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 2021-09-26 11:23
扫码用手机做题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联系社会现实,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角度,见解深刻;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1000—1200字。
本题解析:
例文:“理想城”聚人气更要聚人心
从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到法国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柯布西耶提出的“光辉城市”,再到法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卡勒波特设计的“未来版诺亚方舟”,城市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巨大的想象空间。而种种设想都离不开“人”的衣食住行和安居乐业,“以人为本”理应成为城市发展进程中一以贯之的理念。
城市让人又爱又恨。“让生活更美好”是每一个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的共同向往,然而热爱之余又被日益暴露的“城市病”搅得心烦意乱。由于城市长期“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和管理不到位,交通拥堵、住房困难、环境恶化等压力接踵而至,不少城市的发展在“亚健康”左右徘徊。城市并不是钢筋水泥的丛林,而是人们追寻幸福、身心安顿的家园。重视人的真正需求,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才是建设人们心中“理想城”的应有之意。
理想城市应能舒适便利。电影《疯狂的动物城》中描绘的和谐图景让人印象深刻:河马上班有专属水路通道和风干机,长颈鹿从特制取餐通道顺手拿饮料,列车还有专为啮齿动物设计的迷你车窗。精心规划的设施让每位市民都能有尊严的生活,享受到城市带来的幸福感,而反观我们的现实,公共设施有意无意的排他性,让老幼病残孕等行动不便的群体都难以便利出行。城市人口的激增不可避免地导致人地矛盾突出,只有合理规划,将城市功能分区与交通高效衔接、融合发展,让人性化设施满足不同人群和应急的需求,城市才能在热闹繁华之余井然有序。
理想城市应具文化吸引。拆除红墙黄瓦的北京,湮没古典园林的苏杭,失去骑楼老街的海口,就像被摘掉名贵宝石的皇冠一般,黯然失色。一些城市由于定位偏差,盲目模仿大都市,力图用求新求异的建筑和生硬的包装博取眼球,折射出其文化底蕴不足、灵魂赢弱的深层矛盾。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印记,湖光山色、历史传说、文化古迹等是城市传递给世人的名片.是居民追求诗意栖居的精神依托。现代城市的发展不应将长久的人文积淀束之高阁,而要努力挖掘地方特色,打造独特城市魅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民众的青睐和向往。
理想城市应有碧水蓝天。良好的自然环境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厚“家产”。近年来,为了快速推进城市化,部分地方政府不惜代价,盲目发展,导致雾霾围城、污水横流。日益恶劣的自然环境与城市光鲜华丽的地标性建筑形成巨大反差,让居民苦不堪言。“城市建设要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给出了明示,要大力开展生态修复,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当政府把尊重自然、和谐发展镌刻入城市定位,深入贯彻绿色发展核心,相信广大居民同样愿意践行低碳理念,为蓝天白云、绿树银湾的家乡贡献力量。
城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这是我们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充分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做到保质保量保人文,人们才能真正迎来有山有水有乡愁的“理想城”。
给定资料:
创业在双创时代下是一个热门关键词,大家都在说,但是什么是创业?创业的初心是什么?有多少人真正懂创业?在这个创业潮里,一个人在创业,一群人也在创业;一万元能创业,一百万也能创业。若干年后,真正能存活下来的创业公司有多少?
