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建筑工程二级建造师二建公路工程实务->2026二建《公路实务》模拟试卷4

2026二建《公路实务》模拟试卷4

卷面总分:34分 答题时间:240分钟 试卷题量:34题 练习次数:221次
单选题 (共20题,共20分)
1.

填石路基采用强力夯实施工时,填补夯坑的填料应选用( )。

  • A. 碎石土
  • B. 砂性土
  • C. 软质石料
  • D. 与路基同类型石质填料
标记 纠错
2.

下列属于防眩设施关键实测项目的是( )。

  • A. 安装高度
  • B. 防眩板设置间距
  • C. 竖直度
  • D. 防眩网网孔尺寸
标记 纠错
3.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的水泥材料应选用( )的水泥。

  • A. 初凝时间3h以上和终凝时间较短
  • B. 初凝时间3h以上和终凝时间应大于6h且小于10h
  • C. 初凝时间3h以内和终凝时间较短
  • D. 初凝时间3h以内和终凝时间较长
标记 纠错
4.

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逐桩坐标表进行中线放样的方法称为()。

  • A. 切线支距法
  • B. 偏角法
  • C. 坐标法
  • D. GPS法
标记 纠错
5.

下列关于土石路堤的填筑要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压实机械宜选用自重不小于18t的振动压路机
  • B. 应分层填筑压实,不得倾填
  • C. 填料由土石混合材料变化为其他填料时,土石混合材料最后一层的压实厚度应小于200mm
  • D. 填料由土石混合材料变化为其他填料时,土石混合材料最后一层的填料最大粒径宜小于150mm
标记 纠错
6.

下列关于透层施工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透层油的用量通过计算确定
  • B. 沥青路面各类基层都必须喷洒透层油
  • C. 透层用液体沥青的黏度通过调节煤油或轻柴油等稀释剂的品种和掺量经试验确定
  • D. 透层油洒布后的养护时间随透层油的品种和气候条件由试验确定
标记 纠错
7.

关于预制梁场布设错误的是()。

  • A. 结合梁板的尺寸、数量、架设要求以及运输条件等情况进行综合选址
  • B. 监理指定预制场位置
  • C. 周围无塌方、滑坡、落石、泥石流、洪涝等地质灾害
  • D. 场地建设前施工单位应将梁场布置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标记 纠错
8.

抗滑桩施工中,相邻桩不得同时开挖,开挖桩群应从两端沿滑坡主轴间隔开挖,桩身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后方可开挖邻桩。

  • A. 70%
  • B. 75%
  • C. 80%
  • D. 85%
标记 纠错
9.

填石路堤顶面与细粒土填土层之间应填筑( )。

  • A. 垫层
  • B. 封层
  • C. 过渡层
  • D. 透层
标记 纠错
10.

下列关于坡面喷射混凝土防护施工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混凝土喷射每层应自下而上进行
  • B. 临时支护厚度宜不小于60mm
  • C. 永久支护厚度宜不小于80mm
  • D. 永久支护面钢筋的喷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不小于30mm
标记 纠错
11.

关于强夯施工的施工工序,正确的是( )。

  • A. 场地平整→测量放样→第一遍主夯→夯坑回填、场地平整、测量放样→第二遍满夯→夯坑回填、场地整平、测量放线→第三遍副夯→场地平整、测量高程→试验检测
  • B. 场地平整→测量放样→第一遍满夯→夯坑回填、场地平整、测量放样→第二遍主夯→夯坑回填、场地整平、测量放线→试验检测→第三遍副夯→场地平整、测量高程
  • C. 场地平整→测量放样→第一遍副夯→夯坑回填、场地平整、测量放样→第二遍满夯→夯坑回填、场地整平、测量放线→试验检测→第三遍主夯→场地平整、测量高程
  • D. 场地平整→测量放样→第一遍主夯→夯坑回填、场地平整、测量放样→第二遍副夯→夯坑回填、场地整平、测量放线→第三遍满夯→场地平整、测量高程→试验检测
标记 纠错
12.

