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计算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须列出算式;每个问题计算过程

计算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须列出算式;每个问题计算过程中的小数均保留实际位数,最后计算结果有小数的,小数保留2位;各类税费的应纳金额均免去角和分。)[2014年真题改编]

某职校教师A编著了书稿《漫画汽修工》,并请漫画家B负责绘制其中所有漫画插图。2012年2月该书稿交由甲出版社出版。A、B与甲出版社签订的图书出版合同约定:文字部分稿酬采用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的方式,插图稿酬采用一次性付酬的方式。基本稿酬标准为40元/千字,按扣除插图所占篇幅后纯文字部分的版面字数计付;印数稿酬标准为2%,具体计算方式按国家版权局的有关规定执行。插图的稿酬标准为60元/幅。

2012年4月甲出版社出版该书。该书为32开,平装,共印刷4000册,定价20元。书中共有插图70幅,应付稿酬的版面字数为9万字。

2012年9月,该书第二次印刷,印数为4200册,定价不变。至2013年12月,除50册用于样书外,该书还库存750册,其余都实现了销售,销售折扣率均为六五折。

问题一:第一次印刷后A、B各应得税后稿酬多少元?

问题二:第二次印刷后A应得税后稿酬多少元?

问题三:至2013年12月,甲出版社应为该书总共缴纳销项增值税多少元?

答案:
本题解析:

问题一:第一次印刷后,A应得税后稿酬3456元,B应得税后稿酬3730元。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1)①A的基本稿酬=稿酬标准×千字数=40×90=3600(元)。

②A的印数稿酬=基本稿酬×稿酬标准×(印数/1000)=3600×2%×(4000/1000)=288(元)。

③A的税前稿酬=基本稿酬+印数稿酬=3600+288=3888(元)。

④A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税前稿酬-800)×20%×(1-30%)=(3888-800)×20%×(1-30%)≈432(元)。

⑤A的税后稿酬=税前稿酬-个人所得税=3888-432=3456(元)。

(2)①B的一次性稿酬=稿酬标准×插图数量=60×70=4200(元)。

②B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一次性稿酬×(1-20%)×20%×(1-30%)=4200×(1-20%)×20%×(1-30%)≈470(元)。

③B的税后稿酬=一次性稿酬-个人所得税=4200-470=3730(元)。

问题二:第二次印刷后,A应得税后稿酬317元。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1)印数稿酬=基本稿酬×稿酬标准×(印数/1000)=3600×2%×(5000/1000)=360(元)。

注意:印数稿酬以千册为单位,每千册按基本稿酬的一定比例计算。《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规定的法定标准和计算方法是:“每印一千册,按基本稿酬的1%支付。不足一千册的,按一千册计算。”

(2)A的两次税前稿酬合计=第一次印刷后的税前稿酬+第二次印刷后的印数稿酬=3888+360=4248(元)。

(3)A的两次稿酬合计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税前稿酬合计×(1-20%)×20%×(1-30%)=4248×(1-20%)×20%×(1-30%)≈475(元)。

(4)A第二次所得稿酬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两次稿酬合计个人所得税-第一次印刷后所缴纳个人所得税=475-432=43(元)。

(5)A第二次所得的税后稿酬=第二次印刷所得印数稿酬-第二次印刷所得稿酬应缴纳个人所得税=360-43=317(元)。

问题三:甲出版社应为该书总共缴纳销项增值税7943元。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1)该书销售总册数=第一次印刷+第二次印刷-样书-库存=4000+4200-50-750=7400(册)。

(2)该书的销售实洋=单价×销售总册数×折扣率=20×7400×65%=96200(元)。

(3)应缴纳增值税销项税额=[96200/(1+9%)]×9%≈7943(元)。

更新时间:2025-07-30 02:44
纠错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多选题

下列句子中,存在名词使动用法的有(  )。

  • A.日思高其位,大其禄
  • B.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 C.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 D.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
  • E.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文过饰非”中“文”的意思是(  )。

  • A.文雅
  • B.华美
  • C.文字
  • D.掩饰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材料中,责任编辑首次注册不需要提交的是(  )。

  • A.中级或中级以上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原件
  • B.责任编辑注册申请表
  • C.身份证复印件
  • D.学位证书复印件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完全相同的有(  )。

  • A.先生将何之
  • B.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
  • C.是炎帝之少女
  • D.不虞君之涉吾地也
  • E.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为”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原因的是(  )。

  • A.道不同,不相为谋
  • B.为其老,强忍,下取履
  • C.不足为外人道也
  • D.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古文标点完全正确的是(  )。

  • A.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 B.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从董仲舒之言也
  • C.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 D.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不是被动句的是(  )。

  • A.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 B.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
  • C.亮子被苏峻害
  • D.贤能为之用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下列句子中,连词“则”表示转折的是(  )。

  • A.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 B.先生之方能若是,则太子可生也
  • C.欲速则不达
  • D.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  )是疑问句宾语前置。

  • A.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
  • B.不迁怒,不贰过
  • C.居陋而行简,无乃大简乎
  • D.微斯人,吾谁与归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有意动用法的是(  )。

  • A.渔人甚异之
  • B.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 C.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
  • D.等死,死国可乎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