有人把创业说得很伟大,很神圣,比如说要实现理想,实现自我价值。在潮汕人的字典里,创业就是开始做生意,从这个定义开始,什么是创业?小至街上的小摊档、小卖店、小餐厅是创业,大学生用一部电脑制作一个网页同样是创业,两三个同学一起弄一个APP放上苹果商店、安卓市场供用户下载也是创业;大至上百家连锁门店,上百人科技公司的新办企业也是创业。其实,创业的实际定义是:开始自雇,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事业,不管你是从家里开始,从校园里开始,从车库里开始,或者是以大街上开始,你就是走在创业路上,这是一条不能回头的路,因为只要你回头了,就代表你承认失败。传统意义的创业,从第一天开始,你就得想办法养活自己,养活员工,每天起来就得盘算费用、成本、销售、收入,就得知道客户在哪,怎么抓住他们,怎么开单,怎么让他们满意,经常回来光顾。现在的互联网创业,名词变了,从创业的第一天开始,就得想办法先写计划书,找天使投资人,产品上线后就得盘算用户数、活跃度、留存率、转化率、付费率、客单价、复购率等,当然手上有足够子弹的时候,什么费用、成本、收入可以先不管,如何烧得兴旺,烧得有声有色,市场份额第一就是最好…
这让人不禁要问,创业的初心是什么?创业的最终目的又是什么?在中国,几乎所有创业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赚钱,这是一种本能,特别是草根创业者,赚钱改善生活,赚钱买车买房,娶个好老婆。腾讯的创办人马化腾也是潮汕人,当他谈到创业的动机时就说过,当年创业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想买一套50平方米的房子,按1999年深圳的房价20万左右就可买到。而当他到了快做不下去时。
可以500万卖掉公司的时候又改变主意了。所以,为了赚钱去创业没错,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当你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代价,哪怕还没赚到钱,你就会有更多的思考,因为创业已经是你生活甚至生命的一部分了。后来,当你创业成功了,赚到了很多钱,如果不懂得怎么去守住这些钱,守住辛苦打拼建立的江山,就会像那些跑路、失踪的老板们,空有几亿,甚至是十几亿的身家,最后落得倒闭收场,有些还得蒙上牢狱之灾,给自己,给亲朋好友,给合作伙伴,给员工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早知如此,还不如当初不创业。
创业的目的是多样的,根据创业的不同阶段进行检讨和修正,这样创业才能持续成功,立于不败之地。最近以来,有投资人提到许多创业者在创业之初心态和状态都很好,但是手上有钱了人就开始变了,变得狂野,变得浮躁,变得听不进意见,盲目扩充队伍,增加营销费用,忽略了产品和商业模式必须循序渐进,同时公司的变现方式却不能提前实现,摊子铺大了,现金流失去预算了,临时要融资又跟不上,最后只好大幅裁员,节节败退,本来好好的企业一下变得一文不值。
某高校即将举办“××级毕业生创业动员大会”,假如你是一名成功的创业者,该校邀请你参会演讲,请结合“给定资料”,写一篇讲话稿。
要求:内容具体,符合实际;对象明确,条理清晰;语言生动,有感染力。不超过500字。
本题解析:
各位老师、同学:
很高兴今天能参加“××级毕业生创业动员大会”。我想提醒未来的创业者们:在创业大潮涌动的今天.你们要不忘初心,随时检讨。现在很多人都将创业形容得非常伟大,说它可以实现人生理想和自我价值。但是,创业与就业的最大差异仅在于雇佣模式的不同。无论员工几人、场地在哪、项目如何,你的首要目的都是营利,养活自己与员工。当前很多创业的年轻人头脑发热,忽视利润,盲目烧钱,刻意追求市场份额,如此很难获得资本青睐,将距离成功越来越远,因此建议大家把营利作为创业的首要目的。在创业中,我们除了不忘初心,还要随时检讨。马化腾的创业目的最初也是为了赚钱,但他创业成功后,检讨初心,不断提升,这就启示我们,在不同的阶段要有不同的目标,随时检讨修正,才能确保产品和商业模式不断完善,获得持续成功。最后,我要感谢大家给予我这次机会,可以将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分享,希望你们在开启人生新路时,饱含热情,保持理性,不忘初心,随时检讨,相信你们会在创业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稳!谢谢大家!
