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 2021-08-23 10:04
扫码用手机做题
某基坑剖面如图所示,按水土分算原则并假定地下水为稳定渗流,E点处内外两侧水压力相等,则墙身内外水压力抵消后作用于每延米支护结构的总水压力(按图中三角形分布计算)净值应等于( )。(γw=10kN/m3)
本题解析:
据题意计算如下(水压力按图中三角形分布);{图}
在某黏性土层的十字板剪切试验中,十字板的直径D.=50mm,高H=100mm,测得剪切破坏的峰值扭矩为Mp=0.0685 kN·m,继续加载,测得残余扭矩为Mr=0.0196 kN·m。则该黏性土的灵敏度St为( )
本题解析:
某溶洞顶板岩层厚23m,容重为21kN/m3,顶板岩层上覆土层厚度5.0m,容重为18kN/m3,溶洞跨度为6.0m,岩体允许抗压强度为3.5MPa,顶板跨中有裂缝,顶板两端支座处岩石坚硬完整。按顶板梁受弯计算,当地表平均附加荷载增加到( )时,溶洞顶板达到极限状态。
本题解析:
溶洞顶板按梁板受力情况,取单位长度计算。
岩体抗弯强度计算
σ=R/8=3.5×1000/8=437.5kPa
极限状态下顶板抗弯验算所需的最大弯矩
M≤σbH2/l=437.5×1×232/6=38 572.9kN·m
由题中所给条件可知,按悬臂梁计算出总荷载p
溶洞顶板达到极限状态时地表平均附加荷载
p3=p-p1-p2=2142.9-23×21-5×18=1570kPa
拟对某湿陷性黄土地基采用灰土挤密桩加固,采用等边三角形布桩,桩距1.0m,桩长6.0m,加固前地基土平均干密度ρd=1.32t/m3,平均含水量w=9.0%,为达到较好的挤密效果,让地基土接近最优含水量,拟在三角形形心处挖孔预渗水增湿,场地地基土最优含水量wop=15.6%,渗水损耗系数K可取1.1,则每个浸水孔需加水量为( )。
本题解析:
de=1.05s=1.05×1.0=1.05m
{图}
Gs=Vρd=2.595×1.32=3.425t
Gw2=wopGs=0.156×3.425=0.534t
Gw1=wGs=0.09×3.425=0.308t
某建筑场地位于8度烈度区,场地土自地表至7m为黏土,可塑状态,7m以下为松散砂土,地下水位埋深为6m,拟建建筑基础埋深为2m,场地处于全新世的一级阶地上,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初步判断场地的液化性为( )。
本题解析:
土层时代为全新世,晚于第四纪晚更新世。
液化层为砂土,可不考虑黏粒含量对液化的影响。
可按上覆非液化层厚度及地下水位埋深初步判定场地的液化性。
①按上覆非液化层厚度判断
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表4.3.3查得8度烈度区砂土的液化土特征深度d0为8m
d0=7m
d0+db-2=8+2-2=8m
②按地下水位深度判断
du=7m
d0+db-3=8+2-3=7m
③按覆盖层厚度与地下水位深度综合判断
du+dw=7+6=13m
1.5d0+2ddb-4.5=1.5×8+2×2-4.5=11.5m
du+dw>1.5d0+2db-4.5满足式4.3.3-3,因此,可不考虑该场地土液化的影响。
按照《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液化判别原理,某位于8度区的场地,地下水位于地面下12m,则8m深度的地震剪应力比接近( )。
本题解析:
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P99公式计算
场地无地下水,σ0=σe;8度区,Kh=0.2;8m处Cv=0.935
τ/σe=0.65×0.2×1×0.935=0.122
某条形基础宽3.0m,基础埋深2.0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为500kN/m,地基土层为双层结构,上部0~4.0m为硬塑黏土,γ1=18kN/m3,fak1= 200kPa,Es1=10MPa,4.0m以下为软塑黏土,γ2=19kN/m3,fak2=110kPa,Es2= 2.5MPa,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传至软塑黏土层顶面的附加应力为( )kPa。
本题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5.2.7条计算
某场地位于7度烈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建筑物采用筏形基础,埋深为3m,场地为砂土场地,地下水位为4.0m,在5.0m、10.0m、 16.0m处的标准贯入锤击数的实测值分别为7、12、18,如在筏形基础下采用混凝土预制桩基础,桩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桩长为17m,桩间距为1.6m,正方形布桩,桩数为16×32根,打桩后可能发生液化的点有( )个。
本题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一2001)第4.4.3条计算
ρ=0.42/1.62=0.0625
N1(5)=7+100×0.0625×(1-e-0.3×7)=12.5
N1(10)=12+100×0.0625×(1-e-0.3×12)=18.1
N1(16)=18+100×0.0625×(1-e-0.3×18)=24.2三个标准贯入点中打桩后的标准贯入锤击数均大于临界标准贯入锤击数,液化点个数为0。
试卷分类:岩土基础知识
练习次数:106次
试卷分类:岩土专业知识
练习次数:122次
试卷分类:岩土专业知识
练习次数:130次
试卷分类:岩土专业基础知识
练习次数:131次
试卷分类:岩土专业知识
练习次数:165次
试卷分类:岩土专业基础知识
练习次数:152次
试卷分类:岩土专业基础知识
练习次数:156次
试卷分类:岩土基础知识
练习次数:169次
试卷分类:岩土基础知识
练习次数:146次
试卷分类:岩土专业知识
练习次数:15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