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 2022-12-20 08:44
扫码用手机做题
社会工作者小张在与社区低保对象刘某第一次见面时就发生了冲突,小张觉得刘某说话出言不逊,冒犯了自己,并存在言语不当的情况,觉得特别委屈,认为自己虽然是社会工作者也不应该受到人身攻击和威胁。而刘某则觉得小张对国家低保政策并不了解,不能够满足自己的要求,在刻意为难自己,并表现出对自己的不信任等。两人的关系陷入了僵局,刘某愤愤不平,摔门而去。
机构督导老王介入后了解到,社会工作者小张对国家低保政策是有所了解的,但是缺乏对刘某实际情况的掌握,所以在与其沟通时不能够结合刘某的自身困难为其提供专业服务。在了解刘某的需求后,老王指导小张需要从刘某的社会支持网络系统中着手,为他构建起更加广泛的社会支持网络,打消他单纯依靠低保金生活的念头。
【问题】
1. 结合案例,说明社会工作者避免与救助对象过早终止专业关系的策略。
2. 社会工作者应开展哪些服务来协助救助对象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本题解析:
1.社会工作者避免与救助对象过早终止专业关系的策略如下。
(1)增进彼此关系。社会工作者在与服务对象交谈时应该表现出对服务对象的充分信任,体现出个人魅力以此来吸引服务对象,同时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帮助服务对象。
(2)订立明确的接案工作指引。接案工作指引让各方能够充分表达想法、期望和要求,并协商如何进一步开展服务。
(3)订立初步协议。订立一个短期初步协议,能够防止服务对象在建立关系时出现畏难情绪,让服务对象能够放心接受服务。
(4)回应服务对象的迫切需求。社会工作者如果能够及时关注服务对象的当前需求,并能够及时为其提供帮助,更容易获取服务对象的信任。
(5)运用网络资源。在建立关系时,社会工作者可以有计划地协调不同系统和专业的人共同为服务对象开展服务。
(6)不断给予鼓励。会谈时,社会工作者用语言、非语言不断给予服务对象以支持和鼓励。
2.社会工作者应开展如下服务来协助救助对象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1)丰富社会支持网络的成员。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活动,进一步丰富救助对象的网络成员,从社区内部、社区外部等多渠道和多领域来寻找和帮助救助对象的资源。
(2)整合社会支持网络的资源。社会工作者将服务对象网络内的资源进行充分整合,通过整合性服务为救助对象开展服务,联合救助对象需要的职业规划师、心理咨询师、邻里、社区志愿者等共同为服务对象解决困难。
(3)发挥社会支持网络的功能。充分发挥救助对象网络中成员的作用,为其提供心理疏导、情绪管理、就业支援、缓解生活困难等服务。
某社区一些家庭亲子关系紧张,冲突频发,家长十分焦虑。为此,社会工作者采用“父母效能训练模式”为这些家长开展亲子教育小组,小组共分为六节。以下对话节选自第一节和第六节的小组过程记录。
第一节:
社会工作者:“感谢家长A的分享,我们来听其他家长在亲子关系中的问题,请大家畅所欲言。”
家长B:“我跟A一样,我这天天苦口婆心,好言相劝,希望孩子能好好学习,可是她居然说我像唐僧一样,唠唠叨叨。”
家长C:“我儿子更过分,我只数落了他几句,他居然把门一摔,好几天不跟我说话。越这样,我越说!”
家长D:“这是典型的青春期叛逆,讲道理有什么用?我家孩子也是一样,就得打!
第六节:
社会工作者:“咱们的小组快接近尾声了,请各位家长分享一下在小组中的收获吧。”
家长E:“我收获很大,以前与儿子沟通的时候总是缺乏耐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其实与孩子的关系中,我们家长的态度很重要。”
家长C:“是啊,咱们做家长的谁不为孩子好,但也得注意方式方法。要学会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别一味指责孩子,也要听听孩子的心声。”
家长D:“而且不能随便给孩子贴上“叛逆’的标签,这个阶段的孩子渴望独立,咱们做家长的应该给予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家长A:“我们做家长的要给孩子树立榜样,平时注意交流方式,夫妻之间不能一言不合就吵架。”
家长B:“一句话总结,我觉得我更会做家长了。”
问题:
1.运用家庭系统理论,分析案例中亲子关系问题产生的原因。
2.结合案例说明该亲子教育小组实现了哪些具体目标?