给定资料:
2016年8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青海调研考察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习近平说,“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青海生态地位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就在这个评价里。
看看地图就明白了。中国最大的盐湖在青海.长江、黄河、澜沧江3条大河也都发源于青海。这里既是生态资源的宝库,又是生态安全的屏障。
从自身说,青海的生态保护是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从大局说,青海的生态保护,尤其是对三江源“中华水塔”的保护又是关系国家生态安全的大事。如果三江源这个“水塔”的“储水”“配水”能力退化,或者不能确保流出“一江清水”,下游生态就会加剧恶化。
生态保护是全国一盘棋。习近平要求青海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不仅要让青海的生态资源永续造福人民,更要为下游的生态建设提供保障。习近平常讲,生态环境保护“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就是这个意思。
考察期间,习近平对青海生态保护定目标、下任务,要求青海“必须担负起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责任”。强调要坚持保护优先,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使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主体功能得到全面加强。要统筹推进生态工程、节能减排、环境整治、美丽城乡建设……。
习近平对生态保护一直非常重视。历次国内调研和历年全国两会,生态保护问题都是他关注的重点。而且,一定会抓落实、抓反馈。
2016年全国两会,习近平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财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要求青海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这次青海考察,就是来看落实,并进一步提出要求。
同样是在全国两会,习近平叮嘱黑龙江代表团要保护好湿地,同时,他重点询问了大小兴安岭停伐转型情况。
两个月后,习近平便来到黑龙江调研。专机从北京直飞“祖国林都”伊春,主要就是考察林区转型。
登上黑瞎子岛,习近平又实地察看保护与开放开发总体规划,要求保护生态,留一张“白纸”。
一手抓落实,另一手就是定红线。习近平历次重要讲话,对于生态保护问题,都讲得很重,并反复告诫。
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严肃强调,“要精心研究和论证,究竟哪些要列入生态红线,如何从制度上保障生态红线”,“列入后全党全国就要一体遵行,绝不能逾越”。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更是对“大树进城”“开山造地”“人造景观”等现象提出批评.强调对搞“假生态”、不计成本追求任期内视觉效果变化的地方干部提出警诫。习近平重视生态保护,既是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又是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紧迫任务出发的。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因此习近平才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的问题,往上追都是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同时也是转方式、调结构的过程。
习近平反复强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将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摆在压倒性位置上,实际上就是用绿色发展的理念培育新结构、形成新格局.推动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
在习近平对东北全面振兴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部署中,就明显带有这方面的布局。这次青海考察,习近平关注柴达木盆地发展循环经济和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情况、关注光伏产业链发展,同样具有战略布局的信号意义。
“给定资料”中提到“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因此习近平才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角度,见解深刻;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1000—1200字。
本题解析:
例文: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实现了从“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转变。绿色发展理念不仅是我国推动经济发展实践的深刻理论总结,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的道路。
绿色发展引领经济新常态。“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是发展始终面临的矛盾,这也是经济新常态下最大的发展难题。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承受力脆弱、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解决经济和资源环境矛盾的必然选择。虽然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提出由“粗放”到“集约”的“转变”之路,但是却未能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在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上踟蹰不前。因此,经济新常态下需要准确把握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把发展经济的主动力转到低碳绿色、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来;需要改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推进产业优化升级,让绿色发展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导向。
