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社会工作者中级社会工作实务->2025中级社工考试《中级社会工作实务》真题

2025中级社工考试《中级社会工作实务》真题

卷面总分:100分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题量:5题 练习次数:0次
问答题 (共5题,共100分)
1.

独居老人王爷爷年轻时有一个“画家”梦,退休后进入老年大学的绘画班学习,王爷爷觉得画画不仅可以自娱自乐、陶治心性,还可以通过画作义卖发挥余热、传递爱心。然而,最近王爷爷在卫生间滑倒导致骨折,外出十分不便,不得不中断老年大学的学习。老年大学的老师建议王爷爷利用学校的线上资源在家继续学习,但王爷爷担心自己操作不好智能手机影响在线学习,为此感到十分焦虑。

针对上述情况,社会工作者对王爷爷的情绪进行了安抚,对其生活自理力进行了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社会工作者为王爷爷链接了社区养老驿站的生活照料服务、协调资源在他家的卫生间安装了扶手,铺设了防滑垫;联系社区志愿者帮助王爷爷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上网课,并协调他们定期上门探望。在社会工作者的帮助下,王爷爷不仅顺利完成了绘画班学习,而且参加了画作义卖,实现了自己的公益心愿。

问题:

1.本案例中的王爷爷有哪些需要?

2.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开展了哪些老年社会工作服务?

标记 纠错
2.

小芳在26岁那年被诊断为抑郁症,当时病情较为严重,入院治疗一段时间后回到家中。社会工作者入户评估时了解到小芳年幼时父母离异,由母亲独自抚养长大。母亲希望她出人头地,对她要求很高。小芳很听话,即使不情愿也会按照母亲的要求去做她几乎不与人来往,没有什么朋友。出院后,小芳一直遵从医嘱按时服药,睡眠质量仍然不好,经常半夜醒来无法入睡:看到身边的同龄人都在正常工作,她到压力更大了她迫切希望自己能好起来,每当察觉自己状态不对时都会努力调整,但收效甚微。小芳十分担心自己再也不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她为此感到绝望。

结合评估情况,在精神科医生的支持下,社会工作者为小芳提供服务。社会工作者邀请小芳参加抑郁症居家康复讲座,还向她发放了知识手册;运用理性情绪疗法帮助她调整情绪;为她提供就业咨询,增强其就业信心:联系青年志愿者为她开展陪伴服务,帮助其重新适应社会还邀请她的母亲加入抑郁症患者家庭互助会。一段时间后,小芳的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问题:

1.结合案例,分析社会工作者从哪些方面对小芳进行了需求评估。

2.社会工作者从社区精神康复的角度为小芳提供了哪些服务?


标记 纠错
3.

某市委社会工作部了解到,当地很多外卖骑手日均跑单时间长,尽管收入尚可,但认为目前的工作不稳定,希望寻求更符合个人期望的职业,却善于没有其他职业技能,且社交圈子窄,职业信息来源也比较单一。

针对以上问题,该部门委托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为青年骑手开展职业规划服务。

社会工作者招募12名有职业规划需求的青年骑手,开设了“驿”路·“职‘梦”职业生涯规划小组。小组有五个主题:

主题一:“发现我的职业密码”绘制自画像与职业选择九宫格,帮助组员基于自我特质选择职业方向:

主题二:“我的职业我做主”邀请职业转型成功的骑手现场交流经验,提升组员自我决定的信心和能力;

主题三:“”潜意识中的职业地图“:开展职业畅想活动,引导组员发现潜意识中的职业动机;

主题四:“从’想‘到’做‘的跨越”:学习可行性分析方法,带领组员制定职业行动计划;

主题五:“重塑职业思维”:通过情景模拟,示范如何理性看待和应对职业转型的困难。

问题:

1.分析本案例中的青年骑手面临哪些问题。

2.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运用了哪些职业生涯规划技巧?


标记 纠错
4.

在社区开展“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项目。为了提升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思维能力,社工通过知识培训、趣味竞答等,帮助居民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组织“共建绿色社区”讨论会,介绍垃圾分类的政策和本市社区垃圾分类的状况,引导居民从不同角度分析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带领居民参观垃圾处理中心,采用案例教学,引导居民从垃圾处理的原理中思考实践的要点,并教会大家由其他社区实践经验发展适合本社区垃圾分类的策略。开展“垃圾分类能手”活动,让居民分享各自的妙招,并相互点评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让大家积极创新。社工综合采用质性和量化的评估方法,采用了标准化问卷,测量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思维能力;观察记录居民行为的变化;将项目部目标分解成多个具体的任务,并给每个任务打分;邀请居民填写满意度问卷;对部分居民进行访谈,描述自己和社区的改变,并区分哪些是由项目服务带来的。

【问题】

1.社工培养了居民哪些方面的认知和思维能力?

2.社工用了哪些评估方法?

标记 纠错
5.

某小学委托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对家庭困难学生开展关爱服务。社会工作者发现。这些学生有的情绪较为消极,有的自信心不足,有的存在焦虑、抑郁心理问题,有的在学校不与同学交流,几乎没有朋友。社会工作者在家访中发现。部分学生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缺少外出拓展交流,缺少外出交流拓展视野的机会。有的家长不知道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个别家长通过打骂孩子发泄情绪。部分家长。

从来不主动,就是向老师询问孩子的在校情况,从来不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活动。

为促进这些家庭困难学生的健康成长,社会工作者运用人在情境中理论,从学生个人、学生所处环境、学生个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等三个方面开展家庭困难学生的关爱服务。

要求:列出人在情境中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设计出一份家庭困难学生的关爱服务方案,从学生个人角度、学生所处环境角度、学生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角度列举三个服务目标和服务策略。

标记 纠错

答题卡(剩余 道题)

问答题
1 2 3 4 5
00:00:00
暂停
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