应急预案编制程序中,资料收集的下一步是( )。

  • A. 应急预案编制
  • B.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
  • C. 风险评估
  • D. 桌面推演
标记 纠错
13.

下列关于施工期间排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洞外路堑向隧道内为下坡时,路堑边沟应做成反坡,不应将洞外水排入洞内
  • B. 先完成洞门结构再进行洞顶排水沟施工
  • C. 隧道施工为顺坡排水时,宜尽早修筑永久排水沟并保持畅通
  • D. 隧道施工为反坡排水时,应采用水泵抽水
标记 纠错
14.

隧道支护与衬砌施工中,关于钢筋网铺设的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

  • A. 钢筋网应随受喷岩面起伏铺设,与初喷混凝土面的最大间隙不宜大于 50mm
  • B. 钢筋网应在初喷混凝土后再进行铺设
  • C. 宜将钢筋预焊成片后再进行铺挂,以提高施工效率
  • D. 钢筋网每个交点和搭接段均应绑扎或焊接
标记 纠错
15.

下列关于安全步距说法错误的是( )。

  • A. 安全步距主要由隧道围岩级别决定
  • B. Ⅴ级围岩仰拱与掌子面的距离不超过40m
  • C. Ⅴ级围岩二次衬砌距掌子面的距离不得大于70m
  • D. 二次衬砌距掌子面的距离Ⅳ级围岩不得大于100m
标记 纠错
16.

根据《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发生较大设计变更时,负责审批的单位是( )。

  • A. 交通运输部
  • B. 项目建设单位
  • C. 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 D. 勘察设计单位
标记 纠错
17.

可以用于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联结层的是( )。

  • A. 沥青表面处治路面
  • B. 沥青混凝土路面
  • C. 沥青贯入式路面
  • D. 沥青玛蹄脂路面
标记 纠错
18.

下列属于交通标志的是( )。

  • A. 禁令标志
  • B. 线形诱导标
  • C. 分合流标志
  • D. 突起路标
标记 纠错
19.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包括:①制定评估计划;②开展风险分析;③确定风险等级;④选择评估方法;⑤进行风险估测;⑥编制评估报告;⑦提出措施建议。最优的评估步骤是( )。

  • A. ①②④③⑤⑦⑥
  • B. ①③②④⑤⑦⑥
  • C. ①②④⑤③⑦⑥
  • D. ①④②⑤③⑦⑥
标记 纠错
20.

项目成本管理活动中不确定因素最多、最复杂、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管理内容是( )。

  • A. 成本控制
  • B. 成本核算
  • C. 成本预测
  • D. 成本计划
标记 纠错
多选题 (共10题,共10分)
21.

桥梁上部施工机械有( )。

  • A. 预应力张拉成套设备
  • B. 架桥设备
  • C. 桩井设备
  • D. 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
  • E. 钢护筒
标记 纠错
22.

《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规定施工单位在采用( )时,应当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 A. 新技术
  • B. 新工艺
  • C. 新设备
  • D. 新材料
  • E. 新工具
标记 纠错
23.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包括(??)。

  • A. 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 B. 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 C. 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 D. 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 E. 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标记 纠错
24.

隧道工程的安全风险评估范围包括(??)。

  • A. 隧道改扩建工程
  • B. 长度为 2500m 的隧道工程
  • C. 浅埋、偏压、大跨度、变化断面等结构受力复杂的隧道工程
  • D. 连拱隧道和小净距隧道工程
  • E. Ⅵ、V 级围岩连续长度超过 40m 或合计长度占隧道全长的 25%及以上的隧道工程
标记 纠错
25.

关于新旧路基连接处治的技术要求,说法正确的有( )

  • A. 需清除地表植物、有机土及不符合强度要求的原土后进行压实
  • B. 填方较高路段可采取逐步开挖的方式施工
  • C. 原有路肩质量较差时无需进行处理
  • D. 新老路基结合带需严格控制压实度
  • E. 土工格栅的总宽度应小于 1m
标记 纠错
26.