绿色发展体现大国担当。近年来,发达国家积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新兴市场国家立足自身优势,在推行绿色发展方面成效显著,绿色发展成为了国际共识。中国作为经济增长速度飞快的新兴经济体,世界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越来越多地承担起崛起中大国的绿色责任。比如,签署巴黎气候协定、打造绿色低碳“一带一路”、启动G20峰会碳中和项目等,都是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上的积极行动,体现了大国担当。只有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切实兑现消减碳排放的承诺,才能进一步提高世界各国对于我国发展道路的认同度,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绿色发展改善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质量在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但是,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质量还不尽如人意,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均是老百姓抱怨较多的问题,生态环境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块短板。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因此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大幅度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更大程度改善民生福祉。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习近平总书记深情描绘的美丽中国,激发了亿万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同心众力。在坚持绿色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咬定青山不放松”,下定最大的决心,保持坚如磐石的定力,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给定资料:
千百年来,长江流域以水为纽带形成了经济社会大系统。在中国众多区域发展规划中,长江经济带是非常特殊的一个。一方面,长江流域近些年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综合实力快速提升,是我国经济重心所在、活力所在;另一方面,我们的母亲河也不堪重负,疲态尽显,有些区域已经出现严重的生态危机。一旦在中国举足轻重的长江流域出现不可逆转的生态问题,将酿成中华民族的心腹之痛。
更严峻的一点在于,很多人对长江流域生态危机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在多数人眼中,京津冀地区由于常年饱受雾霾困扰,生态保护迫在眉睫,而流动不息的长江似乎没那么糟。可事实上,近些年,长江生态系统警钟已不时敲响:长江水质不断恶化,沿线水污染事件多发,很多住在长江边的民众也面临吃水难题;白鳍豚、白鲟多年不见踪迹,长江江豚仅余千头,稀有物种生存境况纷纷告急……长江经济带发展全面推进之年,也迎来了发展理念的重大转变。
2016年1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重庆召开座谈会时强调,“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呼之欲出之际,习近平此番讲话被认为是中央对长江经济带全域发展战略的重新谋划。
地处长江之“腰”的湖北,一直被看作促进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协同发展、东中西部互动合作”的重要区域,湖北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径探索也一直备受关注。
重庆座谈会结束后的1月8日,时任省委书记李鸿忠即赶回湖北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李鸿忠在常委会上提出,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按照“建设生态长江、涵养文化长江、繁荣经济长江”的思路,深入统筹谋划湖北长江经济带发展。“三个长江”是中共湖北省委提出的长江经济带发展理念。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说,湖北省委把“三个长江”中“建设生态长江”提到首位,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是对经济规律、社会规律的尊重。
早在2014年湖北省“两会”时,时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在参加恩施、黄冈、咸宁、襄阳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全省经济工作要坚持“市场决定取舍、绿色决定生死、民生决定目的”,这一表述被概括为湖北发展的“三维纲要”。
一年之后,同样是湖北省“两会”,省政府的工作报告将“三维纲要”提法顺序进行了调整,将“绿色决定生死”提到了首位。
“绿色超越市场置于首位,表明了湖北省关于绿色发展的思路调整。”湖北省委政策研究室城市处处长陈宏斌说。
“武汉,每天不一样。”如今在武汉街头,随处可见这样一句宣传语。这不仅是这座城市飞速发展的见证,更是湖北省对快速发展的兴奋与迫切。
“坚持生态优先,并不是不发展经济,而是要在生态环境容量上过紧日子的前提下,依托长江水道,统筹岸上水上,正确处理防洪、通航、发电的矛盾,自觉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湖北省发改委一位处级官员称。
事实上,发展不够是湖北最大的实际,对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湖北表现出更加迫切的心情。2015年6月,湖北省政府关于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出台。其中在提出的诸多任务里,黄金水道开发利用和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支撑带方面“可做的文章最多”。
长江航务局规划处处长谈怀秋说,航运在当前五种主要运输方式中是最绿色环保的。国家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指导意见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提出要建设立体交通走廊,“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对于湖北而言,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抓紧开展长江中游“645”深水航道整治工程,力争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并尽早开工建设。