本题解析:
1.家庭系统理论认为家庭成员的问题是整个家庭不良的沟通交流方式导致的,家庭所面临的危机既是机会,也是挑战,“问题”而导致的家庭功能的失调能够有效解决。案例中亲子关系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家庭不良的沟通交流方式造成的,如在沟通交流中家长缺乏耐心、控制不住情绪、经常指责孩子、随便给孩子贴“叛逆”标签及父母之间不良的沟通(夫妻一言不合就吵架)。
2.该亲子教育小组实现的具体目标有:
①改善父母对子女的管教态度,认识到了亲子沟通中家长态度的重要性
②认识到亲子沟通中,家长要学会表达感受,倾听孩子心声
③帮助父母了解孩子心理特征,增强父母对孩子的理解
④了解家庭气氛对子女成长的影响,帮助认识到家庭沟通交流方式的重要性,认识到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⑤帮助父母学会做家长
⑥强化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技巧与沟通渠道
某家政服务公司的工作人员付女士在为客户擦玻璃窗时,不慎从窗台上跌落,从此失去了双腿。家政服务公司给了她一笔数额不多的赔偿金。付女士的丈夫对她很关心,为了多挣钱养家,又去做兼职。付女士的女儿刚上小学四年级,但非常懂事,上学前后都细心地照顾妈妈。邻居也经常关照和帮助他们家。付女士觉得丈夫和女儿很辛苦,内心十分愧疚,觉得自己是家人的负担。一天,她趁着家里只有她一人,便割腕自杀,幸好丈夫及时发现救了过来。
问题:
1.请简要说明残疾人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残疾人的权益和基本需求。
2.请运用优势视角理论分析付女士面临的优势和困难各有哪些?
本题解析:
1.在我国,根据《残疾人保障法》的界定,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1)残疾人面临的主要问题
①物质层面的困难
残疾人在物质层面的困难是多方面的。第一,经济困难。第二,住房困难。第三,医疗困难。
②精神层面的困难
这主要是指残疾人在心理上的压力感。
③社会交往的困难
首先,参与机会缺乏,其次,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还会在婚姻恋爱方面遭遇因残障带来的困难。
(2)残疾人的权益和基本需求主要包括康复权、教育权、劳动权、文化生活权、社会福利权和环境友好权。
2.运用优势视角理论分析付女士的情况,其面临的优势和困难分别如下:
(1)付女士的优势
①环境的优势。付女士的家庭关系比较和谐、亲密,女儿与丈夫都很关心她,邻居与他们的关系也不错,平日很关照她,能及时帮助她。
②个人的优势。付女士虽然失去了双腿,但上半身功能完好,精神正常,是一个为家庭着想的人。
(2)付女士面临的主要困难
①环境的缺失。付女士的丈夫工作很忙,为了多挣钱养家,还在外面做兼职,陪伴付女士的时间较少,不能很好地照顾她,也不了解付女士的内心想法;付女士的女儿尚且年幼,尽管上学前后都细心地照顾妈妈,非常懂事,但其他时间无法照顾妈妈的生活。付女士所在社区没有为付女士一家提供必要的帮助。
②个人的缺失。个人层面是付女士自己悲观、消极,觉得自己给家人增添负担。
在开展学校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经常遇到以下困惑:有些学生有求助解决个人问题的意愿,但由于学校学习任务重,作息制度严,无法接受较长时间的个案面谈辅导;有些学生有青春期困扰、异性交往、亲子关系等私密问题需要咨询辅导,但羞于与他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社会工作者在进行疑难复杂的个案面谈辅导时,也会出现思考不周、应对欠妥的情况。
社会工作者结合以上实际情况,将传统的个案工作服务形式进行了延伸,在面对面辅导的同时,增加了“社工信箱”的服务形式,通过设置信箱和广泛宣传,邀请学生将自己的困扰和需求写在纸上投递到信箱,社会工作者阅读信件并组织回信,给予来信求助的学生以及时辅导。
问题:
1.本案例中的“社工信箱”与传统的个案工作服务形式相比,有哪些创新点?
