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工程 →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 → 安全实务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2021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名师预测卷
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 2021-09-03 14:34
扫码用手机做题
A企业为矿山企业,地下金属矿山采用竖井、斜井、斜坡道联合开拓方式和下行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方法。2016年6月9日8时,司机甲和司机乙开始在井下1150工作面进行铲装作业。9时,甲使用的铲装车出现故障,无法正常作业,于是来到休息室休息。10时30分,乙完成自己的铲装工作量后也来到休息室。甲见乙来到休息室便借用了乙的铲装车进行作业。11时,甲发现铲装车的监控系统显示排气管温度已达到170℃便停止铲装作业,将车开到斜坡道岔口处熄火降温。11时10分,甲再次启动乙的铲装车时,发现发动机下方着火。甲取下车载灭火器灭火,火未灭掉,于是去叫休息中的乙和乙一起在休息室拿了两个大容量灭火器进行灭火,但由于已引燃井下临时加油罐中的柴油,火焰蔓延,无法扑灭。11时30分,甲将火情报告给在附近的工区值班员丙,丙向调度室作了电话报告,调度员丁接到丙的火情报告后进行了记录,但未向主管领导报告,也未向消防部门报警。丙向调度室报告火情后,与甲各拿一个灭火器赶往着火现场灭火,甲、乙、丙看到火势猛烈冒出阵阵浓烟,感觉呼吸困难,遂于12时返回地面。由于未能及时控制火势,造成铲装车下风侧巷道和工作面的作业人员17人死亡、2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9421万元。事故调查确认该起事故的过程为:铲装车发动机长时间工作,排气管温度过高;铲装车油管泄漏,渗漏的柴油因高温烘烤在发动机周围形成可燃气体,重新启动时产生的火花点燃可燃气体,引燃临时加油罐内的柴油,燃烧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中毒或窒息。
导致该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本题解析:
事故的直接原因有:①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②人的不安全行为。本案例中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乙的铲装车油管泄漏,渗漏的柴油因高温烘烤在发动机周围形成可燃气体,重新启动铲装车时产生的火花点燃可燃气体,引燃临时加油罐内的柴油。
A企业为矿山企业,地下金属矿山采用竖井、斜井、斜坡道联合开拓方式和下行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方法。2016年6月9日8时,司机甲和司机乙开始在井下1150工作面进行铲装作业。9时,甲使用的铲装车出现故障,无法正常作业,于是来到休息室休息。10时30分,乙完成自己的铲装工作量后也来到休息室。甲见乙来到休息室便借用了乙的铲装车进行作业。11时,甲发现铲装车的监控系统显示排气管温度已达到170℃便停止铲装作业,将车开到斜坡道岔口处熄火降温。11时10分,甲再次启动乙的铲装车时,发现发动机下方着火。甲取下车载灭火器灭火,火未灭掉,于是去叫休息中的乙和乙一起在休息室拿了两个大容量灭火器进行灭火,但由于已引燃井下临时加油罐中的柴油,火焰蔓延,无法扑灭。11时30分,甲将火情报告给在附近的工区值班员丙,丙向调度室作了电话报告,调度员丁接到丙的火情报告后进行了记录,但未向主管领导报告,也未向消防部门报警。丙向调度室报告火情后,与甲各拿一个灭火器赶往着火现场灭火,甲、乙、丙看到火势猛烈冒出阵阵浓烟,感觉呼吸困难,遂于12时返回地面。由于未能及时控制火势,造成铲装车下风侧巷道和工作面的作业人员17人死亡、2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9421万元。事故调查确认该起事故的过程为:铲装车发动机长时间工作,排气管温度过高;铲装车油管泄漏,渗漏的柴油因高温烘烤在发动机周围形成可燃气体,重新启动时产生的火花点燃可燃气体,引燃临时加油罐内的柴油,燃烧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中毒或窒息。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起事故等级为(??)。
本题解析: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A企业为矿山企业,地下金属矿山采用竖井、斜井、斜坡道联合开拓方式和下行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方法。2016年6月9日8时,司机甲和司机乙开始在井下1150工作面进行铲装作业。9时,甲使用的铲装车出现故障,无法正常作业,于是来到休息室休息。10时30分,乙完成自己的铲装工作量后也来到休息室。甲见乙来到休息室便借用了乙的铲装车进行作业。11时,甲发现铲装车的监控系统显示排气管温度已达到170℃便停止铲装作业,将车开到斜坡道岔口处熄火降温。11时10分,甲再次启动乙的铲装车时,发现发动机下方着火。甲取下车载灭火器灭火,火未灭掉,于是去叫休息中的乙和乙一起在休息室拿了两个大容量灭火器进行灭火,但由于已引燃井下临时加油罐中的柴油,火焰蔓延,无法扑灭。11时30分,甲将火情报告给在附近的工区值班员丙,丙向调度室作了电话报告,调度员丁接到丙的火情报告后进行了记录,但未向主管领导报告,也未向消防部门报警。丙向调度室报告火情后,与甲各拿一个灭火器赶往着火现场灭火,甲、乙、丙看到火势猛烈冒出阵阵浓烟,感觉呼吸困难,遂于12时返回地面。由于未能及时控制火势,造成铲装车下风侧巷道和工作面的作业人员17人死亡、2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9421万元。事故调查确认该起事故的过程为:铲装车发动机长时间工作,排气管温度过高;铲装车油管泄漏,渗漏的柴油因高温烘烤在发动机周围形成可燃气体,重新启动时产生的火花点燃可燃气体,引燃临时加油罐内的柴油,燃烧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中毒或窒息。
该起事故的责任单位是(??)
