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公务员企业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应用能力->2022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综合应用能力》模考试卷3

2022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综合应用能力》模考试卷3

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 2021-09-22 10:02

扫码用手机做题

试卷预览

1 问答题 1分

2016 年五一黄金周期间,一则 21 岁大学生魏则西死于一种严重的恶性肿瘤的消息,引发 了公众对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和“莆田系”医院的广泛讨论和批评。

2016 年 5 月 2 日,网络上有人发布消息,称莆田系陈氏兄弟的上海康新、成都华康、上海柯 莱逊生物公司与全国部队医院及地方医院共 100 所合作,其中就包括“魏则西事件”的武警二 院。 据调查,武警二院虽为公立三甲医院,但其肿瘤生物治疗中心不仅网站注册资料繁杂混乱, 且域名所有者系莆田系的上海康新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换言之,魏则西看似进的是一家公 立三甲医院,实际上就诊于一家“私人诊所”。 早在 2000 年,当时的卫生部就出台了《关于城镇医 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明令禁止公立医院科室外包,因此,武警二院属违规外包科室。

普遍存在的公立医院科室外包现象,揭示了公立医院资源闲置或管理不善的事实,也彰显 了政府很难管好这么多公立医院的事实。

魏则西的离去并不是一个患者离世的孤立事件,在这个事件背后,隐藏着的是中国现行医 疗体制下的种种乱象。

据媒体报道,北京市儿童医院推出的预约挂号手机软件,本来是为了方便家长给孩子挂号就医,却成了号贩子的谋财利器。 价值 14 元的专家号被号贩子转手卖到 800 元,有的热门科室价格还会更高。 目前,已有号贩子被警方抓获。

2016 年 1 月,一段“白衣女孩痛斥号贩子”的视频引发舆论热议。 视频里,一女士在医院大 厅怒斥“黄牛”将 300 元的挂号费炒到 4500 元,称医院人员与“黄牛”里应外合,害得她从外地 赶来排了一天队都没有挂到号。 随后,当事医院发声否认有内外勾结现象。

近年来,医患纠纷成为社会一大痼疾,而部分媒体记者的扭曲或失实报道,如同火上浇油,进一步激化了矛盾冲突。

媒体报道,安徽宿州男子刘某在 X 市医学院附属医院做完胸腔手术后,右肾离奇失踪。 这 一消息的发布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网友的质疑之声持续高涨。

在这次事件中,个别媒体的撰文目的、撰文手法在引导网络舆情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据报道,当事医生已准备起诉涉事媒体。 相比之下,炒作更为常见。 有些媒体为抢热点、博关注, 对某些疑点重重的医患纠纷做出子虚乌有的报道,致使事件失真。 而负面报道过度则是一种潜 移默化的影响,初始未觉不妥,久而久之,极易加剧医患紧张关系。

问题:

结合以上材料,以“医疗乱象”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 1000 字左右的议论文。

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消除医疗乱象须求根治本

民营医院虚假宣传牟取利益,公立医院科室外包资源闲置,暴力伤医医患关系严重对立。 近年来,层出不穷 的医疗乱象正不断引发社会矛盾冲突,成为社会治理的一大难题。 消除医疗乱象迫在眉睫,必须尽快找出问题 根源,从根本上予以破解。

我国医疗乱象丛生,影响行业健康发展。 随着各类医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我国整体人口健康水平改善与 寿命延长,民众对医疗的需求显著增长。 遗憾的是,我国供需矛盾异常突出,导致号贩子、暴力伤医、职业医闹等 问题频频见于报端。 广州暴力伤医事件舆情尚未平息,重庆、江西两地再度曝光伤医案件,10 天内 3 起恶性伤医 案件让近年来一直没有远离舆论中心的暴力伤医话题再度回归。 频发的医疗纠纷不仅干扰医疗机构正常秩序,

也冲击着公众的心理底线,加剧了整个社会的不安全感。

破解难题,需由浅入深探究问题原因。 医疗乱象频发,从表面上看,监管缺位难逃干系。 五一期间,“魏则西 事件”引发关于百度、医院、监管的大讨论,拷问各方责任。 该事件涉及违规外包,与医管部门监督不力有关,而 利用搜索引擎竞价宣传,则暴露了网络监管部门的工作疏漏。 但我们深入思考会发现,从“白衣女孩怒斥号贩 子”到“魏则西事件”,其本质原因都是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供需矛盾突出。 长期以来,我国优质医疗资源集 中在北上广等大城市,丰富的资源吸引大量外地患者前去就医,“三甲门前熙熙攘攘,基层医院门可罗雀”成为 医院的真实写照,直接导致了号贩子高价炒号、医生过劳引发纠纷等乱象。

可见,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医疗乱象。 在这方面,安徽省开全国先河,开创了儿科常见病分 级诊疗模式,有效地优化了儿科医疗资源配置,为全国医疗资源合理分配做出榜样。 同时,随着互联网与各个行 业的融合逐步加深,互联网医疗成为分配资源的又一举措。 根据美国远程医疗协会的统计,2015 年有超过一千 五百多万的美国人接受了某种形式的远程医疗服务,缓解了资源不足的问题。 我国医疗服务行业需要学习相关 经验,合理优化资源分配,才能消除乱象。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积弊已久的医疗乱象给社会和谐埋下了隐患,严重影 响了百姓的生活,必须予以解决。 消除医疗乱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新的阶段,我们需要积极突破瓶颈,借助 “互联网+”等医疗领域的探索与创新,让乱象不再,真正实现“健康中国”的发展梦想。