2.社会工作者收到学生来信后,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以保证服务质量?
本题解析:
1.作为个案工作服务形式的延伸和演化,社工信箱较为适合当今社会情境下的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具体创新体现在:
①可较好解决学生学习压力较重、时间较紧张而导致无法长时间开展个案会谈的难题;
②可较好解决学生在个案会谈中存在诸多当面无法表达的语言的难题,社工信箱的高度匿名性亦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安全感,而愿意自由表达;
③同时,还可较好避免个案会谈过程中学生反应及时性的障碍及社会工作者回应欠考虑的风险。
2.社会工作者收到学生来信后,应采取以下具体措施以保证服务质量:
①运用同感、尊重、真诚等专业服务原则;
②扮演倾听、陪伴者的角色;
③妥善保存信件;
④及时回复信件;
⑤针对同一类需求和问题开展小组工作;
⑥定期回访;
⑦遵循保密原则等等。
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小谨,女,16岁,高二学生。进入高中后,强手如云,小谨的成绩排名仅是中上,感受到来自父母和同学的压力后小谨更加用功学习,但考试成绩却不理想。不仅如此,小谨认为由于自己成绩不突出导致在学校得不到老师的关注,并且找不到知心朋友,于是很少主动与同学交流。她渴望得到家人的理解与支持,虽然父亲工作忙碌,收入不高,与小谨平常沟通很少,但父亲对小谨学习上的要求很严格;母亲虽然疼爱小谨,但是因为自己是“外来媳”,身体不好,只能在家接一些手工活补贴家里,在家中不被重视,对于小谨父亲的要求,母亲也不会干预太多。因此,小谨逐渐失去学习的热情,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社区社会工作者在一次家庭走访中遇到了小谨,决定对小谨进行个案服务。在预估阶段,社会工作者只收集了小谨对自己的看法,就认定小谨信心不足。
问题:
1.在本案例的预估阶段,社会工作者还应从小谨的家庭层面收集哪些资料?
2.在本案例的预估阶段,社会工作者还应从小谨与环境的互动层面收集哪些资料?
本题解析:
1.在本案例的预估阶段,社会工作者还应从小谨的家庭层面收集以下资料:
(1)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包括家庭收入状况、居住环境、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等。本案中,小谨的家庭成员主要包括父亲、母亲和小谨三人,家庭收入不高、居住环境较差、母亲的身体不好等。
(2)家庭成员的角色及互动情况:包括夫妻、父母、兄弟姐妹、父母子女的角色。本案中,父女关系只是父亲对女儿单向的要求、命令,缺少沟通和互动;母亲疼爱小瑾,但在家中不被重视;在父母角色上,小谨的父母并没有达成一致共同负责对小谨的教导和关爱,而是以父亲的权威教导为主,母亲的责任角色缺失。
(3)家庭规则,包括如何解决分歧、冲突及家庭的权威关系。小谨的家庭规则是以父亲为权威,遇到分歧或冲突时父亲说了算。
(4)家庭成员的沟通方式,包括如何表达期望、需要、情感等。在小谨的家庭中,父母之间很少沟通,父女之间交流很少,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家庭的开放交流,限制了家庭成员期望和情感的表达,不利于形成健康的家庭关系和氛围。
(5)家庭关系,包括家庭内的次系统。小谨的家庭关系比较疏离,父母与小谨之间关系不够亲密,父母之间关系也不够亲密。
(6)家庭的决策和分工方式。小谨的父亲负责挣钱养家,母亲主要负责照顾家里,小谨则以学习为主,家里的事都是父亲一个人说了算。
2.在本案例的预估阶段,社会工作者还应从小谨与环境的互动层面收集以下资料:
(1)社会支持系统及其功能的发挥:了解家庭、学校和社区与小谨的互动及支持情况。
(2)小谨所生活的环境对小谨需要的满足程度:了解家庭环境、校园环境、社区环境对小谨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等需要的满足程度。
(3)服务对象对环境资源的主观认知:了解小谨如何看待社区、家庭及学校对自己的影响,能否意识到这些环境中存在的资源及资源能起到的作用。
(4)服务对象的社会网络环境:了解小谨的社会网络环境状况。
(5)社会的体制和组织环境等:了解社会对于中低阶层“外来媳”家庭的偏差认知及国家对这类家庭的相关政策等。
因相邻市场发现了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某社区被划定为疫情高风险地区、紧急实施封闭式管理。
