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公务员企业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应用能力->镜头一:(周一举行升旗仪式)当国歌奏响,国旗升起时,小美却在

镜头一:(周一举行升旗仪式)当国歌奏响,国旗升起时,小美却在队伍中嬉笑打闹。旁边同学提醒她注意尊重国旗,而小美却说:“每周都升旗,无聊死了,还不如让我们活动一会,做点有意思的事。”

镜头二:历史课上,当老师讲到民族英雄的名字时,学生们面面相觑。由于对民族英雄的故事知之甚少,学生经常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节奏。

经过调查,班主任发现,不少学生不明白升旗仪式的意义,也不了解民族英雄的故事。有的学生甚至表示:都什么年代了,还提爱国,这离自己太远了。

如果你是班主任,请针对班中同学们存在的突出问题,自选一个学段(小学、初中或高中),设计一个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方案。要求完成以下具体任务:

1.拟定活动方案的主题。

要求:主题鲜明,概括准确,字数不超过25字。

2.阐述活动方案设计的依据。

要求:清晰合理,表达简洁,字数不超过100字。

3.写出活动方案的目标、内容与过程。

要求:目标明确,内容充实,措施得当,具有针对性及操作性,字数不超过600字。

4.如果该方案付诸实施,你将如何评估其效果?

要求:指标恰当,方法可行,字数不超过100字。

答案:
本题解析:

学段:初中

主题:祖国,祖国,我爱你

设计依据:

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树立爱国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思想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要求,能帮助学生形成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活动目标:

1学生能够燃起爱国的热情,形成民族自豪感。

2学生能够了解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能够在相关仪式中做到庄重严肃。

活动内容与过程:

(一)诗歌朗诵,导人爱国主题

主持人讲开场白,学生朗诵《满江红》,体会诗人的一腔爱国热血。由此导人班会主题。

(二)多种活动,激发爱国情怀

1讲述事迹

学生讲述关于一些民族英雄的事迹,并模仿颁奖现场,以小组为单位,为每个英雄人物撰写一句颁奖词。

2情景表演

学生表演关于民族英雄的情景剧,其他学生观看后谈一谈感想。

3知识竞答

组织关于国旗国歌等爱国知识的竞答,分组竞赛,给优胜组的学生发放小礼品。

(三)深化认识,明确努力方向

播放《战狼2》中主人公举国旗通过交战区的视频。

用学生熟悉和喜爱的影片来引起学生的共鸣,随后主持人顺势进行主题总结:爱国其实并不只是一句口号。有国才有家,国家对我们来说,是我们现在拥有的和平、富足生活的重要保证,爱国应该是我们每个人心底不变的情怀。作为学生,我们的爱国精神,可以体现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高唱国歌,尊重国旗是爱国;勤奋读书,刻苦学习有利于以后建设祖国,也是爱国。

(四)班会总结,践行爱国精神

主持人总结:祖国是我们强大的后盾,爱国是每一个中国人必备的信念。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建设更为强大的祖国。

以“爱国,我在行动”为主题,号召全班学生制定爱国“十要,十不要”行动准则,并努力践行。

检验方法:

1每位学生在班会后写一篇会后感,谈谈自己对爱国的理解,以检验学生对爱国的认识。

2在一些重要的仪式(如升旗仪式)上观察学生是否严肃、认真,充满敬意。

更新时间:2021-08-25 18:15
纠错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所体现的哲理是()。

  • A.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 B.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 C.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 D.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A.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 B.矛盾双方相互渗透
  •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社会意识形式中的非意识形态部分的是()。

  • A.政治思想、语言学、道德
  • B.技术科学、哲学、艺术
  • C.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
  • D.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
查看答案
多选题

《蒙娜丽莎》这幅画,在儿童眼里看到的是母爱,在情侣眼里看到的是甜蜜,在朋友眼里看到的是真诚。这说明()。

  • A.人的理性指导着感性
  • B.人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 C.理性认识可以离开感性认识
  • D.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张载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这告诉我们()。

  • 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对运动的
  • B.时间与空间是事物的存在方式
  • C.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有信路路畅通,无信寸步难行”主要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 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 B.意识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 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建设“一带一路”,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将让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推动更多国家和地区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克时艰、共创辉煌。这说明()。

  • A.联系就是事物内部各要素间的相互影响
  • B.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
  • C.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必然的多样的联系
  • D.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发展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产关系具有历史性,随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
  • B.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C.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 D.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原则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 B.“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体现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 C.“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属于相对主义
  • D.“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体现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焦裕禄同志之所以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共产党员的光辉典范,之所以深受人民群众爱戴,根本原因在于他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诚心诚意当人民公仆。以上材料表明()。

  • A.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 B.英雄人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 D.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