本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事故责任主体是指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单位或者个人。事故责任主体包括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的责任人员和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负有监管职责的有关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责任人员。
某尾矿库排水系统严重堵塞,已不能排水,该库属( )。
本题解析:
尾矿库有下列工况之一的为危库:
(1)尾矿库调洪库容严重不足,在设计洪水位时,安全超高和最小干滩长度均不满足设计要求,将可能出现洪水漫顶;
(2)排洪系统严重堵塞或坍塌,不能排洪或排洪能力急剧降低;
(3)排水井显著倾斜,有倒塌的迹象;
(4)坝体出现贯穿性横向裂缝,且出现较大范围管涌、流土变形,坝体出现深层滑动迹象;
(5)经验算,坝体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小于规范规定值的0.95;
(6)其他严重危及尾矿库安全运行的情况。
对处于初始起火阶段的一般火灾事故,在组织人员利用灭火器进行灭火的同时,需上报 ( )
本题解析:
对于一般火灾事故,当火灾危险性较小,影响面不大,启动本矿级应急预案。如火灾处于初始起火阶段,在组织人员利用现场灭火器材进行灭火的同时,上报矿调度部门。当火情较大,控制不住火势时,组织井下所有作业人员撤离,采取反风、灭火措施控制火势,由矿应急救援指挥机构予以协调救援。
下列关于装卸爆破器材的说法,错误的是( )
本题解析:
《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规定,装卸爆破器材,应遵守下列规定:(1)认真检查运输工具的完好状况,清除运输工具内一切杂物。(2)有专人在场监督。(3)设置警卫,无关人员不允许在场。(4)遇暴风雨或雷雨时,不应装卸爆破器材。(5)装卸爆破器材的地点应远离人口稠密区并设明显标识。白天应悬挂红旗和警标;夜晚应有足够的照明并悬挂红灯。(6)装卸爆破器材应轻拿轻放、码平、卡牢、捆紧,不得摩擦、撞击、抛掷、翻滚。(7)分层装载爆破器材时,不应脚踩下层箱(袋)。
坝体质量可控,渗透性强,浸润线低,坝体稳定性好的筑坝方式是指( )方式。
本题解析:
堆积坝形式主要有:(1)上游式。优点:筑坝工艺简单、管理方便、运营成本低、国内外均普遍采用。缺点:细粒夹层多、渗透性能差、浸润线高、坝体稳定性差。(2)下游式。优点:坝体质量可控、渗透性强、浸润线低、坝体稳定性好。缺点:筑坝工艺复杂、管理复杂、受地形限制、运营费用高、国内采用少。(3)中线式。优点:坝体质量可控、渗透性较强、浸润线低、坝体稳定性较好。缺点:筑坝工艺较复杂、管理较复杂、受地形限制、运营费用高、国内采用少。对比下游式和中线式特点后可确定,下游式更稳定。
深孔爆破是指炮孔直径和深度分别大于( )的爆破作业。
本题解析:
《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规定,深孔爆破是指炮孔直径大于50mm,并且深度大于5m的爆破作业
试卷分类:安全生产管理
练习次数:133次
试卷分类:安全生产管理
练习次数:142次
试卷分类: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
练习次数:136次
试卷分类: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
练习次数:122次
试卷分类: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
练习次数:121次
试卷分类: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
练习次数:112次
试卷分类:安全生产技术基础
练习次数:125次
试卷分类: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
练习次数:258次
试卷分类:安全生产管理
练习次数:312次
试卷分类:安全实务化工安全
练习次数:16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