在该社区封闭式管理期间,有的残疾人暂时中断了康复治疗;有的独居老人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亲友也无法上门照顾;有的孩子因对病毒产生恐惧,无法正常学习和生活;部分辖区居民因生活诸多不便而情绪激动,甚至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推动多方联动,参与抗疫行动。社会工作者利用社区资源图和社区组织名录,动员社区商户为居民调配急需的生活用品;社会工作者认真分析社区各方力量的特点,创造机会,推动驻社区单位代表、社区社会组织代表和社区志愿者等为社区特殊人群提供服务;在此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尤其注重动员和培育社区居民骨干积极参与上述各项服务。
问题:
1.社会工作者可以为该社区提供哪些服务?
2.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推动了多方联动?
本题解析:
1.社会工作者可以为该社区提供以下服务:
社会工作者可以为社区中提供统筹照顾中的残疾人、独居老人、儿童,社区困难居民服务。针对有的残疾人暂时中断了康复治疗,社工可以为残疾人积极链接资源,提供康复服务,恢复康复治疗,针对独居老人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亲友也无法上门照顾的情况,积极联系社区志愿者或社区居委会人员,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多关心独居老人,满足情感需求;针对有的孩子因对病毒产生恐惧,无法正常学习和生活,向他们讲解病毒,形成对病毒的正确认识,理性看待病毒,并对这些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协助恢复学习和生活;针对部分辖区居民因生活诸多不便而情绪激动,甚至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社工首先安抚居民的情绪,讲明封闭的原因,对他们的心情表示理解,及时发布工作动态,让居民了解工作进程,获取居民的理解,一起共渡难关,对居民的不合理要求,委婉拒绝,并说明拒绝的理由。
2.多方联动在社区社会工作服务中的实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社区社会工作者手中要有“一台账”。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和社区自治组织的指导和支持下,全面梳理社区内各类组织机构、各方力量的基本情况、运行情况、参与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账,这是多方联动的一项基础工作。案例中社工利用社区资源图和社区组织名录,动员社区商户为居民调配急需的生活用品,及社会工作者认真分析社区各方力量的特点,体现了此点。
二是社区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要有“一盘棋”。社区社会工作者要在服务中树立全局意识,为社区内各类组织机构、各方力量创造更多参与的机会,力求实现社区、相关组织机构、社区居民多方参与、互利共赢,使得多方联动具有更高的互惠性、可持续性。案例中,社工创造机会,推动驻社区单位代表、社区社会组织代表和社区志愿者等为社区特殊人群提供服务,体现了此点。
三是社区社会工作者在服务时要有“一条线”。社区社会工作者要抓住社区参与这条主线,通过发现培养社区居民骨干、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等途径,着力提高社区参与意识、促进参与行动,将社区居民的主动参与和社区其他组织机构的协同配合联系起来,构建多方联动的社区社会工作服务机制。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尤其注重动员和培育社区居民骨干积极参与上述各项服务。体现了此点。
小强,19岁,在仓库做分拣员,父母都是农民。公司要求每天工作满6个小时,工资每小时10元,且无休假。一天,他在分拣重物时不幸扭伤了腰,被工友送到了医院。医疗费花了4000多元,公司没给其补偿,并以他无法继续工作为由将他辞退。小强出院后一直在家待着,无法干重活,一时找不到工作,情绪很差。小强的朋友向社会工作者介绍了小强的情况,希望能得到帮助,社会工作者接受了求助。
问题:
1.结合案例,说明企业社会工作的特点。
2.依据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社会工作者可以为小强提供哪些服务?
