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公务员企业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应用能力->资料一新中国成立后,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得到中央高度重视。

资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得到中央高度重视。 20 世纪 50 年代制定的十二 年科技发展规划,为新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和“两弹一星”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从 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自主创新战略,再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 略,无不体现了中央对科技创新重要作用的深刻认识、对国际国内发展形势的准确把握。

从国际发展形势看,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一些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创造新产业 新业态,这为中国创新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在世界近代史上,中国屡次与科技革命失 之交臂,令人扼腕叹息。 今天,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巨大进展使我们具备了参与和引领新一 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潜力,历史将不能容忍我们丧失这样的重大发展机遇。

从国内发展形势看,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需求、产业结 构、供给能力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迫切需要依靠创新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 系质量和效率,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跃升。 创新已经成为加快转 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关键。

资料二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 把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提升到了新的高 度。 2013 年 9 月,习近平同志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 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 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敏锐把握世界科 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 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2015 年 9 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创新放在五大发展理念之 首、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2016 年 5 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实 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把握发展自主权、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是更好引领我国经济发 展新常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这些重要论述,阐明了创新在我国目前发 展阶段的战略地位和重大作用。

问题:

1.结合给定材料,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5分)

要求:观点正确,分析有理有据,不超过 300 字。

2.你认为我国应该怎样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5分)

要求:符合实际、针对性强,不超过 300 字。

答案:
本题解析:

1.

首先,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 力量。 其次,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 再次,从 国内看,创新驱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 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必须及早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

2.

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创新型 国家建设步伐。 第一,要紧扣发展大势,坚持问题导向,明确我国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和突破口,着力攻克一批关 键核心技术。 第二,要深化改革,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继续深化科研院所改革,推进政 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 第三,要强化激励,大力集聚创新人才,加快形成一 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第四,要扩大开放,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坚持引 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全面提高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水平。

更新时间:2021-09-04 12:06
纠错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所体现的哲理是()。

  • A.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 B.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 C.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 D.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A.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 B.矛盾双方相互渗透
  •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社会意识形式中的非意识形态部分的是()。

  • A.政治思想、语言学、道德
  • B.技术科学、哲学、艺术
  • C.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
  • D.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
查看答案
多选题

《蒙娜丽莎》这幅画,在儿童眼里看到的是母爱,在情侣眼里看到的是甜蜜,在朋友眼里看到的是真诚。这说明()。

  • A.人的理性指导着感性
  • B.人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 C.理性认识可以离开感性认识
  • D.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张载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这告诉我们()。

  • 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对运动的
  • B.时间与空间是事物的存在方式
  • C.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有信路路畅通,无信寸步难行”主要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 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 B.意识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 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建设“一带一路”,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将让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推动更多国家和地区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克时艰、共创辉煌。这说明()。

  • A.联系就是事物内部各要素间的相互影响
  • B.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
  • C.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必然的多样的联系
  • D.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发展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产关系具有历史性,随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
  • B.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C.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 D.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原则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 B.“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体现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 C.“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属于相对主义
  • D.“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体现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焦裕禄同志之所以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共产党员的光辉典范,之所以深受人民群众爱戴,根本原因在于他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诚心诚意当人民公仆。以上材料表明()。

  • A.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 B.英雄人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 D.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