实际上,提升长江黄金水道本来就是一种绿色开发。秦尊文认为,改善通行条件最终目的是提升水运能力,因此,湖北需要整合港口、航运企业资源,才能从长江黄金水道开发利用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不搞大开发”也迫使湖北的产业转型升级“提速”,陈宏斌说,湖北省已出台《湖北省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纲要》《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纲要》,加快构建产业新体系。为此,由省财政出资400亿元,引导社会资本设立2000亿元左右的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产业基金已挂牌,预计最终可撬动1万亿元左右的产业投资规模。”
长江经济带横跨中东西部,沿江共有11个省市,加上历史上长江沿岸各地的经济联系并不紧密,东中西部的差异巨大。这注定各省在基础设施投入,沿江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消除污染,调整产业结构,聚集高端人才等方面,都面临着合作的难题。
陈宏斌说,为了突破区域协作发展的困局,2012年2月10日,湖北、江西和湖南三省共同签署了《加快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希望借此推动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的“中三角”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5年3月26日,国务院发函批复《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中三角”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后国家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
目前,以长沙、南昌、武汉为代表的长江中游城市已在医疗、社保、教育、科技、水生态保护等方面有所探索,包括三地之间职工医保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结合三省优势和产业发展实际,建立招商信息共享合作机制,鼓励企业相互投资和错位互补发展等。
相对于共享,生态修复治理上的跨区域协作更加迫切。在秦尊文看来,目前,正在建设的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都是在“共饮长江水”的维系之下。要维护长江的生态安全,三省应建立高效、统一、严格一致的生态文明体系,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生态转移支付制度,明确生态补偿的主体;建立上游和下游、农村和城市、生态受益区和生态保护区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
假定你是某省发改委的一名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拟写一份《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
要求:观点明确,有指导性与可行性。不超过400字。
本题解析:
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近年来,长江流域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但由于对生态问题认识不足,重开发不重保护,使得生态系统警钟敲响。为推动我省长江经济带绿色协调发展,特提出以下指导意见:第一,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尊重自然、经济、社会规律,按照“建设生态长江、涵养文化长江、繁荣经济长江”思路,深入统筹谋划我省长江经济带发展。第二,开发利用黄金水道。依托长江水道,统筹岸上水上,建设立体交通走廊,开展深水航道整治工程,整合港口、航运企业资源。第三,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支撑带。加大省财政投入力度,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设立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四,加强区域协作发展。与长江经济带相邻省市建立招商信息共享合作机制,建立严格一致的生态文明体系,维护长江生态安全。
××省发改委
××年××月××日
给定资料:
艺术对于艺术家万锐而言已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除了她的作品,她的工作室,她的生活态度及生活方式都在实验着作为一个艺术创作者追求艺术真理和艺术价值所应该有的生活态度和纯粹自我的初心。某报记者曾采访万锐,了解她的创作生活。
记者:在你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你对现代都市生活极为关注,甚至能够感觉到你身上有一种人文主义情怀,创作主题都是关心着人与都市、人与世界、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什么原因让你对此情有独钟呢?
万锐:我自己的生存状态以及内心对生命本体的一种关注吧。为了爱和理想,我吃过苦头,受过委屈,我的身边也有亲人早早离开我,让我感到很大的痛苦,但也成就了现在的我。我自己几十年来生活状态也因为自己不肯放弃追求有极大的转变,而现在我又会问自己做艺术是为了什么,有什么意义和价值。我们中国人的精神境界和世界观每十年都在发生变化,我们传统的价值观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年追求艺术理想的初心有没有偏离轨道呢?我想很多人都回答不了。艺术家被人们称为精神领域的引导者,这需要我们用极为敏锐的眼光去观察我们生存的空间、环境以及人们精神世界的变化。
对人类的苦难的同情心应该是作为艺术工作者的一个基本特质。而艺术和艺术工作者,我认为他们不只是写写画画,而是要用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去呈现作为艺术工作者的生活理念及生活价值观,用自己的生活本身和生命去展现艺术的本质,这种影响比作品本身更具有艺术美的示范价值。
记者:你的中国文字系列作品比较特别,是什么促使你做这样一个比较特殊的系列创作作品呢?
万锐:文字伴随着我的成长,记录着许多人的成长故事,而中国的文字又有其独特的魅力,那就是书法。我3岁的时候就习书法,对此也有特别的情结。而现在的生活用钢笔都少了,毛笔就更不用说,但书法蕴含的独特魅力时常影响着我对于艺术的关注,它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好好发扬它的美学价值,外国人都比我们在这方面走得远,这会是件很没有文化尊严的事情。
我这些年也一直在不断地审视欧洲的艺术与中国艺术的相通性与差异性。我发现中国的书法笔触是具有其独特魅力的。但是如何好好地运用它,确实又是一门不简单的学问。
记者:你如何看待现代人处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的状态及人与它们的关系?
万锐:很多人是困惑的,不知道自己喜欢的和追求的生活方向是什么。也有人是忙碌得麻木了,还有人是盲从的,只有极少数的理想主义者,这就是我看到的现代人的生存现状。中国人勤劳勇敢,但周末没有完全的放松休假,缺乏锻炼,感情疏离脆弱的生活方式已经在透支着我们的身心健康。
记者:你接受过中西方两种艺术教育模式,那么你觉得这些对你后来创作最大的影响是什么?具体体现在创作中的哪些方面?