本题解析:
1.企业社会工作具有如下特点:
(1)争取职工的职业福利是企业社会工作的核心内容,本案中可以为小强争取福利。
(2)监督企业落实涉及职工权益的法律、法规是企业社会工作的重要手段,本案中可以为小强办理保险、给予补助。
(3)因地制宜开展和设计有特色的服务项目是企业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
(4)兼顾公共性、公益性与多方共赢的统一是企业社会工作的主要策略。
2.企业社会工作服务内容包括:职工职业生涯规划、职工心理健康辅导与情绪管理、职工素质提升、职业安全与健康、组织职工参与企业管理、职工的工作生活平衡与家庭辅导、劳动关系协调、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困难群体关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依据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社会工作者可以为小强提供以下服务:
(1)职工职业生涯规划:与小强讨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明确其自身的职业定位,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选择合适的工作岗位。
(2)职工心理健康辅导与情绪管理:为小强提供心理辅导,去除其负面情绪,直面现实生活。
(3)职工素质提升:通过教育和引导增强小强的维权意识,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并提高文化知识。
(4)宣传职业安全与健康教育:普及劳动安全与卫生方面的法规,增强预防工伤和职业病的宣传教育。
(5)劳资关系协调:走访小强曾经的企业,借助媒体宣传的手段,维护小强的合法权益。
(6)困难群体关怀:
①申请社会救助:评估小强家庭的经济状况,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最低生活保障,解决其经济压力和生存困难。
②申请企业帮困:积极走访小强曾经所在的单位,反映小强的实际情况,争取获得企业的帮困资助。
③开展社会帮困:通过社会共助、邻里互助、老乡资助的方式,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帮助小强渡过生存难关。
④争取工伤赔偿:通过司法途径,厘清事故责任,帮助小强获得相应赔偿。
林先生是独子,父亲早亡,与母亲相依为命。由于是独子,所以母亲相当宠爱他,林先生在校时爱玩,成绩不好,只念到职校。毕业后,林先生在一家工厂担任工人时,认识了比他小三岁的太太,并且在25岁的时候结婚。婚后两年,他的母亲去世,只留下一点钱。目前林先生已经三十岁,仍旧在工厂当工人,生有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太太因为娘家在外地,加上孩子出生后无力承担保姆费用,所以太太就辞职在家照顾孩子。去年林先生贷款30万元买了一套房子,所以林先生被太太逼着晚上还要做兼职,以便有额外的收入来补贴家庭,夫妻时常会为了家庭琐事发生一些口角。最近由于经济不景气,三个月之前工厂辞退了林先生,这使得林先生除了一方面在找工作之外,晚上的兼职需要工作到更晚。同时林先生也在邻居的介绍下到街道的社会救济所申请补助。在接案会谈中,林氏夫妇给人的初步印象是木讷、无助、刻苦与忠厚老实的个性。由于林先生和太太有家产和工作能力,不符合社会救济的条件。
有一天林太太向工作者提及林先生在管教子女上的问题,由于林先生忙于上班兼职,与孩子相处时间少,孩子都相当怕林先生,再加上林先生感慨过去没有好好念书,以至于学历低而只有微薄的薪水。因此对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给予相当大的压力和期望。最近小学二年级的儿子考试有两门不及格,被父亲狠狠地打了一顿,第二天没有去上课。所以林太太打电话请求社工救助。
当社工与林先生联系时,林先生也知道大概是什么事情,很快就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力感,希望社工能帮助他们。
问题:
