这使得‘石墨烯电池’这个技术接近于不存在,其噱头意义远大于实用价值。”业内人士指出,制备技术难题是阻碍石墨烯实现其潜在价值的最大“拦路虎”。曼彻斯特大学的教授们首次提取出的石墨烯,是直接从石墨中剥离的,这种原始方法不可能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此后,人们虽然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溶剂剥离法、液相氧化还原法等多种手段制备出了石墨烯,却在质量、成本、产率等方面各有劣势,无法实现批量生产,科学家们还在继续探寻真正适用于产业化生产的制备工艺。尽管众多上市公司纷纷涉足石墨烯领域,但真正的高端技术仍停留在实验室内,而多次被拿来炒作的“石墨烯电池”,更是被一些业内专家称为“弥天大谎”。不过,在清华大学材料学院的朱教授看来,说技术完全不存在的观点也过于绝对,“随着技术和工艺成熟,未来通过石墨烯提升电池性能是可以实现的”。中国石墨烯联盟秘书长表示,石墨烯概念股股份已经开始透支部分预期,但他依然相信随着产业化进程的加快,概念也可能变为现实。

根据材料,简述目前业内质疑石墨烯技术商业开发的主要观点。

要求:紧密结合材料,提炼观点,不超过150字。

标记 纠错

答题卡(剩余 道题)

问答题
1 2 3 4
00:00:00
暂停
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