2 问答题 1分

资料一

“代购信息刷屏最烦人了! ”在城区一家商场工作的小刘表示,使用“朋友圈”一年多,朋友 们的“变质”让她不胜其烦。 “刚开始是因为互相熟识才加为好友的,没想到他们后来一个接一 个地做起了代购。 ”小刘称,她的朋友经常在“朋友圈”中发布代购信息,有卖衣服、鞋子的,有卖 化妆品、护肤品的,还有卖手机等数码产品的,几乎每天都在不停地刷屏,令人生厌。

不少网友表示,很不喜欢朋友在朋友圈里发广告的行为,感觉“变了味儿”,但碍于情面又 不好意思说什么。 据调查显示,代购信息、心灵鸡汤、养生秘籍、收集点赞、炫富等“朋友圈”中的 刷屏信息数量占比相当高。

资料二

微信公众号:“1 人原创,99 人抄袭” 缘只为抄成“大号”挣钞票?

新华网北京 2015 年 2 月 1 日电,新年伊始,微信上便是一片由抄袭问题引起的“道歉潮”。

《罗辑思维》因“盗版”原创者王路的稿件而道歉;《中国企业家》杂志因未按规定使用《财新》的 稿件而道歉,且要求《每日经济新闻》就不署名使用自家稿件而道歉……“1 人原创,99 人抄 袭”,成了微信公众号的真实写照。

然而道歉和抄袭仿佛是一对平行线,先抄再删帖道歉。 抄袭公众号就这么心安理得。

1 月 25 日下午, 网络女性情感专栏作者杨冰阳为自己万余字的文章敲下了句号,“每日坚 持不懈地构思、创作、排版、修改,为的是 46 万忠实粉丝的信任”。

文章发布的同时,超过 8 个抄袭号同时运作起来,复制、删改、粘贴好不热闹。

“微信公众平台至少有 8 个冒充我的同名同头像账号, 其中更有人持之以恒地抄了我 500 多期的原创内容。 ”杨冰阳说,从两年前开始,一个叫“感情”的微信公号,几乎每天都原封不动 地抄袭她的文章,不仅删掉作者姓名,还将每篇文中原作者自称的“娃娃姐”等称呼,一处不落 地改为自己的名称“莉莉姐”。 “我才写到 435 期,但抄我的人把内容拆分成 500 多期,一眼看上 去,很多人还以为我是盗版的呢。 ”

公众号“六神磊磊读金庸”上线不到一年,得到粉丝热捧,山寨号也随之而来。 曾有粉丝告 诉创始人王晓磊,有一个叫“六|神磊磊读金|庸”的微信公号,不仅每期对其原创内容“实况转 播”,还故意在头像上做了黄色的“V”,并在介绍中使用“认证资料”等字眼。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仅自媒体,腾讯自家的媒体也是盗版的受害者。 腾讯“大家”以签 约方式买断优秀作品版权,首年投入近 2000 万元,但也因内容精良,文章被抄得遍地开花。 “一 个月平均有 30 至 40 位‘大家’作者投诉文章被盗用。 ”腾讯“大家”副总编贾永莉说。

当记者在一个公众号原创者群里抛出“列出抄袭你们的公众号名字”的问题时,得到的回答是———不用列,把我们排除了,其他都是抄袭的。

真有这么严重吗? 记者随机查阅了微信热门榜中的文章,发现不署名、不标注来源就转发 的公众号成百上千。

也许,互联网时代的读者不禁要问:有必要那么在乎版权吗?

“原创得不到保护,可怜的创造力正在不断被削弱,每天朋友圈里转的原创优质内容的比例 正在快速减少。 ”王晓磊说,快速抄袭的大号正在凭借庞大的信息量挤压着原创号的生存空间。 互联网分析机构“企鹅智库”曾指出:80%的用户从朋友圈中获取订阅号文章,而非自己从

订阅号内筛选。 这样的用户习惯,让依靠抄袭积累巨大用户基数的“大号”更容易吸引订户。

的确,像王晓磊这样勤奋高产的作者,目前也仅积累了不到十万的粉丝量,而许多“集百家 所长”的抄袭号却早已爬过了百万粉丝门槛。

就在读者一厢情愿地想着“好文章不问出处”,选择性忽略抄袭问题的同时,一大批靠抄袭 起家的微信“大号”早已把读者们每一次的阅读、点赞都变成了可观的收入。

来自多家公关公司的报价单显示,在粉丝数上万的公众号中发布一篇软文的价格,从百元

到 5 万元不等,而文章末尾的小广告,也是很多“大号”的收入来源之一。

在微信平台上,抄袭者正在吸吮着原创者的血汗,在这样的环境下原创者的生存空间又有 多少呢?