1.作为家庭社会工作者,请你对林先生的问题进行分析。
2.作为家庭社会工作者,你认为你该如何作出干预,请列出简要的干预要点。
本题解析:
1.通过案例,我们发现林先生的问题大致如下:
(1)个人方面:独生子且从小受宠,文化水平较低且能力一般,存在诸多非理性思想,并有低自尊表现,感到内心的痛苦和无力。
(2)家庭方面:和妻子容易为家庭琐事发生口角,夫妻感情有摩擦(夫妻时常会为了家庭琐事发生一些口角);在对待孩子教养方面,缺乏教养孩子的能力和技巧(儿子考试不及格,责打孩子)。
(3)生活方面:刚被辞退工作,正在寻找新的职业,同时面临繁重的兼职工作;个人能力较差,赚钱不易,且一人承担抚养家庭的重担,家庭经济压力大。
2.对于案主可以采取如下的辅导策略:
(1)深入访谈,和案主一同分析和寻找问题的根源,寻求处理个人心理问题方面的辅导策略。
(2)对林先生和林太太进行婚姻辅导,以协调双方的夫妻关系。
(3)建议案主参加讲座或辅导,或与孩子的老师联系,学习合理教养孩子的方式和方法。
(4)建议案主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以增强个人的就业能力,寻找稳定的工作。
(5)寻求社会资源,以缓解林先生的家庭经济压力。
张某及其妻子王某是20世纪末某工厂下岗工人,张某下岗后成为一名环卫工人,去年因一次意外左腿受伤,不能胜任环卫的工作,因此辞去工作回家待业,以拾荒为主要收入,且张某的腿需要定期检查和治疗。张某有写书法的爱好,在拾荒之余,经常在家或在公园练习书法。王某下岗以来则以摆地摊维持生计,除了批发一些商品,她还自己刺绣,且这些刺绣的收益在她的商品中往往最好。张某夫妻的总收入只能勉强度日,再加上夫妻俩有一个患有精神病的儿子,没有劳动能力,需要长期用药,这使得张某一家的生活更加拮据。因为收入不够,张某和儿子没法寻找好的医院医治,只能去一般的门诊,买些普通的药物来维持治疗。张某一家挤在30平方米的平房里,平时日常起居都不太方便。张某有一位表弟,在上海某公司当部门经理,他们以前关系很好,但是张某碍于面子,不好意思向表弟请求资助,又因为张某在北京,两家人近几年很少来往,只是年底时打个电话互相问候。面对如此情况,张某觉得自己是个没用的人,自暴自弃,陷入无助的境地。
【问题】
1.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张某遇到的问题有哪些?
2.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社会工作者可从哪些方面对张某进行社会救助?
本题解析:
1.张某遇到的问题有:
(1)经济困难。张某家庭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个人拾荒和妻子摆地摊,只能勉强满足家庭日常开销,再加上儿子和张某的腿伤加重了经济负担。
(2)就医难。张某和儿子的病情得不到专业的医治。
(3)心理障碍。他经常自暴自弃,觉得自己是个没用的人。
(4)住房问题。张某一家3口挤在30平方米平房里,日常起居不便。
(5)就业问题。张某及其妻子王某都是下岗工人,张某因意外左腿受伤之后,不能胜任环卫的工作,因此辞去工作回家待业,以拾荒为主要收入,王某下岗以来则以摆地摊维持生计,且还有一个患有精神病的儿子,没有劳动能力,张某夫妻的总收入只能勉强度日,因此其家庭有就业的需要。
2.社会工作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张某进行救助:
(1)基本生活救助。①提供物质帮助。帮助张某申请低保;与张某表弟联系,寻求物质帮助。②提供就业机会。为张某及其妻子寻找就业信息,提供培训机会,向社会用人单位积极推荐。③整合社会资源。建立邻里互助网络,向社区社会组织寻求服务,向驻社区单位寻求支持。
(2)医疗救助。帮助张某家庭成员申请医疗救助;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为张某及其家人服务,减轻其精神或心理压力。
(3)住房救助。帮助张某熟悉申请住房救助的政策和程序,提供必要的机构协调,使其获得符合条件的资助。