万锐:我的创作影响更多地来源于我自己的生活、我对生活的观察体验、我的生活经历与自己想改变自己的追求梦想生活的强烈愿望。我大胆尝试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东西,绘画在我没进伦敦艺术大学前就成了自己生活的一个部分。西方教育最大的影响应该是思想更包容和开放,能容纳并接受各种的人生状态和艺术形态,对于任何事情,都不过早地下结论。那么具体在艺术创作中则是更具有追求不具有模式化的创作取向,去尝试以前没有试过的一些创作形式,挖掘自身表达的潜力。中国的教育对我的影响主要是体现在家庭的教育上,父亲敢于创新,母亲包容,外婆家是书香世家。我从小受到较好的书法、阅读的培养。家里高朋满座谈诗论经的雅趣对我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在创作中给我提供了发挥的元素与想象的空间。
记者:你创作的作品中媒介材料应用很广泛,水墨、油画、版画、雕塑、装置、影像等,那么在你创作中如何选择媒介呢?
万锐:每个人其实都有几个面,而我则是更特别一些,有着多重的性格,所以艺术语言上也有着各种的面貌。选择媒介主要是基于自己的兴趣。我自己又是一个不太喜欢重复创作的人,而似乎很多新艺术形式也是很对我的口味,可以表达我的不同感受和性格的多面性。可以利用各种可以使用的材质。我选择陶瓷、铁艺等也是因为自己对它们有感觉吧,当然这种感觉也来源于生活的沉淀,你曾经见过,或对它有过感觉。
记者:你的艺术创作涉及这么多媒介材料,是什么观念使你贯穿成一个整体的创作脉络?
万锐:人,肯定是人的感受。人类作为一个特殊的生物群体在大自然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历程,如果是遵从于自己内心的创作,经历过一些年的沉淀,作品就会呈现它的面貌。我是一个生活和感受经历都比较丰富的人,作品也就随着有变化,我有理性的创作,也有随着自己心境的创作,或者有点叛逆的创作,那都是自己性格或情感的某一面,也都来自于自己的感受、梦境或者是探索新事物的欲望。
假如你是“给定资料”中的那名记者,请依据“给定资料”撰写一则简要介绍万锐艺术思想的短文。
要求:
(1)观点明确,简要深刻;
(2)紧扣材料,重点突出;
(3)不超过400字。
本题解析:
万锐的艺术思想,在于通过艺术创造追求艺术真理和艺术价值所应具有的生活态度和纯粹自我的初心。万锐的艺术本质是一种人文情怀,来自对自身生活与社会精神追求转变的关注。她认为艺术家要用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引领人们的精神领域,故而需要用敏锐的眼光观察生存的空间、环境及人们精神世界的变化。万锐艺术思想的形成,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结果。书法艺术以其独特魅力影响着她对艺术的关注,家庭中文人雅趣的生活更潜移默化地为她提供了发挥的元素和想象的空间。而西方教育则令她的思想更包容开放,能够接受各种的人生状态和艺术形态,避免模式化创造。在艺术创作的媒介材料上,万锐更是体现了追求初心本真的思想。她应用多种媒介材料,反映丰富的感受和多面的性格,追随自己的心境创作,这种创作思想如今弥足珍贵,正引导着社会大众反思内心追逐的最初梦想。
试卷分类:公共基础知识
练习次数:129次
试卷分类:公共基础知识
练习次数:126次
试卷分类:公共基础知识
练习次数:145次
试卷分类:公共基础知识
练习次数:132次
试卷分类:公共基础知识
练习次数:150次
试卷分类:公共基础知识
练习次数:132次
试卷分类:公共基础知识
练习次数:120次
试卷分类:公共基础知识
练习次数:122次
试卷分类:公共基础知识
练习次数:136次
试卷分类:公共基础知识
练习次数:13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