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等级:
发布时间: 2022-07-01 16:32
扫码用手机做题
2013年7月9日16时,驾驶员甲驾驶装满液氯的槽罐车驶入某高速公路S段。18时,槽罐车与驾驶员乙驾驶的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破裂,液氯泄漏造成除驾驶员甲外的两车其他人员死亡。撞车事故发生后,驾驶员甲不顾槽罐车严重损坏,液氯已开始外泄的危险情况,没有报警也没有采取措施,就迅速逃离事故现场,由于延误了最佳应急救援时机,泄漏的液氯迅速汽化扩散,形成了大范围污染,造成了该高速公路S段附近村民30人中毒死亡,285人住院治疗,近万人紧急疏散。7月9日23时,应急人员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村民紧急疏散并进行氯气污染区伤亡人员的搜救工作,并对现场进行了紧急处置。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自事故发生之日起()内,因事故伤亡人数变化导致事故等级发生变化,应当由上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的,上级人民政府可以另行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本题解析: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因事故伤亡人数变化导致事故等级发生变化,应当由上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的,上级人民政府可以另行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2013年7月9日16时,驾驶员甲驾驶装满液氯的槽罐车驶入某高速公路S段。18时,槽罐车与驾驶员乙驾驶的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破裂,液氯泄漏造成除驾驶员甲外的两车其他人员死亡。撞车事故发生后,驾驶员甲不顾槽罐车严重损坏,液氯已开始外泄的危险情况,没有报警也没有采取措施,就迅速逃离事故现场,由于延误了最佳应急救援时机,泄漏的液氯迅速汽化扩散,形成了大范围污染,造成了该高速公路S段附近村民30人中毒死亡,285人住院治疗,近万人紧急疏散。7月9日23时,应急人员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村民紧急疏散并进行氯气污染区伤亡人员的搜救工作,并对现场进行了紧急处置。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该事故属于()。
本题解析: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①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②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③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④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上述场景中事故造成30人中毒死亡,285人住院治疗,故属于特别重大事故。
2013年7月9日16时,驾驶员甲驾驶装满液氯的槽罐车驶入某高速公路S段。18时,槽罐车与驾驶员乙驾驶的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破裂,液氯泄漏造成除驾驶员甲外的两车其他人员死亡。撞车事故发生后,驾驶员甲不顾槽罐车严重损坏,液氯已开始外泄的危险情况,没有报警也没有采取措施,就迅速逃离事故现场,由于延误了最佳应急救援时机,泄漏的液氯迅速汽化扩散,形成了大范围污染,造成了该高速公路S段附近村民30人中毒死亡,285人住院治疗,近万人紧急疏散。7月9日23时,应急人员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村民紧急疏散并进行氯气污染区伤亡人员的搜救工作,并对现场进行了紧急处置。
导致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本题解析:
直接原因包括两种情况:①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②人的不安全行为。故A项是导致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除作业场所的应急救援物资外的其他应急救援物资,可由危险化学品单位与其周边地区其他相关单位或应急救援机构签订互助协议,并能在这些单位或机构接到报警后()内到达现场,可作为本单位的应急救援物资。
本题解析:
除作业场所的应急救援物资外的其他应急救援物资,可由危险化学品单位与其周边地区其他相关单位或应急救援机构签订互助协议,并能在这些单位或机构接到报警后5min内到达现场,可作为本单位的应急救援物资。
典型新型煤化工工艺不包括( )。
本题解析:
以煤为原料,经化学加工使煤直接或者间接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化工原料或化学品的工艺过程。主要包括:①煤制油(甲醇制汽油、费一托合成油);②煤制烯烃(甲醇制烯烃);③煤制二甲醚;④煤制乙二醇(合成气制乙二醇);⑤煤制甲烷气(煤气甲烷化);⑥煤制甲醇;⑦甲醇制醋酸等工艺。
本质安全的核心是()。
本题解析:
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其核心是从根源上消除或减少危险源,而不是依靠附加的安全防护和管理控制措施来减少危险源和风险。
加氢是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加入氢原子的反应,涉及加氢反应的工艺过程为加氢工艺。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典型加氢工艺的是( )。
本题解析:
加氢工艺的典型工艺包括:
①不饱和炔烃、烯烃的三键和双键加氢:环戊二烯加氢生产环戊烯等。
②芳烃加氢:a.苯加氢生成环己烷;b.苯酚加氢生产环己醇等。
③含氧化合物加氢:a.一氧化碳加氢生产甲醇;b.丁醛加氢生产丁醇;c.辛烯醛加氢生产辛醇等。
④含氮化合物加氢:a.己二腈加氢生产己二胺;b.硝基苯催化加氢生产苯胺等。
⑤油品加氢:a.馏分油加氢裂化生产石脑油、柴油和尾油;b.渣油加氢改质;c.减压馏分油加氢改质;d.催化(异构)脱蜡生产低凝柴油、润滑油基础油等。
氟化是化合物的分子中引入氟原子的反应,涉及氟化反应的工艺过程为氟化工艺。常用的氟化剂不包括( )。
本题解析:
氟化是化合物的分子中引入氟原子的反应,涉及氟化反应的工艺过程为氟化工艺。氟与有机化合物作用是强放热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可使反应物分子结构遭到破坏,甚至着火爆炸。氟化剂通常为氟气、卤族氟化物、惰性元素氟化物、高价金属氟化物、氟化氢、氟化钾等。
罐区是炼化企业收发和储存原油、成品油、半成品油、溶剂油、润滑油、沥青和重油等储运设施,因而罐区安全需要着重注意。下列有关罐区电气管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本题解析:
罐区电气管理的要求包括:
①设置在爆炸危险区域内的电气设备、元器件及线路应符合该区域的防爆等级要求;设置在火灾危险区域的电气设备应符合防火保护要求;设置在一般用电区域的电气设备,应符合长期安全运行要求。
②禁止任何一级电压的架空线路跨越储罐区、桶装油品区、收发油作业区、油泵房等危险区域的上空。
③电缆穿越道路应穿管保护,埋地电缆地面应设电缆桩标志。通往趸船的线路应采用软质电缆,并留有足够的长度满足趸船水位上下变化。
④架空线路的电杆杆基或线路的中心线与危险区域边沿的最小水平间距应大于1.5倍杆高。
⑤在爆炸危险区内,禁止对设备、线路进行带电维护、检修作业;在非爆炸危险区内,因工作需要进行带电检修时,应按有关安全规定作业。
试卷分类:安全生产管理
练习次数:133次
试卷分类:安全生产管理
练习次数:142次
试卷分类: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
练习次数:136次
试卷分类: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
练习次数:122次
试卷分类: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
练习次数:121次
试卷分类: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
练习次数:112次
试卷分类:安全生产技术基础
练习次数:125次
试卷分类: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
练习次数:258次
试卷分类:安全生产管理
练习次数:312次
试卷分类:安全实务化工安全
练习次数:161次