资料三

2016 微信用户数据数量统计公布,活跃用户已达到 5.49 亿。 这个庞大的数字背后,蕴藏的 是巨大的利益空间。 正因如此,微信公众号的数量与日俱增。 随着这个公众化信息平台的不断 改进,其强大的功能几乎无所不包。 前景虽然蔚为可观,各种问题也在纷至沓来,甚至被网民戏 称为“危信”。

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诸多行业的主战场,近年来更是呈现出“野蛮生长”的态势。 然而,亦 不乏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在微信朋友圈和公众号之间“互动”,“随手转发”的叠加传播效应导致 的后果不容小觑。 比如未经批准多次违规发布、转载时政类新闻,比如传播涉黄涉暴及虚假信 息,比如频繁使用恶俗标题博取眼球,不良或违法有害信息,严重破坏网络传播秩序和危害公 共利益。 甚至危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问题:

对于微信抄袭、微信朋友圈代购刷屏等“微信乱象”,你有什么看法? (20 分)

要求:观点正确,分析有理有据,不超过 400 字。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近两年,微信用户大幅增多,微信朋友圈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常用的社交软件、社交工具。 然而,近日出现的 越来越多的微信抄袭、代购刷屏等“微信乱象”,使这种社交方式“变了味儿”,我认为这种乱象对人们的正常社 交产生了不良影响,应该对这些乱象进行规范。

这些“微信乱象”的出现是有其原因的。 首先,无论是微信抄袭还是微信朋友圈代购,都是人们利用社交软 件进行的商业活动。 微信抄袭大多出现在微信订阅号、公众号当中,许多微信订阅号、公众号都有专业运营团队 在操纵,其目的在于“涨粉丝”、赚取广告费,因此,为了快速达到这一目的,抄袭个别好文章成为这些运营团队 的首选;朋友圈代购则是更加直接的商业行为。 其次,关于微信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由于网络发展十分迅速, 关于微信的相关法律法规未能及时跟上其发展脚步,这使得微信上的抄袭现象、代购现象没有约束,进而演变 成一种“乱象”。

3 问答题 1分

资料一

近日,《新媒体与社会》发布了《中国校园“冷暴力”的舆情研究及对策分析》报告,报告对 2013 年—2016 年间国内发生的校园“冷暴力”事件进行盘点总结发现,区别对待型事件最为普 遍,如“绿领巾”事件、“红校服”事件等,占 37%;其次为孤立型事件,如全班隔离“问题学生”“民主 投票”被退学等,占 21%;此外,还有训斥打骂型、嘲讽挖苦型、威胁型、冷漠型等事件表现形式。

资料二

某重点高中学生小蒋,成绩一向不太理想,也比较好动。 为了随时“监控”,教师把一米八个 头的他安排在教室的第一排坐。 班上出了什么坏事,首先“关注”他。 更让小蒋痛苦的是,成绩略 微考得好点,教师居然这样“表扬”他:“如果这次考试不是你偷看的话,那你考得还是可以的。 ” “绝大部分老师不会有意识地‘折磨’学生! ”在杭州一所小学任教的陈老师,有点愤愤不平

地说,中小学校一个班级约有 40 多名学生,老师除上课外,还要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与学生 家长沟通,注意学生身体状况……没有一样不操心。 “负担这么重,压力这么大,怎么可能永远 和颜悦色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如果这样还总被曝光、批评,稍不留意就被骂成‘暴君’,今后该怎 样教学生? ”

问题:

1.结合材料,试分析出现校园“冷暴力”现象的原因及其危害。 (15 分)

要求:观点正确,分析有理有据,条理清晰,不超过 300 字。

2.为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水平,增强教师素质,某校将今年定为“职业道德建设年”,拟举 办一系列活动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 你认为可以开展哪些相关活动? (15 分)

要求:符合实际、针对性强,不超过 300 字。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1. 造成校园“冷暴力”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唯分至上的应试教育制度,导致对学生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严 重忽视了学生在道德品质、身心健康、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发展。 第二,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中缺乏对学生 自尊心的尊重和保护。 第三, 教师终身制度容易造成教师之间的不良竞争, 由此产生的教师品行素质、教学教 育能力下降和师德建设的缺失。

校园“冷暴力”频发,对学生造成了心理和精神上的极大危害。 遭遇校园“冷暴力”的学生,极易产生心理阴 影,消极自卑、自暴自弃,甚至引发抑郁症、强迫症等严重心理疾病,对学生的成长、融入社会造成深远危害。 因 此,解决校园“冷暴力”,还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校园环境,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2. 进行一次深入的学习。 重点学习《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培养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

开展一次深入的自查与整改。 针对当前个别教师存在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认真组织学习组开展一次 深入的自查,查找出存在问题。

开展一场深入的讨论。 举办以“弘扬奉献精神,培养严谨教风,塑造师表形象”为主题的教师职业道德研讨 会,提高教师思想认识。

进行一次考核。 采取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等形式,开展学生、家长、社会评议教师职业道德活动,对教师职业 道德建设进行一次年度量化考核和评比,以激发教师以德修身,以德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其他考生还关注了更多>

相关题库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