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某施工单位承建一座分离式桥梁工程施工,该桥上部结构采用先简支后连续预制箱梁,全桥共分5 联,桥梁上部结构布置为2×(2×30m)+(3×40m)+2×(2×30m),下部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柱式墩台,桥梁上部结构横断面示意图如下图3 所示。施工单位利用桥台附近的一块空地布设混凝土搅拌站、钢筋加工房以及箱梁预制场,采用后张法进行箱梁预制,预制完成后运输至现场采用双导梁架桥机进行架设。
图3 桥梁上部结构横断面示意图(单位:cm)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部进场后,编制了实施性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上部结构施工的主要内容有:梁体预制、设置临时支座→箱梁架设→C→连接接头钢筋→设置接头钢束波纹管→D→张拉预应力筋→E,完成体系转换→浇筑桥面混凝土整平层→F→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
事件二:桥址区地质为较密实的土层,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由于工期较紧,施工单位经监理和业主同意,将施工分包给某基础工程施工公司,分包单位在桩基钻进过程中发现现场地质条件与设计图纸严重不符,随即直接向监理单位提交了工程变更申请,要求加深桩基。
事件三:湿接头施加预应力、锚固后,施工单位在压浆过程中采取了如下做法:
(1)在水泥浆中加入以铝粉为膨胀源的膨胀剂;
(2)浆液自拌制完成至压入孔道的延续时间宜不超过40min;
(3)压浆时,应从最低点的压浆孔压入,压浆的压力宜为0.5~0.7MPa;
(4)压浆时,制作留取尺寸为150mm×150mm×150mm 的试件,标准养护28d,进行抗压强度试验,作为质量评定的依据。
事件四:为保证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对后浇段工艺控制、体系转换工艺控制等关键点进行质量控制。
问题:
1.计算该桥梁工程需预制30m 箱梁的数量。(单位:片)
2.写出图3 中构造物B 的名称以及事件一中C、D、E、F 工序的名称。
3.事件二中分包单位提交工程变更申请的程序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写出正确的程序。
4.逐条判断事件三中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改正。
5.事件二中,项目部还应对哪些质量关键点进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