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级公路施工项目,设计车速100km/h,路基宽度26m。桩号K11+500~K12+800 为石方开挖地段,石方有中硬岩和软岩,石料含量达80%以上。桩号K13+200~K14+000 为填方路堤,平均填方厚度15m,采用分层压实法,自下而上水平分层,逐层填筑,逐层压实。路堤填料采用K11+500~K12+800 段开挖出的石料。
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填方路段施工划分为四级施工平台、四个作业区段,按施工工艺流程进行分层施工:
①四级施工平台是:路基面以下A(m)为第一级台阶,A~B(m)为第二级台阶,B~C(m)为第三级台阶,C(m)以上为第四级台阶。
②四个作业区段是:填石区段、E 区段、碾压区段、F 区段。
事件二:施工组织设计中,填石路堤施工技术要求内容如下:
(1)在陡峻山坡地段施工特别困难时,可采用倾填的方式填筑。
(2)软质岩石石料填筑时,应按设计要求采取边坡封闭和底部设置排水垫层、顶部设置防渗层等措施。
(3)施工过程中,每填高3m 宜检测路基中线和宽度。
(4)不同强度的石料,可采用相同的填筑层厚和压实控制标准。
事件三:施工过程中每一压实层,施工单位采用试验路段确定的工艺流程、工艺参数控制,压实质量采用G 指标进行检测,压实质量标准采用H 指标作为控制指标。
事件四:该合同段还含有四道单跨2.0m×2.0m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对各涵洞的工序划分与工序的工作时间分析见下表1。
表1 各涵洞的工序划分与工序的工作时间分析
施工单位最初计划采用顺序作业法组织施工,报监理审批时,监理认为不满足工期要求,要求改为流水作业法。根据现场施工便道情况,施工单位决定分别针对A、B、C、D 四道工序组织四个专业作业队伍,按1 号→2 号→3 号→4 号涵洞的顺序采用流水作业法施工,确保每个专业作业队的连续作业。在每个涵洞的“基础开挖及软基换填”工序之后,按照《隐蔽工程验收制度》规定,必须对基坑进行检查和验收,检查和验收时间按2d计算。
问题:
1.写出事件一中A、B、C 所代表的数字以及E、F 区段的内容。
2.逐条判断事件二中的技术要求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写出正确做法。
3.写出事件三中G 指标、H 指标的名称以及H 指标检测所采用的方法。
4.计算不窝工的流水工期,并绘制流水施工横道图。(横道图绘制要求:横向为工期,纵向为工序)
1.A-0.5、B-1.5、C-3.0;E 区段-平整区段、F 区段-检测区段。
2.错误;改正:(1)在陡峻山坡地段施工特别困难时,三级及三级以下砂石路面公路的下路堤可采用倾填的方式填筑。(本工程为一级公路,采用只能采用分层压实法)
(2)正确。
(3)正确。
(4)不同强度的石料,应分别采用不同的填筑层厚和压实控制标准。
3.G 指标-沉降差、H 指标-孔隙率,孔隙率检测所采用的方法-水袋法。
4.不窝工的无节拍流水工期=流水步距和+最后一道工序流水节拍的和+要求间歇和。
该流水施工属于异节拍按照不窝工有间歇的流水形式组织施工,根据题意,第一道工序与第二道工序之间的要求间歇Z1=2。
①各个工序之间的流水步距计算,按照累加数列错位相减取大差的方法得:
K1=14,K2=2,K3=4;
②计算不窝工有多余间歇的流水工期:
T=ΣK +Σt+ΣZ=(14+2+4)+(5+4+3+4)+2=20+16+2=38d
③不窝工有多余间歇的流水横道图如图所示。
根据《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视为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的情形有( )。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中,暂列金额主要用于( )。
某建设工程项目中标人与招标人签订合同并备案的同时,双方针对结算条款签订了与备案合同完全不同的补充协议。后双方因计价问题发生纠纷,遂诉至法院。法院此时应该( )作为结算工程款的依据。
采用工程总承包方式发包的工程,其工程总承包管理费应从( )中支出。
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包括( )。
根据现行《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标【2013】44号),职工的劳动保险费应计入( )。
根据《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标【2013】44号文),建筑安装工程生产工人的高温作业临时津贴应计入( )。
某医院病房楼,当设计无要求时,室内疏散楼梯净宽度最小值是()。
根据民用建筑的规模大小分类,下列建筑物中,属于大型性建筑的是()。
建筑物的体系主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