(4)就业救助。如果低保家庭有劳动能力的成员均处于失业状态,政府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该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社会工作者应积极为张某寻找就业信息,协调就业资源,争取培训机会,向社会用人单位积极推荐,维护其就业权益。社会工作者应当在当地劳动就业管理部门的帮助下,在社区努力开发保洁、保安、绿化、家政服务、日常维修等公益岗位,促进社区就业。
孙爷爷今年7 9岁,独自一人生活。孙爷爷幼年丧母,父亲在他1 2岁时也因积劳成疾而去世。2 5岁时,孙爷爷成家,生了一男两女,后因性格不合与妻子离婚。3 5岁时,孙爷爷曾与一名米姓女子同居,不久竟然发现该女子在原籍农村已有丈夫和孩子,于是愤而分手。 4 9岁时,孙爷爷与一个比他小1 0岁的赵姓女子结婚。这位赵姓女子看起来老实可靠,不料三年之后,却卷走了孙爷爷的1 6万元积蓄不辞而别。经历了这些之后,孙爷爷认为自己的人生充满了失败,大病了一场,身体状况越来越糟,还经常饥一顿饱一顿。现在,孙爷爷依靠一点微薄的养老金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他的儿女也很少来探望他。孙爷爷时常觉得这样活着真是受罪,还不如早点死了的好。
【问题】
1.上述案例中,孙爷爷目前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
2.针对孙爷爷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本题解析:
1.题中案例中,孙爷爷目前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婚姻生活上的多次不幸遭遇,孙爷爷在身体和精神方面遭受到严重的双重打击,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内心充满失败感,万念俱灰;
(2)孙爷爷虽有三个儿女,但很少有人来探望他,他孤身一人居住,在生活上缺乏照顾,精神上无人慰藉,非常孤寂;
(3)由于生活中的种种意外,造成老人晚年生活来源只有养老金,生活非常拮据。
2.针对孙爷爷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的介入策略如下:
社会工作者应动员和组织孙爷爷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包括其家庭和社区资源,并调动孙爷爷内在生活动机,发挥潜能,共同帮助孙爷爷解决其所面临的困境。
具体包括:
(1)对孙爷爷进行心理疏导,在精神上关怀他,鼓励他直面自己过往生活的缺陷,接受生活中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找到生命的意义,并弥补过往生活中的缺憾,以此建构积极的生活态度。
(2)联系孙爷爷的子女,建议他们经常带着孩子来看望年迈的父亲,帮助父亲料理生活,切实担负起照顾父亲的责任和义务。必要时,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社区法律援助中心实施法律监督,督促孙爷爷的子女切实担负起照顾和赡养父亲的责任和义务。
(3)组织开展社区老人送餐服务,解决孙爷爷的日常饮食问题,改善孙爷爷的身体营养状况,避免出现饥一顿饱一顿的情况。
(4)发动社区志愿者与孙爷爷结成帮扶对子,经常上门看望孙爷爷,与孙爷爷谈心,开展精神慰藉活动,改善孙爷爷的精神生活。
(5)动员孙爷爷在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走出家门,一方面接触自然环境,锻炼身体;一方面通过与社区老人增加接触,可转移关注焦点,开阔眼界,愉悦身心,安度晚年。
试卷分类:初级社会工作实务
练习次数:27次
试卷分类:初级社会工作实务
练习次数:26次
试卷分类:初级社会工作实务
练习次数:27次
试卷分类:初级社会工作实务
练习次数:63次
试卷分类:初级社会工作实务
练习次数:31次
试卷分类:初级社会工作实务
练习次数:32次
试卷分类:初级社会工作实务
练习次数:536次
试卷分类:初级社会综合能力
练习次数:91次
试卷分类:高级社会工作实务
练习次数:79次
试卷分类:中级社会工作实务
练习次数:14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