下列路面混合料中,可用于二级公路路面基层的有( )。

  • A. 水泥稳定细粒土
  • B. 二灰土
  • C. 级配碎石
  • D. 级配砾石
  • E. 石灰土
标记 纠错
27.

下列可用于涌水处理的措施有( )。

  • A. 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
  • B. 开挖后径向注浆堵水
  • C. 超前钻孔排水
  • D. 坑道排水
  • E. 及时施作防水层
标记 纠错
28.

沥青路面按矿料级配分类为( )。

  • A. 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 B. 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 C. 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 D. 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
  • E. 砂粒式沥青混合料
标记 纠错
29.

地下连续墙适用于作( )基础。

  • A. 地下挡土墙
  • B. 岩溶土层
  • C. 地下承压水高的土层
  • D. 竖向和侧向荷载的桥梁基础
  • E. 挡水围堰
标记 纠错
30.

下列所列公路工程,可以由二级注册建造师(公路工程)担任其项目负责人的是( )。

  • A. 桥梁工程,30m≤桥长<1000m
  • B. 隧道工程,0m≤长度<1000m
  • C. 单项合同额,>3000万元
  • D. 单项合同额,500~3000万元
  • E. 桥梁工程,13m≤单跨<50m
标记 纠错
问答题 (共4题,共4分)
31.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68.0km的平原区二级公路路面施工,路面面层采用C30水泥混凝土,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级配碎石。全线均为填方路堤,平均填方高度为2~4m,填方边坡坡面未做坡面防护处理。路面结构如图1所示。

该工程采用清单计价,施工合同中的清单单价部分摘录如表2所示。

表2合同清单单价表

问题:

1.写出图中8cm×12cm×100cm预制块构筑物的名称和作用。

2.写出图中排除路面表面水至路基范围之外的途径。

3.计算M7.5浆砌片石加固土路肩的合同清单总价。

4.简述施工中的材料费控制的途径。

标记 纠错
32.

某施工单位承建南方平原地区某二级公路土方路基工程(含支挡工程)施工项目,合同段起讫桩号为K0+000~K22+400,路线全长 22.4km;路基宽度 12m。该标段既有挖方也有填方,以填方居多。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线路 K7+200~K7+280 段为填方路段,地形较为平坦。挡土墙设计为加筋土挡土墙,其横断面示意图如图 1 所示。

二建公路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二建《公路实务》模拟试卷4

事件二:线路 K16+800~K17+000 段穿越一干涸废弃湖塘,地面以下有约 5m 深的软土层,施工单位拟采用浅层置换或塑料排水板进行处理,通过方案比选,最终选择塑料排水板方案进行软土层处理。

事件三:项目部制定了软土地基处理的施工方案,其中规定了:①塑料排水板采用插板机进行施工,按正三角形进行布置。②施工工艺流程为:整平原地面→D→机具定位→E→插入套管→拔出套管→F→机具移位→摊铺上层砂垫层。③塑料排水板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检查了塑料排水板施工质量。

事件四:路堤填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检验的实测项目有压实度、弯沉值、宽度、平整度、横坡、边坡等。压实度检测采用方法 G(G 为常用的破坏性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弯沉检测采用 H 方法(H 为规范规定的传统方法)进行检测。

【问题】

1.根据图 1,写出挡土墙按其位置划分属于哪种类型?并写出构件 A、B、C 的名称。

2.将图 1 中区域①②③④的摊铺、碾压顺序进行排序(如①→②→……)。并写出区域①中靠近墙面板1m 范围内的填料应如何碾压密实。

3.结合背景资料,说明事件二施工单位选择塑料排水板进行软土层处理的原因。

4.写出事件三中塑料排水板施工还可采用的另一种机械名称。补全施工工序 D、F 和 F 的内容,并写出塑料排水板的质量检查项目。

5.写出事件四种 G 和 H 的名称。

标记 纠错
33.

某高速公路上下行分离式隧道,洞口间距40m,左线长3216m,右线长3100m,左右线隧道跨度为10m,隧道最大埋深500m,进出口为浅埋段,IV级围岩,洞身地质条件复杂,地质报告指出,隧道穿越地层为三叠系底层,岩性主要为炭质泥岩、砂岩、泥岩砂岩互层,且有瓦斯设防段、涌水段和岩爆段,I、II、III级围岩大致各占1/3,节理裂隙发育,岩层十分破碎,且穿越一组背斜,在其褶曲轴部地带中的炭质泥岩及薄煤层中并存有瓦斯等有害气体,有瓦斯聚集涌出的可能,应对瓦斯重点设防,加强通风、瓦斯监测等工作。

事件1:考虑到该隧道地质情况与进度要求,所以该隧道应采用全断面开挖。同时针对该隧道采用的新奥法施工,提出了“少扰动,早喷锚、勤测量、紧封闭”的基本原则。

事件2:隧道施工过程中为防止发生塌方冒顶事故,项目部加强了施工监控量测,量测项目有洞内外观测,锚杆或锚索内力及抗拔力、地表下沉、围岩体内位移、支护及衬砌内应力。当拱顶下沉速率小于规定值时及时施作二次衬砌。

事件3:在施工过程中,该隧道洞身掘进采用预裂爆破方法,炮眼布置形式如图。由于管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隧道开挖过程中未严格按照安全要求进行及时支护,存在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监理单位要求施工单位组织编写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同时也组织经验丰富的人员严格按照“两项达标”、“四项严禁”、“五项制度”的总目标对其他项目开展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活动。

二建公路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二建《公路实务》模拟试卷4

问题:

1、按照隧道长度划分,左右线隧道分别属于什么隧道,说明理由。

2、事件2中,补充本项目施工监控量测的必测项目,并指出隧道监控量测时出现冒顶塌方的危险信号(征兆)有哪些?

3、事件3中,说明预裂爆破方案中 a、b、c 三种炮眼的名称。并写出三种炮眼起爆顺序。

标记 纠错
34.

某二级公路单洞双车道隧道,起讫桩号 K5+300~K6+220,全长 920m。K5+300~K5+325、K6+200~K6+220 段为Ⅴ级围岩,其余段落均为Ⅲ级围岩,隧道内涌水量较少,涌突水可能性小。施工单位从隧道两端对向开挖,Ⅴ级围岩段采用中隔壁法;Ⅲ级围岩段采用台阶法。隧道一端开挖至桩号 K5+600时,其隧道开挖横断面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 1~8 代表开挖或支护的施工工序。

二建公路工程实务,模拟试卷,2025二建《公路实务》模拟试卷4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隧道施工前,施工单位项目部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了台阶法开挖的施工方案,部分要求如下:

(1)台阶开挖高度宜为 2.5~3.5m。

(2)上台阶开挖每循环进尺不宜大于 1 榀钢架间距。

(3)下台阶左、右侧开挖宜前后错开 3~5m,同一榀钢架两侧不得同时悬空。

(4)下台阶应在上台阶喷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5%以后开挖。

事件二:隧道结构采用复合式衬砌,二衬施工前,质检部门对初支喷射混凝土的强度进行了检验。

事件三:隧道开挖时,量测人员在处理量测数据中,发现“周边位移一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但未及时告知作业班组存在潜在危险,当日下午发生局部塌方。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及时开展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活动,针对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了“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方案内容包括: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等。

【问题】

1.该隧道按长度分类,属于哪种隧道?

2.写出图中施工工序 1、2、8 的名称。

3.逐条判断事件一中施工方案的做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写出正确做法。

4.补充事件二中质检部门对初支喷射混凝土检验的实测项目。

5.针对事件三,改正编制“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错误之处,并补充完善方案内容。

标记 纠错

答题卡(剩余 道题)

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多选题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问答题
31 32 33 34
00:00:00
暂停
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